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自有後人評說
字數:7758 加入書籤
窩闊台和托雷一起進了金帳,看到成吉思汗居然神采奕奕地靠坐在軟榻上,二人立刻滿臉笑容,上前見禮。
“阿布,你氣色好多了!”
“阿布,太好了!”
窩闊台和托雷喜笑顏開,成吉思汗難得地一笑,點頭示意兒子們站好。等忽裏和巴爾術進來,成吉思汗對大帳門口身材高大的侄子移相哥輕輕點了點頭。
“移相哥,你在大帳門口守住,沒有大汗的吩咐,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也遂代成吉思汗發話,移相哥趕緊點頭答應,走了出去,在帳外警戒,同時豎起耳朵,聽著裏麵的動靜。
他是軍中的神箭手,有名的猛將,讓他在外看守,也足見成吉思汗對他的信任。
“窩闊台,你讀讀,這書裏說的什麽意思?”
成吉思汗溫聲向窩闊台說道。
一眾子侄裏麵,隻有窩闊台還懂些漢人的文章,其他人或者懂幾個字,大多數一竅不通。
“阿布,這詩是說北方長城的風景,說阿布是天上派到人間的神仙,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一樣英明神武。”
窩闊台跟耶律楚材合得來,對詩詞也是一知半解。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選擇性地省略了宋太祖趙匡胤。
一個被打得龜縮到江南一隅的弱國,又能出什麽英雄好漢?
“天上派到人間的使者,也免不了一死。”
成吉思汗輕聲一笑,麵色恢複了溫和。
“我的孩子們,我就要死了。以後,可就隻能靠你們自己了。”
窩闊台和托雷等人都是一怔,隨即一起跪下,有人淚流滿麵。
“阿布,你一定會好的!”
“大汗,保重身子啊!”
成吉思汗病重不治,軍中早已傳得沸沸揚揚。看今天這架勢,成吉思汗恐怕真要禦龍賓天了。
“人都要死,沒有誰能例外。”
成吉思汗看著帳中跪了一地的子侄們,聲音輕柔。
“孩子們,我為你們建立了一個疆域遼闊的蒙古大國,比秦始皇、唐太宗的國家可大多了。我要死了,我要你們在我的麵前立下遺言:你們要齊心協力,共同對外,擁護新的大汗,誰也不能反抗!”
窩闊台心頭一凜。看來,父親是要宣布新的大汗繼承人了。
這個新的蒙古大汗,應該是他這個執政者吧。
“但是,汗位隻有一個。如果我的兒子都想成為蒙古大汗,都想當蒙古國的霸主,就會自相殘殺,龐大的蒙古帝國,也會轟然倒塌。”
一眾子侄各懷心事,成吉思汗溫聲說著,似是最後的臨終遺言。
“阿布,我們都聽你的話!”
“大汗,我們都聽你的!”
窩闊台和托雷,以及成吉思汗所有的子侄們,爭先恐後向成吉思汗發誓。
這個時候,縱使心中有千萬個主意,也是慷慨激昂,遵從大汗的彌留遺訓。
“窩闊台,你站起來,坐到我身邊來。”
成吉思汗招招手,窩闊台抹了一把眼淚,爬了起來,坐到了成吉思汗身邊。
他終於放下心來,他的父親成吉思汗,要讓他繼承蒙古國的汗位了。
他的弟弟托雷,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幼子,他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你們都聽好了。窩闊台雄才大略,足智多謀,在你們這些兄弟當中,才能最為出眾。從今天起,他就是下一任的蒙古大汗,你們都要擁護他,支持他。”
成吉思汗握著窩闊台的手,看著自己的子侄們,目光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在托雷的臉上停留片刻,這才移開。
“我要你在我的麵前發誓,承認窩闊台為下一任的蒙古大汗,遵守蒙古國的法令,立下文書為證。”
成吉思汗聲音變得嚴厲,盡管聲音不大,眾子侄還是人人心驚,個個戰戰兢兢。
蒙古大汗的威嚴,可見一斑。
“阿布,我發誓,我願擁立窩闊台為下一任的蒙古大汗,遵守蒙古國的法令,並願意立下文書為證,永不背負阿布今日所言!”
托雷被父親看得心驚肉跳,跪著鄭重發誓,在麵前的文書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站起身來退到一旁。
成吉思汗對著其他的兒子、侄子們,同樣鄭重其事叮囑道:
“巴爾術、闊列堅、兀魯赤、忽裏、蒙都、脫忽、按赤台,我也要你們在我的麵前發誓,承認窩闊台為下一任的蒙古大汗,遵守蒙古國的法令,立下文書為證。”
“阿布(大汗),我發誓,我願擁立窩闊台為下一任的蒙古大汗,遵守蒙古國的法令,並立下文書為證,永不背負阿布(大汗)今日所言!”
窩闊台的弟兄們,包括非摘係兄弟,都在成吉思汗麵前發誓,人人立下了文書。
成吉思汗交待完大事,大汗淋漓,整個人也輕鬆了許多。
“阿布,要不歇歇,有話稍後再說。”
被正式任命為下一任的蒙古大汗,窩闊台心安之餘,趕緊勸起了父親。
“我的第二條遺囑,就是滅金。”
成吉思汗溫聲說道,沒有理睬窩闊台,反而苦口婆心叮囑起子侄們來。
“金國的精兵都在潼關,南邊是大山,北邊是大河,短期內難以攻破。要是能假道於宋境,宋金是世仇,必能許我,由唐州、鄧州,直搗汴梁城。金人必定會從各處調兵,圍點打援,各個擊破。”
“是,阿布(大汗)!”
窩闊台和托雷對望一眼,一起點頭稱是。
蒙軍已經和宋軍交戰,想要假道宋境攻金,恐怕不太容易。
成吉思汗重病纏身,他們自然不敢把宋、蒙交戰的消息告訴父親。
“窩闊台,我大蒙古國的江山,就交給你了。”
成吉思汗溫和地拍了拍窩闊台的肩膀,隨即神色嚴肅。
“你們都記住了,我死後,你們不要為我發喪,不能讓唐兀惕人知道我的死訊。唐兀惕人要是投降,他們從城裏出來時,將他們全都殺死!整個興、靈之地,我要他們雞犬不留。”
麵對兒子和滿帳肅立的將領,成吉思汗鄭重叮囑著眾人,似乎這是他最後的心願。
“你們都記住了,你們一定要滅掉唐兀惕和金國,一定要滅了他們,一定要滅了他們的王室,讓他們一個不留!”
成吉思汗渾濁的目光裏,透露出讓人恐懼的寒芒。
“大汗,我等一定要攻下中興府,一定將唐兀惕人全部殺掉!我等一定滅掉金國,將他們的王室全部殺完!一個不留!”
帳中眾將一起跪倒,齊聲發誓,哭泣哽咽聲一片。
許多人都明白,這就是成吉思汗的最終遺言了。
成吉思汗就要死了,他們戰無不勝的統帥就要離開人世,他們中間許多人痛哭流涕的同時,心頭也是惶惶不安。
窩闊台雖然是大汗指定的繼承人,但大汗的幼子托雷,卻掌握了蒙古帝國八成的兵馬。將來的蒙古汗國,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會不會有內訌?
沒有了成吉思汗,蒙古大軍還能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又有誰知道。
“都出去吧,把耶律楚材叫進來。”
成吉思汗說完,臉色灰白,緩緩靠在了榻上。
眾將離去,耶律楚材被喚了進來,寵妃也遂,則是小心翼翼服侍著成吉思汗。
“大汗,你要保重身子骨啊!”
耶律楚材顯然明白剛才發生了什麽事情,進來跪下,痛哭流涕。
“耶律楚材,起來吧。”
成吉思汗話語有氣無力,足見他身體虛弱,已是油盡燈枯。
“你占卜一下,在我臨死之前,唐兀惕人會不會投降?”
成吉思汗的話,讓耶律楚材跪在地上,愣了半晌。
明眼人都看得出,成吉思汗頃刻之間就會病死。這個時候,還讓他占卜什麽?
看到成吉思汗眉頭一皺,似乎要發怒,耶律楚材心驚膽戰,趕緊坐在地上,裝神弄鬼算了起來。
“大汗,你一定會見到唐兀惕人被我大蒙古國滅國!”
這個時候,他可不敢說半個不字。萬一惹惱了成吉思汗,隨時會要了他的性命。
“耶律楚材,你又在騙我。不過,唐兀惕國隻剩下那麽一塊小地方,跟滅國沒什麽兩樣。我讓窩闊台他們滅了唐兀惕國,隻是不想讓他們不思進取。”
成吉思汗忽然滿臉紅光,坐直了身子。
“耶律楚材,你說,我死後,世人會怎麽看我?”
耶律楚材一怔,一時說不出話來。
被成吉思汗殺的人,鮮血可以匯集成一條河流,屍體堆得比一座高山還高。被他蕩平的城市,數不勝數,被他毀掉的農田,能養活數千萬人口。
“大汗武功之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滅國四十,諸國臣服。大汗是一代天驕,會被後人景仰的。”
遲疑片刻,耶律楚材才說了出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這個宋人,倒是評價我很好。殺伐果斷,戰無不勝的天之驕子。說到底,我就是草原上一個喜歡騎馬射箭的牧民而已。”
成吉思汗雙目炯炯,笑著說了出來。
“牧民,還是回到他的草原上去吧,那裏才是屬於他的地方。”
成吉思汗神態慈祥,嘴角微微抽動。
“大汗!”
耶律楚材哽咽道。
這個時候,他才覺得眼前的成吉思汗,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老頭,而不是平日裏殺伐決斷的鐵血武者。
“我成吉思汗殺人無數,滅國無數。我蒙古鐵騎所到之處,無人能敵,個個臣服。世人怎麽看,我成吉思汗不在乎!”
忽然,成吉思汗提高了聲音,傲然說道,眼神中的倔強顯露無疑。
耶律楚材心頭一驚。這才是桀驁不馴的成吉思汗,任意而行,心如鐵石。
“大汗,還是好好歇息,千萬不要勞累了!”
耶律楚材看著成吉思汗,極短時間,成吉思汗臉上的紅光消失,顯然是油盡燈枯,目光迷離,似乎就要合上。
耶律楚材心驚肉跳,大聲喊了起來。
“醫官,醫官在那裏?快進來,快進來!”
他也是醫家高手,成吉思汗氣若遊絲,已經是彌留之際,就要與世長辭了。
“功過自有......後人評說.......長……生天,我來了,我……來了,我來……”
耶律楚材的哽咽聲中,成吉思汗喃喃自語,聲音越來越低,迷離的眼神開始渙散,變得無光。
終於,成吉思汗一動不動,閉上了眼睛。
“大汗……”
也遂掩麵痛哭,耶律楚材也是跪地抽泣。
成吉思汗死了,他留下的龐大無比的蒙古帝國,又該何去何從?
蒙古大軍秘不發喪,仍在等待西夏歸降。可是,尚有一絲元氣的西夏,會束手就擒嗎?
還有那神秘的大宋,他們攻伐蘭州、臨洮府諸地,虎視眈眈,真的隻是驅逐蒙軍出境嗎?
成吉思汗身死,蒙古將領軍心渙散,軍中疫病流行,窩闊台和托雷麵和心不和……
宋皇禦駕親征,十萬雄兵,火器犀利,三軍用命,似乎不是善茬。
宋蒙十餘萬大軍對峙於新會州、鞏州、秦州之地,蒙軍有必勝的把握嗎?
內憂外患之下,就要仔細權衡。要是他是窩闊台,這個時候,退兵就是最好的選擇。
公元1227年,丁亥年,六月初,南宋興慶三年;西夏保義二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病逝於金境六盤山,享年六十六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