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公攤與房貸

字數:9461   加入書籤

A+A-


    靖安坊中,原本的梁垂舊邸(梁垂是真宗時的大臣,根據考古,其舊邸就在靖安坊,有明確墓誌銘記載),如今已經被完全推倒了。
    這個昔日靖安坊最大的宅邸,現在已經成為了‘汴京學府’的展示區。
    走在其中,王旋感覺,自己好像是鄉下的土財主,第一次進京一樣。
    目不暇接,手足無措,甚至有些惶恐。
    因為這裏太漂亮了!
    雪白色的牆壁,被粉刷的極為平整,觸感也很舒服,輕輕敲擊牆壁,能明顯聽到磚石的聲音。
    平整的地板上,鋪著一塊塊幹淨、整潔的木板。
    沒有毛刺,也沒有凸起,哪怕光著腳走在地板上,也不用擔心腳會受傷。
    而這個房間裏,陳列的那些家具,更是讓他眼界大開,非常喜歡。
    所有陳列的椅子、櫃子、床鋪、案幾的外表都呈現著朱紅色的外表。
    輕輕撫摸,光滑而冰涼。
    鼻腔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天然的辛香味道。
    聞著就很舒服!
    更讓他驚訝的,還是這些家具表麵的紋理——褐色或者黑色的木質紋理,優雅清新,典雅美觀。
    和這些家具一比,他家裏花費重金打造的那些漆器就不值一提了。
    作為汴京人,而且是老汴京——王旋的祖父,曾在仁廟時,跟著孫祥出仕陝西,參與了當年的鈔鹽法改革!
    鈔鹽法,可是仁廟時代,最大的風口——短短數年,就造就了十幾個家產數十萬貫的大鹽商。
    作為孫祥身邊的人,王旋的祖父,自也參與了那場盛宴,給子孫留下了一筆龐大的財產。
    靠著祖父留下的財產和人脈,王旋的父輩,在這汴京城裏,真正的紮下根來。
    傳到王旋這一代,光是王旋從他父親那裏繼承到的家產,就包括了州橋下的三個王二家飲子店,馬行街的兩家‘久住王員外邸店’、土市子的三個胭脂鋪。
    雖然有錢,也有些父祖的餘蔭、人脈可以庇護他。
    但,王旋總感覺少了點什麽。
    直到,他看到了汴京新報上刊載的新聞。
    王旋才知道,他少了什麽?
    家裏少了讀書人!
    沒有讀書人,再多的財富,恐怕也保不住。
    所以,王旋幾乎是在看到汴京新報的報道後,立刻就將家裏的流動資金全部集中起來,在汴京學府的認籌司,認下了四套宅子的號牌。
    他已決定不惜代價,也要培養出一個進士兒子。
    在王旋身邊來自‘汴京學府’認籌司的官吏,帶著微笑,與他介紹著:“王員外這‘汴京學府’的宅子,大抵都如員外所見的樣式……”
    “隻是住宅麵積,各有不同而已。”
    “目前‘汴京學府’的宅子,統一皆為一千平尺(約合現在三百平)的戶型……”
    “一千平尺?”作為一個商賈,王旋當即就發現了不太對,頓時疑問起來:“有這麽大嗎?”
    一平尺多大,大宋商賈們是有概念,甚至可以通過目測來量出來——沒辦法,如今絹布也屬於一種流通貨幣,而絹布的價格,與其大小息息相關。
    一匹布多寬、多長?
    商賈們用眼睛目測基本就能確定——連這個本領都沒有,就沒必要出來經商了。
    所以,王旋用著眼睛一瞧,就發現他所在的這個展示區裏見過的所有房子加起來,絕不可能有一千平尺。
    至少縮水了三成!
    那吏員微笑著解釋:“所謂一千平尺,自是包含了配套與園林以及蒙學、小學的麵積……”
    “所以,這套宅子的實際得房,應該在六百平尺左右……剩下四百平尺,都在外麵……”
    “是員外日後在此居住時,所享受的園林、景觀以及水榭閣樓……”
    “也是員外的孩子們,將來讀書之地……”
    “此乃‘公攤’也!”
    “額……”王旋作為一個商賈,對數字是很敏感的。
    所以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某為何要為那些公攤付錢?”
    這是典型的強買強賣!
    什麽園林、景觀、水榭、閣樓。
    我可以不要嗎?
    還有,學校不是汴京學府的配套嗎?
    我也要出錢?!
    那官吏卻似乎早有準備,他禮貌的說道:“員外可以不買啊!”
    他伸手指向外麵:“員外,現在就可以離開,拿著認籌的銅牌,去到認籌司退錢!”
    “隻要繳納一成的費用就可以拿回員外全部的認籌款。”
    汴京學府,是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銷售機構。
    絕不強買強賣,而是本著來去自由的原則,麵向所有人銷售。
    無論他是什麽人——隻要掏的起錢,就可以來這裏買房子。
    甚至,不需要憑由!
    完全就是一個麵向整個大宋天下,所有想送孩子讀書,想給子孫謀求一條出路的富人而敞開的地方。
    這裏,隻認錢。
    這官吏想著,他這些日子受到的培訓,也看著那些正在不斷湧來的人群。
    內心的底氣,無比充足。
    須知,為了賣房子。
    汴京新報,早早的就開始了造勢。
    甚至有人拿著汴京新報,送去洛陽、大名府、太原、應天府、潁昌府等大宋富人聚集之地——要不是時間太少,甚至會送去南方的揚州、杭州、真州、潤州、江寧。
    以便將大宋天下的富人,都吸引到汴京來。
    順便,也讓這些人帶著他們世代積累的財富入京。
    據說,這是官家麵授的機宜。
    也是當今官家的一個大戰略,名曰:強京師。
    如今看來,效果顯著。
    因為,街道司近期在汴京城,發現了很多操著外地口音入京的富商。
    但這些人入京後,到今天才發現,需要認籌才能買這汴京學府的房子。
    所以,現在在靖安坊外麵,有著一大堆正在交錢排隊的人呢!
    王旋聽著,卻是楞了一下,旋即訕笑起來:“買!某當然要買!”
    不惜代價,也一定要培養出一個進士兒子來!
    而且……
    王璿瞧著那些,在他身邊進進出出的人群。
    同時也聽著,在外麵的認籌司,那邊正在搖號的地方傳來的喧嘩聲。
    他的態度就無比堅定了。
    買!
    必須買!
    砸鍋賣鐵也得買!
    因為,誰也不知道靖安坊的汴京學府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於是,王旋問道:“此地的房子,作價幾何?”
    官吏微笑起來:“員外,這汴京學府乃是在東華門外,位於汴京舊城,毗鄰皇城,附近既有打瓦寺,也有潘樓街,出了門就可以到東向禦街,可謂是全汴京最好的位置!”
    王璿點點頭,對此表示很讚同。
    雖然說,過去靖安坊,是整個汴京舊城,最混亂複雜的地方,所以,房價一直漲不起來。
    但過去是過去。
    如今,靖安坊已經被全部推到,那些過去的陋巷、棚戶全部拆毀。
    昔日惡臭的溝渠和下水道,也統統被清理幹淨,然後填埋了起來。
    住在這裏的混混地痞無賴們,也統統被趕走了。
    高高的院牆被建立起來,奢侈的大門,如今十二時辰,都有著官府雇傭的門衛把守,據說以後出入都要有信物、銅牌。
    這樣就可以保證,在靖安坊內居住之人,非富即貴。
    讓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遠離那些地痞無賴,免得被帶壞了!
    同時,還能結識到那些過去花錢也未必能結識到的人脈!
    所以,王旋已經做好了此地房價將是全汴京最高的打算。
    甚至他已經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但,當他聽到對方的報價時,卻忍不住的張大了嘴巴。
    因為,報價太良心了!
    “所以,經開封府核算,工部與戶部權衡,這‘汴京學府’宅邸價格暫定為每平尺三十貫!”
    一平尺三十貫,就意味著一套宅子,也就是三萬貫。
    相比汴京新城,確實是高價。
    但在這汴京舊城,卻是很良心。
    因為,汴京舊城裏的宅邸,那種破破爛爛的房子,可能還沒有一千平尺,價格就要一萬貫了。
    何況汴京學府這種官府開發建設的全新房子?
    “這麽便宜?”王旋都不敢相信了。
    官府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了?
    “員外不知道嗎?”那官吏笑著道:“此汴京學府,可是當今天子,為了給兩宮慈聖,籌措萬壽聖宮之費,而發聖智所為……”
    “當今天子聖德,已下詔命——汴京學府所得錢款,除用於奉兩宮慈聖聖宮之外,餘者盡皆撥與太學並開封府府學……”
    “用於補貼貧寒士子,獎勵師生,若還有剩餘,就用來並興建一所皇室書舍,以藏天下圖書,隻要是開封府府學、太學學生及在京官員,皆可免費借讀!”
    “這可是千古德政、仁政、善政!”
    “自是須得讓利於民,如此天子聖德方才圓滿!”
    這些說辭,賈種民早就教過了他們無數次。
    自然是說的無比流利。
    王旋聽得一楞一楞。
    理智告訴他,這不大可能,因為官府的嘴,騙人的鬼。
    可現實卻似乎說明,眼前之人,大概率沒有說謊。
    “員外還有問題嗎?”那官吏問道。
    王璿趕緊搖頭。
    “沒有問題的話,就請員外拿著號牌,隨某去認籌司那邊……”
    “員外的號牌是丙字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對吧?”
    “恩?”
    “那稍等片刻,就可以搖號了……”
    “甲字是五成的中簽率……乙字是四成……丙字則是三成……”
    “員外還是得做好,不能中簽的準備。”
    “明白!”王璿握著手裏的銅牌點頭。
    他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了。
    所以才會一口氣認籌三套。
    就是多留一手,以防萬一。
    ……
    認籌司臨時搭起來的棚子中。
    孫賜被人領著,走入其中。
    “孫店主!”賈種民抬眼看了看此人:“店主此番,一共中簽了四套宅子……”
    “可要全部認購?”他微笑著問道。
    四套宅子,可是要一次性支出超過十二萬貫的巨額現金。
    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孫賜咽了咽口水。
    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人,也聽著如今還在靖安坊外,排著隊打算入場認購的人群。
    他的心開始顫抖。
    他自然沒有這麽多現金——雖然他的訾產有數十萬貫。
    但現金卻不可能有這麽多。
    不過……
    孫賜在之前,已經聽說過了。
    ‘汴京學府’接受所謂的‘首付’。
    隻要交一半的錢,剩下的一半,官府幫你墊著——隻要以後慢慢還本償息就可以了。
    當然,你需要將自己的房子抵押給官府。
    一旦不能按時還本償息,就要罰息,超過半年未能償還,官府就會抄沒你的房子,賣掉後,官府拿回他的錢,剩下的錢才是你的。
    最讓孫賜心動的,還是這個利息。
    據說,天子推恩,給與天下百姓一個大福利——年息一分!
    真真是天恩浩蕩!
    要知道,如今大宋民間借貸利率,通常在三四成以上,而且還是利滾利,九出十三歸的那種。
    現在,天子推恩,給了所有買房子的一個大福利。
    一分年息,史無前例的低息——青苗法當年,兩分年息,都被人認為是讓利於民。
    所以,孫賜想了想,壓低了聲音,問道:“賈公事,某是否可以首付?”
    “首付?”賈種民眉頭一揚,立刻起身:“店主這邊來……”
    、“您是想用多少年償還本息?”
    “開封府目前有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同的償還契書……”
    “您可以了解一下……”
    說著,賈種民就開始招呼起了一個在棚戶裏的差吏。
    “高敦厚,來與孫店主,詳細解釋一下不同房貸契書每月需要償還的本息金額……”
    雖然官家沒有定下過貸款的KPI。
    可是,賈種民是很想進步的。
    而按照過去的傳統,這種能給宮裏麵賺錢的事情,臣子們做得越好,就越會得到宮裏麵的歡心!
    他賈種民能入當今法眼,不就是因為在撲買汴京堤岸司的堆垛場時,幫著宮裏麵比原本預計的多賣了三十萬貫嗎?
    所以,賈種民對每一個願意貸款買房的人,都很熱情。
    因為這些人在眼中,都屬於是送政績來的人!
    在棚戶裏的那個差吏,聽到招呼,立刻上前,對著孫賜拱手一禮:“孫店主,請與在下來……”
    “在下好好的與店主解釋一下……”
    高敦厚,可不僅僅是街道司的差吏。
    他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皇城司探事司邏卒。
    自然,他早早的就在宮裏麵培訓過了。
    培訓他的人,不僅僅有那幾位大貂鐺,還有戶部請來的老吏。
    所以,相關政策和算法,他都已了然於胸。
    當然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高敦厚有三個兒子。
    最小的那個,名叫高俅,今年大約六歲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