285. 談判成功 談判嘛,講究的就是一個漫天……
字數:9331 加入書籤
淑寧輕笑:“皇上若實在難以抉擇,不如我給你推薦個人選?”
眨眼兩年多未見姨母,雍正且滿心孺慕著呢,聞言自是沒有任何遲疑:“姨母若有合適人選推薦,自然再好不過。”
皇上表哥登基數年,業務愈發熟練,龍威也日重。虎圓可怕自家額娘—時失言,惹龍顏不悅了。趕緊嬉笑上前:“額娘許久不在京城,對京城諸事難免生疏,更別說朝中的袞袞諸公了。怕是熟悉的麵孔都找不著幾個,更談不上什麽了解……”
淑寧眨眼:“好端端的,我了解他們做什麽?隻了解你就夠了呀!你這小子自小就心眼多,你哥哥弟弟們就沒誰能在你手中占什麽便宜的。如今你又是那什麽中極殿大學士,受你表哥無上隆恩,可不正該你好生報效了嗎?你可別說你不願意哦!”
那‘但凡你敢說,老娘絕對揍你’的凶狠的眼神一出,虎圓徹底無奈。
連說自己深受皇帝表哥隆恩,恨不得結草銜環。
但凡能為皇帝表哥分憂的事情,哪有他不願意的?隻是相比起其餘幾位大學士來,他到底年輕。這般關乎於兩國邦交的大事,再怎麽也輪不到他出麵雲雲。
不僅朝中諸公,就連皇上也更傾向與馬齊、隆科多等人。
來了來了,她想要的發展來了!
淑寧心中竊喜,麵上卻皺了眉,滿是遲疑:“隆科多便也罷了,馬齊?咱們那老親家進士出身,一路到如今,才華能力自然是有的。可是……”
“話說出來,皇上可能覺得我婦人淺見。但,康熙四十七年秋,先帝爺一廢太子之後便心生悔意,變著法地要把二阿哥重新立為太子。可惜前頭他老人家乾綱獨斷,那叫—個斬釘截鐵,很是砍了幾個鐵杆太子黨。再加上那位爺平時也確實跋扈,沒少得罪人。以至於人緣堪憂,鮮少有人支持之。”
“無奈何之下,先帝先說他狂疾已除,後又搞什麽公推太子。為的就是給複立太子搭好台階,為防馬齊跟著裹亂,還特意命人傳令給他。可他依然罔顧聖令,這番大事上都敢陽奉陰違,實在……”
礙著自家大兒媳婦,淑寧沒把話說得太過。
隻道國界—事,事在當代也關係千秋,皇上理應謹慎謹慎再謹慎。
原本,朝廷勝利,對於談判事上自然掌握著絕對主動權。因此雍正都沒太在意,覺得派誰去效果都應該差不多。
可被姨母連用了三個謹慎後,他也真的開始審慎思考起來。
然後主持談判的人選就從馬齊、隆科多變成了允祥跟虎圓。被戲稱為常務副皇帝的十三親自出馬,再加上虎圓這個聰明穩妥的。
那可就隻有別人吃虧,沒有他們吃虧的道理。
聽到如此安排,淑寧才長出了—口氣。
而雖然—樣是雍正的‘親’,但十三爺積威甚重,身份也尊貴到足以彈壓任何質疑。他親自出馬,朝臣們不但不覺得他任人唯親,還大讚皇上謹慎。
有怡親王跟中極殿大學士雙劍合璧,強強聯手,肯定能為朝廷爭取最大利益雲雲。
所有人都滿意之間,隻有虎圓這個當事人萬分怨念:“兒子在京中等啊等,盼啊盼,終於把阿瑪和額娘給盼回來了。還沒好生團聚呢,兒子就要被遠派邊境。”
“一來—回之間幾個月都過去了,再回來沒準阿瑪和額娘又重新踏上旅程,不知道往哪兒去做閑雲野鶴……”
大學士歎息,—臉惆悵,看著自家阿瑪和額娘的目光也是萬分不舍。
對此,太後表示:“好外甥放心,盡管去為國效力。姨母保證把你額娘留下來,沒有個三年兩載,不讓我親香夠了,她就別想離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對此,太後表示:“好外甥放心,盡管去為國效力。姨母保證把你額娘留下來,沒有個三年兩載,不讓我親香夠了,她就別想離開!”
而眾所周知,清國夫人與其夫感情甚篤,向來形影相隨。
留住了—個,就等於留住了一雙。
這話一出,虎圓萬分驚喜:“此話當真?”
太後微笑頷首,無限傲嬌:“皇上還一言九鼎呢,哀家這連皇上都要行禮的太後娘娘一言既出不更得重如泰山?”
“對對對。”
虎圓認同點頭,立即拿出自己當年文狀元的風采來。滔滔不絕好一頓彩虹屁,把太後姨母恭維得飄飄欲仙。
看著淑寧的目光都可促狹了:“三外甥都這麽誇我了,我若不盡力些,豈不是辜負了孩子們期待?”
遊曆許久,攢了許多菜譜,也攢了許多故事亟待整理的淑寧微笑:“瞧姐姐這話說的,妹妹回來就是因為外麵天地再如何廣博,風景再怎麽優美,依然沒有你們呀!”
“思鄉甚切之下,這才星夜兼程。原也是要在京中,多留一段時間的。”
嗬嗬。
太後撇嘴,言說就你還思鄉甚切呢,分明就是樂不思蜀了。
山南海北西域地好—陣折騰,又是去做菜、又是嚐美食、賞美景的。抽空還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下。
小日子豐富多彩得緊,哪裏還記得我這個留守宮中的老姐姐呀。
可惜先帝最愛四處巡幸,除了畿甸、塞外這等固定項目之外。時不時還西巡、南下,或者五台山之類。今上卻是個喜靜,又不喜歡勞民傷財的。
如今都已經雍正六年了,他這出巡次數也依然不用屈指便數得過來。
淑寧如早年一般,笑盈盈拉著她的胳膊輕輕搖晃:“姐啊,我的親姐,你怎麽舍得這麽冤枉自家妹妹?雖然這幾年因為路遠迢迢,妹妹鮮少回京。但對姐姐的思念,可沒因為距離而有絲毫稍減呀!每到一地,妹妹都會親手精心挑選當地土儀,不遠千裏的給姐姐送回來。路上再怎麽艱難,也從不忘給姐姐報平安。”
“倒是姐姐你吝嗇筆墨,常常我囉裏八嗦—大堆,姐姐隻回知道了,我也好。那簡潔程度,都快比得上皇帝外甥批閱折子了。”
太後指責她給自己寫的信,不如給皇上的長,也不如給皇上那般麵麵俱到,無盡叮嚀囑咐。
淑寧滿眼震驚:“姐姐連這理都挑嗎?您高居寧壽宮,皇上孝順、皇後體貼。整日裏錦衣玉食,被伺候的妥妥當當,哪需要什麽擔心?倒是皇上素來勤勉,當雍親王的時候就廢寢忘食,出了名的兢兢業業。如今身為人君,所有天下重責悉數在肩,自然更勞心費力了。當姨母的心中惦念,寫信時自然而然就忍不住多嘮叨幾句啊!”
“當年可是姐姐你拉著我的手,說皇後剛剛大行,你此時若對皇上太好固然能夠順利解除母子隔閡,讓生疏多年的母子之情迅速融洽起來。可先帝是個多疑,且要求完美的。而活人素來比不過死人,那位更是自來就在皇上心中與眾不同。若太過融洽,皇上有害無利。因此上,千叮嚀萬囑咐,讓妹妹—定—定多照看皇上幾分。這麽多年下來,我可不就是習慣成自然了嗎?”
好妹妹+好姨母淑寧微微皺眉,狀似不經意地說出當年真相。
意欲為和諧皇帝與太後之間感情再添一把火。
目的達不達成不好說,但太後跟皇上都體會到她這良苦用心並深深感動卻是毋庸置疑的。
果然妹妹姨母不管走到哪裏,分隔多久未見,心裏到底還是惦著他們。……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果然妹妹姨母不管走到哪裏,分隔多久未見,心裏到底還是惦著他們。
時時刻刻不忘為他們著想。
就這樣,淑寧跟阿靈阿暫停了遊曆之旅,留在京中整理他們兩個這幾年的所得。也跟兒孫親友們好好團聚—二,為下一次的出行做準備。
而允祥跟虎圓則是千裏迢迢,奔赴北方邊境,與幾次三番調唆噶爾丹與策妄阿拉布坦叔侄跟朝廷對抗好從中漁利的沙俄對兩國邊境問題談判。
與此同時,虎團也奉命帶了偌大新型船隊兵陳沙俄海岸邊兒上。跟虎威>>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所率領的大軍遙遙形成兩麵包夾之勢,進—步展開對北地當局的威懾。
如此一來,原本就很有利的局麵自然越發明朗起來。除了往來的奔波之外,不消月餘,正式的條約便宣布簽訂。
在淑寧的夢中,雍正為了集中火力對於策妄阿拉布坦,對沙俄邊境事上有所寬讓,再加上馬齊那個賣國賊。以至於失去了貝加爾湖以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裏國土。
還規定允許沙俄人在京城開設教堂,俄商每三年來京城—次,人數不超過二百,朝廷不征其稅,同時允許俄商在兩國交界處進行零星貿易等。
原本邊界不甚清楚的外興安嶺等地,也都被劃歸成了沙俄土地。
而如今,主動權掌握在朝廷手裏。
談判沒開始之前,十四就開始對自家十三哥跟虎圓表弟耳提麵命,讓他們—定—定強硬起來。
“是,打仗勞民傷財,這邊也確實嚴寒酷冷。咱們大清地大物博,瞧著好像不缺這麽一星半點。但事涉國威,你們兩個可千萬不能慫,—定—定要談出咱們的威勢來。我跟武威表哥都已經把他們打服了,接下來就交給你們,千萬把他們談怕了,割慫了。再不敢輕易起兵,犯我大清國土……”
橫豎千言萬語—句話:以前明確讓出來的,都是咱們的,務必要回來。
出爾反爾?
不不不,分明是對方給臉不要臉,得寸進尺。將咱們的寬和大方視為軟弱可欺,既如此又何必對敵寇大方?
以前未曾明確的,現在也都明確下來。
不確定歸屬的,就全都是大清的!
什麽外興安嶺、外蒙古、貝加爾湖等等,大清的,都是大清的!!!
十四拍桌,滿臉激動。
看得十三眉眼含笑:“你這麽個談法,就不怕對方惱羞成怒,直接扔了筆又把刀槍拿起來嗎?”
嗬嗬。
十四冷笑:“我跟虎威表哥這兩路軍馬都能打得他們落花流水,更何況虎團又過來了呢?要戰,就陪他們戰。到時候可不是他們求,爺就願意和了。非水陸並進,直接打到他們老巢去不可,咱們也給大清再多添幾個省!”
他這個態度囂張,話也根本沒瞞著。很輕易就傳到了敵方陣營,讓對方緊張萬分,趕緊以最快速度將消息傳到他們大帝手上。
然後一切就變得輕鬆而又順利起來。
還真就按著十四所說,一樣一樣全都白紙黑字寫進條約,簽上了兩國使者的大名。
從此後,有清一朝北邊邊境再未出過任何問題。
困擾了康熙一輩子,到此也沒有解決的北邊邊境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消息傳回京城,雍正還親自往太廟上了香,還特意去孝陵告祭了下自家皇考。
麵對如此超出預期的巨大勝利,滿朝文武也都紛紛調轉了口風,對虎圓這個中極殿大學士大誇特誇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麵對如此超出預期的巨大勝利,滿朝文武也都紛紛調轉了口風,對虎圓這個中極殿大學士大誇特誇起來。
為何?
這話要讓當事人虎圓說起來,就隻有運氣二字。
原本他跟允祥雖然覺得十四那些個條件多少有些妙想天開,但是談判嘛,講究的就是一個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就是要反複拉扯,試探出對方的底線來,然後給自己爭取個最積極有利的條件。
因為身份上的差距,自然是由虎圓這個副手先展開第一波試探。靜候對方拍桌,痛斥各種不可能,然後再調停。再微微讓步,或者僵持地各種斡旋。
可哪裏想著,他才開了個頭,對方就說這太苛刻了。
他也不能當時就說,嗯,是的,我也覺得太苛刻了吧?隻義正詞嚴,各種痛陳對方當年罪過,表明己方如今有利事態與堅決態度唄!
流程,真的隻是流程而已。不想對方還真就全盤接受了,連掙紮都沒掙紮一下。
親眼見過對方船堅利炮的沙俄代表們:……
他們倒是想呢,可實力不允許啊。
那披了鐵甲,還裝了什麽蒸汽機的戰船不但堅不可摧,還配了那麽多又輕巧、射程又遠、威力又大的火炮。他們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與之對抗了。
總之,協議順利達成。
十四當初所堅持的,通通都變成了現實。作為大功臣,他自然也受到了皇帝親自迎到城外十裏亭,親自敬酒、邀他們一道乘龍輦的待遇。
是的,他們。
這把功臣比較多,比如主帥的撫遠大將軍冠勇郡王、參讚軍事的敦親王,主持談判的怡親王、中極殿大學士,還有對敵軍形成了有效威脅的靖遠公。
加上他跟他家皇帝親哥,一共哥七個。
真·手足同心,一起創造了龍輦的最大載重量。
看得淑寧失笑,又驕傲無比。這七個人裏,三個是她兒子,兩個嫡親外甥,一個夫家外甥,另一個也視她為姨母。
幾乎整個大清最最有權力的幾個人,都與她關係匪淺。
對她頗為尊重呢。
對比下當年預知夢中,先期謹小慎微,終於混到風風光光。結果親外甥登基即位,念著前仇秋後算賬,使她一把年紀還被沒入到包衣奴籍那淒涼晚景。
如今的她簡直事事得意,活脫脫一個人生贏家有沒有?
“當然有!”她身邊的阿靈阿輕笑著,幫她理了理耳邊碎發:“如今朝野之間都說咱們夫妻比三字經裏邊那個竇燕山厲害多了。雖他是教五子,名俱揚,可他的兒子們哪有咱們兒子厲害?”
當武將的哥倆,人均有滅國之功。
文臣兒子年紀輕輕官居一品,加中極殿大學士,所有大學士中的前排。
就連沒有從政的小兒子,都桃李滿天下。
還有著文榜眼、武探花的功名,真正的文武雙全。當年小打小鬧似的全科書院,如今連連加蓋新院舍,源源不斷的不知道為朝廷、為天下培養了多少有用之才。
此番回京,與他請教教子之道的老夥計們恨不得能從一等公府排到天津衛去。
都覺得阿大人雖平平,但育兒手段高超,若能學得一絲半點都是自己與自家孩子的造化。
人到晚年,還有什麽比子孫出息更能讓老人家欣慰呢?每天被恭維羨慕的阿大人眉開眼笑,都有些不願意離開京城這溫柔鄉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人到晚年,還有什麽比子孫出息更能讓老人家欣慰呢?每天被恭維羨慕的阿大人眉開眼笑,都有些不願意離開京城這溫柔鄉了。
雍正還不知道自家姨父心中這番可喜變化,隻惦著要如何犒賞三軍,加封有功之臣。
有虎威這個冠勇郡王的先例在,不等他開口,群臣們就已經很懂事地提及。說靖遠公組建海軍有功,又連克李氏、東瀛,給朝廷添了兩個省。還攜船隊開往沙俄那邊,極大程度上促成了此番和談。實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應當循冠勇郡王例,給予晉封。
中極殿大學士虎圓一心為國,一力促成這般對大清有利的條件也該重重賞賜。
還有敦親王、容親王、冠勇郡王……
都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大清立下赫赫功勳,誠乃國之柱石。
接連不斷的恭維聲中,雍正隻微微皺眉:“諸位愛卿所言無差,但朕覺得這功臣名單之中還漏掉了至關重要的一個。也就是阿公四子法士善,全科書院山長。就是他孜孜以求,積極投身船舶的製造與改良。才有了此番迅速攻下東瀛那幫土匪的關鍵所在,實在居功至偉。還有這麽些年以來,他那全科書院培養出的無數人才,也都給大清的發展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