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撐起香江半個文壇的黃霑

字數:7220   加入書籤

A+A-




    都說,有梧桐樹的地方才是浦江,安和街上也立了不少梧桐樹。
    遠遠的一瞧,亦小有綠意。
    一開始還雄赳赳氣昂昂的胡嘯,趕了半小時的路後,已經把皮鞋的後幫踩了下去。
    一路提溜著當拖鞋使。
    “您那二八大杠呢,”江山自己也沒騎車:“怎麽沒騎出來?”
    胡嘯停下了腳步,靠在一棵梧桐樹旁掏香煙:“別跟我提自行車,他古錚錚現在出門可是小轎車。”
    江山笑了:“古台那車我坐過幾回,的確不一樣啊!”
    “嘁,”胡嘯挖了他一眼:“早知道老子不替他操心廣告的事了。”
    江山撇了撇嘴,想起了自己的幾幅字畫。
    “江山~”
    “有什麽指示?”
    “我不想走了,”胡嘯靠在大樹上:“你去把老爺子請出來,我們就在街角的小飯館隨便吃點。”
    “成,”江山轉身就走:“您先過去占個桌。”
    走了這麽久,他這會真餓了,也不知道李叔吃了沒。
    三步並作兩步,走進小院後。
    正好和小廚房的江媽瞧了個正臉:“怎麽這個時候回家?我沒做你的飯。”
    “您不會連自己的飯都沒做吧?”
    “一個人隨便對付點就得了,不然還得自己收拾。”
    江山仔細一想,自己好像也是一樣:“譯製廠的胡廠長,讓我叫上李叔一塊上外麵吃飯。”
    “你李叔好像正在吃……”
    “李叔,”站在小廚房外麵的江山,叫了一聲:“胡廠長在前麵的小飯館等伱呢。”
    已經端起飯碗的李若誠看了老伴一眼,李懷英抓著筷子向外麵揮揮手:“別吃甜的。”
    “有老三在,我想吃也吃不成。”
    一邊扣著中山裝的衣扣,一邊踏出家門的李若誠,心情莫名的愉快。
    “你還別說,偶爾出門走走是不錯。”肩並肩和江山走在一塊,李若誠精神了不少。
    “對嘛,就該出門多走走。”
    正聊著,不經意的一瞥,看見了正坐在小人書攤上的胡嘯。
    “江山還說你在小飯館等我呢,”
    李若誠笑著上前打了聲招呼,然後貓著腰在靠牆的木板架上看了起來。
    幾根細麻繩攔著一排排小人書,隨地擱了5、6張小木凳。
    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同誌,正捧著一本簡愛靠在椅子上,儼然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
    這一會已經沒有空餘的小板凳了,胡嘯坐在兩塊紅磚壘起的加座上。
    “好久不見了,李翻譯,”聽見聲音後,胡嘯笑著站了起來:“在這歇歇腳,順便看看有沒有小江的三打白骨精。”
    “沒有,”李若誠早來看過了:“掌櫃的,你得去上點新貨了。”
    老板抬頭看了看他們,笑道:“還是叫同誌的好。”
    三個人邊走邊聊,等江山將國營小飯館的特色小吃都端上桌的時候。
    隻覺得,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
    “叫這麽多,能吃得完嗎?”李若誠看了眼江山碗裏的赤豆元宵。
    “沒事,”胡嘯早餓了,端起麵湯先喝了一口:“吃不完,咱們兜著走。”
    江山也是這樣想的:“李叔,今天的書譯好了沒?”
    李若誠吃著碗裏的小餛飩:“你指什麽?報社的納尼亞已經翻譯好了。”
    江山覺得問的時機剛剛好:“從今天起,您能不能在譯文後麵,加一條語法知識?”
    “針對當天譯文的語法知識?”
    “對,不用多,一天一條就好。”
    李若誠放下小勺想了想:“這個不難,但要是以後沒有呢,總不能重複吧。”
    江山:“那就寫今日沒有。”
    胡嘯聽笑了:“過兩天再寫:明天一塊教。”
    江山也笑了:“後天總複習。”
    李若誠笑得胃口大開,在江山的碗裏舀了一勺甜羹:“再不行,我幹脆讓讀者們寫信告訴我想學什麽。”
    江山將碗移的遠些:“這個點子好,能提高欄目熱度。”
    李若誠嚐了一勺甜羹,再一聽江山的誇獎,倍兒甜!
    “ateroo bridge,”胡嘯忽然說了一句英文:“如果是你們,會怎麽翻譯?”
    李若誠知道這部電影:“斷橋殘夢?這是部老片子了。”
    “1940年的老片子,目前正在我們廠裏修複……”
    但胡嘯對這部電影的名字,很不滿意:“我覺得還不如就叫《滑鐵盧橋》,畢竟就是在這座橋上發生的故事。”
    “也不是不行,”江山當然知道該叫什麽名最好:“但猛的一聽,還以為是拿破侖時代的戰爭片呢。”
    “啀~”李若誠點點頭:“老三這麽一說,還真有點像。”
    “像嗎?”胡嘯倒沒往這方麵想:“那就還叫斷橋殘夢?總覺得有點……”
    江山明白胡嘯的意思,就是有點俗。
    李若誠依稀回憶道:“我記得當年上映時,電影院門口的海報上還配上了兩句詩。”
    譯製廠的影片資料上,介紹的很完整。
    胡嘯記得很清楚:“山盟海誓玉人憔悴,月缺花殘終天長恨!”
    李若誠立刻笑了:“對對,就是這兩句,那時候的人就愛聽這些。”
    江山趕緊放下筷子:“廠長,你現在可不能來這套。”
    “這還用你提醒?”胡嘯擺擺手,示意江山不用擔心:“我連這什麽斷橋殘夢都不想用。”
    “小江,”李若誠想聽聽某人的想法:“看過這本嗎?”
    江山自己想想都覺得好笑:“看過。”
    果然,這小子就沒讓他失望過,李若誠繼續道:“要是你,怎麽翻譯?”
    江山也不想故弄玄虛:“《亂世佳人》取窈窕淑女之意,按照它的理念,ateroo bridge也可以譯作《魂斷藍橋》。”
    “魂斷藍橋?好,太好了!”
    在江山說出這四個字的第一時間,隔壁一張桌的男同誌立刻拍案站起。
    不請自來的挪到了江山這桌。
    三個人一起看向對方,灰藍布的中山裝,黑邊的大方眼鏡,瘦削蒼白的臉頰……
    怎麽看都是一位標準的70年代知識分子。
    “請問你是……誰?”老同誌都沉得住氣,於是江山直接開了口。
    “三位同誌,我叫範之文,”範之文看起來挺激動的:“是浦江外文出版社的一位編輯。”
    “噢~”李若誠點了點頭,沒想到對方還是自己的同行:“你剛剛為什麽忽然叫好?”
    範之文,坐的很端正:“其實我一直在聽你們聊天。”
    胡嘯雙眉一揚,範之文立刻擺手:“不是故意的,實在是你們說的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胡嘯沒搭理他,繼續吃他的麵條,他才不在乎什麽外文出版社。
    獨自冷場的範之文,隻好實話實說:“其實,我正好在翻譯這本《滑鐵盧橋》。”
    “這麽巧?”李若誠挺意外的。
    範之文點點頭:“編輯部原本委托給了外麵的翻譯,沒想到對方半個月不到,就把譯文送了回來。
    主編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叫我複核了幾段,哎呀,看得我頭都大了……”
    李若誠福至心靈,馬上就想到那位找他一起“打天下”的小組長:“你們找的翻譯是不是叫欒添?”
    “您怎麽知道的?”範之文一臉驚呀的扶了扶眼鏡。
    “嗬嗬,”李若誠看了江山一眼:“他當年可做過我們翻譯組的小組長。”
    “啊,就欒添那水平?”範之文搖了搖頭。
    江山關心的是:“翻譯稿費給他了嗎?”
    “這怎麽可能給,現在由我負責重譯!”
    江山和老人相互看了一眼,胃口更好了。
    “不過我也一直對書名不滿意,”範之文看著江山,重新激動:“剛剛聽你這麽一說,簡直再妙不過了,魂斷藍橋……”
    他在喃喃自語。
    這一會,胡嘯倒停下了筷子:“這可真是巧了,電影書籍全上陣,看來這《ateroo bridge》不火都不成了。”
    江山跟著點頭:“人民群眾有福了。”
    “對了江山,”胡嘯想仔細問問:“你是怎麽想到魂斷藍橋這名的?說來聽聽,日後我也好照著學。”
    “對,”範之文也特想知道:“這位小同誌也教教我。”
    “成啊,”江山從不矯情:“那可先說好了,我隻管講自己的想法,說大了也不能笑。”
    “沒人笑你。”
    “快說!”
    “先說個遠的,”江山戲說道:“知道徐誌摩怎麽念佛羅倫薩嗎?”
    胡嘯當然知道:“這個我曉得,翡冷翠。”
    李若誠點點頭:“音譯也合調調。”
    翡冷翠的翻譯的確合音。同時又保留了這座城市的特色風景。
    城內官邸和教堂專門使用一種綠色紋路的大理石,遠遠望去,整座城市中如同鑲嵌了一枚枚青透幽綠的翡翠。
    無愧“翡冷翠”,也不愧是徐誌摩。
    “在香江有一種化妝品的牌子叫revon,如果是你們怎麽譯?”江山得說些他們不知道的玩意。
    “這是什麽單詞?”
    “哪幾個字母?”
    江山一字一母分開念:“revon,就是個名字。”
    “如果直接音譯的話……”範之文念叨了幾遍:“好像還很繞口。”
    最喜歡盤這些英文字眼的胡嘯,也想不出什麽好詞:“江山,你還是直接說得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在江山緩緩說完之後。
    對麵的三位同時說道:“露華濃?”
    “對囉,妙不妙!”
    “化妝品的名字?”
    “那就再妙不過了!”
    號稱撐起香江半個文壇的黃霑,果然才色兼修。
    他為revon賜名的露華濃,直到退出市場的那一刻,仍因為這個名字被女同誌們撈了一把。
    《魂斷藍橋》的譯名出自蘇軾的:藍橋何處覓雲英?隻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它在述說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和影片中的男女主人翁有著同樣淒美的經曆。
    巧取古詩詞為名著譯名,是許多翻譯家們的心頭好。
    發展到後來,也成了國外知名品牌的首選。
    比如宜家,取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宜家宜室,再沒有更恰如其分的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