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武夫的時代

字數:8400   加入書籤

A+A-


    “奴拜見軍爺。”
    方重勇帶著何昌期等一眾親信來到青州府衙後院,就被眼前的鶯鶯燕燕給驚呆了。
    十二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站成一排,對他們一齊行禮問安,當真是看呆了眾人。
    這些女子身著款式不同,色彩各異,或華麗,或簡約的錦袍。臉上的妝容也是繽紛多彩,從嘴唇的顏色,到眉心鈿圖案,都各不相同。
    而這些女人唯一的“工作”,便是吹拉彈唱,翩翩起舞,甚至是赤身裸體的在床上取悅賀蘭進明。
    饒是方重勇見慣了大場麵,也不得不感慨還是賀蘭進明會玩,幾乎是無師自通般的領悟了“團錦簇”的奧密。
    見此情形,作為向導的劉展湊到方重勇耳邊低聲解釋道:“方節帥,這十二人是賀蘭進明的家妓。此人自命風雅,將她們十二人分別以一年十二月中的卉作名,夜夜笙歌好不快活。節帥要不要將這些尤物收入囊中?”
    “這些家妓都送你了,你要不要?”
    方重勇微笑著揶揄道。
    “節帥,劉某家中有賢妻,而且並不好此道。就算送給末將,末將也無福消受啊。”
    劉展一臉無奈的抱拳行禮道,連忙推辭。
    方重勇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事實上,他是相當佩服那些可以保持長久高漲情緒,數十年如一日見到美女就想撲的人。
    那種人某種程度上說真的很了不起,常人很難做到。
    比如說高歡長子高澄就是這樣的。
    像是文人狎妓,泡在女人堆裏麵還能樂不思蜀,更是令人感覺不可思議。
    真正的常態,反而是如基層士兵那種,將權貴家的女人當做器物,為了滿足踐踏權力的扭曲心理而發泄。
    事後一陣陣的空虛。
    “對了,你們都叫什麽名字啊?”
    方重勇環顧一眾年輕美人詢問道。
    “臘梅。”
    “迎春。”
    “山茶。”
    “石榴。”
    這些年輕美人一個個自曝“藝名”,至於本名,或許她們自己都已經不記得了。
    賀蘭進明養的這些家妓,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陣容堪比方重勇前世某地產商的私人歌舞團了。
    要知道賀蘭進明不過州刺史而已啊!這廝實在是太過於追求享樂了。
    然而可惜的是,方節帥和他手下那些丘八,根本就不懂得什麽風雅。哪怕這十二個年輕美人拚命給方重勇拋媚眼,也被徹底無視,純屬拋媚眼給瞎子看了。
    “何老虎,你問問弟兄們有誰沒錢娶親的,安排一下,把這十二個美人都分了吧。”
    方重勇不以為意的對何昌期擺了擺手說道。
    劉展一臉驚訝,沒想到方重勇辦事這麽隨意。
    這十二個美女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拿去賣啊,能賣不少錢呢!
    光“賀蘭進明家妓”這六字頭銜,就能為這些女人拔高不少身價了。
    在大唐,買賣妓女是合法的,而且被社會輿論廣泛接受並津津樂道,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
    這樣看來,方節帥對手下丘八們那真是掏心掏肺啊。難怪銀槍孝節軍可以戰無不勝。
    “得令。”
    何昌期抱拳行禮道,似乎對此並無驚訝。
    “來來來,你們一個兩個的別杵在這,都跟我走。”
    何昌期對著那群鶯鶯燕燕們大喊了一聲,一臉的不耐煩。
    其實,何老虎雖然相貌粗獷,但卻並不好色。如他這樣的沙場悍將,很多人都不好這一口。
    那麽他們喜好什麽呢?
    這些人喜歡親自提著刀砍人。女人給他們帶來的刺激,遠不如殺人如麻來得多。
    合理合法的殺人,是會上癮的,這也是五代牙兵沒法退役的一個重要原因。提起了刀,就很難放下,人之常情。
    呼啦啦一大群女人跟著何昌期走了,臉上沒有任何哀傷的表情。賀蘭進明不是她們的丈夫,更不是親人。
    她們就是時代浪潮中的一葉浮萍,飄到哪裏算哪裏。所依附的男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是無所謂的。
    隻要能養得起她們就行。
    這也是方重勇對這些貌美女子完全不感興趣的原因。她們雖然還是人,但已經活成了器物的形態。
    這樣的“器物”已經是可悲可歎而不自知,那就不要去為難甚至刁難她們了。
    等何昌期帶這些女人離開後,方重勇這才拍了拍劉展的肩膀鼓勵道:
    “本帥欲在青州與沂州設一觀察處置使,我覺得你就挺合適的,手裏也有兵馬。永王殿下在汴州的登基大典,你就不必來湊熱鬧了,沒什麽意思。
    到時候你直接帶著你本部人馬,拿下南麵的沂州,本帥好替你請功。
    至於沂州刺史,本帥另有人選。”
    觀察處置使,雖然比節度使低一級,但也是獨自掌兵的大佬。
    得到這樣的許諾,劉展喜出望外,激動得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當然了,方重勇的意思也很明白:沂州現在還不是永王的地盤。
    你提著刀自己取吧,拿到了才有官位。武夫的地位都是提著刀,一刀一刀砍出來的。
    劉展沒有想過方重勇承諾不能兌現,自己會怎樣,現在他腦子裏隻有“建功立業”四個字。
    其實方重勇這種權術小手腕近乎於陽謀。
    劉展如果拿下了沂州得到了封賞,那他肯定死心塌地給方重勇辦事。
    如果劉展拿下了沂州卻沒有得到封賞,那他更要死心塌地的抱緊方重勇的大腿才行。
    因為如果不這樣,下一次,永王李璘的清算很快就會到來!
    背鍋的永遠都是永王。
    所以方重勇隨隨便便一個許諾,無論李璘和他麾下幕僚怎麽應對,都是小輸和大輸的區別而已。
    方重勇能玩出這種權術操作,也是因為他麾下有銀槍孝節軍,這是根基所在。亂世中誰掌控了頂尖武力,誰就掌控了人事任免權。
    不一會,劉展便領著方重勇來到賀蘭進明的書房,頓時被這裏的文雅之氣給震撼了。
    賀蘭進明這個人,雖然官職不高,但絕對配得上“騷”這個字。
    唐代文人士大夫有“生活四藝”之說,主要包括四大雅事,即:煮茶、焚香、掛畫、插。
    而在這個麵積並不大的府衙書房裏,茶具、香爐、山水畫、瓶,居然應有盡有。
    鍾鼎彝器、怪石硯屏等物,亦是不缺。牆上還掛著賀蘭進明寫的詩,掛滿了整整一麵牆!
    不僅如此,桌案上還擺著許多五色箋,案頭還有諸葛筆、祖敏墨、澄心堂紙、龍尾硯等物,都是出自名家,一看就知道價格不菲。
    整間房裏沒有任何珠光寶氣和金銀俗物,但細心的人如果盤算一下物件價格,就會發現這些“文雅之物”,其實遠超金銀珠寶。????方重勇在賀知章家裏,都沒見過這麽多風雅之物。
    “這個賀蘭進明,還真是該死呀。”
    方重勇忍不住長歎一聲,置辦這些物件,還要養十二個家妓,那肯定是要不少錢的。而賀蘭進明俸祿有限,他的錢是怎麽來的呢。
    不問自明咯,或多或少都來自於民脂民膏吧?
    “節帥……”
    發現四下無人,劉展忽然壓低聲音說道,卻欲言又止。
    “說吧,無妨的。”
    方重勇一臉淡然擺了擺手。
    “節帥,末將在膠東有些年月了,據末將所知,永王……某觀之絕非人君之相啊。”
    劉展壯著膽子說道。
    由於青州與齊州隔得不遠,所以永王李璘這位親王,是什麽德行,附近州縣的官府中人,基本上都知道個大概。
    簡單說,這位大唐的親王,就是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其廢物無能,已經是名聲在外了。
    而劉展之所以會殺賀蘭進明投降,也不是衝著李璘去的,而是完全看在方重勇的麵子。
    這種話,顯然需要現在就說出來,不能一直拖下去。
    “大唐國勢傾頹啊。好多事情你現在還不明白,以後一定會明白的。”
    方重勇長歎一聲,說了些“莫名其妙”的話。
    既沒有說自己有篡位自立之心,又肯定了劉展的意見,暗示自己同樣不看好永王李璘。
    隻不過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末將明白,若不是這世道亂了,某這樣的人也沒有出頭之日,唉!”
    劉展忍不住唏噓感慨。
    他能發跡,純粹是因為河南諸州要防備河北叛軍南下,訓練團結兵,需要他這樣的人才。
    要不然,誰會在意他這樣沒有出身,隻有從軍經曆的人?
    世道變了,變亂了,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其實要看對誰而言。
    混亂是上升的階梯,如果不亂,那就沒有上升的可能。對於劉展這樣的丘八來說,現在的世道並不壞。
    甚至可以說很好。
    “好了,你去整軍吧。賀蘭進明的親信,也要一並處置了。”
    方重勇伸出右手,做了一個抹平的動作。劉展會意,眼中寒光一閃,隨即抱拳離去。
    賀蘭進明主政青州,不可能沒有親信。一個刺史的僚佐官,常常有十多人,甚至數十人之多。裏麵肯定有不少是賀蘭進明的親信。
    嚴格來說,他們並沒有犯什麽錯。
    然而這正如船夫將船打翻,上麵的乘客也會跟著落水一樣。選擇,常常就代表了是非。
    現實就這麽殘酷。
    “如今我也心冷如鐵了。”
    跪坐在書房桌案前的軟墊上,方重勇一邊感歎,一邊拿起壓在鎮紙下的信件一封一封的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找到了他關注的消息。
    壓在最底下的一份草稿,居然是賀蘭進明寫給朝廷的一封奏折,隻不過隻寫了個大半還沒收尾!
    其他的信件,很多都是賀蘭進明與第五琦通信後,對方的回信。
    方重勇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後露出古怪的神色。
    那樣子就好像是某個八卦愛好者,正滿含期待,要去抓同班早戀同學放學後鬼鬼祟祟鑽小樹林。
    結果發現這對狗男女,隻是在一起背英語單詞。
    那是一種好氣又好笑,卻又無力吐槽的無奈。
    賀蘭進明在奏折中說河南的局麵極為危險,河北叛軍蠢蠢欲動,永王李璘圖謀不軌,青州隨時都可能傾覆。
    所以他向朝廷奏請,在青州附近設立藩鎮,並自薦為青、徐二州觀察處置使,以便能更好的穩定事態。
    看到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該怎麽說才好呢?
    方重勇感覺,如果是被不知情的人看到,一定會認為賀蘭進明非常有戰略眼光,而且很“上進”,還很忠於朝廷。
    簡直有經天緯地之才。
    但在那些把握到時代脈搏的人看來,這個人吧,其實隻有一些糊弄外行的本事。
    沒有金剛鑽,卻喜歡攬瓷器活。沒有過硬的本事,還特別喜歡騎牆。看似聰明,實則愚蠢至極。
    賀蘭進明一邊跟永王李璘打馬虎眼,似乎比其他州的刺史都好說話,似乎隻要李璘給點好處,他就會投靠過來一樣。
    可是暗地裏,賀蘭進明卻是替第五琦做事的,也接受第五琦在朝廷裏給他的關照。而關中距離青州甚遠,賀蘭進明無論做什麽,朝廷都不可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奇妙的“拉扯”。簡單來說,現在的局麵,對於賀蘭進明幾乎是完美局。
    朝廷離得遠,為了河南局勢不失控,隻能不斷給賀蘭進明加好處,不可能處罰他。
    永王李璘雖然離得近,卻沒有強力武裝。所以隻要賀蘭進明表現出不會針對李璘,那麽對方就拿他沒辦法。
    這種踩鋼絲一樣的保持平衡,可以讓賀蘭進明在兩頭拿好處,又能利用這種矛盾,保持自身的獨立性。
    不得不說,策略真的很完美,如果不把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也考慮進去的話,賀蘭進明幾乎就要成功了。
    可是這個文人似乎忘記了一件事。
    人被殺,就會死。再聰明的人,無論你是大聰明還是小聰明,都抵不過武夫的一刀。
    陰謀詭計再厲害,前提也必須是實施陰謀的人最後還活著!
    劉展輕輕鬆鬆的一刀,讓賀蘭進明所有的謀劃都成為了泡影。
    看似前途無量,看似左右橫跳,看似智珠在握,卻也沒比普通人脖子更硬。
    死了,也就真的死了。
    看到賀蘭進明的例子,方重勇感覺很多人似乎並沒有看到時代的大勢。他們還做著盛唐會複現,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美夢。
    一切計劃都是以“盛唐複現”為前提製定的。
    “賀蘭進明啊,你死得太痛快了。應該讓你被這世道多折磨一些年歲,再送你上路的。
    那樣你就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了。估計你死前還覺得是壯誌未酬,是劉展壞你奇謀呢。
    可悲,可歎。”
    方重勇站起身,隨手將賀蘭進明寫的奏折草稿隨手扔到一邊,自言自語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