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

字數:7430   加入書籤

A+A-


    廣西前線開始全麵開戰的時候。
    汴京城的紫宸殿上,已滿是朱紫大臣。
    就連在京的元老們,也到了殿上。
    文彥博、張方平、孫固等元老,單獨成班。
    兩宮端坐在帷幕上,趙煦則坐在坐褥上。
    群臣持芴而進,再拜俯首:“臣等恭祝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趙煦輕聲道。
    帷幕內的兩宮也說道:“老身萬福(本宮萬福)!”
    群臣於是再拜稽首,左相康國公韓絳,持芴而進,奏道:“啟奏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臣等前時奉詔,廷推執政,今已大體就緒,乞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帝陛下允準,當殿廷推。”
    韓絳最近春風得意。
    主要是他的孫子韓階,將完好無損的從成都回來。
    天子特旨:以韓階不法,壞國家法度,姑念其乃國家元老,社稷輔臣之孫,著衝替,落成都府路提舉常平公事,依舊為宣德郎,著康國公韓絳好生管教。
    這個旨意,可謂是除了責備一番外,什麽懲罰都沒有。
    而其他人就沒有那麽好運了。
    提點成都府路刑獄公事郭燍,欺君罔上,蒙蔽聖聽,除名、勒停,下大理寺,交大理寺嚴加審訊。
    成都府路走馬承受公事,西頭供奉官甘承先,不能及時奏報郭燍不法,落走馬承受公事,貶為左班殿直。
    就連新任的成都府路轉運使蔣之奇,也被牽連,罰銅十斤,加磨勘兩年。
    前任成都府路轉運使、兵部尚書、集英殿侍講呂大防也被罰銅十斤。
    上上下下,卷入的官員、內臣,幾乎全部被處理。
    隻有韓絳的孫子,安然無事。
    所有人都知道,這完全是因為當今,尊重老臣,厚遇元老的緣故。
    不然,韓階不死也得脫層皮。
    除了少數人議論外,朝野上下對此都沒有意見。
    元老大臣,就該有這個特權!
    不服?
    不服憋著!
    這讓韓絳深感榮耀,也讓他越發的有幹勁了。
    他甚至開始期待,百年之後配享先帝神廟,追封大國國王,青史留名的風光了。
    若能如此,那韓氏一門就真的能起飛了。
    趙煦端坐在坐褥上,回頭看了看帷幕,自他視政開封府以來,已經很少來坐朝了。
    所以,自然要將兩宮地位捧起來。
    表現在外,就是尊重兩宮意見。
    帷幕中的兩宮,都低聲道:“既是如此,官家不妨令髃臣奏舉。”
    趙煦點點頭,看向群臣,道:“可!”
    “便請諸位相公,為朕及太母、母後薦舉朝中賢能,朕將親聽而用之。”
    韓絳持芴再拜,問道:“臣惶恐,乞陛下聖斷,所舉大臣當合何等資序?”
    在這個事情上,其實趙煦早就和兩宮商議過了。
    所以,他清了清嗓子,道:“自當循故事,依祖宗法度,選有諸路轉運使、經略使資序之大臣。”
    “若曾曆任知州事、常平、提刑者則為佳。”
    不曆州郡,無以為宰執。
    不經行伍,不可為將帥。
    在大宋,資序是很重要的。
    選人京官朝官館閣貼職待製四入頭宰執,有著清晰的升遷路線。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宰執,都有著極好的地方履曆。
    即使是那些清流派,也是一樣的。
    哪怕好多人,其實在地方上是走馬觀花的走一遭。
    但,必須有這個履曆才行。
    即使司馬光這樣身負天下之望的老臣,拜任宰執之前,也必須去地方上走個過場。
    隻是,他在趙煦的上上輩子,是真的去走了過場就被聖旨召回。
    而如今,卻生生在陳州當了幾個月的知州。
    因此大損人望,被朝野所指摘。
    韓絳恭身拜道:“陛下聖明,臣謹奉德音。”
    所有大臣集體躬身:“臣等謹奉德音。”
    對此,自然沒有人會有意見。
    於是,韓絳躬身再拜:“臣備位左相,乞為陛下舉之。”
    “可。”
    韓絳持芴說道:“臣鬥膽,奏舉資政殿學士、知杭州蒲宗孟,宗孟先帝老臣,曾為內翰,以翰林學士知製誥,輔佐先帝,後曆任州郡,臣以為,若擇大臣,宗孟可也!”
    整個大殿,立刻嗡嗡嗡的響起來。
    “蒲傳正?”
    所有人都竊竊私語,對韓絳的舉薦人選,驚訝萬分。
    原因?
    這個蒲宗孟,雖然能力很好,文章詩賦也非常厲害。
    但有一點——好色如命!
    即使他現在都快六十歲了,但偶爾依舊可以聽到這位待製重臣的花邊新聞。
    據傳說,蒲宗孟當年曾請教一位地方上養生出名的老人,請教其養生之道。
    對方告訴,想要益壽延年,最好戒色戒欲。
    蒲宗孟聽完大失所望,回答:假如是這樣,那麽就算活一千年,又有什麽意思?
    所以,此人是李太白‘人生得意需盡歡’的躬行者。
    為官所到之處,以奢侈浪費出名。
    但在同時,他官聲居然不錯!
    尤其是治理地方盜匪,特別擅長。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此人,標準的王安石黨徒。
    當年,呂惠卿搞手實法,天下皆驚,無數人破口大罵。
    就連新黨的很多人都被嚇壞了。
    隻有蒲宗孟,強烈支持,他甚至上書先帝:近製,民以手實上其家之物產,而官為注籍,以正百年無用不明之版圖,而均齊其力役,此天下之良法也!
    所以,他還是呂惠卿最主要的政治盟友。
    讓他回京,幾乎就等於讓呂惠卿回京沒有區別!
    無數人頓時撓頭搔耳。
    偏生,他們沒有辦法阻止韓絳推薦。
    既是因為韓絳是左相,是首相,他奉旨推薦大臣是他的本職工作。
    另外,此人還是濂溪先生周敦頤的姐夫兼小舅子。
    當初,濂溪先生喪妻,就是他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濂溪先生為續弦,然後又娶了濂溪先生的妹妹。
    而濂溪先生周敦頤,有兩個不太出名的弟子。
    一個叫程顥,官家禦筆親題神道碑名曰:明道先生。
    另外一個叫程頤,官家的經筵官,常常以‘程師’稱呼的學者。
    ……
    趙煦聽到韓絳的推薦,在心中就笑了起來,就連臉上的神色都出現了變動。
    因為啊,這個蒲宗孟還是天字第一號反司馬光的大臣。
    元豐時,蒲宗孟在朝,就曾對趙煦的父皇進言:天下大臣大半為司馬光邪說所惑。
    意思就是,砍了司馬光,天下自然太平。
    這個家夥膽子是很大的。
    同時,這個家夥還滑不留手。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新黨骨幹,幾乎都被舊黨收拾過。
    隻有此人,舊黨激進派雖然一直找他的毛病。
    但找來找去,隻有好色、奢侈這兩個罪名。
    拿著這兩個罪名,天天罵他,到處找機會貶官。
    但,前頭剛貶,後頭此人就在被貶的地方,做的風生水起,政績斐然。
    隻能說,這是一個好色、奢侈,但能力很強,尤其是理財和治安方麵的能臣。
    這樣想著,趙煦心裏麵就知道,此人不可為宰執。
    原因?
    宰執再怎麽樣,也該講點形象吧?
    此人,好色天下知名,奢侈揮霍之名朝野盡知。
    用了他,幾乎就是明牌告訴天下——好色奢侈沒關係。
    對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這樣的道德滑坡,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再怎麽樣,趙煦也還是得照顧一下朝廷的體麵的。
    連趙煦都能想到的事情,其他大臣,又怎麽可能想不到的。
    所以,蒲宗孟的得票,肯定非常感人。
    他壓根就進不了那個五人名單。
    隻是……
    趙煦深深的看一眼韓絳。
    “這老狐狸,哪裏是舉薦蒲宗孟,分明是在給呂惠卿回朝鋪路。”
    蒲宗孟,是呂惠卿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之一。
    這一次韓絳推薦無果,等到年底,韓絳上表辭相,循例推薦大臣繼任或者出任東西兩府的執政時。
    他再把呂惠卿的名字加在上麵,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這肯定是韓絳和別人談好的事情。
    “難道,最近汴京有江寧或者太原來的人?”趙煦想著。
    若無外力,韓絳怎麽可能這麽大度?
    韓絳卻已經悄然回到了他的班次。
    對他來說,推薦蒲宗孟,其實是他思考很久後下的決定。
    雖然說,呂惠卿那個混賬確實很混賬。
    當年擠兌他的仇,更是讓他此生難忘。
    可,韓絳又不是小孩子。
    不可能做出那種‘我再也不跟你呂吉甫玩了’的事情。
    他是個合格的成熟政治家。
    所以他分得清厲害。
    他早就看出來了,那位少年官家,對呂惠卿有著某種好感。
    為了保護呂惠卿,這位官家甚至殺了一個遙郡!
    所以,呂惠卿其實是按不住的。
    人家的河東經略使任期,如今已經有三年了,到明年就任滿了。
    任滿之後肯定要調整。
    問題來了,怎麽調整?
    讓他去熙河接替趙卨?
    確定不是送他拜相?!
    既然如此,為何不做個順水人情,一步到位?
    讓那呂惠卿這輩子都欠他韓子華的。
    同時,也是給江寧王安石的報答——王介甫啊,老夫還是夠意思的。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韓絳今年年底就要拍拍屁股走人了。
    呂惠卿回來,惡心的是呂公著、司馬光和其他宰執,跟他韓子華有一毛錢關係嗎?
    於是,韓絳垂下眼簾,無視著周圍大臣,那好似要吃他的眼神。
    他呀,無所畏懼了。
    愛咋咋地!
    誰又敢和他較真?
    真鬧大了,官家會幫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