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宋遼交易(2)

字數:5161   加入書籤

A+A-


    “讓貴使見笑了……”耶律洪基端坐在禦座上,輕聲說著。
    林希微微垂首,以示無礙。
    便聽上首的遼主道:“隻是……貴使言那高麗,已上表獻圖於南朝雲雲……”
    “朕聽說,忠臣不侍二主……”
    “高麗素為我朝臣屬……哪怕現在也是如此!”
    “此番天安節,高麗國王,遣其參知政事邵台輔入朝……可見這高麗,依舊是臣於朕的藩屬……”
    說道這裏,耶律洪基玩味的問道:“林舍人,學貫古今,熟讀聖人經義……”
    “請問舍人,高麗國如此行徑,以聖人之義,該如何評論?”
    林希聽著,瞳孔瞬間放大,心中忍不住用福建話罵了起來:“蠢貨!”
    忠孝仁義,乃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
    自董仲舒以來,儒生們已經念經念了一千多年。
    於是,忠孝仁義,不僅僅是道德。
    同時還是構成天地運轉,萬物生滅的基本法則。
    所以高麗人同時向宋遼稱臣的行為,是極為幼稚且愚蠢的行為!
    他們這樣做,不止使得大宋好不容易找到的借口,化為烏有。
    同時,也將他們自身,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之中!
    因為,大宋不可能不顧忠孝仁義的大是大非,強行介入遼、高麗事務。
    他林希擔不起,更不敢擔敗壞綱常的罪名。
    他隻能是尷尬的笑了笑。
    更尷尬的是——林希發現,自己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遼主?
    似乎怎麽回答,都是錯的。
    高麗,一女侍二夫的行徑,是不容抵賴,且無可辯駁的。
    耶律洪基見著殿上的宋使啞口無言,便輕笑著道:“貴使如今當知,朕伐高麗的用意了吧?”
    “那高麗王氏,不止是道德敗壞,寡廉鮮恥之人!”
    “更在其國中,魚肉百姓,率獸食人……”
    “大遼王師東討,所過之處,高麗士民皆是簞食壺漿……”
    “故此,朕征高麗,既是為複祖宗故土!”
    “也是吊民伐罪,以有道伐無道!”
    這一頓嘴炮輸出,讓耶律洪基說爽了!
    大遼立國以來,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對汴寇們指手畫腳的次數,可沒幾次。
    上次這麽爽,恐怕還得追溯到太宗伐晉攻入汴京,在汴京的皇城中,穿著絳紗袍,戴著通天冠,即位稱帝,建立大遼,並曆數那晉帝君臣種種無道、昏聵罪行的時候。
    隻是呢,考慮到如今,前方大軍還需要南朝的廉價商貨來維係戰爭。
    所以,耶律洪基也就點到為止,並沒有再多說其他的。
    也是在這個時候,耶律洪基忽然看到了,被禮部官員,放在他麵前的南朝國書。
    便隨手拿起來,打開掃了一眼。
    “大呂還宮,攝提正醜,載協彌誕之慶,永膺壽考之祥……”
    和過去一樣,都是些吉祥話。
    耶律洪基隻掃了一眼,就欲將之放下。
    可也在這時,一張似乎是被架在國書縫隙裏的元書紙掉了下來。
    耶律洪基眯起眼睛,輕輕捏住這張紙條。
    然後,他就看到了紙條上的文字。
    標準的館閣楷書!
    他很熟悉紙上的筆跡。
    因為,他的孫子耶律延禧經常回收到有這樣筆跡的書信。
    南朝的小皇帝的親筆?
    耶律洪基將這張元書紙,拿到麵前,看著上麵的文字,然後又看向殿上的宋使。
    心中無數思緒紛飛而起。
    然後,他就問道:“貴使……貴國曾與高麗達成條約?高麗以耽羅島,租與貴國商賈,以為避風、晾曬貨物之地?”
    林希抬起頭來,想起出發前,天子曾在福寧殿東閤召見他時,與他提前說過的事情。
    於是,拜道:“確有此事!”
    “高麗還曾,與貴國約定,開放高麗諸港,供貴國商船出入?”
    “然!”
    耶律洪基靠到坐褥上:“然,高麗君臣,至今不曾履約?”
    “然!”
    耶律洪基笑了。
    那張元書紙上,南朝的小皇帝,將高麗曾答允南朝的事情,一一陳述。
    不止是高麗臣宋,請求為宋臣屬,用宋年號、曆法的事情。
    還有之前,高麗人曾答應南朝,租借耽羅等島,供南朝商船避風、晾曬貨物。
    並開放港口,許南朝商場自由出入等事情。
    高麗人正是這些條件,換取了大量的南朝甲胄。
    耶律洪基想起了不久前,太師曾報告,俘獲一艘向高麗偷運甲械的南朝船隻的事情。
    一切都串聯起來了。
    本來,這種事情,耶律洪基是應該生氣的——說好的兄弟之盟,你們怎麽為了這麽點好處,就把兄弟盟好丟了?
    可是……
    現在的耶律洪基卻隻有高興。
    因為,他發現了一個能賣錢的東西!
    南朝既然肯為了幾個小島和所謂的【自由出入高麗港口】的權力,而願意將神臂弓、鐵甲賣與高麗。
    那朕,用同樣的條件,多要你們億點點錢不過分吧?
    “遼宋,乃是兄弟之邦!”
    “朕之太孫,更與貴國皇帝,早有兄弟之誼!”
    “而太孫,朕今已封為朝鮮國王!”
    “兄長既想既想租賃幾個小島,為大宋商賈避風之地、曬貨之所……那,大遼太孫,自也願成人之美……”
    “這樣吧!”
    耶律洪基伸出一根手指:“三百萬貫!”
    “朕隻要三百萬貫交子,便代太孫,答允將貴國商賈避風所需之島,售與大宋!”
    “同時,允大宋商船,自由出入高麗諸港!
    幾個連人都沒幾個的小島而已!
    又不是像大安島那樣有銀礦的島。
    若能賣錢,那就再好不過了!
    反正——也不是他的!
    他也不在乎。
    至於南朝會不會因此威脅到大遼在高麗的統治?
    南朝距離高麗,何止千裏?!
    幾個小島,還能翻天?
    所以,耶律洪基立刻有了決定——你們不是想要嗎?
    那朕賣!
    三百萬貫交子,童叟無欺!
    這樣一來,就既可以安撫南朝,讓南朝答應明年繼續加印交子,滿足大遼的需求。
    同時還能穩賺一筆!
    這可是三百萬貫啊!
    足夠太師和蕭不噠野的賞賜需求了!
    這樣明年的交子貿易,就可以大量采購那些南朝精致的商貨了!
    特別是糖霜!
    應該大買特買!
    這樣想著,耶律洪基就又想起了耶律迪烈的建議。
    趁著冬天,先假意答應高麗請和。
    把錢和高麗世子弄到手裏,明年再想辦法,把和議撕毀——隻要能和南朝勾兌好,這事情不難!
    於是,耶律洪基扭頭對自己身邊的一個內臣吩咐了一句。
    後者聽完躬身領命而去。
    沒多久,一騎輕騎就從南京城而出,直奔宋遼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