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雙向奔赴的紅色情書

字數:8966   加入書籤

A+A-




    俗話說,林子越大鳥越
    放在百年馬路華山路這,就是馬路越長景越
    全長共4000多米的華山路,跨越了靜安、長寧、徐匯三個
    原是舊上海名流、洋人聚居地的華山路,在如今串起了數不清的花園洋房、知名高校、新裏弄……
    無論春來秋往,梧桐蓋頂的華山路,一直都是曆史韻味與現代潮流融合最好的地
    1980年5月,上戲在本市、長春、蘭州、西安、青島、長沙六地同時招
    共設表演、舞美設計、舞美化妝三大本科專
    這一會,坐落於華山路630號的上戲,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日
    與前兩年相比,今年的報考學生明顯開始多
    與華山路一水的西洋建築一樣,上戲的校院也是德式、法式、俄式各色洋樓隨處可
    其間,一棟青磚為主、紅磚鑲邊的三層教學樓前,來自周邊各市的考生正在排著隊,等待檢
    與後世藝考生的靚麗風景線相比,這個年代的考生相貌還是足夠形式豐富
    不過,倒也有格外吸睛的代
    例如正穿著一件白色襯衣、水藍色牛仔褲的江川同
    雖然,前些天已經逛過了這座極富曆史遺留氣息的校
    但她這會,還是會忍不住四處眺
    落在老同誌胡嘯的眼中,這位一題還未解答的女生,已經被這座校園給迷住
    “怎麽樣,我的母校還不錯吧?”
    瞧著江川的眉眼,73屆的大師姐潘紅,讀出了幾分江山的影
    “真漂亮,”江川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就算是為了這座學校,我一會也一定要努力表”
    “千萬不要太努力,”
    古錚錚這會和胡嘯站在一塊:“自然發揮才能展現最好的效”
    “哎,我記住了古叔”
    不遠處,
    院長蘇堃與舞美係的陳紹周,正一路討論著導演專修班的師資配
    路過初試考場的時候,兩個人不約而同停下了腳
    “老陳,你往那看,”
    蘇院長指著一個方向:“那個女同誌是不是潘紅?”
    “蘇院,”陳紹周正看著呢:“你先別忙著看女同誌了,先瞧瞧她身邊的兩位男同誌”
    “嗯?”
    蘇院瞧見了:“他倆怎麽會在這呀?”
    下一秒,趕緊向遠處招了招
    這一招,便招來了兩位老熟
    “我說老胡,你倆今年也想報考我們學校?”蘇院和胡嘯太熟
    “就你這學校?”胡嘯:“還有什麽我不會的,還用的著來參加學習?”
    “就是,”古錚錚:“我倆來你這當教書先生都富”
    說起來,他倆還真來做過客座教
    “其實吧,”為了下一代,胡嘯難得軟和了一下:“我倆是給蘇院輸送人才來”
    “什麽人才?哪一個是你倆輸送”
    說話的檔口,蘇院和陳老師已經踮起了
    他倆高低得瞧瞧,能讓譯製廠廠長和電視台台長,聯手送考的學生究竟長啥樣!
    “瞧見沒?”胡嘯:“和潘紅說話那個姑娘就”
    “怎麽樣,”古錚錚:“外形條件還不錯吧?”
    四位老同誌一塊翹首以
    “噢,“
    頭回見麵的印象還不錯,蘇院算是記下這姑娘了:“明眸皓齒()
    的看著倒是不”
    陳老師:“個頭也不錯,和潘紅站在一塊也沒被壓下”
    “對了,”蘇院好奇道:“這姑娘究竟是誰?怎麽把你們幾個一塊驚動”
    “驚動什麽,”胡嘯不以為然道:“她哥哥是我們單位的一位職工,平時太忙了走不開,於是我便替他來”
    “沒錯,”古錚錚:“我們單位最近確實很忙,按說我這個做領導的,也該抽時間照顧一下職工家屬”
    “儂港灑?”蘇院糊塗了:“你們兩個什麽時候成一個單位的了?”
    就在這邊聊得起勁的時
    不遠處在一串人名報完後,一束馬尾辮的江川同學,已經跟著幾位考生一塊進場了……
    同一片天空下,和周潔、董智芝找自己一
    江山也在浦江舞劇院撲了個
    走出了舞劇院的大門後,點上一支煙的江山又回頭朝裏麵看了一
    忽然感覺沒見著人,興許也不是壞
    不然,倆姑娘要是問起來,還真不知道該擺什麽造
    畢竟,這次和之前隻要熱鬧就成的“新星音樂會”不
    人這回可是衝著全國舞蹈比賽去
    說起來《上春山》之所以能夠一鳴驚人,一是因為音樂討
    再一個,整體串燒式的歌舞表演也讓這個年代的人民,瞧了個耳目一
    在彩排《上春山》期間,江山說起來是個舞美策劃、動作編
    但其實不過是給了個上輩子所見所聞的造型設計圖,完了再照著回憶扭了幾
    關鍵的細節,還得依靠浦江歌舞團自己去填空……
    沒曾想到最後,還真就把《上春山》給招來
    更沒想到的是,自己趕鴨子上架的一次壯舉,竟又讓浦江舞劇院給瞧上
    說起來,之前拍攝《紫禁城奇妙夜》的時候,舞劇院對江山可不
    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兩員大將,一塊撥給了江
    在燕京拍攝期間,隨時起跳的周潔和董智芝,對江導的命令也是一點不含
    想到這,江山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腰
    拚了命的回憶,上輩子自己在年會上跳過的舞
    “究竟跳哪個好呢?”
    邊走邊動手的江山,一點沒留意繞道而行的市民群
    “要不來個《芒種》?”
    “說起來《麗人行》我也跳的不錯,當時還選我為領舞來著……”
    江山邊走邊嘀
    一個不留神,被掛在半空的床單,蓋了一照
    “嘚伐起啊小夥”一手拿著一晾衣杆的大媽,趕緊出聲打招
    直到這會,江山才發現,自己竟不知不覺走進了一條弄
    抬頭上看,橫在弄堂裏的一根根掛滿各色衣服的晾衣杆,如萬國旗般在迎風招
    “柏蘭花、孜孜花……”
    與賣白蘭花、梔子花的阿婆擦肩而過後,江山繼續在弄堂裏走
    這一會時間已近傍晚,弄堂裏隨處可見坐在一隻小凳子上的婦女同
    她們曲著腿、彎著
    不是在摘菜、洗米,就是守在煤爐旁邊煽風點火……
    伴隨著叮叮當當穿巷而過的自行車,及放學歸來的小孩
    整座城市的市井煙火,在這一刻已冉冉升
    看著眼前這一幕,江山不由就想起了那一
    在那裏,也有同樣一個人間煙
    ()
    石庫門、弄堂、老馬路、黃包車、旗袍店、報館……
    身著素雅旗袍的舊上海女人們,坐在一隻小木凳上,輕搖著蒲扇、拍趕著蚊蠅……順帶望個
    想到這,江山散漫的腳步逐漸加
    徑直向家衝
    為了不使乍現的靈光散去,邁進家門的江山,二話不說便直接鋪開了畫
    日落西山,夜幕升
    一直在埋頭作畫的江山,一點沒察覺出身後的兩位哥哥,正一左一右拿著他的畫
    畫稿雖多,但瞧著簡單易
    各式各樣的舞蹈姿勢,跳起來雖難,但畫起來卻十分簡
    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江海想起了那堆《上春山》的編舞設計
    “你這是又要排舞了?”
    江海夾著畫稿,給老三點了根煙:“見著那兩位女同誌了?”
    “沒見到人,”
    一直握著筆的江山,頭都沒舍得抬一下:“她們不在劇”
    “那你這是在畫什麽?”
    “我先畫著,”江山:“等見著她們的時候,就直接亮給她們
    如果對方不滿意便可以趕緊找下家,省得耽誤了人”
    “這話我怎麽聽著這麽別扭,”
    江海皺著眉、瞧著畫:“不過你這畫的究竟是什麽,我怎麽沒瞧出是什麽舞種呀?”
    “你攏共才見過幾種舞?”
    這一會,江河說話了:“沒瞧出來也不奇”
    “我見的舞蹈的確不多,”江海強調:“但好歹也見了不少年了,可這穿著旗袍跳的舞,還真是從來沒見”
    江河仔細回憶了一下:“我也沒見”
    “我設計的這種舞,”
    江山決定先歇一會:“其實就是舊上海女性的一種真實寫”
    “說詳細”
    “提到穿旗袍的舊上海女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十裏洋場、百樂門舞”
    “我也”
    “其實,隻要仔細在舊上海的弄堂裏觀察,”江山原先也沒發現另一種美:“我們還會看見一種優雅、樸素、耐看的”
    “你的意思是說,”江河試想了一下:“勞動人民才是最美的人?”
    “嗯,”江山重重點頭、豈敢說不是:“在我眼裏,這種恰似人間煙火的美,才是最娉婷多姿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江海瞧著畫稿上搖曳著蒲扇的曼妙舞姿:“我好像明白點”
    最關鍵的是,這些舊上海的市井弄巷之間,還隱藏著多件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旗袍
    “大哥,”江山忽然很想寫一篇報導:“我記得孫道臨曾經主演過一部電影,描寫諜戰情節的那個……”
    “《永不消逝的電波》?”
    “對對,就是永不消逝的電波,”江山:“你知道這部電影的人物原型是誰嗎?”
    “你讓我好好想想,”江海還真研究過:“我記得好像是……對了,是一位名叫李白的同”
    “沒錯,就是他,”江山道:
    “為了掩護在家發送電報的李白,當初李白同誌的愛人,就天天坐在弄堂裏,升爐子摘菜……”
    說完,江山還擺出了幾個姿勢,下一秒,江海也擺了一個:“穿旗袍得並著腿,哎……就是這”
    2024年5月27日當晚,黃浦江畔的東方明珠塔,於1949與2024兩個時
    紅燈大閃分別發送了“我愛你”“永遠”兩組摩斯密
    這一別具()
    創意的“表白”,既是送給上海解放75周年的一份“紅色情書”,也是與一部電影的聯
    1958年,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誕生
    應克農同誌的建議,製片廠以犧牲在上海解放前夕的烈士李白為原
    拍攝了一部,講述上海隱蔽戰線的同誌在明知自己已經暴露,依然冒死堅持發送電報的諜戰電
    和無數革命夫婦檔一樣,李白和他的妻子在舊上海一潛伏就是12
    其真實經曆,簡直就和《潛伏》的電視劇一模一
    經組織安排,李白初次與“妻子”見麵時,也同樣是:你瞧我書生無用、我瞧你簡單粗
    但他們不但不能滅燈,還必須得牽手成
    之後同居一室時,不但也是一個床上一個床下,還同樣也會壓著嗓門吵個不
    久而久之,這對配合越來越默契的搭檔,竟也和則成與翠平一樣,互生情愫、並向組織遞交了結婚申
    隨著三大戰役的相繼勝利,經過了12年大小磨難的李白夫婦,知道勝利已經離他們不遠
    就在這時,李白忽然搞到了一份極其重要的軍事情報:軍隊長江布防
    早在之前,軍統引進的一套米國最新偵訊係統,已經將李白的神秘電台鎖定了大致範
    隻要李白再次發送電報,布控在周圍的軍統立刻就可以收網抓
    雖然這一危急情況已經被自己人告知,但一直遵循“電台重於生命,有報必發!”的李白,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發送情
    1948年,12月30日淩
    火速安排自己的妻小轉移後,李白在敵人的包圍圈中,發送了生命中的最後一份電
    那一晚,遠在西柏坡接收電報的16歲報務員蘇采青,明顯感覺到了李白不同往日的飛快發報速
    當“end”的標誌性電碼傳遞後,本以為已經收報結束的蘇采青,又繼續聽到了一串令她一生難忘的電碼:
    永別了,同誌們!
    四個月後,在渡江戰役中大獲全
    2019年,一部致敬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同名舞劇,一上映即封
    2020年,摘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一段舞蹈節選《漁光曲》,被搬上了春
    如今,這段5分多鍾的舞蹈,已被江山鎖
    不僅如此,江山還冒出了一個令英雄重新被憶起、舞者大獲全勝的雙向奔赴計
    呼哧呼哧忙了一夜後,江山同誌又翹班
    上午九點,當夾著一遝白玉蘭的江山衝向公共廁所的時
    浦江舞劇院的周潔和董智芝,拿著地址走進了51號小院的大
    “請問,江山同誌是住這嗎?”
    (本章完)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