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退軍
字數:8132 加入書籤
曹友萬回了營房,所有麵黃肌瘦的將領們都是圍了上來。
“將軍,韃靼大軍還沒有退兵嗎?陛下的援軍,還沒有來嗎?”
楊大全心煩意亂,迫不及待問了出來。
“將軍,城中糧絕,再待下去,早晚是死。守了八個月,沒人管,咱們怕是已經給拋棄了。生死有命,隻能靠自己了!”
另一個軍官孫渡無精打采,語氣中都是不滿。
孫渡的話,讓曹友萬吃了一驚。
蒙古大軍還沒有退去,已經是軍心不穩了。
“孫渡,你想幹什麽?難道你想投敵嗎?”
曹友萬臉色一板,目光冷厲,盯住了孫渡。
這個時候,要是餘玠在,一定會比自己更能安撫軍心。
眾目睽睽之下,孫渡的臉,很快紅了起來。他避開了曹友萬的目光,轉過頭去,嘴裏仍然不客氣。
“曹將軍,弟兄們出生入死,死了一半人,援軍在哪裏?發發牢騷都不行嗎?陛下要是救咱們,早該來了,而不是讓咱們傻等!”
生死關頭,對前途的無望,對死亡的恐懼,讓孫渡的心態,已經崩盤。
孫渡的話,讓堂中將士一片沉默,緊跟著又有將領發作了出來。
“曹將軍,陛下說沒說過,到底什麽時候會了救咱們?外麵有沒有消息,援軍到底在哪裏?”
沉默不語的軍官們,紛紛抬起頭來,看著曹友萬。
“孫渡、王修武,韃靼大軍沒有退兵,你們就害怕了嗎?”
曹友萬的眼睛瞪了起來。他環視著眾將,冷冷一笑。
“陛下讓守到六月底,現在還沒有到,你們急什麽?你們難道要抗旨嗎?”
眾將都是驚愕,紛紛抱拳行禮。
“末將不敢!”
皇帝的聖旨,軍令如山,隻差二十幾天的堅守,誰敢抗命?
六月底,隻有二十幾天,他們也有信心守城。
孫渡和王修武等將領麵色難看,不再吭氣。
“不敢?那我告訴你們,今夜我要率三千將士出城,偷襲韃靼的軍營。你們誰要是不敢去,現在可以站出來,留下守城就是。”
曹友萬目光冷厲,眾將之中,許多人紅了臉蛋,一些人垂下目光,不敢與曹有萬對視。
曹有萬看得真切,暗暗心驚。看來,彈盡糧絕之際,軍心已經不安。
主動應允李德任出城偷襲蒙軍大營,自己是不是太武斷了些?
“將軍,末將以為,既然陛下出兵前嚴旨,讓我等堅守到六月底,就沒有必要出城和韃靼決戰。如今彈藥匱乏,出城襲擊韃靼大營,凶多吉少,完全沒有必要。”
又是孫渡,不緊不慢說了出來。
“曹將軍,弟兄們沒有了多少火器,出城偷襲,太過冒險。將軍三思。況且,距離月底,不過二十天,也許陛下已經出兵,還是再忍耐幾天吧。”
張中夏沉默半天,終於開口。
當時蒙古大軍撤走時,士氣仍在,出城偷襲是最好的時機。現在傷兵滿營,士氣低迷,可不是偷襲的好時機。
“敵強我弱,曹將軍三思。”
王修武抱拳行禮,也是對出城偷襲,持反對態度。
曹友萬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堂中將領,語氣平靜。
“孫渡、張中夏、王修武,你們三個留下來守城。其他人,還有要留下的嗎?”
話已經說了出來,絕不強求。也隻有上下一心,才有克敵製勝的把握。
“將軍,餓死也是死,出城還能拚一下。我黃喜陪你去!”
立刻有軍官黃喜紅著臉站了出來。
“將軍,你也太小瞧人了!不就是掉腦袋的事嗎,怕個球!再說了,官家看得起兄弟們,也一定會照顧兄弟們的家人。我楊大全跟你去,甘當前鋒!”
軍官楊大全也是惡狠狠說了出來。
“將軍,不就是玩命嗎?下令吧!”
“將軍,我曹世雄唯你馬首是瞻!”
堂中絕大多數的軍官們踴躍請令,人人都是激憤。
“將軍,軍令如山,我願意隨軍廝殺。不過,我仍是那句話,現在偷襲韃靼軍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這一戰下來,生死未卜。我言盡於此。”
和孫渡等人的怯戰不同,張中夏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他不知道的是,城外的蒙軍大部已經撤走,而宋軍已經過了黃河。即便是此刻宋軍出城偷襲蒙軍大營,也不會有多大的風險。
再看王修武和孫渡,一聲不吭,顯然並不願意出城作戰。
“兄弟們,聽我一句。”
軍心似乎可用,曹友萬輕輕點了點頭,讓眾人平靜下來。
“要玩命,但也要盡量回來。陛下說過六月底,現在還有二十幾天的時間。守到六月底就是英雄,陛下也一定會發兵救咱們。你們想想,陛下是我大宋天子,又是講武堂的校長,他一言九鼎,說話能不算數嗎?”
曹友萬大聲說道,慷慨激昂。
“兄弟們,咱們都是皇帝一手栽培,皇恩天高地厚,咱們要是辜負了皇帝,豈不是欺師滅祖,皇帝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到時候,皇帝的臉往哪裏擱?咱們的家人,豈不是要被罵死?”
“將軍,下令吧。咱金陵講武堂的兄弟,丟不起這臉!”
曹世雄大聲說了出來,麵紅耳赤。
“將軍,下令吧。咱們就是死,也不能丟了皇帝的臉!皇帝禮賢下士,愛兵如子,待兄弟們不薄,咱們可不能給他丟臉!”
楊大全也是麵色泛紅,義憤填膺。
眾將慷慨激昂,孫渡幾人默認不語,退到了一邊。
從眾將冷漠的態度,他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局外人了。
張中夏本來還要勸,怕冷了軍心,忍住不言。
曹友萬急脾氣,倔驢一個,他決定了的事情,十頭牛也拉不回來。偷襲蒙軍大營也行,還有一些火器,怎麽不至於全軍覆沒吧。
“兄弟們,剩下的震天雷都帶上。集中所有的彈藥,帶上火炮,今夜襲擊韃靼大營,狠狠地搞它一下!”
曹友萬斷然下了軍令。
與其在城裏餓死,不如奮起一搏。無論如何,不能丟了大宋的臉麵。
“全憑將軍調遣!”
眾將一起抱拳行禮,肅穆莊重。
曹友萬點點頭,從眾將的身邊一一走過,回到了主座。
“兄弟們,下去準備吧。”
眾將紛紛退出,曹友萬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滯。
“精忠報國,殺身成仁!陛下,臣不會負你!不是臣無能,而是無可奈何啊!”
曹友萬拔出了腰間的短劍,看著它發呆。
“軍人魂”,軍人的象征,皇帝在金陵講武堂親贈,珍貴無比。
難道說,一旦襲擊蒙軍大營失敗,他就要用這把“殺身成仁”劍,結果自己的性命了嗎?
他之所以願意率眾軍出城,襲擊蒙軍大營,是不是也因為對守城無望,想要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皇帝的援軍,到底又在何方?
曹友萬眼中有淚,陽光透過破窗照在他身上,疲倦和饑餓交相攻擊,不知不覺,曹友萬睡了過去。
“報!”
軍士徑直闖了進來稟報,連滾帶爬,把睡夢中的曹友萬驚醒。
“不知道軍中規矩嗎?慌什麽!說!”
曹友萬臉色一板,坐直了身子。
放在桌上的短劍,也被他收了回來,插回了腰間的劍鞘。
“將……軍,韃……韃靼大軍……”
軍士上氣不接下氣,氣喘籲籲。
“怎麽了?韃靼大軍攻城了嗎?”
曹友萬冷冷一句,站了起來。
蒙古大軍攻城,正好可以痛痛快快鏖戰一場,做個了斷。
“將……軍,不是!韃靼大……軍從南麵來了!他們無邊無際朝北而去,城外的韃靼大軍正在收拾帳篷,像是要退兵了!”
軍士滿頭大汗,臉上掩飾不住的狂喜。
“什……麽?”
曹友萬的心髒狂跳,臉都紅了起來。
“將……軍,韃靼大軍匯聚一處,像是要退兵了!”
軍士終於完完整整,大聲說了出來。
“頭前帶路,出去看看!”
曹友萬大踏步向前,迫不及待,軍士趕緊跟上。
出了大堂,院中都是驚疑不定的軍官,曹友萬點點頭,一馬當先,軍官們迫不及待,紛紛跟上。
孫渡幾人麵麵相覷,也是跟在了眾人後麵。
靈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蒙古大軍從南而來,他們順著黃河東岸,經過靈州城外的蒙軍大營,旌旗飛舞,向著北麵迤邐而去,一波接著一波,連綿不絕,竟然不做絲毫停留。
而靈州城外的蒙軍大營,紛紛拔營起寨,很快就收拾停當,自成一軍,也是尾隨而去,留下滿原野的狼藉。
“韃靼……這是退軍了嗎?”
“他們不會是去攻打中興府了吧?”
“看這樣子,韃靼好像打了敗仗?”
城外的蒙古大軍收拾完畢,前前後後一個多時辰,他們頭也不抬,無精打采,似乎並不擔心靈州守軍偷襲。靈州眾軍在城頭上觀看,人人都是驚奇,卻沒有人覺得厭煩。
“將軍,城外也就三四千韃靼騎兵,早知道這樣,我就帶兄弟們出城,好好地殺上他一陣!”
曹世雄看得仔細,驚異地喊了起來。
“這些個狗賊!原來隻有這麽點人!裝神弄鬼,也太陰損了吧!”
黃喜容光煥發,長出一口氣。
城外蒙軍營帳密密麻麻,以為至少上萬,誰知道今天一看,完全是自己把自己嚇著了。
“隻要火炮齊全,彈藥充足,即便是幾萬韃靼大軍,又有什麽可怕的?”
楊大全紅光滿麵,身上的信心和雄心,一瞬間全都回來了。
眾將歡欣鼓舞,曹友萬扒著城牆觀望,心髒砰砰跳,目光中也恢複了神采。
堂堂大宋天子、金陵講武堂校長,千萬大宋軍民的領袖,怎麽可能拋下數千將士不管不顧?
想起剛才自暴自棄的心情,曹友萬老臉一紅,暗自僥幸。
軍人以服從軍令為天職。金陵講武堂所學的那一套,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
自己也是的,不相信皇帝,被李德任和寧子寧這兩個攪屎棍,成功帶進了溝裏。
“曹將軍,韃靼大軍退去,你看這事……”
攪屎棍不知什麽上了城牆,李德任麵色紅潤,輕聲向曹友萬問道。
蒙古大軍不會無緣無故撤去。看來,一定出了什麽變故。
“殿下,韃靼大軍已經退去,人數至少三到四萬,南麵應該沒有多少韃靼兵士。不如派斥候去南麵打探,如果我所料不錯,我大宋天子已經禦駕親征,兵臨黃河了!”
張中夏看著城外及南方的天際,鎮定自若說道。
“是是是!張中夏說得對!肯定是我大宋天子禦駕親征,揮軍北上了!”
曹友萬心髒狂跳,激動之下,對李德任這位豬隊友的怨恨,早已經飛到了九霄雲外。
韃靼大軍退去,皇帝肯定已經禦駕親征,發兵前來救援了。
“應該不止是揮軍北上。宋蒙之間,應該已經經曆數場大戰,韃靼大軍沒有占到什麽便宜,這才選擇退軍。很有可能,雙方已經議和了。”
楊大全跟著,急聲加了一句。
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蒙古大軍也不會輕易退軍,除非有外力作用。
“好好好!將軍,黃河西岸沒有韃靼大軍,趕緊派人前去打探,一定要小心行事啊!”
李德任連連點頭,心慌意亂。
早些和大宋援軍解觸,早些解了靈州城的城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