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駕馭媒介力量的快感

字數:8083   加入書籤

A+A-




    第224章 駕馭媒介力量的快感
    當浦江市文化局看見了《東方都市報》刊登的敦煌係列報導後,許局長當即就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匯報。
    “原來你們市早就在為敦煌文化進行宣傳了,”上級領導在電話裏,很欣慰的表示:
    “看來你們的工作,已經走到其它城市前麵去了,非常值得表揚……”
    原來,敦煌的開發是周總理生前就布置好的任務。
    可惜在1979年對外開放後,被列為首批旅遊開放城市的敦煌,全年隻接待了400來位國外遊客,外匯創收僅4萬多元。
    和其它名勝古跡相比,是處於最落後的一個。
    其到訪的遊客數量,還不及今年10月1日剛對外開館的西-安“兵馬俑博物館”。
    所以這一會國家旅遊局,在北戴河召開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就作出了一個決定。
    要利用文化部全麵推進《絲路花雨》舞台劇的機會,向全國乃至世界宣傳敦煌文化。
    “這都是我們應該做得,”許局長繼續匯報道:“其實,我們市的美影廠早些年就在準備一部有關敦煌壁畫的動畫片了。”
    “是嘛,那動畫片叫什麽名字,我推薦其它電視台也播放一下。”
    “不好意思領導,這片子還沒拍出來呢,”許局長解釋道:“也不知是什麽原因,這部影片的拍攝申請始終沒被中影批準。”
    “片名是什麽?”
    “片名叫《九色鹿》,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差不多了。”
    “具體是個什麽情況,我去了解一下再說吧……”
    十月底的時候,全國有多家報社都和東方都市報社取得了聯係。
    臨近中午的時候,江海的辦公室才稍微消停了一些。
    過來叫他一塊吃飯的江山,笑著問道:“這次又是哪家報社準備轉載了?”
    “《南京-日報》唄,”江海站起身說道:“你昨天的那篇《戲說敦煌壁畫與唐代服飾》,又被他們看上了。”
    “他們還挺有眼光。”
    “敦煌係列的稿子你那還有嗎?”
    “就快見底了,最多還夠發兩天的。
    江海與江山,一人拿一飯盒的向食堂走去。
    剛下到一樓,就看見廣告科的丁鈴鈴站在門口使勁招著手:“江科長,有你的電話。”
    “問誰了嗎?”
    “他們說是浦江美影廠的人。”
    江山一聽,趕緊看著老大說道:“《九色鹿》的事,估計成了。”
    “你怎麽知道的?”
    江山邊走邊說:“如果這麽大的東風都沒把他們帶起來……嗬!”就隻能等到明年了。
    可真要按曆史軌跡走的話,就沒他江山什麽事了。
    抓起電話後,江山長吸了一口氣:“喂,請問哪位找我?”
    “是小江同誌嗎?”電話裏傳出了一位男同誌的聲音:“我是美影廠的王往呀!”
    “王導?您好您好。”
    “小江同誌,”王往導演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激動:“我今天打電話過來,就是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江山一聽,當即對老大無聲的點點頭,但還是在電話裏問道:“什麽好消息?”
    “就在今天上午,我們廠接到了中影同意開拍動畫片《九色鹿》的好消息,《九色鹿》的拍攝工作,終於可以重新開始了。”
    “太好了!”
    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這一會的江山仍覺得很開心。
    直到此時,他才真正體會到那種駕馭媒介力量的痛快!
    雖然有些事依然按照曆史軌跡進行著,但隻要運營得當,江山就可以把某些功勞劃拉到自己的名下。
    再往後,他甚至可以由自己來完成某些曆史軌跡。
    “這下好了,”江山笑道:“錢老師在退休前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
    “不容易啊,小江我跟你講,”王導的聲音還在電話裏繼續:“你都不知道老錢知道這事時有多興奮。”
    “換作是我,也會興奮的。”
    “是啊,準備了十多年的畫稿,終於可以與觀眾見麵了,這種心情是你我體會不了的。”
    “王導,替我向錢老師說聲辛苦了!”
    “你還跟他說辛苦?”王往笑道:
    “他剛剛還向我要了你的電話,說要親自對你道聲謝,如果不是你發表在報上的那幾篇文章,他估計就要帶的那些《九色鹿》的畫稿退休了。”
    “言重了言重了,”江山第一次有點臉紅:“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
    “唉,這話也就哄哄小孩子罷了,”王導歎了口道:“你知道我們廠像這樣被封存了十多年的影片有多少嘛?”
    “嗬嗬,都不容易啊!”
    “也就是他老錢遇到你江山了,”王導堅信自己的想法:“不然的話,《九色鹿》也一樣沒戲。”
    掛了美影廠的電話後,江山才和老大匆忙趕去食堂。
    好在他倆不是一般的領導,無論何時過去,飯菜都給留的齊齊整整的。
    “看來那邊把你誇的挺狠呀,”江海看著老三笑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你臉紅呢!”
    “嗯,”江山點了點頭:“剛才和我通話的是美影廠的一位導演,他是一個勁的感謝我啊,說得我都快不好意思了。”
    “幹嘛不好意思,他們本來就該感謝你。”這一年多來,江海對弟弟的手段早就心服口服了。
    “其實,也不完全是我的功勞,也是他們運氣好,正好趕上了敦煌的順風車了。”
    “還不如說是你小子運氣好呢,”江海早想說了:
    “你這邊剛發表了敦煌文化的係列報導,我那邊就接到了宣傳部要求宣傳敦煌文化的指示!”
    “嗯?”江山一怔,隨後也笑了起來:“聽你這麽一說,還真是我的運氣好了。”
    一看見老三的笑臉,江海也感覺舒心了不少:“接下來有什麽安排,老二那邊還等著賺錢呢!”
    “這個月他還沒賺夠?”江山塞了口飯道:“幫餘思歸的廣告做一道具,二哥就得了二百塊的辛苦費。”
    “咳咳咳,”江海明顯嗆著了,這一會他想起了江小魚的二百快片酬:“再這麽下去,我都想辭了工作跟你幹了。”
    “別呀,”江山壓著聲說道:“隻有你在前麵撐著,我們才敢在後方為非作歹。”
    “是嗎?看來你大哥還是有點用的了。”
    “何止有點用,用處大了去了。”
    “嘁,”江海笑著笑著就不笑了:“老三,你有沒有感覺,最近咱老爸好像有點不對勁啊?”
    “是嗎?”江山抬頭問道:“爸跟你說什麽了?”
    “他倒是沒說什麽,”江海疑呼了一下:“反正,我總覺得他好像有心事。”
    “……”江山繼續幹著飯:“行,回頭我去問問,估計也沒啥大事,肯定又沒說過哪位婦女同誌。”
    “就咱爸那嘴皮子,哪裏是勞動婦女的對手。”
    “別說他了,”江山自認為也不是對手:“咱們都一樣!”
    浦江服裝二廠的廠區裏,隨處都能見到一位位頭戴白帽,身係白圍裙的紡織女工。
    這一會剛吃過午飯,不少女職工正三五成群的圍在一塊嘰嘰喳喳。
    作為四車間的車間主任,江爸這一會又敲響了廠長辦公室的大門。
    “請進。”
    隨著一聲熟悉的聲音,江向南皺著眉頭坐進了廠長室。
    江爸和服裝二廠的吳廠長算是老相識了,自然要隨便一些。
    這一會的吳廠長,已經給江爸遞上了一杯茶:“怎麽,那事還沒想通啊?”
    “換你你能想通?”江爸反問道:“這一次設計組推出了二十多套新樣式,怎麽就不能分一些給四車間呢?”
    “你們四車間不是有活幹嘛!”
    “你一提這個我就來氣,就那些個工作服,”江爸看著吳廠長說道:“利潤少獎金就少,誰愛做誰做去。”
    “你們四車間人少、車間也小,”吳廠長說道:“完成工作服的訂單正合適,大批量的訂單你們也沒辦法操作呀。”
    “咱們廠剛準備上線的新樣式服裝,也沒有多大的量啊,就不能分給四車間一、兩個款式?”
    說這話時,江向南已經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了:
    “廠長啊,我們車間已經好幾個月沒發過像樣的獎金了。
    你再看看一車間二車間,光加班工資都快是我們的兩倍了。
    如今廠裏又給每個車間塞了那麽些學徒工,再不來點硬活,到分獎金時又要說我們四車間的利潤少了。”
    “塞人那是沒辦法的事,”吳廠長坐在了另一張沙發上:“到了年底估計還得有一批,就這樣,勞動局還嫌不夠呢!”
    “那你總得分些利潤高的單子給我們吧!”
    最近一段時間,浦江幾個服裝廠都在忙著搞創新。
    今年不比往年,全國服裝看浦江的局麵正在被沿海城市打破。
    8月份時,浦江百貨大樓擺出了十多雙廣-州過來的涼鞋,一下就把周圍的本地女鞋給比了下去。
    但,相比現在數量龐大的群眾基礎,外來的威脅根本微不足道。
    倒是本地的競爭更激烈些!
    在浦江,僅僅是襯衫廠就有七家,印染廠二十多家。
    在過去,無論款式有多單一都不愁賣。
    可自打今年開始,麵對全國最快速興起的服裝行業,浦江本地各家服裝廠也開始有了各自的謀劃。
    因為他們知道,僅僅是號稱浦江後花園的太倉縣,就已經陸續冒出了好幾家服裝廠了。
    作為老牌企業的服裝二廠,自然也想把步子邁在前麵。
    於是,曆經半年,二廠的設計組終於為廠裏設計出了三十多款男女服裝。
    經開會研究後,共有二十多個樣式被選為服裝二廠1980年的麵市新品。
    這批服裝樣式新、麵料好,訂價自然也不低。
    自打去年的喇叭褲為二廠打響潮流服飾的先鋒後,雖然之後全國各地的服裝廠,都在生產各式各樣的喇叭褲。
    但,誰都忘不了,那是浦江服裝二廠給打的頭陣。
    所以,麵對即將投入生產的新款服飾,廠領導也寄予了厚望。
    這一次,廠裏的每個車間,都想成為這批新款的生產車間。
    按照江向南原先的預想,這批服飾怎麽也該有他們車間的份。
    因為原本他們四車間,就是之前喇叭褲的生產車間。
    別說他,就連他手下的女工,也認為此事肯定是板上釘釘的。
    可沒曾想,這板上釘釘的事,還就沒釘上。
    看著其它車間歡天喜地的模樣,四車間的女工們更是氣不順了。
    這事落誰頭上不生氣,作為四車間主任的江向南同誌,就更窩火了
    眼見吳廠長始終不肯鬆口,江向南就直接問出了這些天憋在心裏的一個問題。
    “老吳,聽說這次分配服裝指標的會議,設計組的小賈也參與了?”江爸試問道:
    “我怎麽聽說,就是他不同意把指標分給我們車間的?”
    “他現在可不是過去的小賈了,”吳廠長笑著說道:
    “人家如今可是咱們廠的高級設計師、這個月還被評為了先進工作者,吃香的很呢!”
    “他先不先進跟我有什麽關係,你還沒告訴我有沒有這回事呢!”
    “實話跟你說吧,”吳廠長歎了口氣說道:“沒給你們車間分配新款指標,的確有他的原因。”
    “他……”一聽這話,江向南頓時就火了:“他幹嘛不同意啊,再說,他一設計師有什麽權利這樣做。”
    “你還別不服氣,”吳廠長笑著搖搖頭:“小賈現在還真有這權利,你知道現在有多少廠想把他挖走嘛。”
    “就因為這,你們這些領導班子就同意他的胡亂提議了。”
    “你說這事也奇怪了,”吳廠長早就想問了:“老江,你究竟是什麽地方得罪小賈了?”
    “我得罪他?”江向南氣道:
    “我幫他還差不多,就他去年設計的那批喇叭褲,在倉庫裏積壓了小半年呢。如果不是我兒子給出的主意,到後來還指不定什麽樣呢!”
    喇叭褲從積壓產品,變暢銷貨的事,吳廠長當然還記得。
    “……”這一會,吳廠長也感歎道:
    “也就是因為那批喇叭褲,才讓賈孝天擠走了老鮑,坐上了高級服裝設計師的位子。”
    “小賈和老鮑的官司我不知道,”江向南就奇了怪了:
    “但他怎麽就和我們四車間幹上了,當初可是我們幫他處理掉了整整三萬條喇叭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