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 章 江山同誌的套路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漸漸地,30房間的三位看客,已經大概瞧出了江山同誌的套路。
他,總是在一幅沙畫剛要完成的同時,將它一把扶平。
然後,再勾著他們繼續看,繼續猜……繼續過電。
江山的聲音再次響起:“觀之如畫,恰似飛……”
畫台之上,就在一幅莫高窟的飛天仙女,即將完成的時候。
古錚錚一把抓住了江山的手:“先別飛了,讓我踏踏實實看上一眼。”
終於,江山的雙手停了下來,好久不玩手工藝了,有點手生。
還好,這個時間點,沙畫尚未現世。
隨便一出手,必將驚起一灘鷗鷺。
更何況,他的沙畫造詣還是經得起人民考驗的。
看著終於沒再被抹去的畫麵。
30房間內的三位看客,先同時舒了口氣,緊接著又趕緊仔細瞧了起來。
這一會,古錚錚抓著江山的手還沒舍得撒開,生怕眼前的仙女,再被這小子一把收了。
“真是不錯,”古錚錚看著畫台,忍不住誇了一句。
沒想到,平日裏視為塵土的的黃沙,在江山的一頓搗鼓後,居然能呈現出如此美輪美奐的畫麵。
“這叫沙畫,”江山對房間裏的三位同誌解釋道:
“雖然細小,但是聽話,你想讓它們組合成什麽畫麵,都成。和一顆顆針角繡出一幅鴛鴦戲水是一個道理。”
江山盡量解釋的通俗易懂。
如今,無論是插畫師,還是廣告創作,他都是以繪畫藝術的形式展現。
那麽,如果再讓江山選擇一個廣告形式,“畫”依然是首選。
完全符合他,民間藝術者的身份。
和繡花一個道理?
古錚錚沒再吭聲,伸出一隻手指在沙台角落的細沙上,略微劃了幾下。
暗罵,哪有他說得那麽輕巧。
在新聞單位一幹就是二十多年的古錚錚,也見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繪畫形式。
石畫、板畫這些常見的不說,一些個鐵畫、皮畫、雕核桃、雕雞蛋……
各個稱得上玲瓏剔透、巧奪天工。
但,都沒有眼前這座沙台令他肝顫。
江山看著古錚錚一聲不吭在繞圈,趕緊又跟進了一句:
“當然,任何藝術形式,都離不開經年歲月的練習。”
這次,古錚錚點了點頭,表示這還說的通。
另一邊,黃華手扶眼鏡弓著腰,看的那叫一個仔細。
正看得入迷時,眼角瞥見了古錚錚在拐角畫得圈。
不容易啊,不容易。
別看小江同誌嘴上說得那麽輕鬆,背後還隻不定吃了多少苦。
這些知識青年中走出來的牛人,他還是了解一些的。
看著麵前這座畫台,黃華點了點頭,不過江山這個苦吃得還是很值得。
浦江裝潢公司在國內廣告業務尚未解禁之前,做得都是對外出口宣傳。
這麽多年周旋於世界各國之間,對老外的那些個喜好。
黃華不說百分之百的了解,也已經掌握了7、8分了。
除了新、奇、特,就是神秘、稀有、外加得來不易。
江山這一招,正好齊活了。
巧了,江山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就曰本這輯絲綢廣告來看,後世標準的日係畫風已初見端倪。
國內青山秀水數不勝數,但無論是現在的燕京,還是浦江電視台,絕不可能有他們那樣先進的拍攝器材。
再者,時間也不允許。
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接上沙畫。
沒見過的事物,永遠是劃時代的高端局。
對賞心悅目的畫麵來說,視覺盛宴,就是降維打擊。
本以為已經揭開了東方的神秘麵紗,沒想到下麵還有一幅黃金麵具。
就像現在30房間裏三位看客一樣,還沒有來得及看清眼前的沙畫,就一把扶平。
然後,再勾著觀眾繼續看,繼續猜……繼續過電。
沒看清不要緊,等華國的絲綢廣告,再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繼續看。
任何廣告,不談抓眼球、不談留觀率,都是耍流/氓。
自古義不行甲,在商言商。
不能幫甲方招來買家的廣告,說上大天也沒用。
黃華深諳此道,再次抬頭看向江山時,道:“小江同誌,可以教我學沙畫嗎?”
“沒問題啊,”江山爽快道:“其實很多畫家畫得比我好得多,隻不過我使了些小聰明,給它加了個光源。”
古錚錚和黃華同時:“……嗬嗬。”
真是個實誠的孩子,他都不知道他這手有多牛。
其實,江山說得沒錯。
沙畫這門手藝,說是外國人開創的,其實不然,國內的老藝術家早就玩上手了。
隻不過,差了個打通任督二脈的光源。
這一會,張路喜顏悅色。
他沒像古台和黃華一樣藏著心事。
此刻,心裏隻覺得興奮,今天可算是開眼了,回去後又有一件和哥們炫耀的事物了。
“對了江山同誌,下午寫清單時,”張路笑著問:“你不是說了句:先準備這幾樣。難道還有其它需要?”
“對啊,”黃華也想起來這茬:“難道除了沙畫,還有別的?”
古錚錚沒說話,隻在看江山。
“當然,”
江山走過去把燈打開,看著其他三人說道:“我準備的這支絲綢廣告,一共需要三座沙台。”
他看了眼黃華,黃華當即點頭。
江山繼續:“還需要配樂和旁白,我負責沙畫,旁白誰來?”
說完,他看向古錚錚。
與此同時,張路也看向他的領導。
但,黃華沒看,他笑著緩緩說道:“我的聲線還行,可以試一試。”
江山搖搖頭:“你的聲音太耐人尋味,還是古台長的聲線合適。”
張路:“我同意,還是古台的聲音合適。”
古錚錚當仁不讓:“那就我來旁白,”
這一會,古台長仿佛找到了0年前的感覺:
“同誌們,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不分科級也不分單位,一定要齊心協力做出一支優秀的絲綢廣告,絕不能看著這顆璀璨的明珠,就此埋沒。”
嘩~
30裏,掌聲一片,包括古台長自己在內,都拍得震天響。
接下來,各就各位,分頭行事。
江山和古台長留在房間寫旁白。
張路上燕京電視台求助配樂。
一身灰色中山裝的黃華,戴著一副蒼青色的袖套,開始製作另外兩座沙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