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茅台酒夾心糖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A+A-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天,一個都不出聲了。
    不用想江山也明白,剛剛那位小同誌踩到紅/線了。
    他此刻也加入了黃華的陣營。
    一根一根吃著青椒,恨隻恨雞蛋已被人提前收繳了。
    “其實也沒什麽不能說的,”
    終於,古台長的聲音打破了寂靜,用筷子指著剛剛那位小夥子說道“你要不提我倒忘了這事了。”
    然後重新看向他的兩位飯友,說道
    “72年泥可鬆訪問我國時,就住在茂名路的錦江小禮堂,當時一起隨行的有兩百多位外國記者。”
    “浦江外/事部/給米國代表團的成員,和隨行記者們每人準備一份禮物。”
    “於是,他們每人收到了5斤茅台酒心巧克力,5斤大白兔奶糖。”
    “沒想到這導致了,米國人回國時的行李直接超重。”
    “許多米方記者和工作人員,為了帶走茅台糖和大白免,把不少多餘的鐵殼膠片盒留在了賓館裏。”
    “當時領導派我帶著記者伍亞冬,去賓館拿回了這些鐵殼膠片盒。”
    “上麵特地關照,必須把膠片盒帶到暗房後再打開,擔心裏麵藏著定時炸彈。”
    此時此刻,江山和黃華也跟著古台長的話題,緊張了起來。
    古台長故意一字一句道“當伍亞冬在暗房裏,小心翼翼打開鐵殼盒時……”
    古錚錚一拍大腿“發現裏麵全是國內稀缺的伊斯曼電影彩色膠片。”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之後我們台用這些記者留下的彩色膠片,拍攝了浦江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輕工業園地百花盛開》。”
    “片長18分鍾,拍完後,膠片還有剩餘,又加拍了一部3分鍾的彩色新聞片《浦江絲綢》。”
    “桃杏枝頭,似錦繁花,”許工說的雙眼放光“那是我見過最美的畫麵。”
    一頓飯,江山同誌猶如上了一堂浦江電視台的曆史課。
    莫名冒出了一個念頭,既然穿越了,為什麽不再早二十年。
    但下一秒,想到了那十年,當即清醒。
    果然,人就不能吃的太飽!
    ……
    當江山還在電視台裏吃飯的時候。
    江爸正一臉嚴肅的,蹬著自行車往家趕。
    前麵一隻小竹椅坐著江小白,後坐一隻小竹椅坐著江小魚。
    搖頭晃腦的江小白,一路笑眼彎彎、哼哼唧唧。
    如果這一會,有人與他們相對而行,就會看見一對表情反差很大的爺孫倆。
    “小白啊,今兒幼兒園裏教新歌了?”
    聽了一路的江向南,漸漸散去了一臉愁容“調調還怪好聽的。”
    但是這孫子的嘴皮子不大利索,爺爺一句詞也沒聽清。
    被爺爺這一誇,江小白唱的更起勁了,兩條小胖腿還跟著晃悠了起來。
    江向南伸頭看了一眼,還好腿短,不會卷進車軲轆裏。
    慢慢地,後坐的江小魚也跟著唱了起來,這一次江向南終於聽清了。
    “對所有的煩惱說byebye,
    對所有的快樂說hihi,
    親愛的親愛的……”
    這一路,一前一後兩個孩子的小合唱,就沒停過聲。
    當自行車拐進安和街的時候,江向南已經出師了。
    跟著兩孩子一塊搖頭晃腦“對所有的煩惱說byebye……”
    喇叭褲的事,早丟到二裏路外了。
    但,一踏進小院,又迅速給找了回來。
    江向南驚訝的看著院子裏滿滿當當的展板。
    今天自己沒買到的《浦江日報》,小院裏竟然立著20多份。
    抱下一雙孩子後,江向南湊近一看。
    紅色,橘色的畫筆,醒目的框著報紙上關於喇叭褲,或《望鄉》的報導。
    在報紙之外的展板空白處,還用最大號的字標上了“導讀”。
    【華國青年報呼籲從青年人的發式和褲腳談起】
    【仁民日報專欄曹寓為喇叭褲發聲大膽睜開眼睛】
    【解方日報女同誌們紛紛湧進人/民商場,真由美同款的絲巾在哪裏?】
    【浦江日報接力為喇叭褲發聲】
    ……
    不用多做解釋,江向南已經完全感受到了,這些展板將會給四車間的喇叭褲帶來什麽。
    “爸,”
    小女兒江川,提著“真由美”和“栗源小卷”走出了家門
    “還有多少喇叭褲沒賣掉啊?”江川一臉嫌棄“天天和她們在一個屋睡覺,我半夜都不敢睜眼了。”
    “都睡覺了睜什麽眼?”江爸小心翼翼接過女兒手中的二位上仙“不行就全擱我屋去。”
    “放我屋裏也行。”這時,老二江河也提了兩個出來。
    江爸搖搖頭“你那屋哪有能下腳的地方?對了,這報紙是怎麽回事?”
    “老三早上送回來的,”江河一五一十“他自己畫好一塊就去了電視台,剩下的由我完成。”
    “兒子啊,”江向南用力拍了拍江河的肩膀“向你們這樣的小子,生十個都不嫌多。”
    晚上七點不到,和之前一樣的時間。
    四車間的喇叭褲小分隊,再次出現在了浦江最大的五家電影院門前。
    由於江家的老大和老三,日理萬機,今後就不能到場幫忙了。
    所以,負責大光明電影院的兩個小組,二合為一。
    來了沒多久,江爸沒看見大媽小隊。
    卻發現電影院售票窗口前,買票的隊伍比平日壯觀多了。
    一打聽才知道,全因為今天的《浦江日報》上,轉載了大作家曹寓的一篇文章。
    【我聽說電影《望鄉》有可能被禁,這麽好的電影怎麽能錯過,於是趕緊托人買了一張電影票……】
    這個消息立刻一傳十,十傳萬……
    於是,原本隻對《追捕》有興趣的市民,又來看《望鄉》了。
    還是欲速則要達的那種。
    江爸忍不住感慨,這應該就是老三常掛在嘴邊的名人效應吧!
    容不得他多想,也就幾分鍾的功夫。
    “服裝二廠的喇叭褲終於來了……”
    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
    頓時,女同誌們全都圍了上來。
    幸好今天兩個小組合在了一塊。
    這一會,看貨的看貨,收錢的收錢。
    雖然各個忙的滿頭大汗,但仍舊沒忘了微笑服務。
    江河努力翹著嘴角,也不知道算不算在笑。
    反正有他站的地方,女同誌們明顯放不開。
    到最後,居然主動排起了隊伍。
    此時,服裝二廠的吳廠長,正靠在家裏的沙發上泡腳。
    忽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來,接著,江向南的聲音又在門外響起
    “吳廠長,老吳,快給我簽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