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丁亥之夏(中)

字數:8249   加入書籤

A+A-




    大宋興慶三年,五月下旬,西夏境內,黃河九曲。

    日頭高照,夏日炎炎,驛道上鮮有人跡。驛道旁,稀稀拉拉、無一幸存的斷壁殘垣,起伏的山丘上,到處散落的人骨,讓原野更見荒涼。

    驛道旁一處廢墟之中,兩個年輕漢子伏在瓦礫之間,一人手裏拿著千裏鏡,正在小心翼翼驛道西邊的一處樹林張望。

    樹林位於山下驛道旁,山體高聳,形成一個橢圓穀底,樹木繁蔭,正適合夏日納涼。

    而在樹林旁百餘步的的驛道上,堆滿了數百輛糧車,密密麻麻,堵塞了驛道。

    不過,大熱天的,又是荒郊野外,行人罕跡,又是戰時,既不擔心影響交通,也不怕盜匪來搶。

    況且,蒙古大軍攻城略地,西夏軍民死傷無幾,哪裏來的盜匪?早死絕了吧!

    “王英,看來這是韃靼的糧車,應該是從河西運去應裏城的。”

    說話的斥候放下了千裏鏡,看他臉型消瘦,年齡不過二十出頭,一身土布衣裳和周圍的土地融為一體,顴骨微微突出,西北漢子的倔強和英氣盡顯。

    應裏是黃河九曲重鎮,連接河西和興靈之地的交通樞紐,難怪有蒙古大軍駐紮。

    “李統領,天太熱,韃靼一時半會不會離開,咱們得回去向曹將軍稟報。”

    黝黑健壯的王英眼睛盯著樹林,紋絲不動。

    這裏距離應裏城不遠,周圍又沒有其它大城。蒙軍攻入西夏一年有餘,應裏糧草應該用盡,需要從河西運轉。

    “人數、車輛、戰馬樹林,都記牢了嗎?”

    李壽還不放心,繼續問道。

    “韃靼人數五百,戰馬一千多騎,糧車兩百六十輛,民夫**百人。蒙軍人手兩三張弓,羽箭百支,另有繩索、刀、鐵棒、鐵骨朵等物。”

    王英說著,李壽也記的清楚。

    “走,回去複命!”

    李壽小心翼翼爬了起來。

    二人的打扮一樣,頭上都帶著柳枝編成的帽子,土布衣裳,都是作為掩飾之用。

    借助於千裏鏡,二人在三四裏之外,便能看清遠處的情形,而不需要靠的太近暴露行蹤。

    “王英,以後不要叫我統領。我現在隻是軍中的一個普通斥候而已。”

    李壽說道,神色黯然了下來。

    “李統領,階州的事情,韃靼大軍是偷襲。你不要傷心。咱們要好好幹,為王宇、方大,還有階州所有的兄弟和百姓報仇!”請下載小說愛閱閱讀最新內容

    王英勸慰著李壽,心裏也是難受。

    蒙古大軍偷襲階州城,就逃出了他們寥寥幾人。因為階州百姓被屠殺,李壽被從階州副統領一擼到底,王英也一樣被貶斥,二人成了呂文德大軍中的普通斥候。

    “統領,要不你帶人在這盯著,我帶人回去就是。”

    王英主動請纓。李壽最近心情不好,他也想讓李壽少操心。

    “也好,你帶人回去稟報,我帶人在這盯著。”

    李壽點了點頭。要不是出來的斥候人太少,隻有十幾個,他就帶人單幹了。

    從階州城破,他就一直想著立功贖罪,活的揚眉吐氣。

    王英帶人躡手躡腳出了斷壁殘垣,向南奔出四五裏,七拐八拐,進入了惟精山中野草叢生的深穀。

    “五百蒙軍,兩百六十輛糧車……”

    聽到王英的稟報,副統領官曹二雄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帶前軍兩千人從蘭州出發,渡過黃河,過了柔狼山,目的就是攻占黃河九曲的應裏,控製黃河河麵。一路上風平浪靜,正準備帶軍前行,伺機攻占應裏,卻打聽到了這一消息。

    這萬一要是被蒙軍給碰上了,驚擾了應裏的蒙軍,四麵八方圍攻而來,他豈不是要被團團圍住,甚至可能圍殲。

    蒙軍的糧車,還是去應裏,省得他擔心糧草補給。這不是天意嗎?

    “王英,樹林周圍的地勢怎麽樣?能不能靠近?”

    曹二雄沉聲問道,心裏已經癢了起來。

    “將軍,韃靼騎兵都在樹林裏麵,樹林是深穀口袋形狀,隻要守住官道,韃靼就難逃出去。”

    王英邊說邊畫,曹二雄聚集將領,立刻吩咐了下去。

    午時三刻,天氣熱騰騰,驛道旁的樹林中,五百左右的蒙古騎兵說說笑笑,坐在地上,紛紛靠著樹納涼,或坐或躺,怎麽舒服怎麽來。

    而在他們的東側,**百民夫聚成一堆,他們蓬頭垢麵,身上衣裳破爛,都在神色淒惶休憩,眾人安安靜靜,不敢發出聲音,生怕驚動了蒙古騎兵。

    天氣太熱,許多蒙軍都是脫去了鎧甲,希望可以更涼快一些。

    王英帶眾軍從穀地一旁潛入,眾人小心翼翼,很快就逼近了樹林。看到潛行而來的宋軍,許多民夫都是睜大了眼睛。

    “噓!”

    王英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民夫們心知肚明,許多人一聲不吭,不少人還閉上了眼睛。

    自作孽、不可活!

    看民夫們的反應,也知道他們對蒙軍的痛恨。這裏距離蒙軍休息的地方,已經隻有三四十步的距離。

    王英和所有的宋軍擲彈兵們一起,動作輕柔,紛紛擰開了手榴彈的鐵蓋,打亮火折子,點燃了震天雷的引線。

    “怎麽了?”

    引線“呲呲”燃燒,正在眯眼休憩的蒙古騎兵,有人忽然大叫了起來。

    “全部趴下!”

    王英衝著民夫們大喝一聲,助跑幾步,手裏冒煙的震天雷,被他用力扔了出去。

    民夫們紛紛趴下,宋軍擲彈兵們一起投彈,震天雷冒著煙,雨點般飛向了樹林裏的蒙軍。

    擲彈兵們扔出第一顆手榴彈,也不看效果,繼續投彈,三輪手榴彈的狂轟濫炸之後,王英和所有的宋軍長槍兵一起跨過民夫們,持槍衝進了樹林。

    與此同時,無數的宋軍四麵八方出現,紛紛圍了上來。

    而宋軍的火炮,紛紛架在了官道上,堵住了樹林的出口。

    “通通!”

    悶雷般的巨響此起彼伏,樹林裏煙柱滾滾,盡是被無盡的濃煙所籠罩,蒙軍的慘叫聲和戰馬的嘶鳴聲充斥了樹林。

    等到風吹散了硝煙,宋軍長槍兵和殘餘的蒙軍,已經是狹路相逢。

    “刺!”

    王英大聲呐喊,長槍抖動,猶如毒蛇,一槍就把對麵的蒙古騎兵戳翻。

    長槍兵們持槍疊刺,槍頭無數,瞬間便是鮮血淋漓,蒙軍又被刺倒數人。宋軍四麵而來,長槍一輪一輪,將殘餘的蒙古騎兵格殺當場,現場血肉模糊,一片鐵血交融。

    蒙軍舍命逃離,他們仗著樹木掩護,彼此互為犄角,頻頻發箭,頓時射倒了數名宋軍長槍兵。

    “我去!擲彈兵!”

    曹二雄勃然大怒,大聲喊了起來。

    擲彈兵們紛紛點燃手榴彈,數十顆手榴彈飛舞,將幾個蒙軍包圍。一聲聲巨響之後,蒙軍栽倒一片,血肉模糊躺下無數。

    一些蒙軍騎兵企圖騎馬逃竄,拚命衝出樹林,和四麵八方而來的宋兵相遇。蒙軍仗著騎射精湛,拚命放箭,雖然射殺了數名宋兵,卻被對方洶湧的反擊所淹沒。

    一個蒙軍騎士射翻兩名宋軍騎兵,對方的數名騎士卻仍然迅疾奔來,騎士躲過了一人的長槍,卻被另外的鐵棒和長槍一左一右,刺砸於馬下。

    “嗖嗖”聲不斷,宋軍弓弩手弩箭齊發,馬上的蒙軍騎士連人帶馬,紛紛被射倒,猶如刺蝟一般。

    宋軍長槍兵兩三人一組,結陣拚殺,樹林裏的蒙軍被分割包圍,不斷被宋兵斬殺,廝殺範圍越來越小,勢單力孤的蒙軍被一一格殺,血腥異常。

    “衝出去!”

    蒙軍將領一馬當先,蒙軍騎兵們向西直奔官道,他們羽箭齊發,連綿不絕,宋軍炮手刀盾手跌倒一片,官道上登時出現一個缺口,蒙軍騎兵趁機從斜坡衝上了官道,對途中驚慌躲避的宋兵瘋狂射箭砍殺。

    “我去你大爺!”

    李壽和另外一個宋兵,忽然在蒙古騎兵衝出的對麵現身,李壽舉著盾牌,脖子上掛著一捆冒煙的震天雷,腹部血流如注,眼睛通紅。另外一個宋兵一瘸一拐,雙手各拿一顆冒煙的震天雷,二日嗷嗷叫著,一起撞入了蒙軍騎兵馬群。

    劇烈的爆炸聲驚天動地,血肉橫飛,血箭飆射,戰馬悲鳴,蒙軍騎兵連人帶馬紛紛被掀翻,官道上到處都是散落的肉塊和人體器官。

    “火炮!給老子開炮!”

    “擲彈兵,都死了嗎?”

    曹二雄大聲咆哮,瞬間紅了眼睛。

    火炮轟鳴,霰彈飛舞,官道上和官道口的蒙軍騎兵被打的東倒西歪,人馬死屍在官道和樹林斜坡處層層疊疊,死狀傷狀慘烈,猶如人間地獄。

    火炮劇烈轟擊,震天雷跟著肆虐,蒙軍騎兵們死傷累累之下,心驚肉跳退了回去,向著樹林深處逃去,最終卻被陡峭的山坡所阻擋,無法攀爬,隻能回過頭來負隅頑抗,做最後的掙紮。

    宋軍火炮、弩箭和震天雷收割之後,長槍兵接管了戰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戰鬥很快進入了尾聲。

    看到幾十個蒙軍扔掉手裏的兵器,跪在地上,嘴裏胡亂叫著,有人還不斷磕頭,許多宋兵都是睜大了眼睛。

    “韃靼也有投降的?”

    有年輕的宋兵,好奇地問了出來。

    “這有什麽奇怪的,韃靼也是人,又不是石頭,一炮打下去,照樣血肉模糊!”

    年齡大一些的老兵,故作深沉。

    “都捆起來!打掃戰場,死的沒死的都補上兩槍,千萬不能走漏風聲!”

    曹二雄帶士卒上來,揮揮手,宋兵們上前,把投降的蒙軍都捆了起來。

    戰鬥結束,宋軍開始打掃戰場,一部分人在外警戒,醫官們上來,給傷員處理傷口。

    一場偷襲戰,以眾敵寡,還是死傷了百十名將士。

    “可惜了李壽兄弟!”

    曹二雄臉上,沒有任何勝利的喜悅。

    “李壽......”

    王英抱頭痛哭,眾軍勸慰下,王英才哽咽著站了起來。

    李壽和另一個宋兵戰死,二人連個屍體都沒有留下,不知道怎麽向他們的妻兒交代?

    “兄弟,起來吧,會說漢話嗎?”

    王英擦幹眼淚,叫起一個蹲在地上,麵色黝黑的民夫,這人四十來歲,留著漢人發髻,應該是西夏的漢人無異。

    “會會會!”

    民夫滿臉賠笑,連連點頭,他看著王英,小心翼翼地問道:

    “軍爺,你們是夏軍,還是……”

    這些官軍如此凶猛,殺的蒙古騎兵們人仰馬翻,沒一個逃兵。

    這是西夏的官軍嗎?

    “大哥,我們是大宋的官軍,已經打過了黃河。我問一下,你們押運這麽多的糧食,是去那裏的?”

    王英和顏悅色問道。

    “大宋……官軍……打……過……黃河……”

    中年漢子震驚地看著王英,半天才反應了過來。

    “回,回軍爺的話,這些糧食是從沙陀運過來,要運到應裏的韃靼大營,那裏有兩千多韃靼兵,還有三四百降兵,總共兩千五百人上下,大多數韃靼騎兵,都住在城外的韃靼大營裏麵,隻有當官的和一小部分住在城裏!”

    中年漢子把知道的不知道的,一股腦全說了出來。

    “才兩千五百人?”

    王英有些失望。才兩千五百人,派了五千宋軍將士攻打,呂文德還是太小心了些。

    打了一場小規模野戰,同袍慘死,他的戰意熾熱,完全被激發了出來。

    才兩千五百人?

    中年漢子暗暗吃驚。韃靼騎兵如狼似虎,殺的西夏屍橫遍野,千裏無人煙。這些宋軍,好大的口氣!

    “兩千五百人,住在城外……”

    王英的話,讓曹二雄沉吟了一下,看向了身旁的軍官們。

    “兄弟們,你們說怎麽辦?要不要等大軍上來?”

    後麵陸元廷的三千將士,還在四五十裏開外。

    “將軍,才兩千多人,還在城外,幹了吧!”

    “等大軍上來,萬一走漏風聲,可就要前功盡棄了!”

    軍官們七嘴八舌說道,人人都是眼神熾熱,好像見到了三月未見嫵媚動人的新婚妻子一樣。

    “將軍,我有一個想法,運糧都是晝伏夜行,不如這樣……”

    王英思慮片刻,一五一十說了出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