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禍福所依
字數:3093 加入書籤
拿著林逋的書信,張澤默不作聲地站在西湖岸邊,風度翩翩的背影久久佇立在那兒,好似等著“湘夫人”的癡情之神“湘君”一般,但張澤心早就已經飛了出去。
今天就是與林逋約好的日期,張澤如期而至。
距林家派人送信又過了兩天,張澤也在激動的趙盼兒那裏度過了難忘的兩天。
看著西湖上籠罩著的細微的薄紗,在晨曦下隨風逝去,張澤也回想起林逋的信息,準備把這個“boss”一舉攻克。
畢竟大話都已經對趙盼兒說了,讓林逋主婚,這兩天甚至連好處都拿到手了,這要是沒辦成,他張居正還怎麽在大宋混啊!
林逋隱居在西湖孤山,孤山隻是西湖邊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包,僅憑這點就把林逋和那些隱居在名山大川的“妖豔賤貨”區分開來。
孤山不是名字,但林逋卻憑著一己之力,不僅把他變成了名字,甚至成為了西湖十八景之一。
甚至孤山其實不是林逋原本打算歸隱之地,這些都是意外之喜罷了。
張澤的老師周式,少年時來江南遊學,受過林家恩惠,與林逋更是多年知己,所以張澤也是知道一些“內幕”。
林逋歸隱西湖孤山不是有意為之,在家門口歸隱,也不是什麽好名聲,後來得了這麽多的虛名,也是實屬運氣。
林逋幼時性格就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貧困,不在乎榮利。二十及冠之後,就一直漫遊江淮之地,既是抒發自己的誌向,又是為了家族養望。
到了時機成熟,林家為其謀劃時,林逋已經年近不惑。
當時林家老夫人尚在,不願與自己的幼子分離,雖然林逋之前也不怎麽回家,但他那時是在江淮地區遊曆,雖然麻煩,但還能時常見上一麵。
如今家裏認為林逋的名望夠了,歡天喜地的說他可以去“名山大川”,“正式入職”隱士一職了,家中高興,但老夫人不願意啊!
但凡有些名氣的“歸隱之地”,哪裏不是“滿滿當當”,怎能容得下林逋這樣的外人?
並不是說那些地方人多,而是隱士這個職業的特殊原因,就像同在青城山歸隱,兩人相距數十裏,實際上已經非常遠了,但如果是隱士,那就不夠。
相鄰的兩人怎麽在外介紹自己?
難不成說什麽:在下雲逸先生,歸隱於青城南區甲字五十六號,這是我鄰居,青城西區十一號的長水禪師。
這也太尷尬了!
真正一心歸隱、不慕名利的隱士不在乎這些東西,但可惜,能來這些地方的,十有八九是為了揚名的“隱士”。
一處有名的山川,三至五人已經是極限了。
而且“隱士”這個職業,不是說有背景就能出頭,這還是個靠運氣的地方。
所以時常出現這種情況:一處名山看著好似沒有什麽知名人士,真的過去了,卻發現路邊一個無名之輩都能有滔天的背景。
當時的林家,隻是勉強比地主強點,能搶到什麽好地方?
但林家還是為林逋找到了“名山”,隻不過是山的名字叫“名山”。
林逋選的,矮子裏麵拔高個子,選那裏是因為那裏的梅花出名,隻是地方在廣南西路的邕州今廣.西.南寧)。
林逋願意,林家老夫人怎麽能願意?好不容易遊曆在外的幼子歸家,卻要去幾千裏外的窮山僻壤的“名山”歸隱?她甚至一度以死相逼,好是鬧出了一場風波。
後來族老調解時,林逋忘了孔夫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的話。
在母親問他想去哪裏時,因為心疼母親,他放棄了之前族中定的地方,說是要前往江寧府今南京)的梅山上結廬。
想著都在兩浙路,地方近些,能讓母親好受點。卻沒想到母親得寸進尺,不僅不想出路,甚至連杭州都不想出了。
直接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歸隱多好“”
剛好旁邊就是西湖,族裏也有別院,別說沒出州了,連縣都沒出,就在家門口,這也算是“比鄰而居”了!
此事林家上下一直是當做“慈母敗兒”的反麵教材,卻沒想到福禍相依,此舉陰差陽錯地把林逋和其他“隱士”區分開來。
此時的西湖不像後來那樣遍地梅林,那是因為南宋的杭州成了帝都,帝後又喜雅愛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才得了“西湖梅”的別稱。
但西湖梅的源頭,卻是自林逋起。從一開始的隱居在“家門口”受到士人恥笑,到後來以詩揚名,加上他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
林逋算是踐行了大耳賊後人的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了。劉禹錫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
想著林逋的經曆,張澤想起了詩豪劉賓客的《陋室銘》,想起劉禹錫劉賓客,張澤又想到了劉備,又想起了曹賊,想起了孫三娘……
話說,魏為怎麽沒消息了?讓張大才子都等急了。
當然,今天是張澤自從讓魏為做事後,第一次想起孫三娘。沒辦法,屋裏的鶯鶯燕燕太多。
因為屋裏的質量太高,張澤也有些倦怠了,不行,一定要拿出前世的精力來啊!
過了一會兒,隻見西湖上稀薄的薄霧裏,一艘小船的身影由遠及近,越來越清晰了。
喜歡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請大家收藏:(.)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