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

字數:5864   加入書籤

A+A-


    元祐元年六月庚子(十四)。
    狄詠統帥的禦龍第一將的主力,已經進入了荊湖南路的衡州。
    大軍在此,暫時修整,以積蓄接下來徒步穿越崎嶇山路的力氣。
    而這個時候,一個來自汴京的信使,星夜兼程,趕到了衡州城,並將一封來自汴京的信送到了狄詠手中。
    信是狄詠的兄長狄諮上個月寫來的。
    狄詠拆開信件,看完之後,就深深的籲出了一口氣。
    “薔兒居然可能被選入宮中……”狄詠摩挲了一下雙手,手心微微出汗,心髒更是撲通撲通的跳起來。
    當今官家是個什麽人?
    狄詠作為他的近臣,心裏麵清清楚楚。
    這位官家,雖然年紀小,但心思可不少。
    無論是宮裏麵還是宮外,很少有什麽事情可以逃得出他的法眼。
    隻是,大多數的事情,他懶得管而已。
    然而,他一旦插手某事,就意味著他要有大動作了。
    典型的就是這次南征。
    狄詠記得很清楚的——最初的起因,隻是交趾的北方藩鎮,廣源州刺史楊景通率兵打了大宋的羈縻州:歸化州知州儂智會的地盤,殺了幾百的儂家的青壯,然後掠走了大約兩千人。
    本來,這隻是小事。
    若是過去,朝廷知道了,也最多是訓斥幾句,了不起讓楊景通送回被擄的人口就算了。
    但這位官家卻借此,大做文章,鼓噪輿論。
    終於是說服了兩宮也說服了原本主和的朝臣,促成了這次南征。
    於是,以執政章惇出鎮廣西,又親自點了他的將,拜為廣西兵馬都監。
    而等狄詠到了廣西以後,他才知道。
    他所知的官家,僅僅隻是冰山一角。
    因為,早在楊景通入寇以前,他就已經在為戰爭準備了。
    早在那之前,他就已經遣使廣西,以聖旨起複了之前的廣西經略使熊本為了緩和與交趾廣西而軟禁在桂州的儂智會。
    不止如此,官家還特旨,拜儂智會為右武衛大將軍。
    命其整軍備戰,積極應對交趾威脅。
    旨意同時下給了順安州知州儂盛德。
    而當時,還隻是元豐八年六月。
    距離楊景通入寇,還有整整六個月!
    提前半年,官家就已經在積極準備著對交趾用兵。
    以狄詠在廣西所知,當時官家的使者,不止傳了旨意給儂智會、儂盛德。
    南丹州刺史莫世忍、邕州右江巡檢使岑自亭、邕州知州蘇子元,都已經得到了官家旨意,要求他們整訓士卒,積蓄糧草,等候旨意。
    而且,最遲在七月底,官家的使者,就已經將旨意送到了當時正在瀘州王光祖麾下的思州刺史、總管瀘南公事田仕儒手裏。
    旨意命令田仕儒揀選思州精銳,等候命令。
    所以,戰事一起,思州兵才能立刻從南平軍出發,直接廣西參戰。
    所以,交趾敗得不冤!
    在戰前,大宋方麵,已經提前了半年準備。
    儂智會、儂盛德,早早的就給大宋做好了前期情報工作。
    儂家人的探子,早早的進了交趾,聯絡上了那些豪族。
    這才是後來章惇招降,無比順利的基礎。
    那些交趾豪族、土官們,早早的就已經和儂家搭上話,並得到了某種承諾。
    等到章惇以執政的身份,向他們做出了承諾和保證,並發給告身。
    這些人就立刻反水,紛紛簞食壺漿,迎接王師。
    更讓狄詠驚歎的還是戰後的善後。
    畢竟,自古以來,軍事上打贏了,但政治上輸的一塌糊塗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然而,在這位官家的微操和遙控下。
    高遵惠、呂嘉問,聯合儂智會、儂盛德。
    拿著甘蔗,到處招人。
    交趾北方各地的豪族、土官們,被他們這麽一宣傳,再到歸化州、順安州看了已經種好的甘蔗地,又嚐了高遵惠給他們的白霜糖。
    一個個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紛紛哭著喊著,要跟著大宋國舅一起種甘蔗。
    交趾北方各州土官、豪族,千百年來,誰也不服。
    但,現在他們被一根甘蔗征服了。
    這是絕殺!
    當甘蔗地,在交趾北方各州滿地開花的時候。
    即使是再不曉事的人,也該知道,富良江以北從此將成為大宋的疆域——哪怕這些地方,是以羈縻為名,屬於土官、豪族自說自話的化外之地。
    證據就是——上個月呂嘉問的右江安撫司一聲令下。
    交趾北方各州的豪族、土官,紛紛點起自家的丁壯,前往富良江,為大宋運輸交趾賠付交割的二十萬石稻米。
    數萬丁壯,從四麵八方而來,自帶幹糧,為大宋天子轉運稻米。
    那盛況,驚呆了所有人,也震撼了所有目睹了這一切的廣西官員。
    因為別說是廣西了。
    便是在大宋腹地的河南、河東、京西等地。
    官府想要動員數萬人,參與工程建設,也需要費很大一番功夫。
    所以……
    狄詠看完自己兄長的信件後,久久不能平複自己的心態。
    倒不是他擔心自己的女兒入宮後,會有什麽問題。
    因為狄詠清楚,當今官家,盡管心思多的根本不像個孩子。
    但他‘聖質純良’、‘仁厚謙和’、‘寬厚多愛’卻是所有他身邊服侍過的臣子的共識。
    對臣下,是找不到任何問題的。
    甚至可以這麽說——自古以來君王,待臣下寬厚者,無出其右。
    他連自己身邊的女官,服侍他後,都會特意的用眼神或者頷首的方式鼓勵、嘉獎。
    身邊的人,哪怕做錯了事情,隻要是無心之過,他也會大度的赦免。
    至於像他這樣的心腹——不僅僅本人過生日,會專門派人登門賞賜。
    便是妻子、父母生辰,也會遣使致賀、賞賜。
    雖然一般都是禦賜文字,以聖人經義嘉勉,或者賜給衣服、寶劍。
    但是,身邊近臣,全部都是感激涕零,隻恨不得為他去死!
    所以,狄詠知道的,他的女兒入宮後,肯定會被善待。
    於是,狄詠真正憂心的,隻有一個事情。
    “萬一薔兒被選中、得寵……”
    “甚至於被冊為皇後……”
    “我該去那裏,為薔兒準備好嫁妝?”
    天子恩遇大臣,選臣女為皇後。
    出嫁之日,整個汴京都會盯著這個大臣家。
    所有人都會拿著當初慈聖光獻出嫁仁廟時的嫁妝來暗自比較的。
    當初慈聖光獻嫁與仁廟,嫁妝幾近百萬貫之巨,震動了整個天下。
    若到時候,他女兒出嫁,在嫁妝上不如慈聖光獻的嫁妝豐厚。
    那整個狄家都會蒙羞,為天下所指斥——你們家怎麽回事?
    看不起當今?
    不想當皇後可以直接說!
    我們的嫁妝,是準備的足足的。
    可問題在於,狄詠知道的,哪怕他掏空全家的六個錢包——他的、他哥哥的、他老丈人家的、小舅子的還有妹夫家的、姐夫家的。
    再把所有能借的人,全部借一遍。
    也湊不齊一百萬貫。
    絕對湊不齊的。
    狄家人就沒有經商的天賦,也做不來生意。
    好在……
    “物質上的嫁妝,我是給不起……”
    “但可以用命來給薔兒,準備嫁妝。”
    狄詠握緊了拳頭。
    他是武臣——本職就是拿著手裏的刀子,給子女掙一個富貴前程和恩蔭。
    既湊不齊百萬貫之巨的嫁妝。
    那就隻能是,用著軍功,拿著敵國的土地來當嫁妝了。
    自然,不能是交趾——交趾小國,而且已經被打服了。
    最起碼,也得是西賊的土地。
    而且不能少。
    至少也得是靈州、鹽州這樣的西賊重鎮。
    起碼也得是千裏以上的土地!
    若是能滅國的話,當然是最好了——執其酋首,獻俘於太廟。
    這樣的嫁妝,怎麽著也值千萬貫了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