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問罪
字數:7968 加入書籤
“咱們真要去禦膳房旁邊的凝暉殿?”
一路走著,程玉關對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偏宮裏到處都是青石路麵,高聳的宮殿和城牆,程玉關跟在李勉身後,隻覺得一直在轉圈,不知去往何處。
李勉大步走著沒有回頭,隻嘴裏答道,“本皇子說了去凝暉殿,自然是去那裏。不過,到了凝暉殿你可以去對麵的禦膳房取經,我還有正事兒,就少陪了。”
聽見李勉這麽說,程玉關點頭,盡管沒人能看得見。
李勉提前她好幾步遠,李勉身高腿長,一步頂程玉關三步,程玉關的腿緊倒騰,都感覺追不上他。而且宮中禁止奔跑,她也隻能快走一些跟上前麵的人影。
“快到了,就在前麵。”
李勉說到。
程玉關抬頭去看,隻見甬道終於到了盡頭,前麵有一拐角處,應該過了拐角就到凝暉殿了。
程玉關暗暗鬆了口氣。
沒有目的的走,還是在宮裏,讓人心裏沒底,這下馬上要到了,程玉關心裏才踏實下來。
“過了這邊門,是不是到前朝了?總覺得剛才走路那麽遠,應該已經出了皇宮了。”
程玉關跟在李勉身後碎碎念。
李勉聽程玉關這麽說,倒是有些詫異的回頭看了程玉關一眼,“你還知道皇宮和前朝分開呢,不錯。”
程玉關也不管李勉是不是嘲諷她,得意的仰頭,“那是,這有什麽不知道的?”
見程玉關一句誇獎便得意,李勉也翹了翹嘴角,“你還真是容易得意忘形。知道這些沒什麽大不了的,你既然知道過了這邊門就是前朝,待會兒到凝暉殿就謹慎些,不然失儀讓人看在眼裏,可不是好玩的。”
“知道了!”
程玉關幹幹脆脆的答應。
李勉回過頭,隻覺得好笑。
他沒有姐妹,以前覺得其他姐妹聒噪任性的很,沒想到程玉關竟然還算乖巧。他想,有這麽個妹妹,也怪不得她曾說族長家幾個堂兄,都對她好。他若是有個乖巧的妹妹,他也會對她好。
眼見著邊門,兩人又走了一陣兒才終於到邊門門檻兒。
程玉關緊走兩步,想要緊跟李勉,沒想到前邊一直大步走的李勉卻猛地停頓,突然轉身拉著程玉關靠在圓拱形邊門的門邊牆角。
程玉關下意識放輕呼吸,隻拿眼睛看李勉,一聲不出。
李勉滿意的點頭,將手指放在嘴唇處,無聲的“噓”聲示意。
程玉關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頓時,在甬道深出,邊門拐角,就沒有人聲,隻剩兩個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
“你別太焦急,程玉關在侯府肆意妄為,還戲耍你們一家,這下進宮,我定然會替你報仇。”
一個男子的聲音隱約傳來,程玉關驚的瞪大眼睛,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她初來乍到,竟然不知道何時在宮裏也樹敵了。
“別,程玉關這人厲害的很,她在家裏時,便得理不饒人,這會兒到了宮裏,又有皇後娘娘做靠山,還不知會如何作勢,你和四皇子本就不睦,別因為我再得罪四皇子,重又起衝突。淑妃娘娘本就不喜歡我,若是知道因為我挑的你們兄弟不睦,淑妃娘娘更該看我不順眼了。”
這女子輕輕柔柔的聲音傳來,程玉關瞬間了然,這就是傳說中,被程侯一家看上千方百計要玉成好事的五皇子吧!
“玉樓,你別妄自菲薄。母妃不是不喜歡你,隻是宮裏規矩太多,我的婚事她也無法做主,才會在你麵前推脫。你放心,既然你大姐姐程玉關這裏行不通,我回去便請母妃想辦法,給父皇吹吹風,讓父皇賜婚你我。”
男子似乎在拍著胸脯保證,程玉關甚至能感受到身後靠著的牆振動的聲音。
難道這“小兩口”就躲在邊門另一邊說話?
程玉關猜想。
李勉看程玉關的臉色,對她點點頭,示意她猜對了。
原來這凝暉殿就在前朝最北,緊鄰後宮,又距離禦膳房和東華門不遠,平日裏距離禦膳房買賣瓜果蔬菜的交易嘈雜之處不遠,又因為是膳堂重地,所以日常每到飯店,就會有重兵過來護衛,凝暉殿這裏,平常都沒有前朝官員在這裏辦公和經過,每天過了午時,宮中不再傳膳,這裏便安靜下來,並且很少有人過來。
四皇子李勉小時候常愛來凝暉殿看書,看累了便在二樓處眺望宮外瓜果時蔬交易,用這市井熱鬧之氣衝淡疲憊感。
沒想到五皇子小時候愛排場,長大了竟也知道來這僻靜處談情說愛。
如今兩兄弟撞在一起,隻一牆之隔,真是尷尬。
聽著牆那邊說話,越發小意溫柔,程玉關偷眼看了李勉一眼,這該如何脫身?
李勉此時也正看向程玉關,他個子高,這會兒居高臨下,看見程玉關表情尷尬,有些好笑。
這做賊的都沒有不好意思,他們這撞上的倒尷尬。
程玉關見李勉竟然露出笑意,忍不住瞪眼,示意他趕緊想辦法,若是一會兒牆後邊兒真的有什麽逾矩之處,那就更難堪了。
李勉見程玉關眼神示意,不慌不忙的抬手,從程玉關鬢邊的釵上,用巧勁兒拽下一顆珍珠,這珠子雖不名貴,卻勝在個頭不小。
李勉抬手,輕巧的將珠子從邊門處扔過門,“啪嗒”一聲,邊門牆角處傳來聲響。
“什麽聲音?”
程玉樓有些驚惶的聲音傳來。
“誰在裝神弄鬼?”
好事被打擾,五皇子李克小聲喝道。
他知道不遠處有禦膳房,裏麵有人值班,因此也不會毫無顧忌的高聲呼和。
“這可如何是好?”
“無妨,應該是路過的小黃門,我先送你出宮,待會兒我回來料理。”
隨著聲音漸漸遠去,程玉關鬆了口氣,這偷聽的滋味兒不好受啊。
“還去嗎?”
李勉看著程玉關說到。
程玉關點頭,“去!”
後宮各處都是人,有凝暉殿這個僻靜地方,她當然願意去看看。
又等了片刻,李勉這才帶著程玉關從邊門走出,路麵上,剛才被扔出來打草驚蛇的珠子已經不見了,不過並不是什麽獨一無二的珍寶,程玉關也不放在心上。
“一樓是書架,二樓有小憩的地方,你若是看中此處,改天我讓人從文集院調來一套桌椅和軟榻,供你休息。”
李勉帶程玉關,指著凝暉殿各處介紹道。
程玉關點頭,“多謝四皇子了。”
李勉聽程玉關叫自己四皇子,不自覺皺了皺眉,“你堂伯父家中有三個堂兄,我行四,你便叫我四哥吧。再叫四皇子,讓母後聽到,該討我的不是了。”
“四哥!”
程玉關聞言,大大方方叫了一聲“四哥”。
她從小跟族長大伯家的三個哥哥一起長大,對多認一個哥哥自然毫無異義。
李勉聽程玉關這幹脆的聲音,嘴角幾不可察的翹起片刻。
“好了,東邊的書架,都是宮裏搜集的孤本雜書,你想看可以去找來看。西邊放的,都是大乾各地地方誌複印本還有各地新聞異事,我這裏還要查些資料,你自便吧。”
說著,李勉走去高大的書架後,開始查找需要的資料,程玉關則按照李勉的指示,去東邊書架上,找來一本雜書,過來胡亂翻著。
凝暉殿內,一時相對無聲。
又一會兒,程玉關找來一本書,來到門口處的書案旁坐下看書,李勉也從書架上,找到岷地地方誌,來到西窗書案下。
兩個人相對而坐,一看就是大半個時辰。
李勉率先抬頭,揉了揉鼻梁骨,合上書,見程玉關還在認真看書,本想叫她停下回後宮,卻中途停下。
踱步走到程玉關身後,果然,她看得哪裏是正經古文,而是找了一本地方誌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地緣處,手裏還在比劃,似乎想了解這其中的風俗分布。
“進學也不老實。”
耳邊響起李勉的聲音,程玉關猛地回過神,從書中世界脫離。
“嗯?怎麽了?你要走了?我這就走。”
程玉關合上書,行雲流水的將書放回原位,再走回李勉跟前。
李勉看程玉關這一套熟練的動作,就知道她小時候應該不是個老老實實進學的。也不追究她,抬步往外走。
又回到甬道中,這是太陽已經西斜,李勉沒了來時的急迫,邊走邊跟身旁的程玉關叮囑。
“母後每日忙碌,你無聊時,可來凝暉殿看書,少往禦花園去。那裏人多眼雜,你這脾氣,去了也不痛快。”
程玉關點頭,“聽四哥的。”
李勉是皇宮坐地戶,他的經驗,程玉關自然要聽。
而且她也並不愛跟人打交道,尤其是跟後宮諸人打交道。
說到底,她是外來的,在後宮紮眼的很,她又不打算在宮裏長住,做個交遊廣闊,八麵玲瓏的人,有個能安穩待著的地方,她自然樂得去。
“不過你也不用太在意旁人。你是母後宮裏的,出去碰到人隻管拿出氣勢,端起架子,旁人也不敢輕易惹你。”
“嗯,”程玉關點頭,“聽四哥的。”
李勉見程玉關懂事聽話,便又接著道,“往凝暉殿去,最好過了午時,還從這甬道過去。這裏除了侍衛,一般沒人,便是有,也是借道的小黃門,清淨。”
“嗯,聽四哥的。”
…
“沉香,你可知錯?”
程侯府的靜遠堂,牛油蠟燭晃動,側間內室,老夫人端坐軟榻,賴嬤嬤侍立一旁,臉上帶著寒意,指著地上伏跪在地的沉香厲聲道。
沉香根本不敢抬頭,她被賴嬤嬤選中,從一個莊生子進府裏做大丫鬟,自然要感謝賴嬤嬤恩德。
盡管賴嬤嬤讓她看住大小姐,她也心甘情願。
沒想到,看似直脾氣的大小姐揣著明白裝糊塗,在府裏玩兒了一出裏根兒愣,愣是將府裏眾人都瞞了過去,她這個貼身丫鬟也不例外。
“嬤嬤,大小姐從祖地程家村便有了出繼的打算,不然,也不會準備這麽周全,連出繼文書也讓堂少爺帶來。大小姐打算多日,行事周密,瞞過府裏眾人,奴婢也是尋常婢子,哪裏能看透大小姐的心呀!”
沉香為自己叫屈。大小姐進府這麽多天,隻有在今日入宮前,反常了這麽一次,給伺候她一場的丫鬟分了珠子。
但是那會兒,府裏諸位主子都要進宮,她也不可能瞞過大小姐找賴嬤嬤匯報。因此,那分珠子這件事便被沉香隱瞞下來。
想來定然是大小姐打定主意一旦出府絕不再回來,所以才把東西分給她們。
想到進府第一天,大小姐就發作起來,讓人覺得她是個心思單純的直脾氣,後來又是誰也不讓,又深居淺出,隻將先夫人的嫁妝拿出來說事兒。
這人有弱點,就會讓人放心。
府裏眾位主子,既為了先夫人的嫁妝丟麵子惱怒,又為大小姐有在意的事情而鬆了一口氣。
哪裏想到,那根本就是大小姐故意為之,就是為了讓府裏眾人都放鬆警惕,以為有了交換條件,便放心帶她進宮撮合二小姐和五皇子。
如今大小姐順利留在宮中,那些嫁妝,甚至鋪子,都留在府裏,一件也沒有拿,這才讓府裏眾人失了警惕。
若是知道大小姐的圖謀是出繼,無論如何,也不會這般輕易,帶程玉關進宮,從而讓她有了靠山。
“早知今日,就該讓侯爺教訓大小姐一頓,也算是出了大小姐在府裏攪和多日的這口氣。”
賴嬤嬤恨恨道。
老夫人依舊撚著金剛子珠串,此時卻睜開眼睛,看向賴嬤嬤,“你去學武巷,想辦法把程琅那小子身上的出繼文書拿過來,小心些,別讓他起疑心。程玉關進宮這件事,先別透漏出去。”
“是,老夫人。”
賴嬤嬤應是,然後帶著沉香,往外走去。
…
“母親,大姐姐就這麽留在宮裏了?”
侯府,靈犀院兒裏,程玉樓拉著母親的手,不敢相信的氣憤道。
要知道,皇後出身高門,又素有賢名,所以京中貴女都以能在宮中小住,受皇後教導為榮。
至今京城之中,也隻有幾個皇親郡主還有國公小姐進宮,得以享受此殊榮,沒想到陰差陽錯,程玉關也留在了皇後的鳳儀宮。
程玉樓自然不甘心,又有些羨慕。
楊氏心疼的摟住女兒,安撫,“你放心,大小姐想出繼,不會那麽輕易得逞的,先讓她在宮裏得意兩天。”
提到出繼,程玉樓有些遲疑,“大姐姐出繼不好嗎?”
這樣,府裏的嫡女,就隻有她一個了。
楊氏拍拍女兒的手,輕聲道,“便是她出繼對咱們有利,但是這件事是她想要的,那就要付出代價。人哪能不付出代價,便達成心願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