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前夜(1)

字數:7340   加入書籤

A+A-




    十一月二十八,夜、子時、臨安城、皇宮、福寧殿。
    空蕩蕩的寢殿之中,大宋官家趙擴躺在禦塌之上,麵如金紙,奄奄一息,已經進入了彌留之際。
    “史相,官家恐怕撐不過兩個時辰!”
    白胡子禦醫滿臉皺紋,小心翼翼,向坐在椅子上麵色冷峻的宰相史彌遠稟報。
    史彌遠點了點頭,目光冷厲。
    “下去吧,隨時在一旁候著。此事不可對任何人說起,否則,小心你的項上人頭!”
    “是是是!老臣知道!”
    白胡子禦醫心驚肉跳退下,史彌遠身邊,都是亢奮緊張的心腹之人。
    看到禦塌旁散落的金丹,史彌遠眉頭一皺。
    一旁的餘天賜趕緊上前,收拾起了金丹,裝入袖中。
    “爹,剛才官家都說了些什麽,是不是讓趙竑繼位?”
    史彌遠的大兒子、時任太府少卿、權戶部侍郎史宅之,小心翼翼問道。
    趙擴彌留之際,隻招父親一人,顯然是有托孤之意。
    “這是你該問的事嗎?”
    史彌遠輕聲一句,頭都不回,史宅之隻有訕訕退下。
    史彌遠看了幾眼禦塌上的趙擴,轉過頭來,看向了睡眼朦朧的殿帥夏震。
    “徐副帥,立刻吩咐下去,封鎖福寧殿、坤寧殿、太子東宮,嚴密把守皇城各宮門,不準任何人進出。官家大行的消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以免引起恐慌。”
    史彌遠盯著殿前司副指揮使徐儀,目光如炬,一字一句說了出來。
    “記住了,尤其是東宮那邊,一定要留意,不要讓他們發覺到任何一絲一毫的異動。”
    “史相放心就是,末將必不辱使命!”
    徐儀心知肚明,領命離開。
    官家病情惡化,還是找史相來交代後事。而在皇帝行將歸天之時,還要宣太子覲見。
    史相自然是各種拖延,直到皇帝說不出話來。
    “大郎,你立刻出宮,到程侍郎的府上,讓他速速進宮!”
    “畏齋,你立刻出宮,到了沂王府,你告訴鄭公,他知道該怎麽做!”
    “夏帥,立刻派禁軍去我府上,請楊氏兄弟進宮。我會當麵交待。”
    史彌遠一一吩咐,成竹在胸。
    史彌遠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
    “夏帥,你派人去通知黃仛,讓他城門一開就出城,和他一起調集禁軍,駐紮於候潮門外,隨時等候軍令。”
    “史相,對付區區一個趙竑,有必要調動城外的禁軍嗎?”
    夏震狐疑地問道。
    “城中萬一有騷亂,以防萬一。”
    “是,史相!”
    夏震和餘天賜不再吭氣,領命離開。
    史宅之離開前,臉色泛青,眼神閃爍不定。
    “爹爹,真要這樣做嗎?是不是太冒險了一些?”
    父親把持朝政,即便是趙竑上位,又能奈父親何?大不了辭官,以史家的實力,朝廷恐怕也不敢大動幹戈。
    現在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些。
    史彌遠抬起頭來,目光寒氣逼人,盯著兒子,史宅之不敢逗留,快步離開。
    殿中恢複了寂靜,史彌遠站起身來,看著殿外的黑夜出神。
    真希望這黑夜早些過去!
    “見過史相!”
    楊桂枝的侄子楊穀楊石進了福寧殿,一起向史彌遠見禮。
    二人眼神掃向殿中,宮人正在更換白紗白綾,趙擴在榻上一動不動。二人心知肚明,收回了目光。
    “二位,先帝駕崩,立下遺詔,要沂王嗣子趙貴誠登基大寶。”
    史彌遠麵色凝重,對楊氏兄弟二人耳提麵命。楊穀楊石連連點頭,跟著悄然離去。
    “史相,禮部侍郎程珌到了!”
    史彌遠剛鬆了口氣,殿外兒子的聲音響起。
    “讓他趕緊進來!”
    史宅之帶著禮部侍郎、直學士程珌進來,程泌趕緊上前見禮。
    “見過史相!”
    程珌恭恭敬敬,肅拜一禮。
    顯然,他早已洞悉了一切。
    “程侍郎,官家大行,就由你來草擬詔書吧。”
    史彌遠揮揮手,周圍的禁軍宮人紛紛退下,隻留下了兒子史宅之一人。
    “史相,下官不是製治誥,也不是翰林學士,再說了,兩府的執政都不在,這合適嗎?”
    看著麵前的黃綾,以及筆墨,程珌心驚之下,不禁猶豫了起來。
    這可是矯詔之罪,弄不好要株連九族的。
    “程侍郎,這是官家遺詔,你就不必猶豫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等新帝登位,你就是兩府執政了。”
    史彌遠輕聲一笑,信心十足,鎮定自若。
    “史相,下官敢不從命!”
    程珌心裏“砰砰”直跳,肅拜一禮。
    史彌遠權勢滔天,皇宮、包括臨安城的禁軍都被他控製。趙竑貴為太子,卻無權無勢,傀儡一個。
    隻是草詔,不過寫些字的小事。從侍郎到執政大臣,以後可就飛黃騰達了。
    “程侍郎,這第一道詔書,就是改立皇侄趙貴誠為皇子,賜名趙昀。”
    史彌遠稍作思索,徑直吩咐了下來。
    程珌抖擻精神,振筆疾書,寫了下去。
    “第二道詔書,晉封皇子趙昀為武泰軍節度使、成國公。”
    史彌遠鎮定自若,繼續在殿中指點江山。
    “這第三道詔書,晉封皇子趙昀為太子。”
    史彌遠的話,讓程珌心頭一驚,手不由得一抖,筆尖寫出一個汙漬。
    “下官重新寫!”
    程珌趕緊定下心來,重新攤開錦帛,開始寫了下去。
    “這第四道詔書,廢去趙竑太子之位。”
    “第五道詔書,封皇子趙竑為濟陽郡王,開府儀同三司,出判寧國府。”
    史彌遠輕聲說道,沒有磕磕絆絆,顯然成竹在胸。
    “前兩道詔書,日子為十一月二十四日丁亥。後三道詔書為今日,時辰在申時。”
    前兩道詔書的頒布日期提前,顯然是想說,趙貴誠成為皇子,是出自皇帝本意,立為太子是水到渠成。
    一道道詔書下來,史彌遠看著程珌,目光灼灼。
    “程侍郎,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先帝遺詔了。”
    “史相,下官準備好了!”
    程珌臉色凝重,鄭重一禮。
    史彌遠點點頭,拿出一份寫滿文字的紙張,上麵塗改、紅叉之處不少,似乎是一份草稿。
    “程侍郎,你先看看,修改一下,要符合官家的口吻,然後謄抄。”
    史彌遠輕輕敲了敲草稿,似乎下了最後的決斷。
    程珌仔細觀看,和史彌遠低聲交談,修修改改,很快就達成一致。
    “朕聞之: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萬物之自然,奚可甚哀……沂王貴誠,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程珌打起精神寫完,史彌遠看完,點了點頭,長出了一口氣。
    “玉璽。”
    史宅之手哆嗦著,奉上了玉璽。
    史彌遠看了一眼兒子,拿起玉璽,挨個蓋了起來。
    蓋好玉璽,詔書被一一收起,史彌遠這才放下心來,頹然坐在了椅子上。
    “爹爹,楊皇後那邊……”
    程珌下去歇息,史宅之在一旁,還是忐忑不安。
    沒有楊皇後的許可,想要廢太子、立新帝,恐怕不太容易。
    “有皇後的兩位侄子遊說,相信她不會拒絕。”
    史彌遠冷冷一笑,似乎成竹在胸。
    以那兩個沉迷酒色、年已過半百的權貴子弟的紈絝本性,事關他們的榮華富貴,他們一定會好好完成自己的職責。
    而以楊桂枝一貫的強勢,以她對趙竑的痛恨,她也一定會選擇趙貴誠。
    “爹,那個趙貴誠,他不會不敢來吧?”
    史宅之遲疑道,仍然是惴惴不安。
    趙竑是當朝太子,聲望俱佳。趙貴誠不過是一皇侄,默默無聞。趙貴誠要是不來,豈不是雞飛蛋打?
    “趙貴誠?他的野心,可不比任何人小。你就靜待佳音吧。”
    史彌遠看了一眼天色,眉頭一皺。
    “你出去告訴一下夏帥,東宮那邊,給我盯緊了。派人通知朝臣,進宮議事!”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現在,就等皇後楊桂枝那邊的消息了。
    史宅之離開,史彌遠向李顧不耐煩地招了招手。
    “東西都已經運了過來,現在開始安排官家的身後事吧。”
    趙擴他都不放在眼裏,更不用說趙擴的這些奴才了。
    “是,史相!”
    李顧恭恭敬敬離開。
    各色人等進進出出,李顧給趙擴更衣換幕,他和董宋臣麵麵相覷,都是無語。
    皇帝賓天,禁軍把宮殿圍的嚴嚴實實,蒼蠅也飛不出去。
    事出突然,也不知道趙竑那邊,到底是什麽個情況?
    李顧示意了一下,董宋臣心知肚明,轉過身來,滿臉堆笑。
    “將軍,我這內急,想出去方便一下。”
    董宋臣低頭哈腰,笑嘻嘻向殿門口的禁軍求情。
    “內急,拿這個解決就是。自有人給你拿出去!”
    禁軍伸手拽過一個寬口花瓶,塞給了董宋臣。
    董宋臣無奈,隻有拿著花瓶回去,和李顧師徒四目相對,都是心涼了半截。
    史彌遠讓禁軍把守的這麽嚴,顯然居心叵測,趙竑被蒙在鼓裏,又靠什麽翻身?
    等天亮宣布遺詔,那可就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一波波的人馬出了皇宮,又一波波的進了皇宮,出出進進,熙熙攘攘。皇城外黑夜中潛伏的周大等人,都是暗暗心驚。
    “老大,這宮裏是出了什麽大事吧?”
    等到宮門處恢複了寧靜,周府家丁周福,才小聲說道。
    “老大,你要是發話,剛才幾個震天雷扔過去,保管鬼哭狼嚎,死傷一片!”
    周府的另外一個家丁周貴,殺氣騰騰。
    外麵自有另一撥人搞定,他們負責宮門觀察,見機行事。
    “這麽黑的天,你知道你炸的是誰嗎?打草驚蛇,禁軍趕來,後麵的事還怎麽弄?榆木腦袋!”
    周大訓斥了一句,低聲叮囑道:
    “你們兩個,趕緊向大哥兒和田大郎稟報。快去!”
    周大安排下去,心裏也是暗暗嘀咕。
    三更半夜,這麽多人進出宮門,恐怕真是有大事發生。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