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紅星日化廠的袁科長

字數:6625   加入書籤

A+A-




    江山走了過去:“走,三叔領你們去。”
    在他看來,大哥對念台詞的興趣遠勝過自己。
    最近一陣,呂曉姐時不時就會帶著幾張台詞過來家裏對詞。
    一開始隻是她和二哥兩人,漸漸的,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壯大。
    據呂曉姐回憶,她剛到浦江譯製片廠的時候,連配角的台詞都念不上幾句。
    每當別人對戲的時候,呂曉都會端個小板凳坐在一旁,邊觀察邊琢磨。
    下班後,再把劇本帶回家,不斷練習自己想要配音的角色。
    這一次,呂曉要為《華麗家族》中的女管家相子配音。
    這,可是一個很有戲份的角色。
    所以,呂曉也格外重視。
    她家裏人口簡單,除了兄嫂就是她。
    幸好,在這個時候遇上了江河,老江家的人口基數,完全撐得起這部《華麗家族》。
    “小白呢?”江山牽著小侄女走出了家門。
    江小魚向前院指了一下:“跟肉肉在一塊玩呢。”
    說話間,江山已經看見了兩個蹲在地上的小胖子。
    他彎腰抱起了其中一個小肉球:“小白想吃桂皮豆了?”
    江小白玩得臉都花了:“想呲。”
    “還想吃什麽?”
    “橘子糖、巧克力……”
    正好三叔也想吃了,前兩天小賣部的巧克力都給江河買空了,江山今天得過去看看上貨了沒有。
    12月29日,《浦江日報》的《張大娘家的花母雞》連載到了第三日。
    今天一早,市工商局薛科長就帶著一位同事出差前往蘇市。
    他決定親自去和江寧玩具廠的廠長見上一麵,也好再深挖一些《浦江日報》的資本違規行為。
    浦江日化廠的廠長辦公室裏,何科長正興奮的拿著一張今天的《解方日報》,走著圈的朗讀:
    “我們要給《浦江日報》頒發一枚金牌,他們在12月23日刊登的這條商業廣告,猶如冬天裏的一聲《春雷》,預告著……同時,也要向浦江日化廠頒發一枚金牌……”
    “嗬嗬嗬嗬,”
    坐在辦公椅上的曹廠長,在一旁嗬嗬嗬的笑著。
    越聽越美:“怎麽樣了何科長,你那邊的人手還夠用不,不行我再給你添幾個。”
    “您最好在給我加兩位,”何科長收了報紙,笑道:“瞧見我的黑眼圈沒,昨晚我就睡了三小時,一直在倉庫盯著出貨。”
    “黑點好,”曹廠長點點頭:“早上我還和李主任商量這事呢,照這樣下去,倉庫的貨都不夠發了,得重新開機生產了。”
    何科長也正想說這事呢:“我看也是,您沒瞧見咱們兩個門市部的銷售情形?一波接著一波的人,連男同誌都過來排隊了。”
    城市的另一邊,紅星日化廠。
    業務科的袁科長,正站在廠長辦公室裏不停的擦汗。
    洪廠長端坐在椅子上,滿臉鐵青的念著手裏的《解方日報》:
    “猶如冬天裏的一聲《春雷》,同時,也要向浦江日化廠頒發一枚金牌……祝他們研究出更多像“春雷”洗發水這樣受歡迎的好產品。”
    啪的一聲,洪廠長把手裏的報紙扔的老遠。
    一旁的書記也跟著搖頭:“袁科長,我怎麽聽說這《浦江日報》的總編,當初可是先找的咱們廠?”
    “就是先找的我們,”不提這個還好,洪廠長現在隻要一想到這茬就更來火,他指著袁科長氣道:
    “伱看你幹得這事,找上門的好事都能被你給拒了。不然的話,現在在倉庫裏忙著發貨的,不就是咱們廠了。”
    書記今天一早還特意去浦江日化廠的門市部,悄悄偵查的一下。
    沒想到,正好遇上了同樣也躲在街對麵的洪廠長。
    兩人看得那叫一個羨慕啊!
    一輛輛小貨車排著隊從浦江日化廠開出來,門市部裏搶購的婦女同誌也非常積極。
    紅星日化怎麽也沒想到,7塊錢一瓶的“春雷”洗發水也會有那麽多人搶著購買。
    “兩位領導,我當初也沒想到會是這樣啊,”袁科長心裏那個恨啊。
    這《浦江日報》日報的總編真不是個東西,如果當初他肯保證紅星洗發水的銷量,自己不早就和他簽合同了。
    “其實這也是好事,”袁科長倒是個知錯就改的:
    “既然他們的春雷做個廣告就能買得這麽好,那咱們紅星也可以,當初《浦江日報》給我的廣告報價單還在抽屜裏,五百塊錢登一天,還有優惠。”
    廠長和書記對視了一眼,說得也是啊。
    “這事你不早提。”
    “趕快抓緊時間,貨不等人。”
    “是是是,”袁科長立刻往外退:“我吃過午飯就去找他們。”
    洪廠長兩眼一瞪:“馬上就給我去,袁大慶我可警告你,這事你要再給耽誤了,這業務科科長的活,也就甭幹了。”
    後天,是浦江電視台出發去曰本的日子。
    這一會江山和黃華,肩並肩向台長辦公室走去。
    這次的赴曰參觀學習團,浦江電視台方麵一共五人。
    除了江山和黃華,另有浦江電視台的三位。
    “大家都認識一下,”古錚錚介紹道:“這位是我們台的記者李玉同誌,她也會一些曰語,這一次將和我們一同出國訪問。”
    辦公室裏的幾位相互介紹了自己。
    接著,在知曉了一些出國訪問的注意事項後,古台長又指了指放在一旁的幾隻黑色旅行箱。
    “台裏麵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出國訪問用品,走出國門之後,就不僅隻代表咱們自己了,還代表了國家,一定要注重儀容儀表……”
    江山拎過旅行箱,他沒想到這個年代的旅行箱也有滾輪了。
    雖然還不能萬向,但總好過讓自己提著。
    “還有西服?”黃華已經打開了旅行箱。
    李玉記者的手更利索,驚喜道:“連公文包也準備了。”
    江山低頭看著塞了滿滿一箱的“儀容儀表”,黑色的呢大衣看著就不暖和,好在款式不孬。
    抬頭問道:“古台,咱們一共要去幾天?”
    “預計是七天時間,”古台長對江山笑道:
    “五天的廣告節,期間咱們還要去聯係好的電視台參觀學習,時間是充裕的,你們去了後一定要多看看多學學。”
    江山點了點頭,這個時期的曰本,他早就想去看一眼。
    第二次石油危機時的曰本,表現的還是可圈可點的,至少比米國強。
    不過眼麵前這箱衣物,倒更讓他驚喜。
    這兩年國家的各行各界,對出國訪問學習的熱情與支持,近乎有求必應。
    等到了80年代中期,這一現象則會更加瘋狂。
    當江山推著旅行箱走進家門的時候,可把另外兩兄弟羨慕壞了。
    “西服、呢大衣,”江海一件件提溜了出來:“老三這趟可算是賺了,該有的都有了。”
    江爸摸了摸衣服料子:“不錯,很好。”
    “大哥,”江山這一會隻關心:“蔡主編今天來找你了?”
    江海臉上的笑容,嗖一下就沒影了:“下午來了一趟,說是工商局的人又過去找了幾位同誌問話。”
    江山皺著眉道:“還是廣告的事?”
    “不隻呢,”江海這一會也有些不踏實了:“說是局裏對江寧玩具廠的事很重視……”
    後天,江山即將出發去曰本了,本該高興的一家人,這一會卻怎麽也提不起精神。
    12月30日,早上八點剛過,工商局的戴副局長,就接到了市領導打來的電話。
    剛聽了兩句,戴副局長就明白了:
    “請領導放心,我們局裏已經派出了相關人員,對《浦江日報》這次的違規行為進行了徹查。並且為了消除影響,已於前幾日就暫停了總編江海的一切職務。”
    “什麽?你再說一遍,”對方的官腔都被他打亂了:
    “你們把江海同誌的停職了?現在上麵通知要我嘉獎《浦江日報》……”
    戴副局長當場愣住了:“嘉獎誰?嘉獎《浦江日報》?”
    “不然呢?嘉獎你?”對方在電話裏的聲音越來越狠:
    “上麵委托市裏嘉獎,你倒先把人的職給停了,我告訴老戴,知道這次是誰給下的嘉獎令嗎?”
    戴副局長有點眼暈,他此刻的眼前仿佛看見了一條扶搖直上的血壓柱:
    “明白了,我馬上就派人,不,我自己親自去把江海同誌給請回來……”
    之後,工商局的一輛奶白色的上海牌小汽車,全速駛了出去。
    臨出大門口時,戴副局大嗬了一聲停車。
    然後,對著窗外一位正推著自行車的男同誌,喊道:“薛科長,回來了?”
    薛科長彎著腰,向車內笑道:“回來了,戴副局我這次蘇城之行的收獲……”
    “行了,不用詳細匯報了,”戴副局長咬著後槽牙說道:“你先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就去外地報到,開車。”
    “去哪?”薛科長一時沒聽明白:“戴副局,副局,你要我去哪報到?”
    坐在小汽車裏的戴副局長,冷冷的對前排的工作人員交待道:
    “薛科長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一定要找一個可以鍛煉人的地方。”
    前排立刻點頭:“好的局長,我明白了。”
    開車的司機是個老油條,他說起話來可一點不避嫌:“哎呦,不知道哪個地方能攤上這一位,有日子熬嘍!”
    一臉嚴肅的戴副局長,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浦江日報》的江總編是住安和街?”
    “是的,我剛才已經核實過了。”
    “嘖嘖,”戴副局長搖了搖頭:“那一片好像……嘶,這麽好的一位同誌,難道還沒給分配住房。”
    “應該還在排隊吧,他之前是副刊部的主編,目前隻在報社暫代副總編一職。”
    “臨時副總編,就已經取得這麽好的成績了?”戴副局長由衷的感慨:
    “人才啊,這樣的人才必須好好嘉獎。”
    戴副局長時刻念叨著市領導交待的任務。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