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子賜神物

字數:8314   加入書籤

A+A-


    紫宸殿中。
    宰執們已經辭拜而去,就連兩宮也已經離開。
    但趙煦還留在這裏,同樣留在此地的,還有狄詠。
    趙煦留下狄詠,是要‘麵授機宜’。
    雖然說,一個九歲的孩子給一個經年大將麵授機宜這種事情,聽上去很誇張。
    但考慮到趙官家們的傳統,也就很正常了——自太宗以來,曆代官家,都喜歡給前線大將賜陣圖。
    皇帝遠在汴京城的皇宮裏,卻還隔著千山萬水,微操前線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
    最著名的就是先帝了。
    五路伐夏,路路微操。
    據說那個時候,每天都有十幾個甚至二十個以上的急腳馬遞,從汴京城出發。
    以至於,道路上馬遞的騎士來回不息。
    此外,永樂城之戰,也是微操拉滿。
    既然完全不懂軍事的皇帝,可以對千裏之外的戰事指手畫腳,還要求前線的大將無條件服從!
    那麽,現在一個自持聰明的小皇帝,對即將出發的大將麵授機宜,也就完全合理了。
    兩宮對此,更是心領神會。
    在趙煦宣布留下狄詠,要麵授機宜後,就帶著人回了保慈宮。
    等這些人一走,趙煦就讓燕辰帶人,將紫宸殿的人都清了出去。
    偌大的紫宸殿,就隻剩下了趙煦身邊的幾個內臣,還有燕辰帶著的禦龍左直的禁衛。
    趙煦扭頭對馮景吩咐:“去將朕準備好的東西帶上來!”
    “是!”
    馮景恭身而去。
    趙煦則從禦座上走下來,走下禦階,來到殿中。
    燕辰帶著的禦龍直一直護衛在身側。
    “狄卿!”趙煦看向狄詠。
    狄詠立刻躬身:“臣在!”
    “卿父昔年曾平定儂智高之亂,廣西地理、民風,卿比朕熟悉!此事,朕不必多言!”
    “不敢!”
    “卿履任各地,帶兵出戰,軍事之事,朕亦不如愛卿,故此也不多言!”
    “臣惶恐……”狄詠趕緊低頭。
    趙官家微操之名,盛於四海。
    大將們也早就習慣了,甚至發展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像趙煦這樣擺明車馬,主動表示我不幹涉戰略、軍事的。
    曆代以來,極為罕見!
    “所以,朕隻教卿幾個行軍的小技巧!”
    這個時候,馮景已經回來了。
    他手裏捧著一些粗麻布編製的布條。
    這種布條是大宋最廉價的布料,也是大多數平民百姓日常所穿的衣服材料。
    “這第一個,就是綁腿!”趙煦拍了拍手,對馮景道:“馮景,給狄愛卿示範一下如何綁腿!”
    綁腿,是趙煦在現代跟著考古隊學會的技巧。
    據說是來自戰爭年代的經驗。
    綁腿,可以提高步兵的行軍效率和速度,減少肌肉酸痛,乃至於靜脈曲張。
    乃是輕步兵最好的行軍輔助裝備。
    趙煦實踐後,深以為然。
    有了綁腿,野外步行,特別是爬山越嶺時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而且,綁腿的綁帶,還可以在緊急時候,作為止血帶使用。
    狄詠看著那些布帶,然後看著馮景在他麵前,拿著那些布條熟練的從鞋頭開始繞著小腿平裹。
    一邊裹著,還一邊講解著要點:“狄將軍,此綁腿當以站著打,最為舒服……”
    “當每隔一兩圈,就將綁帶反麵繼續向上打……”
    “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
    “一直打到腿彎處為好!”
    狄詠看著馮景給他演示的簡單動作,雖然還不太懂這有什麽用?
    但這是天子命人親自示範的東西。
    哪怕是個完全無用的累贅,至少在汴京城的時候,得在全軍推廣。
    這是尊重!也是一種臣服!
    馮景將左腿的綁帶打好,然後就當殿跳了跳。
    “將軍請看,這綁腿打好後,應該和鞋子完全貼合……這樣即使在野外,也不懼蟲蟻叮咬腿部!”
    狄詠聽著眼睛亮了起來。
    他的父親在世時,說過當年征討儂智高時的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廣南西路崎嶇的山路還有蟲蟻、螞蟥的叮咬。
    郭逵、趙卨南征也深受蟲蟻之害!
    所以,狄詠再看那些布條,就像看到了美人一樣,眼睛都亮了!
    僅此一條,就能讓軍士少受無數病痛了!
    “此外,打了這綁腿後,可能最初幾日有些脹痛,但數日後就會適應!”
    “而且,可以讓士兵行軍更加輕鬆!大內之中做過驗證,打了綁腿的內臣,一日繞行大內數圈也不覺酸痛!”
    狄詠聽著,眼睛更亮。
    若真有這樣的效果,這就是神器啊!
    他立刻就拜道:“陛下恩賜,臣代上下將士拜謝隆恩!”
    若真有這樣的效果。
    哪怕每天隻能讓大軍多走二十裏。
    對於賊寇而言,這也已經是降維打擊了。
    可以讓大宋軍隊,出乎意料的出現在賊寇無法想象的地方。
    趙煦笑了笑,道:“狄卿先別急著謝……”
    “朕還給大軍準備了不少東西呢!”
    他拍拍手掌,一個被裝在一個小瓷瓶裏的東西,被送了過來。
    趙煦將瓷瓶拿在手中,打開木塞。
    聞了聞味道,然後就笑了起來:“就是這個清涼的味道!”
    “卿也來聞一聞……”
    狄詠接過瓷瓶,放在鼻子前聞了聞,一股帶著薄荷、艾草味道的奇特香味,就撲鼻而來。給他一種清涼的快感!
    “這是?”狄詠頓時好奇起來。
    “此乃朕命禦藥院專門製造的一種藥酒,名曰:花露水……”
    “配方就不說了,卿隻需知道,此物可以用來塗抹在被蚊蟲叮咬之地,便可以有效的防止傷口、瘙癢膿腫……”
    狄詠的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
    趙煦微笑起來。
    劉惟簡為何一直留在皇太妃閣和禦藥院那邊,前些天才被趙煦派去審查探事司的賬目?
    就是在做這個事情。
    先是解決了酒精的蒸餾技術,然後就是用薄荷、艾草、樟腦、冰片等物浸泡而來。
    花錢當然是花錢!
    一千多斤的花露水,起碼就花掉了一千多兩千貫。
    這還沒有計算蒸餾酒的耗費。
    然而,這和大軍出征的開銷相比,不過九牛一毛罷了。
    何況,趙煦根本不可能不虧。
    等南征結束,差不多就是夏天了。
    花露水正好趁機跟著捷報一起推出市場,大賺一筆!
    為此,趙煦已經發了手詔去了河北給宋用臣,要求宋用臣在河北,召集當地的官窯官員,燒製一批精致的白瓷瓶或者青瓷瓶。
    同時給在京窯場下了命令,同樣要求燒製一批精致的瓷瓶。
    隻等夏天,就收割汴京人的錢袋。
    順便也收割遼國人的錢袋。
    北方的蚊子,可比南方凶!
    特別是草原上的蚊子!
    既然有了花露水,自然少不了高濃度的酒精。
    趙煦拍拍手掌,馮景就將裝著酒精的一個瓷瓶遞上來。
    “還有此物,乃是大內以秘法取酒中精華而製的酒中之精!”
    “乃是至陽之物,專克陰邪之毒!”
    “若有將士受傷,以此物用之於傷口,或可免其傷口化膿!”
    狄詠看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趙煦卻微笑著道:“當然,此物隻有醫生可用,當由醫官保管!”
    “這就是朕給大軍將士準備的第四件禮物了!”
    “足足一百五十名隨軍醫官!”
    去年在趙煦的請求下兩宮擴招了三百名習醫醫生。
    這些人,隨後被趙煦派去了河北,跟著宋用臣,拿著那幾萬青壯練手。
    同時,趙煦還將一些在現代考古隊裏學到的野外急救手段,讓太醫局的陳意簡,教授給了這些習醫醫生。
    而工地上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傷病。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練手,這些習醫醫生迅速成長起來。
    現在,再從中抽調一百五十人,作為五千人的禦龍第一直的軍醫。
    趙煦感覺,應該完全可以滿足軍隊的醫療需求和急救需求了!
    狄詠聽到,居然有一百五十名軍醫配給後,立刻就拜道:“陛下隆恩,臣代禦龍第一將上下謝恩!”
    這是隆恩啊!
    一百五十名醫生!
    且不談到底能救多少人的性命。
    就這一百五十個醫生隨軍,對士氣的提振,就是無可比擬的東西。
    畢竟,士兵們在戰場上,最怕的就是受了傷,沒有人救治,隻能哀嚎著死去。
    這是戰場之外,對士氣最大的打擊,也是士兵們最恐懼的事情了。
    絕望、恐懼是會傳染的。
    不過,狄詠對那些所謂的軍醫,其實沒抱什麽太大幻想。
    因為,大宋的醫生們,對外傷基本沒有什麽積極作為的。
    基本都是開點傷藥,然後聽天由命。
    但,這也至少比士兵們在營地裏,日夜哀嚎,卻無人施救要好。
    最起碼,怎麽著也能救回一些人命。
    至少還有個安慰在!
    絕望中,有個安慰比什麽都強!
    趙煦讓馮景把狄詠扶起來,道:“這些軍醫皆乃國家人才,卿當仔細保護好!”
    這一次擴招的三百習醫醫生,可是將整個開封府多年來積蓄的民間醫生資源給榨幹了——能通過太醫局考核的人,自然都是懂醫理之人。
    這種人本身在民間就很少,偏偏趙煦還讓太醫局將三十歲以上的人,從太醫局的考核裏篩了出去。
    隻選用那些年輕的,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維的人。
    因為,隻有這些年輕人才會去學趙煦那些從現代學到的急救技巧。
    但如此一來,明年、後年甚至大後年,太醫局都不可能再在開封府招考到這麽多的年輕人了。
    畢竟,在大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懂醫理的年輕人,一般都是讀書人。
    讀書人,隻要還沒有山窮水盡,就不會棄儒從醫。
    而這些年輕人,隻要活著從交趾回來。
    每一個都將成為趙煦手裏的搖錢樹——在大宋,名醫是真賺錢機器!
    如今汴京城裏,最奢遮的人家,除了那幾個行會會首外,就是那幾個名醫家了。
    從馬行街向北,更是有著一條專門的醫療街。
    遍布著汴京名醫之家,間雜著無數藥鋪、門診。
    這裏的競爭,也無比激烈!
    趙煦上上輩子的時候,就聽開封府報告過:馬行街諸藥店,多假弄獅子、猢猻為戲,招徠行人,聚集市民,以求賣藥!
    更有一個楊家,為了在競爭脫穎而出‘鎖活虎於市!’。
    為了搶流量,在店鋪門前,鎖著一頭活老虎打廣告!
    醫療的利潤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馬行南北數十裏,皆夾道藥肆,多國醫,鹹巨富’。
    宮中的國醫,都在外麵開著藥鋪,做著診治的工作。
    因此暴富!
    像孫家在汴京城的宅邸,就盈檻百餘,比得上宰相家了!
    號稱是:玉羅漢屏孫家。
    醫療的利潤這麽大,趙官家們又豈能不插一手?
    所以,趙煦的父皇在熙寧年間在汴京城裏設局賣藥,號為熟藥所,歲賺十幾萬貫!
    激烈的醫療問題,自然也產生了諸多社會矛盾。
    所以,後來的蔡京,才會推動建立‘惠民醫藥局’,平價售賣藥物,以維持人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