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騎術

字數:2790   加入書籤

A+A-


    張澤坐著鄭家的馬車,一路沒有嘀嘀嗒嗒的回到了家。為什麽沒有嘀嘀嗒嗒?因為張澤還沒有把馬蹄鐵發明出來。
    而按照正常曆史進程,直到南宋末元初才出現了馬蹄鐵,現在當然不會有馬蹄鐵碰撞青磚的嘀嗒聲了劇中第一集,茶鋪外,路是青磚鋪墊)。
    張澤為什麽不把馬蹄鐵弄出來?一個u形鐵條能有什麽技術難度?
    嗬嗬,張澤想多活兩年。沒有馬蹄鐵,我大宋撐了百年才到靖康之恥,要是有了這個大殺器,張澤怕自己有生之年出現“馬踏東京賞菊花”之事。
    要是“馬踏東京賞櫻花”,那張澤第一個支持。但現在不是前世,此東京也非彼東京。
    這個東京是大宋的首都,北宋首都素有養菊之風,家家戶戶皆以養菊、賞菊為樂。官宦之家往往在院內擺放菊花,以供自己和賓客賞玩。而民間的花事則顯得更熱鬧,自發形成的花市成為了愛花之人的好去處。
    作為養馬地燕雲十六州被敵國奪取的大宋,張澤要是真把馬蹄鐵弄出來了,發生“踏馬賞菊”也不是不可能。
    真要發生此事,那張澤就成千古罪人了,沒了昏德公趙佶沒事,要沒了我蘇坡愛豆,那可是華夏文明的巨大損失。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契丹解決了馬蹄損耗,把大宋打崩也不是不可能,大宋靠誰?靠舌戰群儒、據理力爭、力排眾議簽了澶淵之盟的真宗嗎?
    為什麽張澤了解這些?
    這就不得不說有個盛裝舞步運動員女友的好處了,先不提張澤這世精湛的馬術了,這是意外之喜,就隻說前世:
    身為專業騎手,無論是打浪還是壓浪,都能做到上半身挺直又放鬆柔軟……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輕鬆自然,身體伴隨著馬匹運動保持韻律,這就是所謂的騎坐。
    就算沒有這麽專業,普通騎手也是可以的啊!就像張澤按女友的要求,報的普通培訓班,裏麵業餘選手都會的跑步,張澤就是栽在這上麵,誰想到培訓機構是女友家開的。
    馬兒跑步是種三節拍的運動,在這三節拍的韻律中,騎手要保持內方姿勢,身體要像蕩秋千一樣,肩膀不動,骨盆隨著馬鞍向前滑動,注意屁股不要被彈離馬鞍,在滑到最頂點時,內方的大小腿要再次的做推進扶助。
    …………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鍾。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
    張澤正在暢想騎術,嚴謹的思緒就被這讀書聲給打斷了。
    車夫停好馬車,拿了一把杌子上下馬車用的馬凳,小凳稱為杌)放好,聽到讀書聲,恭維道:
    “不愧是張公子所著的經典,哪怕是小人這樣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聽了也感覺朗朗上口呢!這就是書裏說的膾炙人口吧!”
    “謬讚了,你知道這本書?鄭家果然是耕讀傳家,書香門第啊!”
    張澤當然知道這是自己寫的《聲律啟蒙》,前年自己老師還用和它一起寫的《三字經》換了個“嶽麓書院”的牌匾,現在還在書院裏麵供著呢。
    想什麽呢,官家親筆,怎麽會掛在外麵風吹日曬。
    張澤還知道這誦的是《聲律啟蒙—精選版》,畢竟聲律啟蒙總共分為上下兩卷,一共三十個韻,每韻有三則,總共九十則。
    全文有8270多個字,2118個單字,張澤當時嫌太多了,於是偷懶,每韻取頭則兩三句,弄了個簡略版,美名其曰精選。
    當然後來去了東京,開了書坊,張澤又弄了完整版,上下兩卷,一卷兩貫至十貫不等,約現金一千多至五千多一本。
    精選版便宜些,一貫錢一本。
    張澤吃驚的是,一個趕車的車夫竟然讀過自己的書,鄭家真是富啊!
    後世有個誤區,以為那些青樓名伎都是飽讀詩書之輩,其實大錯特錯。那些名伎雖然懂詩詞,擅繪畫,甚至書法也頗為出色,但會作詞作曲和真正飽讀詩書的文人之間,可謂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如同現代的明星一樣,書法、畫技、詩詞這些,就和現代的舞蹈、音樂一樣,是能輕鬆看出好壞的,而且門檻低,入門易,可速成。
    這些是“外功”,屬於人前顯聖的那種。你要是修“內功”,讀什麽經史子集、聖賢文章,那就如同現代明星學什麽中國古代文學,有用嗎?有用。沒用嗎?真沒用!
    兩者之間的花費就能看出一二,幾本書貼畫冊和詩詞集能花多少錢?真正有用的聖賢文章呢?價格相差百倍。而且還是消耗品,和字帖這種一本吃十年的東西不一樣。
    謝過車夫,張澤提溜著一大盒的西瓜子,剛進門,就看到傅子方坐在那兒搖頭晃腦的誦著書,裏麵些,孫三娘一邊抹淚一邊拉著趙盼兒的手說些什麽。
    趙盼兒則環摟著孫三娘安慰她,旁邊的宋姐姐作陪,給兩人端茶倒水免得口渴,最裏側則露出兩個腦袋在那兒偷聽。
    豁!真熱鬧!
    喜歡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請大家收藏:(.)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