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開京

字數:9644   加入書籤

A+A-


    大宋元祐二年,大遼大安三年,四月壬寅(21)。
    遼主耶律洪基,親自來到了高麗都城開京的外圍。
    遼太師、高麗行營都總管、樂浪郡王耶律迪烈,率著眾多文武官員,出營三十裏迎接。
    在禮樂鼓吹中,耶律迪烈,率著群臣跪伏於禦駕之前。
    “臣等恭迎皇帝陛下,恭祝陛下千秋萬壽!”
    “……陛下千秋萬壽!”
    耶律洪基,穿著戎服,配著寶劍,策馬來到耶律迪烈麵前,翻身下馬,親自扶起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太師免禮!”
    然後,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耶律迪烈,感歎道:“太師又老了幾分了!”
    耶律迪烈頓時熱淚盈眶:“為陛下效死,老臣敢不鞠躬盡瘁?”
    對耶律迪烈和他的家族來說,遼主待他們,隻有兩個字:國士!
    自秦王(韓嗣匡)以降,代代皆受重用,引為心腹。
    耶律洪基於他,更是隻能用‘推心置腹’來形容。
    如今,更是拜榻母城節度使,封樂浪郡王。
    更承諾,將來許他在這高麗,效仿文忠王,建立屬於他的宮帳。
    所以,無論別人怎麽看耶律洪基,在耶律迪烈心中,這就是他的昭烈帝!
    是值得傾其所有來報答的!
    這也算是,耶律洪基的人格魅力吧!
    他雖然菜。
    但舍得放權啊!
    無論是從前的耶律重元,還是後來的耶律乙辛,都是隻要相信,就選擇盲信到底。
    直到,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不滿足於隻做個副皇帝,想當真皇帝。
    如今,麵對耶律迪烈,耶律洪基,還是選擇盲信。
    將整個高麗征伐大權,全權授予。
    自開戰以來,耶律洪基先是在南京待機。
    等到耶律迪烈攻破平壤,他又將自己的宮帳,從南京遷徙到東京遼陽府。
    並來到鴨子河,舉辦頭魚宴,全力籠絡女直、渤海、高麗士人,並全力滿足著耶律迪烈的一切軍資需要。
    現在,更是親自帶著犒賞的軍資,來到開京,鼓舞士氣,為即將到來的總攻開京助威。
    從來到尾,幾乎都沒怎麽敢於耶律迪烈的用兵。
    像這種程度的信任,史書上也隻有昭烈帝和後主,才能給與臣子。
    “請容老臣,為陛下引薦……”耶律迪烈沉聲說著,就低下頭去,將兩個新降的高麗士大夫,喚到了耶律洪基麵前。
    這兩個高麗士人,見了耶律洪基,納頭就拜,用著純正的中原正韻說道:“慶州金氏臣順正……”
    “慶州崔氏臣忠實……”
    “頓首再拜皇帝陛下,恭祝吾皇千秋萬壽!”
    耶律洪基聽到這兩個高麗人自稱的姓氏,頓時龍顏大悅。
    “金愛卿、崔愛卿……”
    “快快請起!”
    說著他就一個健步上前,親自扶起這兩個人!
    不止是他們的名字很討喜。
    一個叫順正,一個叫忠實,實在是撓到了耶律洪基的癢癢處。
    他就希望,高麗人能順大遼,奉他為正統,並忠實於他。
    同時,也是因為,這兩個人自稱的慶州金氏與慶州崔氏,是高麗頂尖的門閥!
    是的!
    遼國和大宋,都已經絕種的門閥政治,在高麗卻是一直昌盛!
    慶州崔氏、金氏、黃州的皇甫氏、貞州的柳氏等高門望族,便是高麗版的五姓九望!
    其中,慶州崔和慶州金,更是從新羅時代就昌盛至今的絕對門閥!
    其中慶州崔氏,是唐代的新羅留學生們,回到新羅後選擇的姓氏——這屬於攀附了。
    但,半島上的王室就吃這一套。
    故此,崔氏在新羅時代,就已是半島上的顯赫文人氏族,宰相輩出。
    到了高麗時代,崔姓士人,依舊占據著高麗朝堂的半壁江山。
    【崔與王,共高麗】或許過了。
    但,崔氏在高麗的影響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金氏?
    這是新羅王族的姓氏!
    自新羅末代國王金傅歸降高麗創立者王建之後,王、金兩姓就一直在互相聯姻、通婚。
    為表對金氏的信任,高麗自其所謂太祖王建以來,就讓金氏在高麗享有特殊地位,世襲著慶州刺史的頭銜。
    如今的高麗王師,更是全是金傅的外孫們所出。
    所以,在過去三次的遼伐高麗的戰爭中,像慶州崔氏、金氏這樣的高麗望族,從不曾投降。
    如今,崔、金兩姓,都開始了投降並對他耶律洪基,三拜九叩,這叫耶律洪基真是喜不自勝!
    金順正與崔忠實,見著耶律洪基高興,自是好話不要錢的說。
    直哄的耶律洪基,龍顏大悅,當場賜給他們紅糖各一斤,絹布各五十匹,並遷一官,授館職。
    這兩人更加歡喜,奉承起來,也是越發的賣力。
    金順正與崔忠實之後,耶律迪烈又引薦了好幾個新降順的高麗文武官員,覲見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一一慰勉、賞賜。
    等到被群臣簇擁著,回到遼軍大營,耶律洪基又下詔,賞賜三軍。
    人賜酒一鬥,絹一匹。
    頓時,歡聲雷動!
    而遼國大營內的歡呼雀躍,開京城內的高麗守軍,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高麗開京留守、雞林公王熙登上開京城頭,遠望著遼人的軍營。
    他的臉色,陷入沉寂。
    “北虜主來了……”王熙感慨著。
    “是啊……”在他身後,總責開京守備的高麗太尉、上將軍王國旄看著遠方的遼軍大營,平靜的說道:“北虜主來了!”
    王熙沉聲道:“太尉,自古困守孤城,必定不能長久!”
    “如今北虜主親臨,北虜士氣大振,而我軍士氣跌落……”
    “不能這樣了!”
    “太尉能否率軍,夜襲北虜軍營,挫其聲威?”
    說著,王熙就看向王國旄。
    王國旄搖頭道:“殿下……如今城中士卒,守城尚可堅守……若是出城……”
    “臣恐士卒將不戰而潰!”
    王熙聽著,沉默了。
    但他知道,這是事實!
    自開春後,遼軍恢複對開京的進攻。
    從二月份開始,開京外圍的高麗城市,就一個接一個的被拔除。
    十天前,開京北方最後的城市,同時也是開京最重要的外圍據點——海州失陷。
    而在那之前,高麗軍隊在野戰中,被遼軍接連擊敗。
    如今,已是前後敗了十餘次,損兵折將多達兩萬!
    沒辦法!
    遼軍的堅甲強弓,加上女直義從悍不畏死的衝鋒。
    常常高麗的府兵,還沒有列好陣。
    就已經被遼國騎兵從兩翼包抄,或者被女直重步兵正麵衝散。
    打到現在,高麗人已經不敢再與遼人野戰。
    隻能困守孤城!
    想到這裏,王熙忍不住問道:“太尉……數十年前,北虜曾三次侵我高麗……”“為何當年,我國府兵,能在野戰中與北虜相持,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緣何如今就不行了?”
    王國旄看向王熙,道:“雞林公何必假作不知?”
    “其實您心裏麵明白的!”
    王熙歎了口氣,道:“是啊……吾該明白的……”
    他看向前方的山川大地。
    數十年前,他的祖父顯宗即位前,雖然朝政混亂,宮廷動亂。
    內有皇甫太後與奸夫勾結,把持朝政,禍亂國家,甚至幽禁弑王,外有強敵窺伺,國家動搖。
    但……
    當時的高麗,還沒有如今天這般,處處寺廟,僧人遍地。
    當時,柴田科製下的府兵,都有著自己的土地。
    所以,他們可以悍不畏死的與北虜作戰。
    並且,即使挫敗,也會與北虜戰鬥到底!
    今天呢?
    自他的父親文宗以來,國家人口漸多,民生日益艱難。
    為了安撫百姓,也為了穩固統治。
    高麗日漸興佛,廣建寺廟,尊崇僧人。
    於是,寺廟越來越多,而府兵的土地,卻越來越少,終至於破產,隻能給人當奴婢。
    靠奴婢反抗北虜?
    不是不行,隻是有一點——北虜還得和從前一樣,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然而,這一次的北虜,卻改了性子。
    雖然依舊免不得搶掠、殺傷。
    但,他們對士大夫家族,開始懷柔。
    同時,北虜的將帥,都在約束軍紀!
    最要命的是——北虜將大量高麗官田,重新分給了那些願意降順的高麗農民。
    同時,北虜還從其幽燕地區,調來大量文官,效仿幽燕的稅製征稅。
    這個時候,高麗農民發現——北虜征的稅,居然比王家要少一半!
    而且,交不起也沒有關係。
    給北虜運糧、修路、伐木就可以了。
    於是,大同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特別是平壤以北的地區的農民、士人,紛紛歸順。
    再沒有什麽人,肯和過去那樣,提著腦袋,在山地與北虜周旋,襲擾其後勤。
    他們甚至成為了北虜的助力!
    尤其是北虜將原本屬於高麗的曷懶甸送給了海東女直部後。
    海東女直各部,興高采烈的搬到了新家。
    然後就開始大規模驅趕高麗人。
    短短兩個月,整個曷懶甸地區的數千高麗人,就統統被趕走。
    他們的土地、財產、房屋、牲畜,甚至妻女都變成了東海女直的。
    其他地方的高麗士人、農民被嚇壞了。
    他們生怕,得罪了遼人,然後遼人將他們的土地送給女直。
    所以也就越發恭順。
    那些低賤的農民和毫無廉恥的士人,就這樣成為了北虜的順民!
    他們再也不肯為了開京王氏和北虜拚命。
    另一個關鍵的原因,則是這一次的北虜主,安撫住了其國中的渤海豪族與生女直諸部的首領。
    這些在過去三次戰爭中,幫助了高麗人的力量,現在反過來成為北虜的幫手。
    特別是生女直的義從們,常常會為了賞賜,而悍不畏死的衝鋒。
    所以……
    王熙沉聲道:“太尉,待擊退北虜,吾欲重整太祖的柴田科製!”
    “重建府兵,使我高麗中興!”
    王國旄低下頭去。
    重建太祖的柴田科製?
    地從那裏來?
    慶州崔、慶州金們肯交出他們的地嗎?
    他們不肯的話,誰去逼他們交?
    至於寺廟的地?
    那就更別想要了!
    高麗可是以佛教為國教!
    如今連王室都需要選一個男丁出家為僧,以執掌僧道。
    不過,王國旄嘴上還是說得很漂亮的:“若有那一日,臣願追隨殿下!”
    王熙點點頭,然後他就問起了另一個事情:“太尉,前些時日,從東土大宋送來的甲械,可都分發下去了?”
    王國旄答道:“奏知典型,臣都已分發下給了殿下的【別武班】!”
    別武班是王熙執掌開京城防後,所建立的一支精銳。
    乃是從開京守軍以及雇傭的女直勇士裏挑選出來的百戰精銳。
    他們人數雖不過兩千,卻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最好的裝備。
    前些時日,僧統官從大宋求來的一批甲械運抵開京。
    這些東西,立刻就被王熙分配給了【別武班】。
    而這支部隊,王熙控製的很緊。
    除了他,沒有人能調動。
    這也是王國旄反對出城夜襲的原因——別武班都不出動,想叫我帶我的家丁去送死?
    開玩笑!
    他也需要保留一支精銳,以待不時之需!
    ……
    遼軍大營。
    耶律洪基已經有些醉意了。
    但他的情緒依然非常高漲!
    手中的酒杯裏,被倒滿的來自南朝的玉液酒,更是從不停歇。
    他很愛很愛這種入喉後如同火燒一般的口感!
    與群臣燕飲正歡。
    一個內臣,就來到他麵前,跪下來奏道:“陛下,蕭招討使遣人送來的日本貢物,已送到了大營,乞陛下旨意!”
    耶律洪基頓時起身,哈哈大笑起來:“善!”
    “快快抬入帳中,朕要與諸卿同觀!”
    於是,一箱箱的黃金、寶石,被人抬著送到了耶律洪基麵前。
    足足有三十箱!
    所有的箱子,全部打開。
    黃橙橙的金子,雪白的珍珠以及各色的寶石,耀的在場的文武官員,特別是那些高麗降臣,眼睛都睜不開,一個個不斷的吞咽著口水,呼吸急促。
    耶律洪基瞧著這些人的神態,借著醉意,大手一揮,道:“諸卿,可想要這些財帛?”
    所有人的眼睛都開始放光!
    “那就給朕,拿下開京!”
    他看向所有人:“朕有的是財帛!”
    “南朝每歲與朕三百萬貫交子!”
    “蕭不噠野在日本,每月貢寶不絕!”
    “能為朕平定高麗者,朕將不吝厚賞!”
    顯然,這是特意設計好的。
    就等著耶律洪基來到這裏,蕭不噠野在日本賺到的財貨,就會準時送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