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戰與和

字數:6963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首輔大人和梁平安又說了幾句話,就在這時,外麵又是一陣響動,不一會,同樣穿著紅色紫色官袍的幾人走近了內室。

    這一共四個人。

    都是一看年過半百的人了,梁平安知道在古代穿官袍,不是朱紅色,就是紫色的,那都一等一的朝廷大員,所謂“滿朝朱紫貴”嘛。

    梁平安當即站了起來,那四人卻是看也沒看梁平安,都是同時朝著首輔的位置,拱手行禮,口中說道:“下官見過首輔大人。”

    首輔大人也對了他們點了點頭,然後隻是跟一個大腹便便的穿著紫袍的進來之人說著話。

    而其他的三人則是自動抱成一團,坐在一起,在閑談著什麽。

    從始至終,其他的四個人都沒理過梁平安,或許他們已經猜到梁平安是誰,但是都沒有和他如外室那幾個著青袍官服的人來與之交談。

    這梁平安自是也能理解,畢竟這內室的官員可都是著“朱、紫”的官,和那些青袍官員不一樣。

    至於,自己剛認的師祖,也就是師爺首輔大人,他也沒向自己介紹他們,這自然更容易理解。

    因為梁平安現在還是個白身,連普通官員都不是,別說官員連個舉人現在都不是的!

    所以不介紹梁平安,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另外對梁平安來說,對方可是首輔,雖然自己認了師祖,但畢竟第一次見麵,人家之前那麽提點自己就已經很好了,說白了很夠意思了。

    哪還能再奢望別人更多,又不是別人的親孫子!

    就在這時,有內宮的宦官,走近了偏殿,說道:“陛下口諭,著偏殿諸人一同上殿!”

    在內室的幾人自然也都聽到了。

    於是他們也都步出了內室,隨後匯合外室七人,一同走出偏殿,向著乾清宮的正殿方向走去。

    而梁平安屬於最微等,自然跟在諸人後麵而走。

    就在這時他看到,那其中一名穿著朱紅色官服的一個老者,正跟一後麵的青袍官服中年在說話。

    結合首輔對他說的,告訴梁平安那些外室的青袍官員都是幸佞諂上之臣,不是靠科舉正當進仕途的。

    可是梁平安又有些疑惑,既然他們都是些幸佞之臣了,怎麽那朱紅官服的大員還跟他相談呢

    所謂古代的“親君子遠小人”,這在古代不是很嚴格嗎

    梁平安有些不解了。

    他這時在後麵通過眾人的縫隙,偷眼去打量首輔大人,這時恰好正看到首輔也看向那朱紅官服大員正和那青袍官員說著話。

    梁平安這時能清晰地聽到,首輔大人“哼”了一聲。

    梁平安這時由疑惑變成詫異,心道:這大員與大員之間,看來也並不是那麽的和睦無間的啊!

    就在這時,隻見在他稍前方的位置,正是那青袍官員和朱紅官服大員,在私密的小聲說話。

    因為梁平安離的近,這時就聽到那青袍官員說道:“次輔大人,咱們這如此親近,那首輔大人會不喜吧”

    而後那朱紅官服大員這時說道:“管他,茅坑裏的石頭,哼,陛下早都不喜……”

    再後麵的話梁平安沒有聽得清楚,但僅聽到的,都已經要震壞梁平安的三觀了。

    ‘原來那人是當朝次輔!!’

    ‘茅坑裏的石頭,首輔大人’梁平安心中震驚道。

    ‘而且,聽他的語氣,陛下早就不喜,不喜誰顯而易見,是首輔大人嗎我的天,哈路利亞!這是我剛找的靠山啊,這就要塌了娘希批的!’

    梁平安心中簡直有種日了狗的感受了!

    心中想著自己的小九九,跟隨著隊伍,不知不覺的已經走到了乾清宮大殿的大門口了。

    梁平安見到大門口了,心中頓時一定,告訴自己:要麵聖了,收心、收心!!

    隨後在那之前傳口諭的太監的引領下,眾人進了大殿內。

    梁平安一進大殿,就發現,這殿內很明亮,至少比偏殿明亮。

    梁平安注意觀察,這裏的燈燭很多。

    在殿內走了一會,隻見乾清宮的這正殿中,有一高台,高台上有一龍椅。

    梁平安想:這到底是乾清宮,不是金鑾殿,這龍椅和高台相較小許多吧!

    因為那高台,與高台上的龍椅的確不算大,隻能接受少量朝臣的跪拜,那種動輒幾百上千人的大朝會,也就是在金鑾殿舉行的,那想必高台龍椅都要更高更大許多了。

    而龍椅上正坐著一中年胖子。

    這胖子一身龍袍,不用想,都知道這是當今大周最有權勢的男人,大周朝的皇帝陛下!

    “跪!”有專門負責臣下朝拜的小宦官大聲道。

    頓時梁平安身邊的所有那些在之前在偏殿的人,統統都跪了下來,梁平安見這架勢,如何還不知道怎麽做的

    於是也跟著跪下。

    當即山呼萬歲的聲音響起。

    “臣、草民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一道有些低沉的聲音響起,不用說,這就是那大周皇帝“廣泰帝”的聲音了。

    於是梁平安又跟著眾臣:“臣、草民,謝主隆恩!”隨後他隨著眾臣都站了起來。

    而後眾人一起來,首輔大人直接上前一步:“陛下,關於赤烏人,在我遼西省發起戰事,臣不同意議和!”

    上麵的廣泰帝,顯然很為煩躁,但似乎是顧忌首輔大人是當朝的首揆重臣,他語氣盡量平和,道:“如何不能議和”

    首輔大人麵對廣泰帝的問題,麵色卻是絲毫不怵,當即大聲道:“有辱國格!且,如今與赤烏人議和,那以後若是我大周,遇到別的敵人、對手,那豈不是次次都要議和

    此議和之端,斷斷是不能開的!”

    而就在這時,一名青袍官員當即大聲道:“首輔大人,是不是危言聳聽了!我大周幅員萬裏,四周那些蠻夷不是稱臣就是納貢,他們算的上敵人、對手嗎

    不過是嘬爾小邦罷了,值得我大周朝如此謹慎嗎”

    聽著青袍官員大聲駁斥首輔,上方坐著的廣泰帝,心中一陣舒服,暗道:

    “不枉朕故意將這些人都一同召進來,這些自己中旨提拔上來的人,都是唯自己馬首是瞻的!

    這下那老匹夫夠他吃一壺的!

    那些人知道朕將他們跟首輔一起召進來,隻要是聰明人,都應明白,朕是用他們鉗製首輔的。

    不錯,不錯,該當是朕的忠犬!”

    而聽到那青袍官員如此這般的說話,首輔大人頓時勃然變色,想要怒斥那青袍官員,但卻在這時,在他身旁一個朱袍大員直接站了出來,對著那青袍官員,直接厲叱道:

    “大膽!首揆與陛下說事,爾是何身份,也敢妄加插言,還不給本官退下!”

    “李閣老好大的官威啊,知道的以為你是當朝大學時,不知道的,以為你是首相或副相呢!”

    這麽一句話陡地在殿中響起,頓時諸人的目光統統看向他,無它,自是這人這麽說,就是要和首輔大人打擂台的姿態了。

    而梁平安也看過去,他這麽一看過去,一下就看到那人是誰了,這人不是旁的,正就是當朝的那位次輔大人!

    “本官沒說自己是首揆或副相!”那之前的李閣老,哼了一聲大聲說道,這人梁平安也不陌生,這人正是在偏殿內室中,和首輔大人組成一個圈子的那大腹便便的老者了。

    ‘原來他是首輔一黨的啊!’梁平安暗想,他不自覺的就心裏將首輔和次輔分成兩黨對待了。

    這時那青袍官員見當朝次輔替自己說話,他當即又跳出來:

    “陛下將我等召集在此,自然誰都有發言權!我大周朝,何時以閉塞言路而自居啦”

    而這個青袍官員甫一說完,頓時其他的青袍官員立時也都站了出來:

    “臣覺得首輔大人之言,實非老成謀國之言!我大周地大物博,那赤烏人,不過是些未開化的野人罷了,我大周與之議和,賜予一些禮物,讓他們回他們自己的地盤就行了。

    若是打打殺殺的,第一不符合我大周禮儀之邦的設定,第二,也廢兵力財貨軍糧,將這些注定都會要失去的,拿去換回和平,這,這有何不可呢

    下官實在不敢苟同首輔大人之言!”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附議!”“……”

    頓時整個朝堂上,就四個人站著,一是首輔,二是那李學士李閣老,三是那位次輔大人——他位置太高,故而表現的不像其他青袍官員那般肆意諂上。

    第四個人,就正是梁平安了。

    廣泰帝看著殿內幾乎所有人都站出來躬身表示附議了,讚成議和了,他心裏有著得勝的喜悅,又再次掃了一眼殿內,首輔次輔他們還在直直站著,但突然他看到了梁平安。

    “誒你是何人”廣泰帝有些莫名其妙驚奇說道,怎麽大殿裏混進來一個白身、不是朕的臣子嗎

    而就在這時在廣泰帝身邊侍奉的,正是接梁平安回京師的司禮監稟筆太監王宏,他忙對廣泰帝恭聲道:

    “皇爺,他正是那個寫《凡人修仙記》的作者,梁平安梁子恒。”

    “哦,想起來了。”廣泰帝經王宏這麽一提醒,當即想到人了,本來他派王宏去接梁平安進京,、

    原因還真就是他覺得寫出《凡人修仙記》的作者,能寫出那麽好看的、幾乎是全然一新的仙俠故事。

    那麽這個人說不定有仙人點播。

    可是萬萬沒想到,聽王宏回來說,這梁平安在被潞王的人抓進地牢裏。

    而且受了嚴刑拷打。

    若不是王宏,這人怕是就死在裏麵了!

    那這麽個人,怎麽可能是受仙人點播呢

    於是遂放下了心思要見他了,但俗話說,皇帝是“金口玉言”的,那麽自然不能失信。

    今天王宏又在自己耳朵邊提了一嘴這梁平安,於是自己就派人去傳他了,好歹見一麵,維持自己皇帝說話算話的形象。

    隻是經此前這一番是和是戰的攪合,他倒是將梁平安都給忘了個一幹二淨了。

    不過此時,既然想起梁平安是誰,廣泰帝就想到這人既然是個白身、平民,那麽一定畏懼皇權的,這時捎帶手的問一下他,那麽在整個大殿內,

    就隻剩下首輔兩人明確不讚成議和了,這樣子的方式打臉一下這個老東西,想來應該不錯!

    一想到這裏,廣泰帝頓時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清了清嗓子,問梁平安:“你雖是白身,但你是朕的子民,而且被朕召到這裏,也算是一場緣分。

    朕便現在問你,你覺得該是戰還是和啊”

    廣泰帝微微眯起了眼睛,他已經想到了這梁平安一定是在自己這邊,而就在這時,梁平安在微微愣神後,陡地朗聲說道:

    “陛下問草民,那草民鬥膽說了,草民覺得,應該‘戰’、不應‘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