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幫場子!

字數:5451   加入書籤

A+A-


    元祐元年正月辛卯(初二)。
    都亭驛內,遼國的正旦使蕭洽拿著一張《汴京新報》,看的津津有味。
    “南朝人這次丟人可丟大了!”
    蕭洽一邊看一邊說著。
    交趾?
    撮爾小國罷了!
    若是大遼旁邊有這麽一個不聽話的家夥,早就點起大軍,一巴掌呼過去了。
    偏南朝卻被人騎著臉抽!
    太有趣了!
    在他旁邊的另一位遼使蕭嘉,側頭過來,看了一眼蕭洽手裏的小報。
    他忽然眼珠子一轉,道:“觀察……不如,我等聯名上南朝皇帝,請依盟約,派員助陣?”
    他嘿嘿的壞笑起來:“兄弟之邦,既然忽遭挑釁,我大遼作為盟邦,自然得幫幫忙!”
    蕭洽聽著,先是一楞,旋即反應過來,拍手叫好!
    為什麽?
    因為這是把南朝架在火上烤!
    也是逼著南朝出兵!
    這完全符合遼國的戰略——讓南朝把精力消耗在其他地方。
    不管是黨項、吐蕃還是現在的交趾。
    隻要可以消耗掉南朝的精力,對遼國就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所以,其實黨項人崛起的背後金主和大東家是遼國。
    吐蕃唃廝囉能夠崛起的最大推手,也是遼國!
    雖然當年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黨項人,結果被元昊給陰了一把!
    兩次征討讓遼國人灰頭土臉。
    但當熙寧以後,南朝開始占據對黨項的優勢。
    遼國就迅速忘記了舊恨,再次支持起黨項。
    熙寧割地,就是遼國為了牽製南朝,而故意發起的挑釁。
    本意隻是牽製一下,但沒想到,居然撿到了大便宜!
    現在,南朝再次有事。
    對遼國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拱火機會!
    打吧!快點打!
    要不要我們幫忙啊?
    於是,蕭洽和蕭嘉當即聯名寫了一封措辭溫馨的上書。
    作為館伴使的刑恕,接到上書,一看文字,立刻飛快的送到宮裏麵。
    ……
    保慈宮。
    太皇太後,看著遼使的上書。
    文字貌似友好,句句都在說著宋遼盟好,甚至還表達了——大遼願遣精騎南下,與大宋盟邦一道,討伐叛逆的意思。
    然而,哪怕是這位太皇太後也從這這些文字裏看出了深深的惡意。
    這在她眼中差不多相當於北虜正居高臨下的看著大宋,問道:行不行啊?要不要幫忙?細狗!
    “北虜欺人太甚!”太皇太後深深吸了一口氣,顧不得場合,就罵了一聲。
    向太後接過來一看,也是臉色漲紅。
    “北虜這是以為我朝無人乎?”在這個瞬間,向太後產生了想讓李憲掛帥,狄詠為副帥,讓北虜見識見識的想法。
    隻是,轉念一想,區區交趾就要派大宋最能打的內臣掛帥,是不是太給交趾人臉了?
    趙煦湊過去,看了一下文字,就不做聲了。
    ……
    遼人上書兩宮,提出願意派員和官軍一起南征的事情,迅速在朝野傳開。
    都堂宰執,瞬間就都紅溫了。
    盡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北虜在拱火。
    可偏偏卻無能為力。
    “若如今是漢唐,北虜安敢如此?!”作為樞密院的長官李清臣更是在聞訊後,在家中暴怒著咆哮起來。
    他的家人,聽到他的咆哮,都隻能低下頭去。
    現實就是——大宋既不是強漢,也非盛唐!
    現實就是——大宋連剿一個黨項,都狼狽不已。
    坐擁一萬萬的人丁,擁有遠超漢唐的財富。
    卻被人死死的困在了天下的一隅之中,甚至還得交歲幣給北虜!
    乃至於還給西賊交過一段時間的歲賜!
    屈辱啊!
    正是這種屈辱,讓先帝變法圖強。
    也正是這種屈辱,讓一個個士大夫們,走上了邊疆,開始讀起了兵書。
    李清臣在樞密院裏的發怒,很快就傳到了其他宰執家中。
    章惇聞訊後搖頭:“李邦直,這是裝都不裝一下了啊!”
    於是,他一拍案幾,怒道:“主辱臣死,某當上表請纓,出鎮廣西!”
    當遼人橫插一手,給大宋朝堂上拱了一把火後,大宋君臣即使全體厭戰,也不得不硬著頭皮開戰了!
    原因?
    友邦驚詫了啊!
    北虜都說要派兵相助了!
    大宋若再沒有雷霆反應,那就等於告訴四方——都可以來入寇,不會有任何損失。
    甚至還可能刺激北虜……
    對大宋來說,國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對遼關係。
    居高臨下,占據幽燕的遼國人一旦入寇。
    那就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亡國的危險!
    所以,麵對遼國,哪怕明知道遼國人是在拱火,是在刺激大宋,是在故意挑唆戰爭。
    大宋也不得不如其意。
    因為大宋冒不起北虜南下的風險!
    於是,朝野局勢陡然一變。
    韓絳和呂公著,在知道了遼人的上書內容,聽說了李清臣、章惇的反應後。
    兩位宰相幾乎同時知道了一個事情。
    “苗時中要被罷免了!”
    苗時中,就是如今的廣西經略使知桂州。
    果然,禦史台的禦史們,在這個下午紛紛放棄了休假。
    直接上書彈劾苗時中。
    說他‘明知交趾入寇而不報,縱容賊寇殺掠’還說他‘昏聵無能,有瀆職之罪’。
    甚至還有禦史懷疑他——恐有裏通交趾之嫌疑。
    根本就不管,苗時中官聲一向可以,政績也很突出。
    更不管苗時中是去年六月份,才從河東轉運使改任廣西經略使知桂州。
    而他從得到任命,再到上任履新,都已經是元豐八年的事情了。
    換而言之,人家在廣西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呢!
    可誰叫這個事情就發生了苗時中的任上呢?他是第一責任人呢?
    當然,禦史們也沒有放過,那個被先帝連貶三級的,又被趙煦丟去南平軍的成卓。
    侍禦史安惇,更是直接說:不斬成卓,無以謝天下!
    同時,熊本自然逃不了被彈劾的命運。
    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禦史,都對他猛烈炮轟。
    說他‘縱容賊臣,違法割地,悖逆先帝’的還是比較溫柔的文字。
    那些凶悍的禦史,直接把現在的一切罪責都推給熊本。
    要求將之押回大理寺受審,甚至直接叫囂剝麻、編管。
    相關彈章到了宮裏麵,兩宮循例將對熊本、苗時中的彈劾留中——總不能禦史一彈劾,就治罪士大夫吧?
    總得做做樣子!
    何況,這些涉及的大臣裏,還有一個是官家(六哥)看好的大臣,同時這個大臣還是左相韓絳舉薦的。
    必須得給麵子。
    但被貶去南平軍的成卓就沒有這麽好運了。
    兩宮直接批示:下大理寺!
    畢竟,成卓不過是一個武臣而已,而且最高也不過做到了左右邕江都巡檢,本官不過是西京左藏庫使罷了。
    連遙郡都挨不著邊。
    根本沒必要保,也不需要保。
    嗯,明天得出遠門,大概要7號以後才能回來。
    這幾天都是兩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