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遼國想嫁公主?

字數:599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早上,刑恕帶著耶律琚,趕到了靖安坊外。
    此時,天剛蒙蒙亮,汴京城裏還有著厚厚的晨霧。
    原以為這個時候這裏應該是冷冷清清。
    卻不料,靖安坊外,已被無數車馬,堵得嚴嚴實實。
    兩人雖是騎馬來的,但出於安全考慮,刑恕還是決定帶著耶律琚繞道惠和坊,走打瓦寺(今開封市白衣閣遺址,俗稱‘古觀音寺’)。
    可結果,到了打瓦寺,裏麵還是堵著。
    而且,刑恕還發現了不少穿著公服的官員身影。
    仔細一看,都是在京各衙的官員、吏長。
    刑恕吃了一驚,旋即就想明白了。
    這開封府府學自來大家都想上。
    可過去,這個名額是屬於在京的朝官以上的官員的。
    其他人倒也不是上不了。
    前提是——才學天下無雙,下筆就能驚動鬼神。
    比如說蘇軾、蘇轍兄弟,當年能進開封府府學讀書,就是因為文章寫的太好了。
    可這天下,能有幾個蘇軾、蘇轍?
    而且,二蘇也未必全是靠才學當的敲門磚。
    於是,問題來了。
    這汴京城裏,到底有多少,雖然有錢,但沒有資格把自己孩子送進開封府府學的人?
    現在,限製被解除了。
    隻要在靖安坊買個房子,就有可能培養一個能讀開封府府學的孩子出來。
    這些人會怎麽辦?
    答案顯而易見——砸鍋賣鐵,也得在靖安坊中買一個房子!
    刑恕看著那些摩肩接踵的人群,忍不住的籲出一口氣。
    就連耶律琚,也被這個陣仗嚇到了。
    “這麽多人都去看嗎?”他感慨著。
    他心中頓時放下心來。
    這麽多人都追捧的東西,價錢肯定便宜不了。
    ……
    等刑恕帶著耶律琚,在隨從們護衛下,終於擠到了靖安坊的時候。
    靖安坊周圍的道路,早已經是人山人海。
    就連原本可以並行兩輛太平車的禦街,如今也是擠滿了人。
    開封府的吏員還有左右軍巡司的禁軍,到處奔走著,維持秩序。
    靠著隨從們的幫助,刑恕費了不少力氣,才擠到了人群之前。
    也終於看到了現在的靖安坊的樣子。
    昔日,髒亂的沿街店鋪,如今都已經被拆除。
    一堵大約一丈高的高大牆垣,矗立在人們麵前。
    青磚綠瓦之下的牆麵,雕琢著一副副色彩鮮豔的圖案。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靖安坊的入口處的那一扇幾乎堪比宰執人家的大門。
    刑恕在看到的第一瞬間,腦瓜子就嗡嗡嗡的響了起來。
    因為,這門它……它太張揚了!
    那是一扇無比厚重的大門,那門扉看上去都快比得上一般州城的城門了。
    不止如此,那大門的表麵太光滑了。
    完全不像是工匠能打磨出來的。
    朱紅色的漆料,塗滿大門全身,盡顯著奢侈!
    門前的石階是用著昂貴的青石板,每一塊青石板之間的縫隙,似乎都用什麽東西填充了起來,使得其緊密的相連,看不到縫隙。
    在門前,還有著兩個無比吸睛的巨大鎮宅石獅,石獅差不多有六尺高,讓人看著望而生畏。
    刑恕咽了咽口水。
    “這……這……”他感覺自己無法評價自己看的這些東西。
    想要稱讚吧?
    這些東西根本不符合士大夫的審美。
    毫無文化內涵,也沒有半點意境。
    就連鄉下的土財主,隻要稍微有一點審美,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可是……
    刑恕卻又不得不承認——他看到的這些東西,真的很特別!
    讓他甚至有那麽一刹那,被吸引住了。
    而在刑恕身邊的耶律琚,已經完全挪不開眼睛了。
    隻是看著那扇大門的模樣,他便已經失神。
    這種張揚、奢華、鋪張的外觀,完完全全的擊中了他的審美!
    他現在甚至恨不得馬上叫個畫師來,將眼前的一切畫下來,然後立刻送回南京城。
    耶律琚知道,他的君王耶律洪基,肯定會喜歡的!
    按照這個方式,再放大一兩倍,就是大遼未來宮闕各門的標準!
    於是,耶律琚扭頭,湊到刑恕耳畔,斬釘截鐵的說道:“請學士轉告學士的那幾位朋友……”
    “他們的忙,某幫定了!”
    朋友們這麽給麵子,他耶律琚自然也不會讓朋友們失望的。
    他早知道,耶律琚會答應的。
    畢竟,他要耶律琚做的事情,對耶律琚來說,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不過……”耶律琚輕聲道:“學士該幫某一個忙……”
    “嗯?”
    “不瞞學士,我朝皇帝陛下,此番令我出使貴國,除了朝賀貴國太皇太後聖節之外……”
    “還有著一個使命!”
    刑恕靜靜的聽著。
    “我國皇帝陛下,膝下有愛女,名曰:南仙……”
    “公主乃是我國大康八年生人……”
    “若是可以的話,我國皇帝陛下,願將公主嫁與貴國天子以結宋遼秦晉之好……”
    刑恕聞言,抬起頭,像看傻瓜一樣看著耶律琚。
    “劉兄應該知道,這是絕不可能的!”刑恕直接回絕。
    “當年,慶曆之時,我國寧願增幣,也沒有答應的事情,如今更不可能答允!”
    慶曆增幣時,富弼在遼國談判。
    遼國提出的條件裏就有著‘大宋天子納大遼天子之女為妃’的條款。
    彼時遼人甚至允諾——若大宋應允,那麽增幣可以商量,甚至可以豁免。
    然而,大宋方麵堅決拒絕。
    寧肯多給錢,也絕不答應遼人的這個條件。
    耶律琚點頭:“某自然知道。”
    宋遼兩國這麽多年的交往下來,彼此都摸清楚了彼此的底線。
    他自然知道,南朝朝野是不可能答應大遼的這個請求的。
    這不僅僅是有著曆史的教訓——西魏的元寶炬曾迎娶過柔然公主。
    結果是,公主跋扈,依仗柔然勢力,逼迫西魏文帝元寶炬賜死元後。
    萬一,嫁過來的遼國公主,有樣學樣,如何是好?
    更有著深層的現實政治考慮——契丹人雖然嘴上口口聲聲說什麽公主嫁過來,甘願為妃為嬪,隻為結兩國之好。
    但誰知道呢?
    而且,大宋天子從來子嗣艱難!
    真廟隻有仁廟這麽一個繼承人,英廟倒是有四子,可全是在宮外出生、養大的。
    當今官家之前有五個哥哥,卻盡數夭折了。
    一旦,契丹公主生下皇子,偏偏健康長大。
    這對大宋來說,是一個比當年的濮議還可怕的麻煩。
    耶律琚自也明白。
    他輕笑著道:“某當然知曉……所以,某也不求貴國同意,隻求,我國皇帝陛下的這個請求,學士或者學士的朋友們,私下裏與貴國皇帝陛下說一聲便好!“
    他的任務,也隻是如此。
    成與不成,全靠天意!
    這一點,他的君主也知道——耶律洪基,早已經沒有了生育能力。
    所以,那個所謂的公主,其實是耶律洪基從宗室裏選的。
    剛好,六院部的宗室裏,有一個小女孩,當時跟著父母在南京城裏。
    耶律洪基見到小女孩,生的粉雕玉琢,甚是可愛,便特意召見了她,發現這個小女孩雖然也就三歲多,但口齒伶俐,非常乖巧,便收為義女。
    南朝這邊答應了。
    就錄入玉牒,當成親女兒一樣養著。
    南朝不同意也沒關係。
    將來可以送去黨項或者阻卜和親。
    刑恕聽完,遲疑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若是如此,吾可以試試……”
    私底下傳個話而已。
    不過,刑恕感覺遼人是癡心妄想!
    哪怕當今官家答應了。
    兩宮也不會答應。
    兩宮答應了,大宋朝野也不會答應。
    即使朝野勉強同意了,勳貴武臣們也不會答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