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利弊得失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A+A-


    第297章利弊得失

    祥雲股價後來最高衝到85元,市值超過500億,然後開始下跌,不過這顯然不是聚美當前關注的重點,再去穀歌中幗做盡調之前,他們再一次討論其中的利弊得失。

    “我們日月風華的業務會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陳丹琳提出疑問

    那是肯定的,日月風華除了自營品牌,還肩負起聚美和shopee在國內的大部分采購業務,這部分工作性質和香江利豐差不多。也就是說影響最大的是“明”品牌,這個品牌在海外算是高性價比產品,在國內勉強算是中高端品牌。

    日月風華是聚美集團出電商零售外最大的利潤來源,是祥雲的母公司,重要性可想而知。但shopee就算被穀歌收購,影響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至少自營品牌業務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曲黎三言兩語闡明了其中利弊,做大做強互聯網品牌才具備抗風險的能力,其他業務都要依托於聚美和聚劃算,天然就受到限製,就像利豐集團,就算擁有非常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到了互聯網時代照樣變得黯然失色。

    “聚美物流的跨國業務要不要暫停?”譚利君說出這件事,既感覺輕鬆了許多,又覺得有些失落。

    “聚美航空的計劃不能停,榮耀的需求應該不會降低。”曲黎想了想說:“聚美物流可以將重心放在國內,但不能忽視國外,哪怕沒有shopee,我們還需要保持全球采購的能力。再說了,日月風華自主品牌的發展未必會很慢。”

    “我的目標是明年將祥雲在米國的銷量提升一倍以上……”祥雲xyun的ceo賴士賢發言,繼續說對歐洲、日韓市場的展望,在facebook廣告合同到期之前,祥雲的發展速度不會慢到哪裏去,隨著品牌聯營計劃執行,祥雲在米國銷量翻倍或許隻是基礎。

    顯然受到這次影響最大的是聚美物流和日月風華,聚支付、雲計算並沒有在海外發展,創新業務不依賴shopee。

    接下來繼續討論沒有shopee後這兩項業務麵臨的極端情況,這就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了,他們的會議持續了很長時間。最終還是收購穀歌中幗的意見占了主流,或許shopee本來就距離大家比較遠吧,並沒有太多感情。

    那聚美怎麽展開搜索業務呢?會不會像阿狸收購雅虎中幗一樣,最後泯然眾人矣,逐步消失?穀歌中幗要執行聚美一樣的企業文化嗎?

    “我們收購穀歌中幗的目的是什麽,為了搜索還是電商?都不是,也可以說都是……”

    聚美並沒有特別強勢的企業文化,曲黎因為自身的原因選擇了靈活授權,強化監管,重懲罰,高工資的模式。

    聚美員工包括客服代表的往往權利很大,但出錯後會麵臨多倫交叉審核,能夠說清楚理由的可以順利過關,給與更多機會,說不清的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特別是貪腐,不僅從製度上減少他們的機會,還要加大犯錯成本。比如查出了事情能夠走官方途徑,盡量不私了。

    另外,聚美旗下各大子公司,比如聚美物流、聚雲科技,創新業務部門、日月風華都執行了和聚美聚劃算聚支付不同的管理製度,比如加班文化。

    曲黎追求的是“形散神聚”“亂中有序”,聚美聚劃算聚支付是正規軍,聚美物流是後勤,日月風華是各種“美食”,創新業務是“奇兵”,聚雲科技是黑科技是東風快遞,那搜索呢,怎麽看都適合成長為“野戰部隊”。

    事情不是一天就能談妥的,回到家中曲黎問起陳丹琳真實的想法,賣掉shopee很可能虧了,這相當於打斷了聚美進入海外市場的努力。

    “我是希望賣掉shopee的,這樣就有足夠多的人才將精力集中到丹琳女裝和考拉食品……”陳丹琳習慣了事後說正事

    曲黎能夠理解陳丹琳的選擇,shopee和祥雲都算是曲黎親自操盤的,日月風華內部想複製祥雲的成功,這是毫無疑問的,比祥雲成立時間更早的丹琳品牌是自然的選擇。

    丹琳女裝是集團內部僅次於祥雲的第二大自主品牌,但營收規模和利潤率都不如祥雲,甚至因為“小單快返”商業模式的選擇,未來很難超過祥雲。

    陳丹琳一邊畫圈一邊抱怨:“他們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堅持小單快返,這種模式太難了。”

    曲黎不以為意,大家的利益並不一致,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企業家:“那你就給他們做培訓,讓他們知道聚美的企業文化,我們要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那我們要什麽時候才能做成丹琳女裝?”

    “你急了!”曲黎:“有什麽好急的,你是創始人。”

    陳丹琳緩了緩說:“伱說shopee賣給穀歌後,丹琳女裝還能不能賣到米國?”

    “當然可以。”

    “我的意思是日月風華可不可以成立一家隻賣丹琳品牌的電商網站……”

    曲黎頗有些震驚,看著陳丹琳:“你好壞!”

    “你說什麽?”纖纖素手發力掐他軟肋

    “這個辦法真不錯,就不知道穀歌會不會同意……”曲黎不想放棄聚美在海外的電商業務,但又不能直接和穀歌競爭,讓丹琳女裝借助自營模式曲線入場,未必不是一個好辦法。

    “你說什麽?”陳丹琳不解

    “沒什麽,丹琳女裝的模式急不來,我們用幾年時間完善整個產業鏈和商業模式,之後狂推新品降價銷售……”曲黎想到了很多,丹琳品牌女裝還要完善信息化,讓供應鏈企業建立柔性化生產線,投入大不說,前景還不確定,就看日月風華的吸引力了。

    另外既然主要在網上銷售,要不要綜合優衣庫和zara的優勢?賣一些經典款增加銷售市場,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率?

    都知道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才能降低成本,zara平均每周生產23款衣服,丹琳女裝隻會更多不會更少,那麽必然會造成成本高,售價低,利潤也就上不去,不賣經典款沒有爆款不行啊。

    兩人交流著心得,反而是考拉食品更簡單,全球銷售,同時滿足中美兩地的質量安全標準,反正有銷售渠道,不愁賣不出。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