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定)

字數:4900   加入書籤

A+A-


    元豐八年,四月丙戊(二十三日)。
    今日不是聽政日,但來自天下州郡和都堂的奏報,依然經由通見司送入宮中。
    向太後於是領著趙煦,在保慈宮裏,一邊批閱,一邊教著趙煦理解這些事情。
    而趙煦自然很乖,向太後教,他就聽,向太後批閱他就乖乖的在旁邊捶肩倒水,看的太皇太後也吃味不已。
    於是趙煦立刻跑過去,也給太皇太後捶捶肩膀,倒倒茶水。
    保慈宮中,頓時洋溢起歡樂的笑容。
    而趙煦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的知道了,現在大宋天下在發生什麽?
    樞密院言:樞密副都承旨張山甫,自元豐以來,任職勤勉,無有過錯,乞加恩。
    命依故事,推恩張山甫子女。
    乃錄其子張詠為右班殿直,女婿陶器為太廟齋郎,特酬其勞!
    嗯,這是大宋常態了。
    高官的子女,必然有蔭封!
    但子孫不成器,也注定被內卷到極致的大宋官場卷碎。
    最好的例子,就是那個趙煦惡趣味召回京城的晏幾道了。
    混了幾十年,越混越回去,要不是趙煦拉他一把,他還得繼續沉淪在地方,做不入流的差遣。
    韓絳奏:保甲舊法,頗有不便,乞下詔,令天下保甲戶保丁,久病及體弱者,或家丁不足二人者,及五等戶有田不足二十畝者,罷保甲校閱。
    兩宮詔可。
    這是韓絳射出的第一支箭!
    也是保甲法改革的序幕。
    趙煦一看就知道,韓絳這個糟老頭子,肯定瞄著的是罷廢除了河北河東陝西等邊塞外其他地方的保甲。
    但他不好直接提出來,就用這種辦法日拱一卒。
    知成都府呂大防上奏:大行皇帝推恩成都百姓準年與三萬石米麥,低價售與成都貧弱之民,乞兩宮依舊推恩,照此舊製,依舊撥米三萬石與成都。
    兩宮自然從善如流。
    然後就是一封禦史彈劾。
    彈劾的就是剛剛上奏的呂大防。
    監察禦史安惇奏:伏聞成都府逐年撥米三萬石售與貧弱之民,近聞知府呂大防許官府舉人置曆購買,因緣請托,享此厚利,乞委官核實!
    兩宮看到這裏,就都皺起眉頭來。
    “這呂大防,到底在做什麽?”兩宮都在心中犯嘀咕。
    畢竟,前麵呂大防還是一副為民做主,給兩宮請示,請求兩宮繼續推恩,轉頭就有禦史說他把這些朝廷低價撥的米,賣給了官戶舉人,當起了掮客。
    這誰受得了?
    一種被蒙蔽和欺騙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
    這就是如今這個時代,要統治天下所麵臨的困境了。
    信息上,嚴重的不對等!
    當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被擺在麵前時,作為統治者,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出判斷——相信誰!
    大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派出內臣到地方擔任‘走馬承受公事’,充作皇帝的眼睛和耳朵。
    讓這些人定期報告地方上的情況。
    但這些派出去的內臣,經常被人腐蝕,成為了和地方官同流合汙的存在。
    他們的報告,也不在完全可信。
    “六哥怎麽看?”向太後拿著禦史的彈章,問著在旁邊的趙煦。
    太皇太後也看了過來。
    趙煦笑了一聲,答道:“兒不太懂這些事情……”
    “不過……兒有疑問……”
    他拿著彈章:“這位禦史的彈章,怎就恰到好處的出現在成都府的上奏後麵?”
    兩宮聽著,都是皺起眉頭來。
    是啊!
    向太後立刻對石得一吩咐:“去取禦史安惇的告身腳色來……”
    取來一看,好家夥!
    安惇,廣安軍人,太學上舍及第,為成都府教授,去年升任監察禦史。
    他就是成都府的人!
    所以,解釋的通了。
    現在,就隻有兩個可能了。
    一:呂大防真的在將原本應該要把低價賣給貧困百姓的米,賣給了當地的豪強大戶,賺了中間價。
    二:有人希望呂大防這麽做,但他不肯,於是,就誣陷他,要把這個人調開!
    哪一種最有可能呢?
    所以,安惇意欲何為?
    向太後和太皇太後對視了一眼,然後問趙煦:“六哥有什麽想法嗎?”
    趙煦搖搖頭:“兒不太懂……”
    “不過……這個呂大防兒倒是知道一些……”
    “嗯?”
    “兒看過此人給父皇上奏的許多奏疏……也看過父皇對其的批示……”
    “其中有一句,父皇是這麽說的……”
    “乃師張載,天下知名,國家大儒,望汝以張載名句自省自身……”
    “當不負橫渠教誨,不負朕之期盼……”
    太皇太後想了想,問道:“橫渠?張載?”
    在殿中的石得一趁機躬身答道:“此國家前代大儒也!曾受範文正公指教,棄武從文,於橫渠講學,故號‘橫渠先生’……”
    “今已亡故,但留有橫渠四句,至今為天下稱頌……”
    “那四句?”向太後對這種大儒,素來很有好感,於是問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於是,向太後和太皇太後,都是歎道:“呂大防既是這等大儒真傳弟子……”
    “又安能做此等蠅營狗苟之事!”
    “此必為人誣陷也!”
    簡單嗎?
    但這就是現實。
    在物理上的距離,使得事事都去詳查的成本太高。
    就隻能寄希望於相信,某人的道德操守。
    很幸運的是——這一次兩宮賭對了。
    呂大防這個人,是真的清廉!
    在道德操守上,他沒有問題。
    這是趙煦上上輩子,章惇查了無數次的結果。
    章惇用盡辦法,都沒有找到呂大防的毛病,隻能揪著扣帽子。
    從這裏就能知道,呂大防絕不可能做那種事情。
    而趙煦之所以,要幫一把呂大防。
    自然有他的目的。
    舊黨才三派!
    太少了!
    朕給舊黨加一味!
    加上張載的橫渠學派,湊足四派,豈不是很威風?!
    可橫渠學派在張載去世後就已經腦死亡,想要重新興盛,就隻能靠皇權下場了。
    所以,趙煦才會出手,才會特意提及張載和橫渠先生的名字。
    這樣子一來,其他人就該知道。
    張載大名,趙煦是知道的,甚至是仰慕的。
    就會有投機客出現,當然,最重要的是給橫渠學派剩下的那些還在堅持的人希望。
    譬如說遊師雄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