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書旨意

字數:4779   加入書籤

A+A-




                      從鹹陽獄出來之後,嬴政坐著馬車回到了宮裏。
    信步回到鹹陽宮,他坐在大殿上思慮了片刻,修書之事宜早不宜遲。
    “趙高,傳令丞相李斯,禦史王綰,大將王翦,中郎蒙毅,尉繚等即刻進宮。”
    “喏。”
    趙高馬不停蹄地讓手下的人去宣旨,心中卻有些奇怪,這個時候陛下突然讓大臣們進宮,是要說什麽事情?
    此刻收到消息的大臣們也都朝皇宮趕來。
    一位大臣跟在李斯身後,小聲問道“大人可知,陛下此時喚我等前來,是為何事啊?”
    李斯此刻也是一頭霧水,剛才他還詢問了來傳旨的太監,結果沒想到那太監也直搖頭。
    不管自己知不知道,李斯表麵卻裝得很淡定。
    “還能是何事,不過是焚書之事罷了。”
    跟在李斯身後的幾位大臣,此時也是微微頷首,顯然是覺得李斯說的頗有道理。
    而那禦史王綰此時卻是看向一言不發的王翦,輕聲詢問了一句。
    “王將軍以為,陛下此刻找我等,是有何事啊?”
    王綰之所以詢問王翦,也是因為這滿朝文武之中。
    陛下對於王翦的態度最不一樣!
    萬事皆會告知王翦一聲。
    王翦看了一眼王綰,淡淡道“吾乃一介武夫,隻知領兵打仗,陛下的心思我又怎能知道?”
    “哈哈哈,也對也對。”
    跟在他們身後的尉繚和蒙恬,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什麽話也沒有說,但是心中也十分的疑惑。
    這馬上都到了用晚膳的時間,陛下卻把這麽多股肱之臣全部宣旨入宮,絕對是一件大事。
    此刻的猜測都是浮雲,真正到了鹹陽殿才能知道陛下究竟是何意。
    一行人趕到鹹陽殿,齊身行禮,“參見陛下。”
    “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站定,而李斯抬頭微不可察的可查地看向趙高,想要在對方的眼神裏看到一些信息,結果卻什麽也沒有看到。
    就在此時,嬴政突然開口了。
    “今日將你們召集起來,是因為收繳書冊一事。”
    “這收繳天下書籍之事,已經過去五日了,各位有何見解?”
    李斯心下一喜,這幾日他每日讓手下的官員上書,請求陛下焚書,看樣子已經有效果了,陛下終於按捺不住了!
    想到這裏,李斯便率先站出來,微微躬身一禮。
    “陛下,臣以為應當盡快焚燒收繳上來的書冊,如此方能堵住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助我大秦的江山穩固。”
    說完,他站在中間,等著嬴政下旨。
    台上的嬴政,看著中間的李斯眉頭一蹙,心裏對他有些失望。
    堂堂當朝丞相,竟然比不上一個儒生看得長遠。
    李斯站在那裏半晌,沒有等到嬴政的回話,心裏有些打鼓,難道自己猜錯了?
    陛下叫他們過來,並不是因為要焚書?
    微微抬起頭,卻看到嬴政神色如常,沒有任何的不滿。
    李斯心中這才稍稍安定了一下。
    隨後,便聽嬴政問道,“其他人,還有何見解?”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麵麵相覷起來。
    陛下這是對焚書一法不滿意?
    眾臣麵麵相覷,一言不發,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嬴政的這個問題。
    最後,還是李斯小心翼翼地問道“臣等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見狀,嬴政也不指望麵前這群人能夠想到什麽好辦法了。
    心中喟歎一聲,索性將冉方的辦法說了出來。
    “爾等以為,這修書之法如何?”
    嬴政此話一出,李斯等人齊齊一愣。
    “修書?”
    這個法子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書要怎麽修?
    所有人都是一臉懵,不明白這個法子是何意。
    禦史王綰有了一些猜測,但是也不敢確定,上前躬身問道,“臣等愚鈍,請問陛下這修書是何意?”
    嬴政把在鹹陽獄中聽到的修書之法,說與眾人聽。
    “將收繳上來的書籍,全部重新編寫,對於內容要精準把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他說得很慢,眾人聽得恍然大悟。
    如此一來,既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又能讓這書籍重新麵世,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陛下英明!”
    李斯眉頭微蹙,為了焚書之事他準備了多久,陛下竟然選擇修書,那不就是讓這些書又能留下來了?
    那對法門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而且怎麽會突然提起修書的事情?
    根據他多年對嬴政的了解,這幾日他們上書讓嬴政焚書,這嬴政的心裏是動搖了的。
    但是這才短短一日,就有人讓陛下換了想法,自己竟然沒有收到消息,未免也太令他意外了些。
    難道說,這朝中竟然有人有這麽大的權力,能繞過自己和陛下說話?!
    自己竟然還不知道?
    他的心裏升起了一陣危機感。
    “臣愚鈍,收繳的書沒有萬冊也有千冊,若是修書要到何年何月?”
    “況且這修書乃事關國體,茲事體大,不知陛下準備讓何人來主持此事?”
    此事嬴政在鹹陽殿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想法,那冉方說了,要集百家之長,那自然是要用百家學子來修。
    況且依冉方之言,這百家各有所長,若是獨尊一門,怕與他的想法有所偏移。
    “傳寡人旨意,宣百家有才學子入鹹陽,共商討修書之事。”
    “將重修的百家典籍,宣傳於世,要天下百姓皆誦讀百家之書。”
    誰也沒想到嬴政會突然提出修書,而且還是讓天下人都可以隨意讀百家經典,這簡直是一大創舉啊。
    “百家學子?”
    尤其是尉繚、王翦和蒙恬,他們都屬於兵家,心裏的震驚不亞於驚天雷響。
    這兵家的典籍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但是因著大秦的法律,他們向來都是隻敢在私下裏傳閱,從不敢讓這些書落於他人之手。
    現在陛下卻提出要集百家所長,還能隨便閱讀,更重要的是,要讓天下人看看兵家的書籍,絕不比儒門和法門差!
    “陛下英明!”
    禦史王綰往前走了一步,躬身朝嬴政行禮,問道“陛下,那獄中的儒生該如何處理?”
    嬴政想都沒想,直截了當地開口說道,“李斯,把這群儒生都放出來,讓他們也參與修書之事。”
    “但是獄中的冉方和扶蘇,暫時不要放出來,且關著吧。”
    李斯心裏暗暗思考,自從公子扶蘇以儒門弟子自稱之後,陛下就對儒門有了很大的偏見,看來陛下身後之人,隻是提了一個意見,沒有替扶蘇說好話啊。
    既然如此,他一定要調查出陛下身後之人,然後收為己有!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