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加裏森敢死隊》二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A+A-




                      “就是這裏,”呂組長指著電視機裏定格的畫麵說道
    “這裏的ir,我先給譯的是先生,然後胡廠長說不對,二版又給譯成了長官。”
    “可我還是給否了,”胡廠長接話道
    “我現在想把他暫定成隊長。可聽著又覺得和他們那身披掛不搭配。小江,你有什麽好想法。”
    “這個嘛?”
    江山才剛看出點眉目。
    但即使隻播放十多分鍾,出場的各個角色就已經展現出了各自明顯的人物特色。
    不得不說,這部拍攝於1967年的《加裏森敢死隊》,即使拿到現在也同樣可圈可點。
    但它的命運卻一直不咋的。
    該劇不止是在國內半路夭折,就是當初在米國播放時也同樣半途而止。
    據說,當時正處於1968年的走戉戰時期。
    反戰情緒空前高漲,電視台迫於形勢隻好半路打住。
    江山看著胡廠長口中的這位“隊長”加裏森中尉。
    西點軍校畢業生,米國陸軍情/報局中尉,敢死隊隊長。
    不由在腦海裏浮現出了,上一世參觀上海譯製片廠時見過的一本翻譯劇本。
    其中關於“加裏森中尉”的稱呼也同樣經曆了多次改動。
    隨著穿來時日的逐漸增長,江山越發明顯的感覺到現在自己的大腦裏,仿佛有一個空間。
    在那裏存滿了上一世的所見所學,曆曆在目,無比清晰。
    “翻成隊長的確更好,”江山此時依照上一世看見的劇本說“不過……您二位覺得頭兒怎麽樣?”
    “頭兒?”呂組長開始反複念叨“頭兒……頭兒。”
    經驗豐富的胡廠長立刻重新播放剛剛的片段,並自行代入中文“頭兒。”
    “啀,有那麽點意思了。”
    呂組長點了點頭“叫頭兒的確比隊長更符合他們這隊人馬的氣質。”
    “什麽氣質,”胡廠長笑了起來“不就是無組織無紀律嘛。”
    三個人都笑了起來。
    胡廠長沉思了幾秒後,決定道“我看這樣吧,按照劇情的發展,隊裏氣氛嚴肅時叫隊長,平時放鬆時就叫頭兒。”
    江山笑眯眯的看著胡廠長,胡嘯也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翻的不錯,今天上午的工資就不扣了。”
    “啊~”江山滿以為又賺了兩塊。
    “啊什麽啊,還不趕緊回組去。”
    “遵命,”江山立刻站起了身“頭兒,這個《加裏森敢死隊》的配音小組能算我一個嘛?“
    正被江山一聲”頭兒“喊樂了的胡嘯,大手一揮“算你一個,正好明天上午陪我去趟電視台,那邊好像遇上了什麽難事了。”
    “歐了!”
    江山轉身就要走,卻又被胡廠長叫住了“你這個哦了,又是什麽意思?”
    “噢,”江山笑道“就是的意思。”
    看著江山離開的背影,胡嘯越發覺得這個新招來的年輕人身上有不少新鮮的招式“呂組長。”
    “哎。”
    “我覺得咱們譯製廠以後同事間說話,也應該加一些日常外語,說不定咱們說著說著就也能像那小子一樣鬼點子直冒了。”
    “好的,頭兒!”
    “嗯?……哈哈哈哈哈!”
    ……
    “吃飯啦!”
    江媽一聲喊,一家人很快圍坐在了餐桌旁。
    香噴噴的大白菜燉肉看著就饞人。
    但江山仍捧著《三打白骨精的》,思考著35張構圖。
    江媽給他碗裏夾了一筷肉“都吃飯了還捧著書幹嘛,趕緊吃完去睡一會。”
    “嗯。”江山頭都舍不得抬一下。
    “今天怎麽又吃肉?不過了!”江爸心疼的夾起一筷肉。
    江媽挖了他一眼“這不仨兒昨天又給了我三塊錢,讓我全給買成肉,一家人痛痛快快吃一次。”
    “小哥又給了三塊?”小妹江川一臉詫異“對了小哥,你在譯製廠上班能幫我要張電影票嗎?”
    “啀?”江山一秒抬頭“我怎麽沒想到這茬?行,明天去要要看。”
    “也幫我要一張,”二哥江河難得開次口“聽說最近電影院放的是一部南絲拉夫的電影,叫什麽……?”
    江川嘴快“瓦爾特保衛撒拉熱窩。”
    “對,就是這名。”
    “大哥,你去不去看?”
    江川推了推大哥江海的胳膊,大家這才注意江海一直沒怎麽搭話。
    連著身邊的江小魚和江小白,也陪著爸爸一塊默默的嚼飯。
    江媽心疼的看看兩個小乖孫“你大哥最近可真不順啊,誰能想到《浦江日報》也能成虧損單位了,唉!”
    江爸最近也在操心這事
    “之前報社忽然升你做總編時,我高興了兩宿沒睡,沒想到你們這樣的單位也會虧,老大,你們這些當領導的就沒想點對策?”
    大哥江海今年28歲,這個歲數就坐上報社副總編的位置的確可喜可賀。
    不過他這會頭疼的厲害,把飯碗擱下後歎聲道
    “現在每家報社的情況都差不多,之前報上財政局的款項,無論大小很快就能批下來,可現在不是打回,就是再議的……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聽了大哥的話,江山的筷子忽然頓住了。
    如今是1978年,這個時代還沒有恢複商業廣告。
    對於報社來說,基本上就是小報抄大報,大報抄主報。
    沒有攀比更沒有競爭意識。
    媒體存在競爭,無非是為了提高自家發行量。
    而提高發行量的目的,是為了招攬廣告業務,創造收益。
    反之,則不需要廣告。
    因為這個年代,無論哪個級別的報社,不管盈虧都是國家撥款扶持。
    從報社的原材料、設備,到工人的工資獎金……全部由財政部統一撥發。
    不過根據江山對曆史的了解,這樣的局麵很快將被打破。
    江山這位前世的新媒體廣告大佬,無論上學還是工作,就沒離開過廣告設計和廣告策劃。
    期間更是帶隊搭建了六次《廣告與社會發展》的推演模型。
    不但對國內外無數知名廣告如數家珍,更對廣告發展與社會進程了如指掌。
    就算是在出事的那晚,江山仍坐在電腦前研究著《廣告與社會發展》推演模型。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晚的原因,反正現在的江穿越者也自帶了一個外掛。
    此時此刻,江山的腦海中跳出了一串數字1979年、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