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義滅親

字數:4549   加入書籤

A+A-




                      李雲興眼中寒芒一閃,冷酷的表情讓眾人心中發寒。
    “臣謹記陛下教誨!”大臣們齊聲說道。
    李雲興微笑著點頭“朕相信你們會作出明智選擇。”
    接著,李雲興又道“其三,就是關於此次科舉取士的。”
    “以往都是由宰輔甄選百官,但本宮今年科舉要求三堂會試。本宮、廉大將軍和柳宰輔三人共同主持,決定三個月後,在都城舉行科考。”
    “無論出身,隻論武藝才學。文官經過書、詩、論、賦一共四科,武將為舉重、騎射、步射、馬槍,還有額外一科軍略。”
    “通過殿試者前三甲,即可入仕,成為我朝棟梁。”
    大臣們聽到這裏,臉色各異。
    武將倒還好,畢竟這些年來,武朝實行兵役,他們可以從民間招募勇力之士,充當先鋒軍隊。
    至於文官?
    很多文官家中子嗣根基淺薄,沒什麽真材實料,所以對這種公開競爭,十分抵觸。
    此前武皇多次想徹行科考,屢次被大臣們用各種理由阻撓。
    但這一回,李雲興竟然再提科考。
    寒門弟子一旦通過殿試,便立刻鯉魚跳龍門,前途遠大。但也意味著這些名門之後,就少了入朝為官的機會。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一個大臣站出來道。
    李雲興看向他,道“哦?哪裏不妥?”
    “這幾乎已經涉及到了文官體係內部的派別問題。如此公開比拚科舉,難免會影響到文官與武官的平衡。”這大臣沉聲道,“而且,武官向來桀驁不馴,若是鬧出亂子怎麽辦?”
    李雲興要撼動柳仲卿的根基,就不能隻是殺了他的手足。
    若這朝廷官員的命脈始終掌握在柳仲卿手中,那他不管殺多少,都會像百足之蚣,死而不僵。
    因此,李雲興要徹底改變武將和文官的格局,就必須將科舉推上台,光明正大地鬥一番。
    “文臣與武將是分開比試,諸位不必操心。”
    “本宮相信,既是武朝的大臣,必然是不怕比試的。文韜武略,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是各界翹楚。”
    “除非,諸位認為貴族子弟的才華不值一比。”
    李雲興話音落下,滿殿皆寂。
    雖然他沒指名道姓,但誰都知道這句話是對誰說的。
    文官的臉頰微微抽搐,目光閃爍不定,顯得有些猶豫。
    “臣等絕無這個意思。”有人低聲應和道。
    這時,不少武將也站了出來,“臣也讚成殿下所言,既是科舉,當比個高下,不論出身。”
    “陛下英明!”
    “武將和文官,本就該是一條直線,何分彼此?”
    見眾臣都表態支持,李雲興露出滿意神色。
    正在此時,柳仲卿突然上前。
    “老臣有一事請奏。”
    這句話,讓所有人都忍不住驚駭。
    難道柳宰輔還想保下蘇天洋嗎?這不符合常理啊!
    李雲興卻沒有很驚訝,微微一笑“何事?”
    “啟稟殿下,如今廉將軍已勝任大司馬一職,若是再去荊州治理水患一事,那朝中豈不是無人統管?”
    柳仲卿這話說得極為巧妙,看似是擔憂武朝朝綱,其實卻是暗示太子應該把治理水患權利移交到他手裏!
    李雲興也不是不懂得以退為進這個道理。
    今日他連頒兩道聖旨,又斬了蘇天洋,已是狠狠駁了柳仲卿的麵子。
    “兔子急了會咬人”的道理,李雲興也並非不懂。
    “那,依宰輔所見,應該派誰前去呢?”
    李雲興問完,目光就落在眾多文官之中。
    這個人必須要有一定威望,能夠在地方官員麵前說得上話。
    同時要易於掌控,能夠被柳仲卿所支配。
    最重要的是,派他去的收益一定要比讓廉湛去的收益更大。
    李雲興看了一圈,腦海中隻有一個人。
    “老臣舉薦昭陽王前往荊州。”柳仲卿說道。
    果然如此!
    李雲興心中冷笑一聲。
    這柳仲卿是千年的狐狸,竟然在這等著他。
    荊州一事,的確是個麻煩事,不僅要體恤民情,還要幫助重建。
    但若是昭陽王前去,那和廉湛去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廉湛是大將軍,隸屬於天子,隻能聽令行事。
    可是昭陽王卻是皇族,是宗室,是皇位的繼承人之一。
    他若是做出了什麽功績,百姓不會稱讚皇上恩德,隻會銘記昭陽王的豐功偉業,甚至會認為昭陽王才是最適合當儲君的那一個。
    這樣一來,對於他李雲興來說可就大為不利了。
    但兩方博弈便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想要贏,自然需要冒些風險。
    可若是不贏,就會輸掉更多的東西。
    李雲興很快便作出決定,他微微一笑,看向柳仲卿“柳大人的推薦本宮自然是相信的。”
    這蘇昭陽與蘇妙雪都是蘇天洋的兒女,一個安插在自己身邊,一個要深入荊州腹地。
    李雲興怎麽可能讓他輕易如願。
    “昭陽王自小錦衣玉食,哪裏懂得賑災救民之策,不如讓他先寫一份奏折,將災民安置之法,以及各種事項詳細列出,等到本宮閱覽過後,再決定下一步如何做。”
    “臣遵旨。”
    兩邊互相博得了利益,自然沒什麽好糾纏的。
    柳仲卿之所以要蘇昭陽親自下荊州,還有個原因就是可以通過蘇昭陽籠絡蘇天洋的舊部。
    到時候整合起來,便是柳家的一張王牌。
    所以荊州之行,柳仲卿勢在必得。
    而李雲興正是看中柳仲卿,舍不得放下荊州這塊肥肉。
    “那柳宰輔,這蘇天洋是你的嫡親,不如就由你來決定該如何處置?”
    柳仲卿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奸臣蘇天洋,欺上瞞下,貪墨糧餉無數,理應問斬!”
    李雲興在禦台上拍手稱快,絲毫不在意柳仲卿如鍋底般烏黑的臉色。
    “好!不愧是武朝的宰輔,大義滅親。”
    蘇天洋之事,已經鬧到沸沸揚揚。
    柳仲卿不僅丟盡顏麵,還失了臣心,李雲興故意讓他大義滅親。
    看似是體恤,實際則是在給柳仲卿敲響警鍾。
    “諸位愛卿覺得呢?”李雲興環視眾人。
    眾人麵麵相覷,半響後終於有一人站出來道“柳宰輔深明大義,實乃我輩之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