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字數:2600   加入書籤

A+A-




    我家姑娘當時心想,您乃當今公主,想怎樣便能怎樣,哪裏有人敢在您的後麵編排各種不是,可我就不同,我乃是民間一普通女子,一舉一動不僅要考慮到自己的尊嚴,還要考慮胡家的家風以及未來婆家的體我家姑娘想了半天,雖覺不妥,卻也是無法,今天這個誤會在別人眼裏算是落下了,如果公主此言可行,倒不如索性聽了公主的,待一會子走到人群那邊,希望公主不會失言,當著大家的麵解開這聲誤會,卻是最好的結想到這裏,我家姑娘便又無奈地蹲下身子,重新幫公主穿好鞋,再把公主從地上扶了起公主見我家姑娘聽其言聽計從,便是愈發的喜愛,遂對我家公主說,本公主與姐姐甚是有緣,不如一會子我帶姐姐去見太後吧,讓她老人家也見見你這冰清玉潔的好姑我家姑娘陡然聽到公主此言,根本不敢相信,便驚詫地說道,啊!公主說得什麽?這公主見我家姑娘嚇傻了,便笑著對我家姑娘說道,本公主令你一會子與本公主一同去參見太我家姑娘聽了公主此言,方才醒悟適才自己本沒聽錯,便連忙擺手拒絕公主道,公主千萬莫與小女子開此玩笑,小女子身份卑微,粗枝大葉,舉止輕浮,又不懂禮節,不善言談,向來兒又沒有見過大世麵,此刻我又是渾身髒兮兮的,如此覲見太後,甚為無禮,恐怕一見太後麵之時,我便嚇得六神無主,手足無措,不能對太後行禮請安,太後惹有問題,我又心亂如麻,一時半會恐怕不能回答,如此將會惹得太後生如此這般,是萬萬不公主見我家姑娘當麵拒絕,便皺眉對我家姑娘說道,我隻是要姐姐見一見太後,為何你想法如此複雜?且太後願不願意見你不說暫且不提,這太後也是人,隻不過年齡大些,穿得體麵些,走路略有些蹣跚,說話慢條斯卻為何太後到了姐姐的眼裏,便是比那廟裏的那四大金剛麵目猙獰,姐姐未見太後其人,隻聽到欲與其相見,便先自己嚇得不輕,深身篩糠了似的抖動起我對你說,太後也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凡人,就是年齡老了些,說話有些絮叼而姐姐與太後相見,隻要將她當作你自己的嬸娘或是阿姨之類的長輩便可,不用般拘束和緊我家姑娘聽了公主之言,也是說到,這話雖是如此說,公主且看看那廟裏的菩薩,平日裏人多都去拜他,卻也沒有聽說有誰怕他來著,俱是知道這佛像菩薩定是善的,定是不會傷害自己可是一旦到了下午,廟裏沒了香客,你且再去那大殿之上看看,若有一二人在大殿之上徜徉,其人雖見那佛祖寶相莊嚴,定是保佑自己的,卻還是對其看上一兩眼,拜上一拜便急匆匆地從大殿之上走了出這便是神貴自有一種莊嚴,凡人隻可遠觀而不可近玩在小女子眼裏,太後便是十分尊貴之人,便似那廟裏的佛祖寶象,隻可遠遠地瞻仰,敬在心裏,卻不可親近,不似那小女子平常的家庭長輩可公主聽了我家姑娘的話,也是無奈地搖頭笑道,本公主是確實不懂你們這些民間的男女是如何思考這些事情但似你這般說來,那廟裏分列左右的四大金剛,便是因為不夠莊嚴,法力不夠,便有意塑成凶神惡煞般模樣,便是讓人一見之便生恐怖之心,這卻又是為何呢?我家姑娘聽了公主的問話,也是笑道,這也不難理解,世人無知,便當凶狠便是威這四大金剛分列前殿之左右,將寶相塑成麵目凶狠,使香客一進廟門之後,便覺森嚴恐怖,菩薩雖未張口相問,可其人心中那些壞心事和對過去的愧疚之情便覺在菩薩麵前顯露無疑,既然心中所想和此前所為此刻全部從心裏過了一遍,便仿佛之前的壞事重新在心裏向菩薩虔誠地透露了出人之向善,便是心靈與神佛溝通,既然心中之惡,向神佛全然袒露,頓時便覺著自己是有罪之人,既是有罪之人,其臉色必凜凜然,其心亦戚戚,其神必向神佛懺悔,祈求得到神佛的原宥和搭既然此時一心待救,其心不可謂不誠,接下來香客再行進大殿,便再無雜念,心身俱拜伏在佛祖腳下,便似那羊兒依偎在牧人的腿旁,狗兒睡在那主人的座公主聽到我家姑娘這一番言論,便是怔怔地看向我家姑娘,口中說道,真不知你每天都胡思亂想些什麽?哪裏得來的這些奇奇怪怪的理本公主天天見著太後,也沒有你口中所說的那種對她的恐懼,也不沒有如凡人拜伏在菩薩腳下的將自己身心獻給神佛的那種托負再者說來,這廟裏本公主也來了三五趟,每次覺著那佛祖寶相,目光呆滯,麵色無神,不知哪裏來得莊嚴和神聖?到是那些四大金剛,麵容到是塑造的栩栩如生,手中又持有各種寶物法器,一看便知這些人是個有故事有傳奇經曆的我家姑娘聽到公主質疑自己,也是歎息對公主說道,公主長年深居宮中的,哪知人間的險惡和艱先說公主隻見廟裏好玩之事,那是因為公主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恁是這般,公主若是心裏稍有不遂,還可尋那些侍衛和宮女來消乏解氣,公主若是有所求,舉國上下,便是竭力達成公主之公主似這般有求必應般的人生,還用那神佛幹嘛?既然公主對神佛無所求,當然不用害怕這些寶相,信其有,不信則無,公主既然不信神佛的法力無邊,自然是可以對這廟裏的一切品頭論足而有恃無若是這世間尋常之人,因生活之中偶有小錯,便不願讓人發現,深藏心裏久了,後麵生活稍有不順,便道是之前自己犯下的錯,在老天的報應之下,才使自己目前處境艱難,不能順心順意,如此之下,若要度過眼前的艱難,便要贖了過去的過錯,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到正如何贖罪呢?這廟裏便是最好的場所一般人可以敬上一炷香,伏在菩薩的腳下,心裏默默地對著菩薩念出自己的過錯,又一邊祈禱菩薩能寬容自己的過錯,對過去自己所做的過錯既往不對菩薩跪拜之後,便是覺得自己心裏有了解脫,可以放心大膽地接著過上原來的生活,而過去壓在心底裏的那種愧疚和不安便向包袱一樣,甩在這廟裏和菩薩那再說這公主與太後一事,公主日日見著太後,那種對太後的敬畏之心和親切之感,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說是消失了,最起碼是慢慢地淡開去公主若是不信,可以離開太後數日之後再與太後相見,看看心底裏的那種對太後的感覺,會有什麽的變人皆如此,大抵對眼前之人,總是視而不見,自己周圍和親人,就像眼前的景物裏的花草樹木,覺得他可愛吧,卻又熟視無睹,覺得他可恨吧,卻又沒法讓他消再比如這廟裏的和尚,公主覺得他們會害怕尊敬這廟裏的菩薩佛祖的寶相嗎?以小女子看來,想必是不會害怕的,這些和尚雖是修行之人,但終究目前是凡人,修行當下各種衣食飽暖,卻全要仰仗這廟裏供著的神像,按說這些和尚會對這廟裏的菩薩和佛像會感恩戴德吧,可我認為也不盡然,隻是因為有這些菩薩和神佛的存大,卻又恰恰限製和阻止了這些和尚們的別的行為,難道在這些和尚的心裏,就沒有和凡人一樣躁動的心和不顧一切的衝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