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

字數:8320   加入書籤

A+A-


    元豐八年六月已醜(27)。
    應呂公著推薦,龍圖閣學士知成都府呂大防為兵部侍郎兼侍講,起居郎範百祿為集英殿侍講,秘書省正字範祖禹、知績溪縣事蘇轍並為集英殿說書。
    吏部郎中劉摯為左司諫,提點京西刑獄公事彭汝礪為殿中侍禦史、潁昌府簽書判官王覿為監察禦史。
    一下子朝堂上就多了七個舊黨幹將!
    特別是劉摯、王覿進入禦史台,加上已經在禦史台的監察禦史王岩叟。
    舊黨開始對原本鐵板一塊的禦史台,發起侵蝕。
    然而,禦史台中的新黨大臣,卻還在互咬。
    蹇序辰自爆後,其他不滿黃履作風的人,也都在加緊進攻黃履!
    這是禦史台的傳統了。
    烏鴉們可不僅僅咬外人很凶,咬起自己人來,也絕不留情!
    黃履在圍攻中,漸漸有些難以招架。
    然而,哪怕是都堂上的章惇,也對黃履的遭遇,冷眼旁觀,甚至毫不關心。
    因為章惇現在的精力都放在了學士院裏!
    “這個鄧溫伯……”章惇舔了舔嘴唇:“肯定有什麽事情在瞞著我!”
    他在學士院門下,剛剛吃了閉門羹。
    把守學士院的禁軍,不讓他進去。
    他想進去必須有兩宮或者天子詔書。
    可學士院並沒有鎖廳!
    這太奇怪了!
    但章惇可以確定,鄧潤甫這樣做,肯定有授權,不是兩宮就是天子!
    而兩宮是可以直接排除的。
    因為今天早上聽政的時候,兩宮並沒和朝臣交代任何學士院的事情。
    所以,隻能是天子的授意!
    那麽,天子到底要鄧潤甫做什麽事情?
    “我得想個辦法,搞清楚才行!”
    “去找曾子宣?”
    章惇想了想,否了這個想法。
    因為曾布現在在都亭驛,充任館伴使。
    而恰好曾布出任館伴使的時候,天子給鄧潤甫安排了事情。
    這讓章惇有一種天子是故意支開曾布後,才給鄧潤甫安排工作的錯覺。
    “明日,都堂集議,鄧溫伯怎麽著都得來一趟了吧!”章惇想著。
    明天,是對大行皇帝諡號和哀冊文字進行最後審核的日子。
    之後就要定下來了,上呈兩宮和天子禦覽、批複,若沒有問題就會下禮部。
    禮部會選一個良辰吉日,由宰相親率在京文武重臣,前往南郊舉行祭天大典,然後向上蒼占卜。
    得到上蒼的同意後大行皇帝的諡號、寶冊就是天降、天授了。
    這是真廟之後,曆代的玩法。
    主打的就是一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用來糊弄百姓的障眼法。
    這也是為何,在今天的大宋,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完全破產的原因所在。
    大家都已經親自參與了表演。
    什麽天意,什麽天命,都和戲法一樣被士大夫們看穿了!
    ……
    隔日,庚寅(28)。
    趙煦早早起來,到了坤寧殿中。
    向太後似乎比他起的更早,趙煦到的時候,她罕見的跪在了坤寧殿內寢的佛龕前,念著經文。
    看到趙煦到來,向太後才抹了把淚,露出笑臉:“六哥來了!”
    “母後怎在哭?”趙煦問道。
    向太後悠悠一歎:“今日群臣上諡,也不知大行皇帝會有一個怎樣的諡號……母後心裏慌……”
    “隻能和菩薩禱告,希望上蒼保佑,大行皇帝能得一個美諡!”
    趙煦道:“一定會的!”
    雖然,諡號在禮法上,一直就是臣議君、子議父。
    可是大臣也不是傻子!
    沒有大臣敢隨便給皇帝一個惡諡,甚至連中性的諡號也沒有人敢上!
    一般都是褒義!
    像兩漢那樣,敢給皇帝以恒、靈為諡的人,現在已經絕種了!
    況且,趙煦已經知道答案了。
    在他的上上輩子,他的父皇就被群臣共議以‘乃聖乃神,乃文乃武’尊為神宗皇帝,諡號:英文烈武聖孝皇帝!
    其實,本來有一個更好的選擇——聖宗!
    奈何,這個廟號遼國已經用了。
    所以,就隻能創造一個‘神’字來褒揚。
    這不是貶義,而是極高的讚譽和推崇!
    至於為何後來產生了貶義?
    隻能說,成王敗寇,也隻能怪趙煦自己的壽數太短!
    這一世,趙煦知道,他必須一統四海!
    隻有這樣,才能報答父皇,才能使千百年後的後人,談及他的父皇,推崇備至,而不是毀譽參半!
    這是最高的孝道!
    心中想著這些,趙煦就上前,握著向太後的手,道:“母後安心便是了!”
    “父皇必可得美諡!”
    向太後聽著趙煦的安慰,頓時笑起來:“想不到,母後居然還得六哥來寬慰!”
    她輕輕摟住這個孩子,深感欣慰,也對她的丈夫感激不已!
    大行皇帝給她留了一個這麽孝順的兒子!
    她已經知足了!
    於是,便帶著趙煦,前往保慈宮。
    她們將在保慈宮等待來自都堂的上奏。
    ……
    都堂之中。
    群臣的集議,漸漸進入了最後定稿的時候。
    翰林學士鄧潤甫,在韓絳和呂公著的授意下,開始提筆。
    在京待製、六部尚書、正任武臣、宗室節度、郡王、親王,全都在令廳中臨襟正坐。
    韓絳拿著群臣反複商定、斟酌之後的文字,慢慢說著:“臣聞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澹然無極而不可強名者,天也;感而後動,迫而後應,化育萬物而不可為象者,帝也!”
    鄧潤甫落筆生花,一個個端正的楷書,在黃紙上落下,跟著韓絳的朗讀,一字一字的寫著。
    令廳上,隻有韓絳的聲音和筆尖在紙上遊走的動靜。
    “夫人君之德,得天如此,則可以配神明,享天地,小大精粗,無乎不在,尚何俟乎外之文哉!”
    毛筆在紙上遊走,群臣都已經起立,並持芴而拜。
    “然為之臣子者,必列大功,紀大行,繼韶夏,崇號諡,刻之玉冊,藏之金匱,曆之春秋,垂之後世……”
    隨著韓絳的緩緩朗讀。
    群臣商定後,定稿的大行皇帝議諡之書,也漸漸的為所有在場大臣所知。
    長長的議諡書,洋洋灑灑,數千字之多。
    韓絳念著,不敢停頓,也不敢收聲,隻能保持相同的語速和腔調,恭敬的念著。
    足足念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這一篇議諡之書,才終於漸漸到了尾聲。
    “粵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多矣,然未有以神為號者……《書》載益稱堯之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蓋聖、神所以立道,武、文所以立事也。大行皇帝諡號,宜天賜之曰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廟曰神宗!”
    韓絳念完,群臣匍匐在地,恭敬的三拜:“伏唯我皇宋神宗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虞主千秋常盛,永為神靈,佑我社稷,庇我江山!”
    鄧潤甫握著筆,也將最後一個字,恭恭敬敬的寫上。
    然後也跪到一旁:“皇宋神宗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虞主千秋昌盛,永為神靈,佑我社稷,庇我江山!”
    韓絳則恭恭敬敬上前,檢視了鄧潤甫的文字。
    然後,請了元老、宰執、宗室親王也來檢查。
    群臣確認,文字和韓絳所念無誤。
    於是,以韓絳為首,各自上前簽押。
    接著,群臣就恭恭敬敬的,推選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右相韓絳為呈遞大行皇帝諡號廟號寶冊使,並全體恭敬的護送兩位重臣,進入大內,上稟兩宮、天子。
    ……
    保慈宮中,趙煦坐在兩宮中間,等待著來自都堂的消息。
    那位太皇太後的養女文氏則安靜的侍立在趙煦身後。
    看上去很懂事,也很安靜、乖巧。
    趙煦沒說什麽,隻是陪著兩宮,靜靜等待,終於,粱惟簡來報:群臣恭推平章軍國重事、太師文彥博;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康國公韓絳為大行皇帝諡號、廟號寶冊使,乞入宮敬呈大行皇帝廟號、諡號。
    兩宮詔可。
    帷幕升起,趙煦從中走出去,坐到早就準備好的禦座上。
    安排好的禦前骨朵直們,持著骨朵而入,站在殿中兩側。
    趙煦對著簾內,說道:“十三娘可站朕身側!”
    “讓太師可以看到汝!”
    兩宮聽著,也都點點頭。
    文彥博是太師、平章軍國重事,這個體麵是得給他!
    文氏見了,連忙給兩宮盈盈一禮,然後規規矩矩的走出帷幕,在臉上戴上一重麵紗,站到趙煦禦座之後。
    她看上去有些激動、興奮。
    這很正常!
    她才多大?就被允許出現在這樣莊嚴鄭重的場合,還被允許伴在君側!
    皇恩浩蕩,她沒有高興的失態,已經不錯了。
    ……
    文彥博、韓絳,在群臣簇擁下,恭恭敬敬的到了保慈宮中。
    然後,文彥博抬頭,看到了他的孫女,侍立在君後。
    他的老臉,露出無比寬慰的笑容來。
    他深感,自己這一步棋是走對了!
    韓絳在旁邊看著,心中笑了一聲,兩位老臣便恭敬的捧著手中的冊文,來到君前,拜道:“臣等奉詔,恭議大行皇帝諡號、廟號……”
    “今已得天之授,敬獻大行皇帝諡號、廟號於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之前!”
    趙煦沒有說話,帷幕內的太皇太後道:“有勞諸位愛卿!”
    便命人將寶冊恭敬的接來,送入帷幕。
    太皇太後和向太後認真的看了一遍,然後對視一眼,都感覺不錯。
    便命人送到了趙煦手中。
    趙煦恭敬的跪接寶冊,然後放在案前,認真的看了一遍。
    與他上上輩子的用詞、選典一模一樣。
    廟號、諡號,自也是相同。
    於是,他輕輕頷首:“可!”
    群臣集體匍匐,拜道:“臣等恭從天意!”
    趙煦起身,恭捧寶冊,回到帷幕。
    順便給文氏一個眼神後者立刻上前,緊緊跟上。
    文彥博在殿中,用眼角餘光看到這一幕,越發的開心。
    他感覺,文家怎麽著也可以出一個貴妃!
    若是十三娘爭氣,可以生下皇長子!
    說不定直接就是皇後!
    如此,文氏可以再富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
    一個時辰後,群臣從內東門下走出。
    章惇的眼睛,看向鄧潤甫所在的方向,然後不動聲色的靠過去。
    “溫伯……”章惇低聲說道:“可願至都堂一敘?”
    鄧潤甫回頭看著章惇,堅定的搖頭,拱手謝道:“省佐,下官學士院之中還有要事!實在抽不出時間!”
    章惇笑了笑,道:“溫伯可否請某至學士院中一遊?”
    鄧潤甫立刻警惕起來,看著章惇的那張似笑非笑的臉,他低聲道:“皇命在身,還請省佐見諒!”
    章惇懂了,果然是天子吩咐了鄧潤甫,給了鄧潤甫一個差事。
    而且,恐怕是特別選的,曾子宣不在學士院的時候。
    章惇頓覺有趣!
    注:神宗是美諡,和聖宗一樣的地位!
    隻是因為北宋滅亡,南宋完顏構君臣把鍋都扣給了王安石變法,他們覺得隻要不變法,不開邊,不搞事,就沒有後來的海上之盟,也不會破壞宋遼盟邦,自然就不會有滅國之事。
    加上後來明神宗的事情,神宗才變成了一種明褒暗貶的諡號。
    但在北宋的現在,這是不折不扣的美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