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

字數:5311   加入書籤

A+A-


    慶壽宮。
    向太後坐在太皇太後身邊有些心神不寧。
    太皇太後見著,自然知道,這是因為從去年開始,官家就一直在她們身邊,哪怕去景靈宮,也是兩宮帶著。
    今天,是官家第一次離開兩宮視線。
    這個媳婦,當然難免憂心。
    兒行千裏母擔憂嘛!
    很正常!
    “官家應該快回來!”太皇太後笑著說。
    這個時候,一直在帷幕外侍奉的粱惟簡,忽然滿臉紅光的稟報著:“啟奏太皇太後、皇太後……”
    “下雨了!”
    太皇太後聽著,立刻站起身來。
    向太後也跟著起身。
    兩宮走到慶壽宮之外,看著那宮外的禦道上,漸漸被雨水濕潤的石板。
    “菩薩保佑!”向太後首先雙手合十,念了一句佛號。
    “菩薩保佑啊……”太皇太後跟著合十而禱。
    在雨水麵前,這位太母,放棄心底最後一點掙紮和僥幸。
    連菩薩、老天都在保佑官家!都在護佑官家!
    她還有什麽舍不得的?
    又怎麽敢學章獻明肅?
    她可不想和姨母慈聖光獻一樣,被群臣逼著撤簾。
    那太不體麵了!
    ……
    很快的,群臣就簇擁著趙煦,來到慶壽宮。
    從真廟開始,大臣們就已經學會了該用肉麻的話去恭維皇帝。
    畢竟,經過了天書事件後。
    大臣們已經麻了。
    所有人都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隻要皇帝不要再搞封禪這樣的事情,帶著大家夥一起丟人。
    那皇帝想聽好話,那就說唄。
    再肉麻都行!
    於是,左相韓絳帶頭,右相呂公著跟上。
    大家一起大唱讚歌,都說是:太皇太後、皇太後,慈聖端明,保佑擁護天子,所以天降甘霖,福佑萬民。
    所以——實在是女中堯舜,大宋太似、太任呀。
    執政們更是變著花的逢迎。
    所有人一致認為——現在這場甘霖,既有天子祈雨的功勞,也和兩宮分不開幹係。
    兩宮自然是被吹捧的飄飄然。
    好在趙煦上上輩子,就已經習慣了被群臣吹捧、恭維,而他在現代,更是吹捧、恭維過那些手握著審批大權的官老爺們。
    所以,趙煦不僅僅已經脫敏。
    而且他還知道,拍馬逢迎的人的心理——有求於人,才會恭維、逢迎。
    但大部分都是嘴上說說。
    自己聽著舒服,樂嗬樂嗬就得了。
    真要信了,那恐怕會被人當傻子看。
    於是,他趁著群臣吹捧告一段落,就道:“此番,天降甘霖,乃是上蒼知曉,兩宮慈聖保佑、擁護於朕,髃臣等盡心輔佐於朕,故而降下甘霖……”
    “朕當修德省身!”
    “且夫,天旱不雨,已有兩月餘……”
    “各路受災,情況不一……”
    “朕憫生民治艱,惜百姓之苦……”
    “卿等當關移各路有司,命有司詳查、體量州縣受災情況,並督促有司,率民補種作物,以免今夏歉收,流民聚集之事!”
    群臣聽著,都抬起頭,看向坐在兩宮中間的趙煦。
    每個人都低下頭,紛紛拱手再拜:“臣等恭聽陛下旨意!”
    再沒有人,敢將那位小官家當成孩子看了。
    心裏麵最後一絲輕視,在此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這些宰執們是最清楚趙官家們的。
    遇到好事,就飄飄然,稍微有點成績,就忘乎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昭告天下。
    每一個都是急切的想要看到成果,想要和天下人證明自己。
    太宗、真廟、仁廟、英廟……乃至於先帝,莫不如此!
    就像今天這樣的事情,換了其他任何一位官家在位,都必然歡喜不已,若是真廟,甚至可能直接下詔,再次出發,目的地——泰山了!
    但這一位官家,雖然年少。
    卻成熟的不像少年,甚至不似曆代官家。
    聯想到他即位以來,采取的策略。
    宰執們自然知道,這位官家真的不是在演成熟。
    他是真的早慧、穩重。
    而這樣的官家,無疑是最難對付的!
    不過……
    韓絳和呂公著,卻都是滿心歡喜。
    原因?
    這位官家如何對付,那是後來者的麻煩。
    和他們有關係?
    等天子長大了,他們早就致仕了。
    相反,有這樣一位官家,是他們兩個人的幸運。
    看看如今的朝堂吧?
    一般的事情,宰執們處理了,報告一下,兩宮那邊都會批準、同意。
    而大事,涉及國政方麵的要事,則有官家把握方寸。
    簡直是士大夫的天堂。
    他們可以想做他們自己的事情,可以盡可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而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甚至不必擔憂,被人指斥結黨、架空天子。
    因為這位陛下,不是他們能夠架空的了的。
    ……
    呂嘉問坐在家中,看著窗外飄起來的綿綿細雨。
    他微微籲出一口氣。
    “天子今日祈雨……”
    “京城就已經下雨……”
    “真是運氣好!”他評價著。
    作為呂家人,家學淵源,同時經曆豐富的大臣。
    呂嘉問,自然是不信什麽天人感應。
    更不會相信天子有什麽神聖屬性——要是真有的話,玉清昭應宮,怎麽就被雷擊給燒掉了?
    不得不說——大宋真宗皇帝,為大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之前,可能士大夫還會在心裏麵嘀咕。
    可經曆了封禪的鬧劇,又親眼看到了玉清昭應宮被一個雷給燒掉了。
    士大夫們就算是腦子都是榆木疙瘩,也能知道——董仲舒都是騙人的。
    當然了,在廟堂上大家還是願意裝一裝的。
    哄皇帝嘛。
    搞得好像誰不會似的!
    隻是……
    “官家命我南下……”
    “明日還要我入宮獨對……”
    呂嘉問拿著一份已經寫好的稿子,放在眼前看了看。
    之前,他還覺得,這份稿子不錯,用詞妥帖。
    但現在,出了這個事情後,呂嘉問就知道,這份稿子白寫了。
    得重新寫!
    這就有些頭疼了。
    又得想那些肉麻的文字了!
    於是,隻能將之丟到火盆裏,然後拿起筆,重新開始想。
    一個個肉麻到連他自己都起雞皮疙瘩的文字,落到紙上。
    沒辦法!
    這就是在大宋政壇上生存的必備技能。
    哪怕司馬光,也必須掌握的技能!
    大臣必須哄著、捧著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