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彩頭
字數:8316 加入書籤
“那邊在熱鬧什麽呢?”
正殿軒敞,程玉關跟皇後娘娘和英國公夫人正說著話,殿後,突然爆發一陣喧鬧。
皇後娘娘扭頭問梅玲,梅玲還未過去問詢,那熱鬧人群中,便走出一人,赫然是淑妃。
隻見她一身輕紗披帛,妙步來到皇後娘娘麵前。
“娘娘,幾個小的湊趣,要對對子,妾身看她們興致高,便許了她們,沒想到她們還打發妾身過來討彩頭呢!”
淑妃回神一指,程玉關跟皇後娘娘看過去,果然是一團貴女們聚在一起,正笑吟吟的看著這邊。
皇後娘娘索性招招手,讓眾人都過來。
足有七八名貴女,笑著簇擁著過來,為首的赫然是曾經見過一麵的福山郡主和程玉樓。
“娘娘,咱們詩社幾個姐妹都在,便想對個對子,給諸位娘娘和夫人助興。”
福山郡主這兩年大了,越發的從容,在皇後娘娘和諸位夫人麵前,沒有絲毫局促,大大方方道。
“好!”皇後娘娘高興道,“我這裏有隻鳳釵,誰若是勝了,就當作彩頭!”
鳳釵誰都有,但是皇後娘娘的鳳釵,意義非凡,幾個貴女的眼神當即更加亮了起來。
“那可真是太好了,謝娘娘賞賜。”
福山郡主福身一禮,看著梅玲用錦帛托盤盛著的鳳釵。
“娘娘大方,妾身也來湊趣。”一旁的淑妃突然開口,將手上一隻玉鐲拔下來,“這鐲子還是當年益州進貢,陛下賞賜,今兒也作為彩頭,給你們助助興。”
英國公夫人坐在皇後下首,見淑妃如此,笑吟吟道,“都說這鐲子是給兒媳婦的傳家寶,娘娘今兒竟然把鐲子拿出來,咱們幾個湊趣也該知趣些,免得在娘娘心怡的兒媳婦麵前,搶了您的風頭。”
老夫人說話風趣,一時間,宴上諸位夫人紛紛笑將起來。
“老身這墜子,也是老玉了,還算拿的出手,也做彩頭奉上。”
有皇後帶頭,淑妃和英國公夫人附和,底下的夫人們也紛紛跟著解囊,不過是一個珠釵,一個玉佩的事兒,湊趣罷了。
偏到了程侯府麵前,楊氏婆媳兩個,竟拿出一麵小巧精致的妝鏡。
要知道鏡子自來就是女子嫁妝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此時拿出來,在合著淑妃娘娘的玉鐲,在場的都是人精,頓時眼光變得異樣起來,幾個貴女站在當中,還有人打趣程玉樓,讓程玉樓臉上羞惱不已。
程侯府後,輪到程將軍府,常氏將手腕兒上的絞絲金鐲,褪下來放在托盤上,麵對周遭目光,常氏神色如常的解釋道,“眾貴女都是有才有貌,不光淑妃娘娘動了心思想要定下,妾身也都看上了。不拘是誰,能給我家老三做媳婦都好,這鐲子,就是誠意!”
常氏自上京來,看著端莊持重,沒想到開口也這般俏皮隨和,頓時眾人紛紛湊趣。
“放心,你家老三我見過,一表人才,這次你若沒選上,我定然要出麵,替你保個媒!”
榮昌伯夫人附和,眾人紛紛笑倒。
隻上首被些微搶了風頭的淑妃娘娘臉上笑意勉強。
很快,梅玲手中的錦盤,竟然就堆滿了金玉彩頭,那琳琅滿目的模樣,便是剛才還漫不經心的幾個貴女,看著也不禁鄭重起來。
“好了,彩頭可給你們備齊,誰能得,得看自己的本事了。你們盡管來,咱們給你們捧場做裁判!”
皇後娘娘揮手,示意福山幾個開始。
沒想到,福山郡主幾個耳語幾句,又再次上前,“娘娘,您跟前的程玉關程小姐,據說也是胸有丘壑的。咱們幾個對對子,玉關小姐不下場一試嗎?”
福山郡主話音剛落,幾個貴女便湊趣,“就是,咱們小輩兒對對子湊趣,娘娘夫人們看著便罷,玉關小姐跟咱們年紀相仿,別隻看著,也下場一試才好。”
眾夫人目光都看向皇後娘娘和程玉關。
也是,程玉關身為貴女,作壁上觀不合適。
“去吧,就當玩了。”
皇後娘娘讓程玉關也下場一試。
程玉關隻好從皇後身後側起身,來到殿前。
眾人隻感覺一道清涼的綠色起身,那輕柔卻不紮身的綠色帛料,頓時讓眾人眼前一亮。
這是程玉關從蜀地采購的布料,跟京城流行的夏日紗料不同,看起來輕薄卻沒有紗料的爛俗很適合夏日做衣裳穿著。
程玉關這一身,沒有做成京城寬寬大大的褶裙樣式,而是減了一半布料,所以裙子看起來清爽不少,卻更適合夏日穿著。
“玉關小姐這布料,看著特別,不知是哪裏產的?”
榮昌伯夫人是個心直口快的,看見便問出口。
程玉關拱手回應,“是益州帛布,用的是絲和棉混紡,所以又透氣又平整,就是做工不易,所以產得布料少,這還是我去益州送貨時,才發現的。”
女子之間,穿著打扮勝出一籌,便是出了風頭。
眼看榮昌伯夫人還要追問,淑妃連忙出麵,“既然少,那咱們就不奪人所愛了。先開始吧,貴女們都等急了。”
榮昌伯夫人作罷,宴會這才又回歸正題。
“皇後娘娘給咱們出題吧!”
福山郡主拱手相請。
皇後娘娘也不推辭,端坐上首,看向殿外,“屋內陰涼,屋外陽光炙熱,就以夏日為題吧。”
皇後娘娘話音剛落,就有一人上前,“清陰澄夏首!”
“好!”
這聯簡單,但是好在應景,完美承接皇後娘娘的題目。
程玉關扭頭看過去,又是一個熟人,國子監祭酒之女,程玉樓的閨中密友,沈紅溯。
國子監職位清貴,像程留川那般,一步登天的,很少,更多的,還是像國子監祭酒這般,在一個職位多年的。
所以沈紅溯此時,還是三品祭酒的女兒。
但是她的才情,卻讓她比很多貴女更加名聲在外。
她一出口,便奪了先機,一會兒便是不搶別人風頭,隻這一句,就足夠別人記住。
“麗景燭春餘!”
程玉樓接上。
這等出風頭的場麵,程玉樓怎麽能讓別人專美於前,因此緊隨而上。
“好,春餘二字好!今年節氣走的慢,可不是才過春餘嗎?”
眾人捧場。
程玉樓接住下聯,按規矩就要再出一個上聯。
隻見她看著程玉關,拱手,“力盡不知熱!”
這就是明挑了,眾人目光看向程玉關。
一般這般明著指定人選的,不管是挑戰還是情誼聯絡,眾人都不會搶這個風頭。
眾人目光不免都落在程玉關身上。
此時的貴女們,大多是十四五六的年紀,正值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舉止言談比前些年的急躁更從容不少,也更加有力度,不會像小時候毛毛躁躁讓人看不上。
此時眾人盯著程玉關,程玉關便從中,感受到了壓力,逼得她不得不認真對待。
“但惜夏日長!”
程玉關回道。
“好!”
一藕荷色麗裝貴女叫好,眾人也跟著捧場。
“這孩子,還是這般毛燥。”
國公夫人一聲自謙,顯然,這少女是英國公夫人的孫女,白曉靈。
隻見少女跟英國公老夫人樣貌相仿,臉圓潤潤的,眼睛也圓圓的,隻一支翹鼻顯得格外的精巧,讓她整個人圓潤中透出靈氣。
她一雙笑眼看著程玉關,眼睛亮晶晶的。
“再出一上聯吧,玉關小姐。”
“晴日暖風生麥氣。”
程玉關出了個簡單的,她不以文采見長,自然也不會找什麽千古名句來揚名。
名不副實的日子,內心不踏實。
“綠陰幽草勝花時!”
又是程玉樓最快。
她的文采,果然不是說說而已,也怪不得總是有人捧著程玉樓,楊氏和程侯,都以此為傲。
接下來,仿佛成了程玉樓和沈紅溯幾個姐妹的主場,她們一句一句,接的越來越快,本來看戲一般的貴婦人們,此時也被吸引了心神,看著場上的貴女們,想要知道最後究竟誰拔得頭籌。
最後,程玉樓一句“夏氣入池塘,荷知有暑先擎蓋”,算是難倒眾人,無人對上來,還是程玉樓自己對的下聯,“春光歸苑圃,柳為無寒盡脫棉”,毫無疑問,此局,程玉樓勝出!
淑妃娘娘滿意的站起來,來到場上,看著皇後娘娘,“玉樓文采出眾,讓咱們都看得目瞪口呆。如今要頒布彩頭,皇後娘娘能否給她這個薄麵,親自出麵。”
眾人聽了,都看向淑妃和皇後。
京城中早就有淑妃和五皇子心儀程玉樓的傳聞,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淑妃親自出麵,求皇後給她未來兒媳加禮,雖不是什麽正式的場合,但是京中貴婦人都在,也算是過了明路。
就是不知道,淑妃自己選兒媳婦,為何幾次非要讓皇後出麵,皇後一向溫和,行事有度,難道會無端阻攔她五皇子的婚事不成。
眾人不明白淑妃用意,皇後卻抬頭,看向程玉關。
見程玉關一臉懵懂,顯然也不明白淑妃此舉深意。
這貴婦人,哪裏有閑心玩樂,每次出手,必有用意。
這次這個對對子的遊戲,也是如此。
程玉樓碾壓眾人,以有備趁無心,跟淑妃配合的天衣無縫,就是要皇後開口,定下程玉樓的名分。
今兒淑妃為程玉樓請賞,明兒京城中就該傳遍了,淑妃屬意程玉樓做準皇子妃。
若是不了解兒子的心意,皇後自然樂得順水推舟,但是自己那個不省心的兒子才開竅,皇後自然不想這麽輕易隨了淑妃的意。
“陛下駕到!四皇子,五皇子到!”
禦駕突然駕臨,眾人連忙起身迎接,淑妃更是麵上一喜。能求得皇上禦賜,自然更加名正言順。
這兩年,因為四皇子的婚事拖延,她的五皇子也不得不跟著耽誤下來,不然,她早就要給陛下吹吹枕邊風了。
三道挺拔身影從殿外背光而來,龍行虎步,瞬間就到了皇後跟前。
皇帝一身玄色常服,伸出手親自將皇後扶起,“平身吧。”
接著帝後落座,看著場上的人,皇帝好奇。
“梓潼,這是在做什麽?”
皇後指著梅玲手中的托盤,“淑妃和眾位貴女,剛才給咱們表演了一場文采盛宴,對子出彩的很,可惜您來晚了。”
皇帝瞬間了然。
淑妃趁機出列,“陛下,程侯之女,程玉樓拔得頭籌,這彩頭,就由您金口,禦賜程玉樓吧。”
皇帝哈哈一笑。
婦人的機鋒他哪裏懂,而且來的又晚,更加不知道原委。
但是淑妃的請求也在情理之中,皇帝正要順水推舟答應下來,四皇子卻意外出列。
“父皇,程將軍之女,程玉關從荊州回來。這次剿匪,她也是助力兒臣頗多。”
皇帝的目光看向人群中的程玉關。
“兩年不見,朕還認得你。”
“陛下目光如炬。”
皇帝的記性果然好,精準的看到程玉關,程玉關從人群中出列,拱手回禮。
李勉趁機下來,和程玉關站到一起,“父皇,既然眾位貴女對對子,彩頭也不少,幹脆每人都有,不偏不倚。至於程侯小姐拔得頭籌,玉關助力剿匪,不妨讓她們先選。”
皇後聞言,看向兒子,心下滿意,不愧是年輕的腦子,轉的就是快。
皇帝聞言也點點頭,“說的有理。見者有份,程玉關,程玉樓重賞。來人,從庫房選出今年的貢品布料,給兩位程小姐加禮。”
“謝陛下!”
“謝陛下!”
“謝陛下!”
程玉關程玉樓兩人拱手謝賞,卻不妨,竟然出現了不該出現的聲音。
程玉關彎腰,看向身邊跟他一同行禮的李勉。
這陛下賞賜我跟程玉樓,有你什麽事兒?
程玉關不解的看向李勉。
李勉卻隻衝程玉關一笑,沒有多說什麽,神色如常的起身,麵向父皇母後。
皇帝卻和皇後對視一眼。
有些時候,有些話,不必明說,都懂。
麵對皇帝的目光,皇後無奈點頭,示意就是您想的那樣。
皇帝捋著修剪整齊的胡須,又看向程玉關,接著轉而看向李勉,隻見李勉神色鄭重,不閃不避,態度昭然若揭。
這正殿之上,可不隻有皇帝一個明眼人。
淑妃和五皇子,隻慢了一步,就被四皇子搶先,此時氣的鼻子噴粗氣。
奈何,這會兒五皇子也不好下場,直接站到程玉樓身邊,那就成了兄弟兩個打擂台了。
場上其他貴婦人,貴女,也都心下有了眉目。
隻程玉關,在眾人了然的神情中,心中莫名。
怎麽一瞬間,好像就發生了所有人都懂,就我自己蒙在鼓裏的事兒?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