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冉方談選官

字數:4497   加入書籤

A+A-




    “刑亂用重典,沉屙下猛藥。”
    嬴政嘴裏呢喃著這句話,不得不說冉方的這句話又說到了自己的心裏。
    現在大秦看起來歌舞升平,可是給的舊貴族都蠢蠢欲動,尤其是鹹陽城內的治安,更是關乎著大秦的安危。
    之前冉方也曾說過,隻要把關東這片土地保護好了,那些賊人就算是想要針對大秦,也得看看大秦能否動的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就是冉方對大秦的政略,也是他一心要建設關東的主要目的。
    他心中立刻有了決斷,朝著台下的眾臣高聲道:“言之有理。”
    “傳朕詔,封監禦史廉良才為鹹陽令,即刻上任!”
    眾人齊聲道:“喏!”
    見無人提出異議,嬴政隨意揮揮手,道:“無事退下吧。”
    “臣等告退。”
    離開章台宮後,眾人還沒有回過神來,本來是一件關乎著江山社稷的大事,一般總是要爭執上那麽幾次,才能最終把人選定下來。
    這還是第一次,陛下隻聽了那麽幾句話,就把人選定下來。
    馮去疾走在最前麵,一點都看不出來生病的跡象,但是從他腳下的步伐能看出來,此刻他的心情絕對不好。
    走在後麵的尉繚倒是顯得很平靜,似乎一點都不介意這件事。
    他甚至主動走到王翦的身邊,聽王翦和王綰的對話,臉上還是一副很淡定的樣子,絲毫不覺得自己在偷聽。
    正在說話的王綰,突然停下來,不明所以地看了一眼尉繚,然後又接著說:“王將軍,你覺得陛下選廉良才,究竟是為何啊?”
    “這一次陛下也未免太急了些,是不是這背後還有其他的隱情啊?”
    聽到這個問題,尉繚的耳朵又豎起來一些。
    王翦蒼老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看起來和善不少。
    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而是把目光看向了李斯,“不知李丞相,有何見解?”
    走在前麵的李斯,腳步頓了一下,回過頭看向了王翦。
    臉上的表情很淡定,開口反問了一句:“陛下的意思,本官豈能猜到?”
    說完,他頭也不回地朝著宮門外走去。
    他的腦子裏想的,卻是那日閻樂自刎後,他偷偷去尋冉方的事情……
    當時,閻樂剛剛在牢中自刎不久,馮肖特意來了一趟丞相府,親自告訴他,還說陛下拒絕讓冉方擔任鹹陽令一職。
    他便明白了,陛下對冉方的讚賞,那是建立在他不會威脅到陛下安危的基礎上,冉方如此聰慧又有才能,若是把他放出來,日後他有了異心該如何?
    但是冉方對陛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後來,等到精鹽一案水落石出,胡亥也出發去了泗水郡之後,他偷偷去找了一次冉方,還故意把扶蘇支開。
    坐在牢中,他假意和冉方提起閻樂自刎一事,“先生可知,那閻樂竟然在牢中自刎了,如今這鹹陽令一職便閑下來了,不知又有誰升官了?”
    “這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我若是能把握住就好了。”
    冉方有些鄙夷地看著他,似乎對他的話很是無語,甚至還嘲諷地搖搖頭。
    “這鹹陽令有多重要,朝中上下誰不知道?”
    “能擔此大任之人,必然是有勇有謀之人,上一次選閻樂也是陛下受了趙高的蒙蔽,不然閻樂怎麽可能擔此大任?”
    “這一次有了閻樂的教訓,陛下的選擇定會慎之又慎。”
    “至少他必須要和朝中大臣無糾葛,這樣的人用起來才放心,其次就是要對大秦忠心。”
    “就你?看著就是一副笑裏藏刀的模樣,絕對不能勝任的。”
    沒想到自己在冉方的心中是這個形象,李斯的眼神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如常。
    他仰頭“哈哈哈”一笑,很明顯不把冉方的話放在心上。
    “先生倒是幽默。”
    “不過,我這為商之人,難免會沾染一些銅臭。”
    冉方上下掃視了一眼他,隨即搖搖頭說:“我看不是銅臭,倒是書卷之氣濃厚。”
    “看來先生愛錢,也愛讀書啊。”
    “這倒是個好習慣,若是先生有野心,說不定還能在朝中混個小官當當,不過那鹹陽令怕是不行。”
    聽他這麽說,李斯不由得開口問了一句:“先生既然如此決斷,難道是有心儀之人?”
    “沒有,”冉方堅定地開口。
    他隻是一個儒生,對於朝中的大臣沒有那麽了解,甚至有的人他連名字都不知道。
    但是他了解嬴政,也知曉現在嬴政麵臨的難題。
    “不過我了解人心,也知曉朝政,如今的朝中有三公九卿,這些人都有著利益糾葛,有些大臣更是相互勾結。”
    “既然如此,不管選擇哪一方的人,都會造成朝中勢力傾斜,這絕對不是陛下希望看到的。”
    “可地方就不一樣了,他們級別太低,很難與朝中的大臣有所糾葛,隻要是陛下親自提拔,再敲打一番,定然是一心向著陛下的。”
    “不過,這人還不能官職太低,不然鹹陽城這種高官遍地的情況,怕是剛上任就被吃得渣都不剩了。”
    “所以啊,這人選其實就那麽幾個,很難猜嗎?”
    有了冉方的這番話,李斯回去想了又想,便把目光放在了監禦史廉良才的身上。
    此人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很是令人頭疼,就是這種人才最符合陛下的期望。
    所以才有了剛才在章台宮,他提名廉良才的事情。
    不過,陛下同意的如此快速,也有些出乎李斯的意料,看來陛下對冉方的信任已經達到了高峰,他得重新掂量冉方的影響了。
    ……
    人在家中坐,官從天上來。
    正在家中翻看案卷的廉良才,突然就聽到下人來傳,說是有太監的儀仗朝著他們府上過來了。
    前麵是陛下身邊的大太監趙高,手中舉著聖旨,儀態又端莊又高傲。
    身後有兩名太監,舉著一身朝服,還有士兵跟在後麵,維護秩序。
    這架勢一看,就是要升官的節奏,所以下人立刻就來稟告廉良才了。
    聽到這話,他把桌上的卷軸整理好,就朝著門外跑來,正好此刻趙高已經到門口了。
    “廉良才接旨。”
    聞言,廉良才臉色平靜地跪在那裏,身後的小廝和家人也都跪下一片。
    “臣接旨。”
    趙高滿意地看了他一眼,緩緩展開手中的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監禦史廉良才,才識過人、廉潔奉公,特封為鹹陽令,授銅印黃綬、秩四百石,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真是對自己的封賞,廉良才的眼中隱隱含淚,顫抖地接過手中的聖旨。
    “謝陛下!”
    “臣定不辱聖恩,為民請命!”
    那聲音中也有些哭腔,聽得人感同身受。
    趙高臉上倒是平靜,他從袖中掏出一個荷包,在人群看不到的地方遞給了廉良才。
    “廉大人,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