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瓔珞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A+A-


    坐在扁舟上的張澤看著麵前這個賣力劃船的“花生粒”,心中對他的觀感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隻是,張澤並不知道他道歉是為了自己。
    自己又吃胖了嗎?
    習慣了載著林逋這種真正的文人棹舟時的力道,碰上張澤這種堅持鍛煉的“新時代文人”,清風有些懷疑人生。
    隻是看著身形修長的張公子,就是張澤說他自己有百三十斤,清風都不信,隻是他忘了張澤那六尺的身高。
    宋初一斤680克,百三十斤約176斤,宋製一尺31.68厘米,六尺約一米九)
    清風一邊“努力”前進,一邊哀歎自己總是“膨脹”的太簡單,林逋與張澤頂多差了二三十斤左右,但對於整日劃著小舟的清風來說,不異於天塹。
    “小白胖……咳咳,清風不用擔心,且不說他是為了護你,才與我分辨了幾句,些許小事,我又怎會介意?再說我與林家本就親近,老師又和林公是多年好友,怎麽會因為這件小事產生間隙?”
    張澤本想著“和藹可親”地安撫一下“胖花生”,展現長輩的寬宏之外,再聽聽他叫一聲“張叔”,滿足自己的惡趣味,沒想到差一點把心中給他取的諢號說了出來。
    清風可不知道張澤一句話裏發生了這麽多的彎彎繞繞,隻是聽到張澤說他沒有在意剛剛的事情後,開心之餘,也聽到了張澤說了與自己叔公的關係。
    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不能“失禮”,張澤沒說,他還可以叫他“張公子”,既然說了,那他必須要以叔父之禮待之。
    “侄珷,見過世叔,剛才多……誒?啊呀………”
    張澤見“花生粒”叫自己張叔還很開心,結果這小白胖子鬆開了船槳,要在這小舟上站起,給他行躬禮!
    小船由動為靜,沒有了推進的力,加上他起身導致重心不穩,瞬間在湖麵上打起了漂,要不是張澤一把抓住他,這小白胖子在起身的一瞬間就要掉進湖裏,到時船上隻有張澤一人,也同樣落不著好。
    重新坐好的清風驚魂未定,哪怕他會水,甚至水性不錯,但也不願進這三月的西湖“沐浴”啊!
    後怕之餘,他的雙手已經不自覺的開始用船槳控製方向了,沒辦法,三年事故下來的本能反應。
    幸好,清風這落水三次,出事數十次換來的駕船經驗還是很厲害的,轉瞬之間就重新控製住了船身。
    張澤看著他嚴肅的小圓臉,也不敢打斷他,叫世叔有什麽意思,回到家裏,叫引章妹妹叫自己爸爸不香嗎?
    又過了一會兒,實在好奇的張澤打破了自己剛剛的誓言,小心翼翼地問道:
    “清風不要急,慢慢劃。相顧無言,有些無趣,與你說說閑話,之前管事說你行十六?是真的嗎?還有那個‘三娘子’,就是明月,她是?”
    說著張澤忍不住老臉一紅,不過誓言不就是用來打破的嗎?據張澤觀察,這個“小白花生”的名字沒有起錯。
    珷,似玉的石頭。
    果然人如其名,這林珷一看就是如石頭一般忠厚老實的可靠性子,斷不會欺瞞。
    事實也就如張澤所想的那樣,哼哧哼哧劃船的“花生粒”聽到張澤的話,除了暗諷一句他站著說話不腰疼外,絲毫沒有懷疑。
    不急?慢了被訓的不是你,隻是自己好像又胖了,理虧的他也沒敢反駁。
    有人說說話也挺好的,“花生粒”一邊手上不停,一邊努力控製呼吸,緩緩說道:
    “回世叔,正是如此,小子在家中行十六,所以之前彣叔才叫我‘十六郎君’。
    至於三妹妹瓔珞,她自幼體弱多病,叔公憐她命薄,三歲後就留在身邊養護,平日裏帶著她去各個寺廟求醫問藥,治了足足五年,三年前病愈之後,就回到家中進學。
    而且我這清風的名字,還是三妹妹給的呢!她說不叫清風明月的童子不是好童子,她是明月,我就叫清風了!”
    待在林逋身邊的林珷“林花生”應該許久沒有與同齡人說話了,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哪怕輩分不對等,他也很是開心,直接把他所知道的一股腦的全吐了出來。
    見“花生粒”說起妹妹多病時憂傷,痊愈時又開心的模樣,張澤也是為他和瓔珞妹妹開心。
    更重要的是……瓔珞妹妹今年才十一啊!
    真是好名字!瓔珞,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此外還有美玉的意思,而且……媒婆也叫瓔珞,出自桃花一族。
    想起三年前那個古靈精怪、明眸皓齒的小娘子,果然人如其名,張澤忍不住讚道:
    “‘擁霞裾瓊佩,真珠瓔珞’,果然好名字,《法華經普門品》曰:‘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不知是哪位禪宗大法師起的?”
    “是徑山寺的上任住持,淨慧隣禪師所贈。”
    因為林逋與淨慧隣禪師平輩論交,且家中長輩對佛門的抵製也不知不覺間影響到了他,林珷隻說是相贈,而不是賜。
    嘴上回答著張澤的問題,手上也沒停下,但並不耽誤林珷在心中對張澤的差別對待腹誹不已。
    說到三妹妹的名字,你張大才子就極盡可能的誇讚,還說什麽“擁霞裾瓊佩,真珠瓔珞”,怎麽到自己的名字就沒動靜了?自己還是先說的吧?
    張澤聽到竟然是徑山寺的住持贈名,對林逋在江南的名望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外,也明白了“明月妹妹”在林家的地位和受寵程度。
    嘶!有些難辦啊!
    此時徑山寺,雖然不像百十年後那樣,道譽日隆,不僅被列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聲勢之盛,橫壓江南。
    但也不是什麽小門小廟了,前朝陸羽兩次到徑山考察茶事,並在雙溪駐足寫出《茶經》,杜牧“杜豆蔻”也曾寫過“曾與徑山為小師,千年僧行眾人知。夜深月色當禪處,齋後鍾聲到講時。”
    太宗時,曾禦賜徑山佛國舍利,大中祥符元年,當今官家賜名徑山“承天院”。
    往後更了不得了,我們的“蘇坡愛豆”,還有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都與徑山禪師相交莫逆,連“小徽徽”也曾經賜名“徑山能仁禪寺”。
    到了南宋,徑山寺更是直接一飛衝天,隻要知道,徑山寺被後世譽為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臨濟宗的祖庭道場,明文記載的在徑山寺求學後,回到東瀛開宗立派的宗師級禪師,就有十二位。也就明白徑山寺的地位了。
    喜歡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請大家收藏:(.)從夢華錄開始夢花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