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

字數:8083   加入書籤

A+A-


    大宋元祐二年,遼大安三年,九月癸亥(十四),天安節。
    遼,南京。
    已是張燈結彩,披紅掛綠,一片喜慶氣氛。
    為慶聖節,遼主提前一個月,便已下詔,特免今年南京城士民官商一切賦稅,並賜在南京之南院、北院文武官員、貴族絲帛有差。
    同時下詔,賜給南院、北院軍州,在冊百姓孤寡婦孺酒肉柴米有差。
    以表天子恩典,以慶天子聖節。
    沒辦法!
    耶律洪基心裏爽啊!
    爽就要撒幣!
    就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耶律洪基,乃是大遼聖主,功業邁父祖,已直追聖宗皇帝!
    大遼,將他的統治下,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東征高麗,所向睥睨,那個讓他的曾祖、祖父,都曾受挫折戟的海東大國,如今已是被他打的奄奄一息,隻能哭著喊著,不斷遣使來乞和。
    今年以來,在開京附近,遼軍已在野戰中七戰七捷。
    高麗軍隊,從此喪膽,從八月起就再也沒有人敢支援開京了。
    開京的高麗守軍,則是解渴難耐,傳說城中糧草飲水,都已吃光。
    於是,其國主王運,從七月開始,就密集的遣使請和。
    態度,更是不斷軟化。
    最開始,他們還說什麽‘願歲助大遼天子,白銀五萬兩、布帛兩萬匹,並遣高麗世子入朝,乞大遼退兵’。
    對此,耶律洪基隻說了一個字:滾!
    他都已將他的繼承人,大遼太孫封為朝鮮國王,並布告天下士民,他劉洪基征高麗,是為了收複故土。
    誰的故土?
    大漢世宗孝武皇帝的漢四郡啊!
    你為什麽把你的國家,建在朕祖宗的土地上?
    你們應該反思啊!
    更不要說,高麗人提出的條件,讓人發笑。
    每年五萬兩白銀、兩萬匹絹布,就想讓大遼放棄列祖列宗的故土?
    呸!
    別說耶律洪基了,就連耶律延禧身邊的那些漢人文臣,也都是斷然否決。
    這些人,對於遼主開始公開表示,自己乃是大漢光武皇帝之後,甚至打算恢複劉氏的英明決定,讚佩不已。
    馬屁是一個接一個的送。
    高麗人碰了這個釘子後,加上戰場上實在打不過,於是就放棄了那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重新遣使哀求,新的乞和條件中,歲貢依舊不變。
    但增加了【願乞以金銀贖土】的請求。
    這就是想花錢換遼國退兵了。
    耶律洪基見了這些條件,依然嗤之以鼻。
    島夷(遼人對高麗的蔑稱)能有幾個錢?
    王運把慶州的地皮刮了,能刮出一百萬貫嗎?
    於是,依舊是直接拒絕。
    但高麗人依舊孜孜不倦的請和。
    這不,今天又來了請和了——高麗遣其參知政事邵台輔來朝,並帶來全新的請和條件。
    歲貢增加到每年白銀八萬兩,絹布三萬匹。
    同時,也不再說什麽‘乞以金銀贖地’這種夢話了。
    而是‘乞以開京外大同江為界’,同時許諾,隻要遼主允準。
    那麽今年歲貢立刻奉上,同時馬上將世子送到遼國來,且將從此【世世代代,奉陛下為主,永為臣妾】。
    這才稍微有那麽一點意思了。
    可是……
    耶律洪基在看到這些條件後,當即就反應了過來——你們這些島夷真的很搞笑耶!
    先是把自己的國家,建在朕祖宗的故土上。
    現在更是居然說什麽要把朕的錢上供給朕?
    腦子有病吧?!
    滅了你們,你們的土地人口財富,不就都是朕的了?
    不過,在前線的大遼太師耶律迪烈,卻建議他‘姑且權受島夷請和’。
    因為,高麗半島很快就要入冬了。
    半島的冬天,太冷了,大軍根本無法行動。
    所以不若先哄著高麗人,簽了和議,落袋為安。
    等到明年開春,再想辦法,撕毀和議。
    這個主意,讓耶律洪基非常心動,可卻並沒有馬上同意。
    因為他需要注意國際觀瞻。
    同時,這個事情也涉及信譽問題。
    失信於高麗沒什麽——到時候,王家人都死光光了,死人可不會抗議。
    還不是他耶律洪基說什麽就是什麽?
    但,旁邊的渤海、女直都在看著呢。
    同時,南朝那邊的小皇帝,也在看著——這是他最擔心的。
    宋遼交子貿易,他可還想繼續擴大,繼續從南朝大量采購商貨,來喂飽國中上下貴族並統戰阻卜、渤海、女直等族。
    一旦南朝那邊,對他的信譽起了疑心,明年不肯擴大交子貿易規模怎麽辦?
    難道就靠那每年三百萬貫的交子額度?
    已經享受過大撒幣帶來的好處和爽感的耶律洪基,也怎麽都不願回到大安元年,那種連過個生日,都得緊巴巴的算計著手裏頭的財貨的苦逼日子。
    所以,這個提議被擱置了。
    除了高麗,大遼水師還在日本國的【忠臣孝子】們的苦苦哀求下,跨海來到日本,打起【興滅國、繼絕世】的旗號,以【驅逐亂臣賊子藤原氏】為目標,最終實現日本國的大政奉還。
    如此正義之舉,自是受到了日本上下的熱烈歡迎。
    大遼王師登陸九州後,所過之初,民眾竭誠歡迎,到處都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景象!
    於是,不止日本各地,都有‘義士’響應王師,舉兵起義。
    就連那日本國中,長期為權臣藤原氏所迫害的【蝦夷】各族首領,也都是流著眼淚,聯係大遼王師,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請求大遼天子為他們主持公道。
    此番天安節,便有蝦夷首領所謂【安倍氏】、【清原氏】入朝朝覲,並獻貢物。
    在大遼王師的無上天威震懾下。
    這次的天安節,四方諸國,紛紛來朝。
    阻卜、西夏、女直諸部,這些過去的常客全部齊聚南京。
    更有著高麗、日本的請和使,在那館驛之中天天哭著喊著,想要見他一麵。
    就連西域的兩個回鶻(黑汗)可汗的使臣,也都來朝覲於他。
    國書上,抬頭就是【回鶻可汗頓首再拜大遼阿舅大官家】,讓耶律洪基看的頗為舒坦,也很是得意。
    因為西域的回鶻人身上,真的流著耶律家的血,是他的親戚!
    在遼聖宗太平元年(1021年),聖宗將自己的侄孫女可孫,下嫁黑汗王子冊割(西方人稱察割,卡迪爾汗之子,阿富汗那邊記錄下了這個事情,與遼史對應的上。),數年後,回鶻可汗遣使來通報,大遼公主已生下王子。
    這證明了,大遼耶律家的血脈確實在回鶻可汗們身上流淌。
    這些回鶻人,都是他的外甥!
    所以,耶律洪基對這些回鶻使臣,非常親切。
    在得知他們來朝後,立刻就命人,以國賓之禮招待。
    尤其是西回鶻可汗的使團,耶律洪基要求【視同國戚】。
    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有來朝了。
    至少有三十年以上了!
    自從西域的回鶻汗們分家,東邊的回鶻可汗就和西邊的回鶻可汗,老死不相往來。
    因為受到道路阻隔的緣故,西邊的外甥們,也很難再來大遼這邊省親。
    這次,他們好不容易來了,耶律洪基自然是要好生招待。
    當然,耶律洪基主要還是想著,借著這個親戚關係,進一步打通絲路貿易來賺錢。
    南朝那些廉價的布帛絲絹,完全可以加價賣給外甥們嘛!
    於是,耶律洪基便破格下詔,命自己身邊的親信樞密直學士趙孝儼去當了西回鶻使團的館伴使。
    陪著這些外甥家來的使臣,好好聊聊、談談、順便問一問遠方的情況。
    蔥嶺那邊,自中唐之後,就幾乎和中國隔絕了消息。
    當年的昭武九姓,也不知道還在不在?
    不過,對耶律洪基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南朝的使團。
    就像現在,他就在準備,前往正殿,親自召見入朝朝賀的南朝使臣。
    與南朝的關係,是現在他心中所認定最重要的關係。
    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利益巨大!
    也因為政治利益無比巨大!
    這兩年來,他的孫子耶律延禧,就是靠著捆綁南朝的小皇帝,一起商業互吹,漸漸贏得上下人心和期望的。
    而南朝的小皇帝在這方麵,格外的懂事、配合。
    不止經常寫信來,與耶律延禧討論經學,還以‘皇兄’自居,稱耶律延禧為‘皇弟’。
    於是,無論是北院的貴族們,還是南院的士大夫們,都對耶律延禧,寄予厚望。
    人心因此漸漸歸附,甚至有些過去,因為隱太子(耶律浚)而擔心耶律延禧即位後清算的權貴,也開始嚐試靠攏耶律延禧了。
    耶律洪基一邊走,一邊想著這些事情,忽地前方出現一個熟悉的人影。
    耶律洪基看著來人,忍不住眯起眼睛來。
    “趙學士……”他看著那個伏跪於路旁的文臣。
    正是他派去,招待來朝的西回鶻使團的樞密直學士趙孝儼。
    “學士怎麽在這裏?”
    趙孝儼頓首再拜:“臣有回鶻秘事,乞奏知陛下!”
    耶律洪基皺起眉頭來,問道:“何事?
    趙孝儼匍匐著向前兩步,爬到耶律洪基麵前三步左右的地方,才抬起頭來,奏道:“陛下,臣從西回鶻使者處得知……”
    “彼等此番入朝,除了朝覲陛下之外……”
    “還有求援的心思……”
    “嗯?”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來。
    西回鶻求援?
    有外敵入寇了嗎?
    “仔細說說……”耶律洪基走上前去。
    趙孝儼再拜,然後將他從西回鶻使臣處得到的情報,告知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聽完,神色變得複雜起來。
    “學士的意思是……”
    “曾被大唐驅逐的突厥人,打回來了?”
    “他們現在正在進攻西回鶻?”
    “是……”
    耶律洪基搓了搓手掌,想了想,然後對趙孝儼道:“學士且去安排,朕明日要在正殿召見那西回鶻使者,同時,也請學士安排,阻卜磨古斯、烏古紮、達裏底(敵烈部)、拔思母等各部首領,一起見朕!”
    遼人對西域,一直是鞭長莫及的。
    但不要緊。
    遼國有著自己的代理人——草原上的阻卜人。
    在聖宗、景宗時代,遼國經常驅使著阻卜,幹涉西域事務。
    也就是近幾十年,因為遼國對草原控製力下降,才玩不了這種把戲(主要是因為遼興宗征西夏大敗,暴露了遼人已內強中幹的老底,讓阻卜人有了異心,從此聽調不聽宣,甚至敢反抗遼人了)。
    然而,如今的遼國,再次有了驅使阻卜,幹涉西域的力量。
    這是因為,耶律洪基得到了來自南朝的大量廉價財貨。
    靠著這些財貨,他可以大撒幣。
    而阻卜人,都是窮的響叮當的部落。
    隨便灑點幣,就能讓他們到耶律洪基這裏來唱幾句蓮花落。
    而耶律洪基撒幣,從不小氣。
    哪怕阻卜人隻是來唱蓮花落,他也相當大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阻卜人開始密集入朝。
    這一次天安節,各部首領更是集體來朝。
    這就讓耶律洪基產生了【朕能和祖宗一樣,重新控製阻卜】的錯覺。
    自然的,他下意識的就想起了,聖宗時代幹涉西域的老把戲——關門,放阻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