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既得利益者

字數:3465   加入書籤

A+A-


    至於做什麽生意,張澤想了下,有了頭緒,現在人在杭州、在錢塘,離西湖這麽近,坐馬車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
    這麽得天獨厚的位置,不寫個《新白娘子傳奇》說不過去呀,至於為什麽第一次寫的故事,卻要叫《新白娘子傳奇》。
    自己是作者,自己想叫啥名叫啥名,隨便解釋一下就行,理由不都是現成的嗎,比如自己曾經寫過一個《白娘子傳奇》,後來不滿意,又重新寫了一個。
    自己堂堂江南第一才子,在自家書坊寫個畫本,價錢還能少了。
    至於畫本能不能賺錢?
    自從自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尤其是前年14年)應天府河南商丘)升為南京,成為了大宋陪都,周老頭知道了,氣的直呼老天無眼。
    後麵又聽聞,應天府書院正在四處奔波,謀求府學的身份。這要是成了,身為陪都學府,地位可是直線上升。
    周老頭又是大罵一通,對張澤說他們癡心妄想,隻要他在世一天,就不可能讓他們的妄念得逞。
    張澤卻知道應天府書院20年後1034年)成功升為府學,自此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額……周老頭挺能活啊!
    周老頭罵完就把張澤攆過去遛遛,打壓一下他們的囂張氣焰,張澤就是在那時候,遇到了在應天府書院求學的朱說yue)。
    熟知曆史的張澤,對於這樣個明年考中的大名人,那是一個相見恨晚啊,朱說對這樣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才子也很是崇拜。
    狼狽為奸,不是,郎情妾意,也不是,一拍即合下,兩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對於寂寂無名,甚至姓氏都是別家的,連認祖歸宗都做不到的朱說來講,能和這樣一個大才子認識,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張澤的刻意拉近下,很快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朱說也不讓張澤叫他名字了,讓叫他履霜。
    朱說先祖是唐朝宰相範履冰,他給自己改名為範履霜,隻等中舉就歸宗改姓。當然張澤知道後來他還是沒叫成這個名字,但另一個名字“範仲淹”卻名留青史。
    至於張澤被攆到應天府,本是來耀武揚威的,卻出工不出力,反而和應天學子成了朋友。回去後被周老頭訓斥什麽的,都是後話了。
    周老頭因為應天升陪都這事,火急火燎的,不僅把張澤趕去應天,還提前去帶著張澤寫的《三字經》和活字印刷術,以書院的名義獻給朝廷。
    讓嶽麓書院提前一年得了官家題字,畢竟要是應天府書院成了府學,他們真就是四大書院之首了,說好一起混私學的,你卻偷偷賣了身。
    山長一邊生氣,一邊暗恨沒有先天條件,好不容易混成四大書院排名不分先後),你給我來這手。
    與此同時,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也不約而同地相繼派出學子來應天遊學。
    當張澤知道周老頭因為自己搞出的《三字經》提前進京了,其實有些慌張的。
    畢竟原本應該是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冊封他為國子監主簿,賜對衣、鞍馬、內府書籍,並親手題賜“嶽麓書院”牌匾的。
    這提前了一年,蝴蝶效應不知道多大呢!好吧,張澤其實是心疼活字印刷術,畢竟他都把曆史玩成這樣了,早不早一年,已經無所謂了。
    但活字印刷術可是他的書坊的關鍵,雖然現在書坊已經到了瓶頸期,識字的人就這麽多,現在是銷量大於需求了。
    但活字印刷術隻要一天沒爆出來,自己就能用活印的成本賣手刻的錢,那可不是幾倍的差價啊!
    但當看著周老頭急的出水泡的嘴角,張澤也說不出拒絕的話,周老頭身為書院的首任山長,一生都是為了書院。張澤身為弟子當然不能拒絕。
    而且身為山長弟子,張澤和嶽麓書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書院越好,身為書院年輕一代代表的張澤,益處隻會更大。
    自從周老頭把活字印刷術給朝廷後,原本設想的書籍減價並沒有發生,除了各個書坊為了和張氏書坊爭銷量,拚命印刷畫本小說外。
    其他所有和科舉有關的書,甚至除了畫本小說外,其他的雜書:遊記、醫術、匠書,隻要是有用的,所有書坊都統一默認,沒有一家降價。
    張氏書坊也是一樣,張澤想降價,但不敢,因為這是既得利益者對後來者設立的門檻。
    這破天荒地,是地方貴族勢力和官僚階層勢力連手做的。而能讓它們連手,隻因為它們站在同一立場。
    看著隻是一些書坊,但它們代表著大宋所有的權貴。
    看著隻是書坊不降價,但其實是既得利益階層為了維護自己階級,而做出的措施。
    張澤要是敢降價,今天賣出儒家經典,明天就能後背中箭自殺,誰也保不住張澤。
    要是換個朝代,換個強勢的君王,有可能用皇權護住他,比如朱八八、李二,哦,朱迪也行。至於大宋?真宗?……噗嗤!
    張澤就是造反都比賣便宜儒學書安全,畢竟,造反至少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有共同利益,就有人擁護自己。
    賣儒學經典,得利者是誰?
    底層百姓?底層百姓僅僅生存就已經竭盡全力,還有餘力讀書?連字都不認識,讀什麽書。
    寒門?別說寒門,就是地主富商都不差這點錢,他們缺的不是便宜的書,是信息來源,是對於官場詳細的信息,是各個派係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是主考官的信息。
    不知道這些信息,就是考上了,在官場上也混不長。
    劇中的歐陽旭就是典型的沒有官場信息,靠著花錢請大儒指導,苦讀考中的經典案例。
    那些地方大儒,空有名頭,學識足夠,但遠離中樞,對於瞬息萬變的官場來說,信息已經滯後了。
    就算有關係,人家也是留給子侄的,你個花錢請教的,有什麽資格。
    所以歐陽旭就悲劇了,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身死,可以說他就是一部活的《庶族子弟官場踩坑指南》。
    步步踩錯,他也是個人才……
    喜歡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請大家收藏:(.)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