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反貪(1)

字數:6272   加入書籤

A+A-




    夜色撩人,濟國公府屋簷下燈籠明亮,衛士執槍挎刀,紋絲不動,戒備森嚴。
    範鍾心事重重進了濟國公府的大門,被侍衛引入大堂。趙竑位於主坐,周平和徐良在下首陪坐,恭恭敬敬。
    “臣範鍾,叩見我大宋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在潛邸召見,尊寵之至。
    “範鍾,坐吧。這裏沒有外人,你可以暢所欲言。你曾擔任地方官員,以你看來,我大宋的百姓,日子過得怎麽樣?”
    趙竑點點頭,目光看向了黑瘦筆挺的刑部郎官身上。
    此人為官多年,已經五十出頭,曆官武學博士、太平州通判、徽州知州,當過一方大員,但仍然一貧如洗,其個人操守,不言自明。
    都說千辛萬苦當官,就是為了自己撈錢。這範鍾,可謂兩袖清風,一朵奇葩。
    至於同時召見的二人,一是他的大舅子周平,另外一個是他的發小徐良,二人都是民間人士,年輕熱情,可為反貪的骨幹。
    反貪事宜,不怕出錯,隻要有熱情和勇氣就行。
    “陛下,這……”
    趙竑的話,讓範鍾一時遲疑不決。
    說實話,他有些摸不透這位新皇的路數。
    他問自己這些事情,若是據實相告,不會惹的龍顏大怒吧?
    “範鍾,朕聽聞你為官多年,仍然連個臨安城的小院都買不起,還在京城租房。你清廉為官、愛民如子,難道就不能在朕的麵前,為天下百姓說句真話嗎?”
    趙竑微微一笑,激將起範鍾來。
    “回陛下,我大宋民生多艱,讓臣怵目驚心,故不敢明言!”
    果然,範鍾臉上一紅,脫口而出。
    “範鍾,不用猶猶豫豫,朕要澄清吏治,推行新政,要的是諍言,不是和稀泥。你不會讓朕失望啊?”
    趙竑眉頭一皺,聲音冷厲了出來。
    這個範鍾,不會是浪得虛名吧?
    “陛下,且聽臣道來。”
    範鍾肅拜一禮,說了下去。
    “陛下,先不說酒茶鹽醋等專賣,稅率極高,各地又以重征為務,鬥米束薪、零星菜茄也在收稅之列,稅額之外浮取更繁,致稅場有“大小法場”之惡名。”
    趙竑點了點頭,讚賞道:
    “繼續說!”
    大宋商稅竟占四分之三,田賦隻有四分之一,遠不同於曆朝曆代,歸根結底,還是專賣和苛捐雜稅過多。
    “百姓挑著自己種的米糧,已經雞鴨豬羊、布匹土產去售賣都要交稅,商賈攜帶銅錢離開地界也要交稅。正稅之外,還有經製錢、總製錢、月樁錢、版帳錢等雜稅,百姓不堪重負。”
    範鍾侃侃而談,黑臉泛紅,唾液橫飛。
    “陛下,就說這徽、嚴二州的木材販運至臨安,須抽取三分,其稅可謂重矣。像竹、木、磚瓦之類物品,十取其一,謂之抽稅,抽稅率為一成,已經遠遠高於行二坐三的稅率了。”
    他肅拜行禮,向趙竑懇請。
    “陛下,苛政猛於虎。還請陛下聖斷,為天下百姓謀福祉,施恩於萬民。”
    周平遊曆各地,見多識廣,緊接著範鍾說了出來。
    “陛下,範公說的是輕的。由於苛捐雜稅過多,百姓不堪重負,因此民間棄嬰之事屢見不鮮,許多嬰兒生下來就被溺死或扔掉,真是讓人痛心啊!”
    周平的話,讓趙竑心裏頭一沉。
    “有這麽嚴重啊?”
    不是都說大宋錦繡風流,什麽最想穿越的時代,最幸福的時代嗎,怎麽百姓活的如此的困苦?
    這些狗日的偽專家偽公知!
    “陛下,國舅所言極是。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就說這身丁錢,竟然高達夏稅的三倍之多。百姓負擔不起丁賦,隻能是棄嬰了。”
    徐良緊接著說了出來。
    身丁錢也叫人口稅,或丁錢,為宋代主要賦稅。男子年二十或二十一成丁,六十為老。人戶每歲按丁輸納錢米或絹,總稱身丁錢。在四川以外的南方各路征收,不分主戶﹑客戶,均須負擔。
    “果然是最想穿越的時代啊!”
    趙竑冷冷笑了起來。
    “範鍾,你說地方上收的這些苛捐雜稅,都入了朝廷的銀庫嗎?”
    割韭菜、薅羊毛,老百姓的血汗錢都跑到了貪官汙吏的手裏,這吃相也太難看了些。
    “回陛下,大多進了地方官吏和官府的銀庫。一層層上去,最後戶部收到的,恐怕不到三成。”
    範鍾琢磨著說了出來。
    果然是欺上瞞下,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百姓負擔增加不說,吏治還越來越。
    “董宋臣,擬旨,免除老百姓自織的布帛糧食、水果疏菜、竹木蒲草的一切稅賦。至於身丁稅,等經界法推行以後,攤丁入畝,廢除身丁稅。”
    趙竑沉吟著說了出來。
    自己豐厚的餉錢和各種非法收入還不夠驕奢淫逸,還要吞食百姓的民脂民膏。這些吸血蟲,貪得無厭,讓人惡心。
    “攤丁入畝……”
    不但周平和徐良一陣錯愕,範鍾也是睜大了眼睛。
    “攤丁入畝,其實說起來特別簡單,那就是廢除身丁稅,將身丁稅攤入田賦征收,按畝均攤稅賦。種多少田,納多少稅!”
    其實不止是清雍正年間攤丁入畝,宋朝一直在嚐試攤丁入畝,但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地主豪強們的阻撓,未能實行。
    “陛下聖明!”
    “陛下所言甚是!”
    範鍾幾人一起行禮,恭維起趙竑來。
    攤丁入畝,若是真的能實施推廣,大宋的諸多頑疾,便會迎刃而解。
    “別拍馬屁。今天叫你們過來,不僅僅是談及苛捐雜稅,主要是為反貪反腐、澄清吏治一事而來。”
    趙竑終於提到了反腐的主題。
    “反貪反腐、澄清吏治?”
    範鍾一陣錯愕,隨即輕輕搖了搖頭,滿臉苦笑。
    “陛下,自大宋立國,貪墨一事,便是無從談起。千裏做官,隻為升官發財,滿朝官員,十人九貪。官員你來我往,上下勾結,如何防治貪墨?恐怕是晨殺而暮生,暮止晨又始。”
    看範鍾的表情,對趙竑的反腐倡廉,似乎持悲觀態度。
    “陛下,範公所言甚是。官官相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怕到時候反而沆瀣一氣,形同朋黨,更難以節製。”
    徐良也是搖頭,和範鍾的態度如出一轍。
    “陛下若要推行反貪反腐,臣願為馬前卒,為陛下分憂。”
    周平不置可否反貪成敗,隻是上前領命。
    趙竑要推行新政,他這個皇親國戚,責無旁貸,必須要站出來。
    “不反腐倡廉,大宋就無法從泥沼裏爬出來,隻能自取滅亡。”
    趙竑看著幾人,冷冷一笑。
    “朕還是那句話,朕的世界裏,隻有橫衝直撞,沒有退縮和妥協。朕叫你們來,也不是和你們商量的,而是問你們,願不願意挑這副重擔?如果覺得自己不行,直說就是!”
    幾人麵麵相覷,徐良迫不及待首先開口。
    “臣願為陛下分憂!”
    從平民一躍成為朝廷要員,他勢利粗暴的的父親,應該不會再對他辱罵汙言穢語了吧?
    “臣願為陛下分憂!”
    周平跟著開口。有趙竑在前麵擋著,他又有什麽可恐懼的。
    “臣也願意。”
    範鍾也跟著開口。
    這個時候,他能說不嗎?
    他倒不是怕擔事,得罪人,隻是擔心反貪反腐不過是皇帝頭腦發熱,不能持久而已。
    “周平,朕讓你從民間找一些品行端正、閱曆豐富之人,現在怎麽樣了?”
    趙竑目光轉向了周平。
    即位之初他就讓周平奔忙此事,已經兩個月,想來已經有了眉目。
    換句話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滿街都是。想要做事的人,到處都是。
    “陛下,按照陛下的叮囑,已經找了二十多人,隨時可以麵聖。”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趙竑未雨綢繆,準備了這些人,就是為反貪一事而準備的。
    “二十多人,實在是太少了!”
    趙竑搖了搖頭,微微沉吟了一下。
    “周平,你去找李唐,從殿前司禁軍中挑選兩百人,作為反貪司的執行扈從,跟隨你們,克日上任。禁軍武藝高強,正好可以執行那些盯梢、偵查、抓捕的差使,也省去了你們很多麻煩。”
    反貪司,並不是簡簡單單文案上的事情,明察暗訪,許多事情都要武力去執行。就像衙門裏官員不多,皂吏倒是不少。
    可以說,反貪司要做事,武力保證不可或缺。
    “另外,因為民間雇員缺乏辦案經驗,可從大理寺、皇城司調數名官員入反貪司,協助你們辦案。記住,他們是協助,你們才是主力。若有官員辦事不力,玩忽懈怠,你們可直接呈報於朕。”
    “陛下聖明!”
    周平等人都是佩服。趙竑考慮周全,可是替他們解決了後顧之憂。
    “周平、徐良、範鍾,你們都聽好了,從今日起,大宋反貪司正式成立。周平為反貪司主事,主管江南東路的反貪事宜,兼顧大宋各路。徐良和範鍾為副主事,分別主管兩浙路和四川路的反貪事宜。”
    趙竑看著幾人,誌得意滿,也充滿了期待。
    “反貪司的開銷,暫時由封樁庫支付。等反貪進入了正軌,再由戶部支付。”
    封樁庫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庫,由趙竑支付反貪司的開銷,也足見趙竑反貪的信心。
    他本來想因地製宜,從禦史台抽調精兵強將,成立都查院,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但範鍾和徐良的擔心,讓他立刻做了決斷。
    他還是決定,效仿後世紫荊花的廉政公署,建立反貪司,主持反腐倡廉事宜。
    反正已經是積弊重重,就死馬當活馬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