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我們要站在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上了!
字數:3462 加入書籤
一聽妻子生氣了,張澤趕緊追了上去,也不多說,直接一把摟住耍小性子的趙盼兒,就這樣靜靜地抱住。
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的趙盼兒才想起來反抗,正在掙紮時,張澤貼著她耳邊說了句:“娘子就不好奇為夫此去的最大收獲嗎?”
趙盼兒一聽就知道郎君說的是什麽,滿心的歡喜頓時就要就要溢出來了,但女兒家的羞澀還是讓她扭捏的問道:
“什……什麽呀?奴怎麽知道夫君有什麽收獲啊!”
“為夫此去竟然認了崔大娘子做姐姐,你說是不是好大的收獲?”
看著郎君裝作一副撿到便宜的模樣,趙盼兒情知他在耍寶,但也願意演下去。
“真的嗎?鄭大人可是錢塘父母官,我們成親時得來多少人啊!得收多少禮金啊?不行,原來的掛禮薄太小了,我得買個大的!”
不止說著,趙盼兒還一臉開心地要帶著宋徽音去書坊,全然不顧外麵的天色已晚。
趙盼兒的開心可不是裝的,全是發自內心,但她不是因錢財高興,她喜的是自己的婚禮上來的大人物會很多。
雖然錢塘的大人物在江南不算什麽,雖然江南的大人物也照樣被東京的瞧不起,雖然……這種鄙視鏈她這個錢塘的“鄉野村婦”都知道,不可謂其流傳不廣,但她能做的,也隻有這些。
至少來參加她婚禮的都是“人”,真正的、有人權的“人”,而不是父親守護的百姓那樣,僅僅是一串數字。
有“人”來參加、見證,那她就不是野合,不是奔婦,是有著宗族法理認證的,堂堂正正的張家大婦!
張澤可不知道趙盼兒的擔憂,要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趙盼兒不清楚林逋的分量,一個林逋,就能把所有趙盼兒為之高興的“人”壓下去,說句不好聽的,他們參加婚禮,那都是高攀了。
“盼兒別鬧,一群攀附的家夥罷了,禮可以收人就不用來了,也不用記,隻記哪家沒送就行,應該不多,禮薄夠用。”
眼看盼兒就要真的出去了,張澤也搞不清她是故意打趣自己,還是為了不失禮,但是那群蟲豸,不配啊!
“啊,這樣不好吧?郎君雖然有些名聲,但畢竟沒有官身,再說三娘還要在錢塘,得罪他們這些地頭蛇不好吧?”
趙盼兒嘴上雖然有些疑慮的問道,但動作沒停,直接揮手讓銀瓶不用準備了,又讓徽音把錢放回去了。
提醒夫君是主母的職責,但對於執掌中饋,需要去管理家中一切事宜的掌家主母而言,遵從夫君說的話更重要。
這是趙盼兒最近潛心研讀東漢蔡邕的《女訓》和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班昭的《女戒》後,自己總結出來的《張氏女訓》第一條。
雖然迄今為止《張氏女訓》總共就一條,但趙盼兒相信會多起來的,然後會作為女兒的底氣,隨著張家一直流傳下去,讓她們都不用像自己這樣惶惶不安了。
張澤雖然不知道趙盼兒的“著書大業”,但也發現了她對於那些“人”過於重視了,雖然他們是“人”,這點已經超過大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但“人”還是太多了,還有一百多萬呢!還要分出個三六九等的,而趙盼兒說的錢塘這些“人”,不夠資格。
“不用擔心,不論其他,就僅憑老師親傳弟子的身份,隻要書院在一天,哪怕我還是白身也不用再也這些人!地頭蛇?守戶犬罷了!”
張澤不屑一顧說完,又想起趙盼兒剛剛“心口不一”樣子,忍不住摟著小娘子,惡狠狠地說:
“我看你是把我張大才子的謙虛當成真的了啊?看來要讓你這小娘子見識見識‘江南第一才子’代表著什麽啊?”
“是是是,知道你張大才子厲害,快放開,她們看著呢!”
被說話時的熱流打在脖間,引得俏臉通紅的趙盼兒一邊敷衍著一邊想把郎君推開。
張澤間她沒放在心上,難得在趙盼兒身邊正經起來,鬆開趙小娘子,對著她認真的說道:
“我說的是真的,婚禮時來的都是江南道數的上的家族,鄭青田都是靠著崔氏的麵子,那些家夥?收了禮就夠讓他們驚喜了。”
說完看著趙盼兒目瞪口呆的模樣有些好笑,捏了捏她的俏臉,接著說道:
“你是不是不知道林逋林君複是代表什麽啊?如果不是你我在錢塘成婚,他們連送禮的資格都沒有,見一麵都得鄭青田引薦。我們,已經注定站在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上了。”
張澤明白這些名士的區別,但之前也不能對著妻子炫耀自己的人脈,說林逋多麽多麽厲害,還要故作謙虛的說讓他當證婚人多麽多麽簡單,在鄭青田這種人眼裏是裝逼,在趙盼兒眼裏就是真的簡單了。
張澤
趙盼兒不清楚林逋這位隱士的分量,也不明白官家賞賜和兩任知州以禮相待意味著什麽。知道他有名,詩也寫的好,就把他和那些在江南隱居的“名士”混為一談了。
那群名士有的還要自己勞作才能活下去,那是隱居的名士嗎?那是流亡的野人!儒家的隱居可不是讓你幹活的。
這兩種名士雖然在底層看來名氣差不多,但其實二者的社會地位天差地別,一種是沒房沒地隻能沽名釣譽的“鄉野盲流”,一種是為了家族犧牲小我的“滄海遺珠”。
或是養望,或是真的寄情山水,二者假亦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誰又分的清呢?
但無論真假,這些真名士憑借良好的清譽和背後的家族支持,個個人脈甚廣,從林逋和張澤老師,天下四大書院之一的首任山長相交莫逆,就可見一般了。
小時候張澤也考慮過萬一科舉太變態,他也走這條路,靠著書院和同窗,他上他也行。
但這行,四五十開始出頭,六十歲才能嶄露頭角,活到七十才能變現,中間萬一出個什麽差錯,一身清譽付之流水。
且不論這麽多年怎麽熬過去,隻是想想那些管不住下半身的教訓,張澤覺得人還是要逼自己一把。幸好,對於考過公的張澤而言,科舉這點應試還算簡單,而且沒有經過小王的變法,科舉更注重詩詞方麵,更注重才華。
正好,我張居正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才華,要是可以變現,分分鍾大宋首富。
喜歡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請大家收藏:(.)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