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榮耀汽車的方向

字數:3638   加入書籤

A+A-


    第415章榮耀汽車的方向

    曲黎在聚美榮耀輕易不涉及具體事務,即是藏拙,也是為了讓自己在考慮問題時擁有一種“上帝視角”,可以抽離主觀判斷,讓自己做出更加客觀的決策。

    在企業發展的前期他還能開掛,比如說服“林兵”“李一楠”,一個初中生,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這不是開掛是什麽?榮耀的成功可以參考htc,在他們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放大,也可以算是開了掛。

    而榮耀董事會後,公司正式開啟上市流程,會有越來越多不可控因素出現,不能開掛的日子怎麽和天賦異稟的選手競爭。眾人離開,曲黎留在會議室,百無聊賴的躺到椅子上,一隻腳已經搭在桌子上。這次董事會一點挑戰都沒有,順利的超乎尋常。

    “蘋果公司為什麽沒有狙擊我們的上市計劃?我想知道答案。”

    “知道渾水和香櫞嗎?榮耀上市前讓他們別鬧事。”

    曲黎在董事會議上對新加入的股東提出了要求,包括可能榮耀上市後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提案都順利通過了。

    曲黎、雷君用的是陽謀,就算蘋果、穀歌提前知道榮耀想收購摩托羅拉,他們最多是阻止,而不是親自下場參與競爭。道理很簡單,這家公司對誰都是雞肋。

    據曲黎收集到的消息,這家以工程師文化著稱的企業,內部研發團隊都變的腐朽了,很多人上班時間打個卡,就在公司喝咖啡看報紙,還有爭取這個拿到更多獎勵。怎麽拿,不靠業績靠關係。

    做事的人少,吃閑飯的人多,從2009年開發安卓手機到現在,係統適配和優化基本算是負優化,不說比不上榮耀,連三星、htc都不如,也就傳統的工業設計還有水平,但下降頹勢非常明顯。

    隻能造功能機,造不好安卓智能機,就像後來的某想手機,公司有實力,就是做不好事,缺少了關鍵的一哆嗦,摩托羅拉手機還有個鳥的希望,年初分拆上市後,市值很快跌破100億美元。

    曲黎想要收購摩托羅拉,除了專利,還有品牌,摩托羅拉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逼榮耀大多了。萬一出了意外,真能收購這家公司,那榮耀負責高端,摩托羅拉覆蓋高中低所有檔次。

    不知道有沒有人給穀歌蘋果通風報信,想來短期內應該是沒有的,這些金融機構和董事人選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曲黎、雷軍等人一致同意的,這麽快出問題那就太打臉了。

    無法預測蘋果和穀歌的選擇,曲黎幹脆不想了,不管他們怎麽選,榮耀始終占據了主動,看他們誰敢坐視不管。

    “你在想什麽?”雷軍走進會議上,看著還沒有動彈的曲黎問

    “不知道,閑著無聊想要找疏漏,就怕蘋果是用緩兵之計迷惑我們,在公司上市前給我們抽冷子來一下狠的。”曲黎

    “應該不至於這麽下作,我們已經正式展開談判了。”雷君

    “可還沒有對外公開,這樣吧,讓他們先取消在泡菜國的訴訟。”

    “為什麽是泡菜國?”雷君不解

    “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除了蘋果,就隻有三星了。”

    “你是怕三星從中作梗?”

    “他們肯定會,就是不知道用什麽手段。”

    “那我們還和三星顯示合作?”

    “現在不是增加了夏普屏嗎?”

    因為aoed屏幕合作中的齷蹉,榮耀增加了供應商,加大了對京東方的扶持力度。可惜東瀛企業排外,和中幗關係複雜,否則他真想扶持夏普對抗三星,他們現在的技術並不落後。

    當然,液晶麵板這個行業是資金和技術密集的行業,產業鏈需求端在中幗和泡菜國,加上東瀛經濟本來就不行了,不管現在的夏普還是後來的jdi,在產品沒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時,注定沒有未來。總不能真的讓榮耀去扶持吧,那肯定能力挽狂瀾,但肯定會被國人噴死。

    三星、g,棒子的企業自有其優秀之處,哪怕是十年後的中幗都應該學習這家企業,如果說半導體晶圓還可以找借口,說國內企業買不到euv光刻機,那oed液晶屏,三星買斷tokki蒸鍍機,用的是市場手段吧?

    強大的競爭對手是值得尊重的,就像抗日神劇,不尊重敵人實際上是在否定自己,一群辣雞都打不過,怎麽證明自己的強大?蘋果、三星越強大,榮耀如果能夠戰而勝之,那說明什麽?說明曲黎牛逼!

    怎麽戰勝蘋果三星?當然要擴大戰線,無人機平衡車不算,汽車是重點,長豐控股獵豹後,曲黎將長豐踢出了合資的動力電池企業,實現了全資控股。

    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電池、電機和電控,榮耀都在做,可和曲黎設想的大不一樣。

    “這樣下去,我們以後是不是要為汽車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什麽意思?”雷君不理解

    “我們出技術,出關鍵零部件,汽車企業拿我們的方案造車。”

    “什麽都我們提供,那汽車企業不是沒有了靈魂?”雷君反駁

    “……”這句話誰告訴你的?曲黎愣住了。

    “可是伱人為全國有資格做自動駕駛的企業有幾家?”

    “這倒是一個大問題,難道國內這些車企未來都沒有希望?”

    “誰知道呢?除非他們有魄力下注,萬一自動駕駛二十年內都不能實現,那現在下注的企業不會有好結果。”曲黎知道facebook在元宇宙虧損近200億美元,方向對了,時間節奏錯了,問題同樣很大。

    “那我們呢?”

    “從adas入手,風險可控,還可以賣設備賺錢。”曲黎他們將行車記錄儀、導航、自動輔助駕駛功能集成到前程汽車的智能座艙係統,還會為燃油車提供具有adas和導航功能的行車記錄儀。

    榮耀adas和obieye用了不同的方式走在了同一條道路,似乎重複了菊花廠“不造車”的路,這條路肯定不算錯,但怎麽才能走通,菊花廠並沒有成功經驗。那榮耀未來要不要自己造車呢?還是選擇做品牌背後的供應商?

    榮耀從消費電子產品到汽車智能,能夠撐起多大的市值,要不要將太空探索包含進來,那一條路才能通往未來?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