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文人
字數:3135 加入書籤
“你從何得知聖人罵人了?子方你可不要信口胡說!”張澤直接問道。
“我傅子方可從來不會撒謊,我已經學了《論語》,裏麵就記了孔子罵人的話,還十分難聽,什麽斷子絕孫的。”
傅子方麵對質疑絲毫不慌,直接強硬的回敬,然後得意洋洋的把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
聽了傅子方的描述,張澤越聽越玩味,好一個不學無術還膽大包天的小胖子啊!
偷聽到兒子信誓旦旦的話,孫三娘有些擔憂的向趙盼兒討教道:
“盼兒啊,我也不懂什麽‘掄’啊‘語’的,可聽著子方說的好像是真的一樣,不會被這混小子說著了吧?”
孫三娘被丈夫幾次三番的說兒子不是讀書的料,雖然不信,但心中也有一些憂慮,此刻聽著兒子的話,表麵上希望他說的不對,好讓張澤好好的教育一頓。
但心中不由得有種幻想,自己的兒子也是話本故事裏那樣的天才,直接說的張澤啞口無言。
對於孫三娘來說,能發現其他人沒有發現的錯誤,應該就是天才了吧?
趙盼兒可不知道孫三娘的想法,但畢竟是傅子方,不好直說他不學無術,委婉的解釋道:
“聖人言博大精深,我也知道的不多,但聖人罵過最重的話也隻是朽木不可雕也,還是對不好好學習的弟子說的,至於什麽斷子絕孫,我就不知道了,應該沒有吧!”
趙盼兒委婉,她旁邊的宋徽音可不會,聽到趙盼兒的話,雖然也沒學過《論語》,但她身處教坊,對於那些文人十分了解,可最清楚他們的嘴臉了。
直接諷道:“嗬,盼兒放心,肯定不會有什麽罵人斷子絕孫的話。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沽名釣譽的文人都是什麽樣?就算是有,也早就刪掉了,怎麽會留在書上讓人揭醜?當然也有郎君這樣的正人君子。”
孫三娘聽的心中一沉,雖然尊敬學問,但她也知道那些有有學問的人都是什麽貨色。
從接觸最多的學堂先生那兒就能知道一二了,每逢年節,吃拿卡要,收東西像看得起你,捧高踩低,十足的小人行徑。
就這還是沒有功名的落魄文人呢!
廳房傳出的聲音,徹底打破了孫三娘的幻想。
“斷子絕孫?你說的不會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吧?這是《論語》裏的?”
傅子方聽張澤猜道這句話也有些驚訝,但還沒來得及細想,就聽見張澤質疑出處,傅子方清楚記得老師說就是孔子說的話,立馬篤定的反駁道:
“怎麽不是《論語》裏的,這難道不是孔聖人說的?”
“是聖人說的,但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不是所有的聖人言都收在《論語》之中呢?”
傅子方一聽炸毛了,“不可能,聖人說的話不是《論語》還能是哪兒?總不能……”
見張澤一臉淡定的樣子,傅子方有些說不下去了。
張澤接過他沒說完的話:
“《孟子》,這句話確實是孔子說的,但收錄在《孟子·梁惠王》裏,句首是:仲尼曰。”
傅子方懵了,他是偶然記得這句話的,記得老師說是孔子說的,就以為是《論語》,但沒想到孔子說的話記在了《孟子》上。
傅子方強行辯解道:“我記錯了不行啊?,《孟子》就《孟子》,你說這難道不是罵人的嗎?還不識好歹呢!”
“怎麽不識好歹了?”張澤驚呆了,好奇的問道。
“第一個做俑的人,該斷子絕孫了吧?明明用泥俑做陪葬比真人要好,他反而說人家沒有後代,這不是不識好人心是什麽?”
傅子方不服輸的說道,這可都是他真實的想法,孔老頭罵人又不識好歹。
看著傅子方振振有詞的樣子,張澤歎了口氣,他甚至聽到廚房隱約有附和聲。
從這一句話,就能知道名師的重要性了。
張澤耐心解釋道:
“這句話表麵上看是你說的這樣,明明泥俑比真人好許多了,還不滿,好像不識好歹一樣。我不知道你老師是怎麽解釋這句話的,大抵是說人俑像人,故孔子惡其不仁可對?”
“沒錯,泥俑不比真人好嗎?聖人還口出惡言,這不是支持用人殉葬嗎?”
“對於這句話要結合情況分析,《論語》核心就是‘仁’,講的是愛人,他怎麽會支持真人殉葬呢?
孔聖一生希望恢複周禮,周就是一個國家,周之前是商朝,商朝是以活人殉葬的,到了周朝就被禁止了,但後來禮儀崩壞,用人殉葬的苗條又有了,就是用泥俑。
表麵上看泥俑比真人好,但今天從不用殉葬到用泥俑,未來會不會有一天用真人了?
正是因為看到這種可能,孔聖才說第一個用泥俑的人,他是沒有後人的。”
聽著張澤這般深入淺出的講解,傅子方還沒有反應過來。
學堂裏可沒有人講這些,老師隻是翻來覆去的說聖人仁愛,不忍泥俑似人,才出惡言。傅子方心想這不是白眼狼嗎?才記得這句話。
張澤是第一個麵對他的疑問,認認真真回答他,告訴他什麽是對什麽是錯的人,而不是因為他是小孩子而敷衍他。這……就是真正的文人吧!
廚房裏眾女亦是第一次感受到儒家經典的魅力,沒想到那些拗口的文字後麵藏著這樣的故事,惡言背後有著這樣的“善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