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合縱連橫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身為東京第一花魁,張好好在教坊司有著自己的一處住宅。
曾經因為張居正一首《淩波不過橫塘路》揚名東京的張好好,成名至今也不過三載,卻已然成了東京第一。
那句“紅衣佳人白衣友”更是世人公認寫於她的,哪怕高慧為此生了許多的風波也是一樣。
身為花魁,張好好厲害的可不止歌喉舞技,兩人之間的鬥法也為東京的百姓平添了幾分樂趣。
要知道,因為張澤離京,曾經的“東京三人組”現在隻能靠著杜長風的風流韻事撐些門麵。但聽多了也會膩的,畢竟“進去公子”的名號已經深入人心了。
雖然嘴上不敢提,但“東京第一深情”的戰績越多,越讓人為那些舞伎鳴不平。這些小娘子也辛苦了,畢竟演戲也很累的。
但這位名震東京的行首花魁現在卻病了,嚴重到臥床不起了。
原因,所有人都知道。
張澤的那首《告高小娘子書》已經風靡東京了,經過各個名伎的內卷,已經有了十多種的唱法。
隨之揚名的就是高慧了,所有人都好奇讓那個江南第一才子念念不忘,甚至結婚之前還要寫下“人生若隻如初見”的女子是何等模樣。
這首詩之後,加上兩次省試第一的消息,張澤隱隱有了大宋第一才子的意思,背後推波助瀾的當然是池蟠指使的說書人了。
之後令人好奇的就是那個張趙氏是誰?竟然讓張澤為之放棄了官家內侄和東京第一花魁。
接著就是心疼張好好,結果沒過兩天,就傳出張好好病重的消息了。
病重之後拒見了所有人的張好好,第一個見的,是高慧。
據說是高慧持了官家手諭,直接找的教坊使,然後以女兒身,進了教坊司見張好好。
消息靈通的,甚至說教坊使接高慧進去時嚇的摔了一跤,說的有鼻子有眼的,讓人不得不信了三分。
但東京誰人不知,張好好若是死了,第一個慶祝的一定是高小娘子。
高慧能去?
張好好知道後也不信,但高慧真的來了。要知道她的病因,高慧能占大部分。知道張澤成親時,張好好雖然生氣,但絕不至於氣病,更不會一病不起。
立誌要嫁給張澤的張好好,對於身體可是十分注意的,畢竟張母臨終之時讓他開枝散葉的事可是人盡皆知,君不見連高小娘子都調養起身子了嗎!
但她還是病了,很重。
張澤成婚的消息是從高小娘子那裏傳出來的,張好好知道後雖然傷心,但心中仍是有幾分疑慮的。隻是看著高家的小丫鬟,才裝作悲痛欲絕的樣子。
後來卻沒想到弄假成真了。
張好好病了,但裏麵有幾分是因張澤,有幾分是因高慧,恐怕就隻有她自己知道了。
張好好氣張澤成婚,氣高慧,更氣張澤成婚卻給高慧寫了一首《告高小娘子書》,那她呢?她算什麽?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她高慧是楊貴妃是班婕妤,那她張好好是什麽?
自從三年前的那一麵,張好好練歌練舞,學詩詞歌賦,學琴棋書畫。因張澤成名得來的錢財,又全用在接近張澤的事上了。
現在,張好好寧願自己是個不通文墨的鄉野丫頭,那樣她也不會肝腸寸斷了。
但她不是,她的詩詞之道學的不錯,以前她以此為傲的,現在成了殺自己的刀。
每看一次《告高小娘子書》,她就心碎一次,喜自己的天命之人作出如此傳世佳作,悲這不僅不是寫與自己的,甚至是寫給自己“此生之敵”的。
理智告訴張好好,高小娘子也是敗者,甚至也不全是壞事,張澤之妻不是高慧,自己的機會甚至比她都大,高慧曾經引以為傲的東西,現在成了她最大的枷鎖……
明明應該開心,張好好卻開心不起來。如果理智有用,世間也不會是這般模樣。
張好好病了!
從高慧進入房門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刻了,但一直沒有出聲。
張好好本來是閉目養神的,但沒有撐住看了過去,沒有心中設想的睜眼四目相對,張好好鬆了一口氣。暗罵了一聲那個負心人,如果不是他寫的那些詭異故事,自己才不會這麽輕易睜眼的。
看著高慧站在書架前翻看著自己的藏書,張好好一時摸不清她的來意了。之前侍女火急火燎的告訴她高慧來了,得到消息的侍女不僅趕忙過來報信,甚至準備背上她跑路。
但看著她單薄的身體,比自己還嬌小,張好好拒絕了。侍女比她還小,張好好怎麽忍心。
最主要張好好怕她背不動,到時走了一半,高慧進來,場麵更難看。在“仇人”麵前丟臉,張好好寧願死。
再說,張好好也不信高慧興師動眾的過來是為了害自己,這般模樣怎麽看怎麽像是來收心的啊?
呸!這不是自己之前做的事嗎?用來對付自己?想多了,我張好好就是死,也絕不會與她這種人為伍的。
剛做好堅決不從的打算,就看著高慧一步步逼近,張好好堅定的信念,也隨著距離的拉進開始動搖了。
現在已經是黃昏,沒點燈的屋裏有些昏暗,高慧的神情已經有些看不清了,“神色不明”的高慧站在床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