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字數:6642 加入書籤
第318章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1979年,由於廖公對《少林寺》的樣片很不滿意,於是下令重新拍
到了1980年初,依照香江導演對影視劇主題曲的重視程
新接任拍攝任務的張鑫炎導演,來燕京
他這次想見的人,就是日後為電視劇《紅樓夢》編寫全部13首配樂的作曲家王立
好巧不巧,王立平此刻正與王潔實、謝莉斯,坐在前往浦江的列車
他們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參加浦江的《新星音樂會
而此時,另一位香江導演正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慢悠悠的走向北大醫
他,就是最早的清宮三部曲《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的導演李翰
早在1975年時,李翰祥導演竭盡所能,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拍攝了兩部分別講述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的電影:《傾國傾城》、《瀛台泣血
兩部巨製上映之後,海外華語地區一片叫
當這兩部電影進入內地的vip放映室後,文化部的高層忍不住連聲讚
他們著實沒想到,在香江那樣的文化沙漠,竟也能有通曉曆史的能人藝
而李翰祥導演也逢人就說,這兩部電影沒能在紫禁城拍攝,將是他一生的遺
一方有請、一方有意,這下就好說
1978年,生於白山黑水、長於文化長城的李翰祥,在“朋友”的牽線下開啟了一場秘密旅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留下了他的足
期間,與北影、上影、西影等內陸著名電影廠皆有接
一波心潮澎湃後,李翰祥決定在內地拍攝一部電
但之後的一切,似乎並沒有他想的那麽容
首先,電影的選材就是個問
1980年,當李翰祥興衝衝的拿著幾個題材,交給文化部的領導
被告知他的這些選項,早已經被人提前收
老舍的《茶館》,給了導演謝
溥儀的《我的前半生》,意大利已經當《末代皇帝》買走
電影《周恩來》,肯定不會給他拍……
一番絞盡腦汁後,李翰祥決定重操舊業,幹脆還是拍清宮戲得
巧了,文化部也是這麽想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初定了《慈禧傳》的拍攝計
可等李翰祥泡好茶、點上煙準備開編時,卻發現越遍越離
原來自己的那點曆史知識儲備,早已經被香江的兩部清宮戲消耗幹淨
沒辦法,隻能去求高層相
這一求,便求來了文化部的一連串投
直接讓李翰祥接下來的作品,成了後世無法超越的經
經過文化部的牽線搭橋,李翰祥走訪了多位清史專
在纏著朱家溍學習了好些時日後,不但得到了其權威的指點,還抱回了一大堆史
最後,幹脆由朱家溍來擔任這部戲的曆史顧問,侯寶林為民俗顧
鍍金回歸後,李翰祥推翻了之前的《慈禧傳》單
重新起草了“西太後”的五部曲係
這五部曲分別就是《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同治中興》、《變法維新》和《八國聯軍
但早在1980年就寫好的劇本,卻一直推遲到了1982年十月才得以開
若問其原因,複雜的一
自打李翰祥與內地合作的消息傳出後,先是收到了香江有關部門的盤問刁難,再是邵氏公司的合約施
更要命的是,長影廠由於經營不善,拍攝資金遲遲不能就
接著,更要命的後麵還有最要命
位於香江的資方也撤了……
直到1982年李翰祥與人成立了“新昆侖”影業,才與文化部續上了前
憋了兩年的李翰祥,又積累了大量史料和野
導致李導在14天內重新寫出的劇本過於強
直接就將《垂簾聽政》和《紅燒圓明園》的劇本一塊完篇
之後,見慣了風雲突變的李翰祥,決定趁著文化部高興,幹脆兩部戲一塊
為的,就是那富貴潑天的服化道,及禦賜拍攝
如今的朱家溍是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和黃永鈺不敢坐的龍椅,不但讓旁人給坐了,他還要親自指導旁人怎麽
要說文化部給李翰祥準備的資源,真是前無來者、後也無來
號稱史詩級的三部曲,史詩在哪裏?
除了全國60多家單位組成的龐大攝製組,
整個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全體為劇組開
凡是在鏡頭裏見到的,全都是貨真價實的文
但僅僅隻是這樣,還稱不上空前絕
作為殿堂級的服化道供應商,故博為這兩部電影撐足了腰杆
根據影片不同的出場人物和事發地點,故博打開了不同的寶
女一號劉曉慶上場時,故博抱出了慈禧生前的首飾匣子,從戴的戒指項鏈……到坐的鳳椅、淨手的玉碗……
男一號梁家輝出場時,鹹豐曾經用過的墜飾、折扇……坐的肩輿、龍椅、駕崩時躺得龍床……
同治登基時的玉璽、九龍曲柄蓋、鋪的文物地毯……
鹹豐是在承德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閉得眼,這場戲就去“煙波致爽殿”
小同治是在太和殿登基的,這場戲就上太和
反正是在哪裏發生的事,就必須在哪
除了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還有天壇、清東陵……
圓明園沒了怎麽辦,花60多萬仿一
在內地文化部硬給的支持下,不但令李翰祥走上了高端局,還順道讓跟在李翰祥身後的馬未都開了
也正是因為這場禦賜的文物盛宴,才令馬未都踏上了求見王世襄的征
不過這一會,他們依然是各過各的、沒有交
但再仔細一瞧,好像又有點不一樣
由於第一梯隊的專家團裏,出現了一位打輔助的江
所以這一會的李翰祥導演,正不偏不倚的站在一堆小護士的身
因為最後一位抵達病房的徐邦達,忘了關
這會兒的一等5床病房內,根本沒注意到自己正處於直播的狀
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聽了幾句話,專程來慰問文化部領導的李翰祥,立刻就加入了門口的天使堆
可惜他來晚了一步,沒聽見朱家溍智取髹金雕龍椅的那一
病房裏的幾位老專家,張口國寶、閉口典
聽得胡院和馬院,隻覺得眼前是一片傳奇人
尤其是這位剛進門的老同誌,哪怕是穿了身灰色的粗布棉襖,也遮不住一身的道骨仙
馬院長好奇的問道:“你們為什麽都把徐教授,叫作徐半尺?”
“馬院長你有所不知,”朱家溍笑嗬嗬的說道:“老徐對文物字畫的鑒定功底,可不是我們能比”
徐邦達謙虛的擺了擺手:“啟功還是能比”
啟功笑著切回了話題:“半尺兄之所以有半尺的雅號,完全是因為他的眼力太過了得,通常來講一副字畫隻要打開半尺,他就能斷明真”
“是嘛,”馬院長聽著真挺佩服的:“在我的印象裏,鑒畫的好像都得拿個放大鏡一點一點的”
“這也分情況,”徐邦達也有這樣的時候:“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或與其他專家有分歧時,就得下力氣”
朱家溍表示同意:“不過老徐最叫人放心的地方是實事求是、不隨波逐”
其實啟功也是一樣:“這也是我們合得來的原”
這一會,王世襄笑了:“老徐的眼力我是真佩服呀,別說半尺了,
有一回我和他一塊去伯駒兄家串門,桌上的一卷畫我剛展開一寸,
才瞧清是一片竹葉,他張口就說是李方膺,結果我展開一看,還真是李方膺的”
其實,徐邦達也有打眼的時
那年他年方二八,冒昧的一
在未請教任何人的情況下,就斥資20兩黃金購得一
興衝衝的跑去向老師炫耀時,才知道自己這一當,上得有多值
自此,一位偏瘦的少年,便開始不分春夏的四處求學拜
他和他的兩位世孫同事不同,出生於祖傳的商賈之
由於太有錢,索性真畫假畫一塊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直觀的感受到,偽作的玄妙之
主打的就是一極端的高端
如此這般之後,徐半尺終於評上了宗師級的鑒定職
在業內,也就浦江博物館的館長謝稚柳可以與之論
……
北方雪花飄飄,南方寒風嘯
此時此刻,站在浦江萬體館售票窗口旁的江山,正低頭看著一份文
剛瞧了一半,便驚訝的抬起了頭:“大哥,這稿子你是從哪得來的?”
江海遠眺著長長久久的買票隊形:“怎麽,隻許你燕京有朋友,還不許我燕京有熟人?”
江山嗬嗬:“你這位熟人,怕是遇上難題了吧?”
江海一驚,原還以為老三要向自己打聽幾句,沒曾想:“怎麽,你難道知道這個徐邦達是何許人也?”
“還何許人也,”
江山嫌棄的瞧了眼老大:“如今您是越來越有那味了!”
“哪味呀?”
“不跟你說了,”江山低頭看了眼時間:“我得趕緊上火車站接人”
再過一會,王立平、王潔實和謝莉斯乘坐的列車,就要抵達浦江
江海:“那這篇稿子怎麽說?”
“出,”江山頭也不回的揮了揮手:“必須得出稿!”
別說他已經知道後事,就是衝著黃永鈺和徐邦達的交情,他也得把這篇稿子給出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