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歸蜀

字數:5037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又是連續數日的大小酒宴,以及酒宴之間偶爾穿插的盟約具體條款談判。

    大虎鬧出來的這段插曲,讓周默心有餘悸,盡管孫權盛情相邀,他也不敢繼續待在吳王宮裏麵了。每次宴會後,無論喝成什麽樣,都回官驛住,並讓幾名得力手下日夜守好大門。

    至於談判相關事宜,因為是大勢所趨,酒也喝到位了,所以進行的非常順利。

    盟約的首要一條,便是軍事上的攻守互助。

    雙方約定,吳蜀高層將保持密切通信,尤其與魏相關的重要軍情,應時刻互相通報。

    如一方遭遇曹魏入侵,另一方必須盡快出兵以分擔壓力,逼曹魏形成兩線同時作戰的局麵。

    如一方計劃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另一方也需協同策應,以分散曹魏注意力。

    兩國邊境線上的軍事重鎮,如蜀之永安,吳之巫縣、秭歸,也都大幅度縮減駐防兵力,以示友好。

    東吳也主動表示,將命令交趾太守士燮,不再與蜀南中地區的南蠻聯絡。同時釋放之前被叛夷雍闓囚禁送往吳國的蜀益州太守張裔。

    雙方互建使館,常駐於蜀之成都、永安,吳之武昌、西陵,並約定每年都派重臣互相往來,鞏固盟好。

    吳第一任出使蜀國的使者也已經敲定好人選,乃是太子太傅張溫,出身吳郡張氏,也是一位名滿天下的俊秀之士。他將於周默歸蜀之後,擇良辰吉日出發,前往成都。

    吳蜀二國終於翻過曆史舊頁,開啟了全新的篇章。

    此外,還有官方大宗戰略物資交易,瓷器和冶金等技術的交流合作,以及民間貿易通商等等條款。

    雙方還約定每年舉辦一次吳蜀象棋友誼賽,一年在武昌,一年在成都,如此交替舉辦。

    諸葛亮交代給周默的那件私事,求諸葛喬過繼入蜀,孫權也欣然同意。

    周默和鄧芝的任務終於完成,決定啟程歸蜀。

    蜀使的告別宴會上,孫權道:“假如有一天,魏國被我們聯手消滅了,到那時候,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

    鄧芝對答道:“所謂天無二日,士無二主,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恐怕戰爭才剛剛開始啊。”

    孫權大笑道:“說得好。孤最欣賞的就是敢說實話的人。來,為君之誠款,請滿飲此杯!”

    趁著酒意,孫權又當場揮毫潑墨,寫了一首打油詩,贈與周默:

    迢迢千裏獻佳釀,

    小小棋盤露鋒芒,

    和合二國功至偉,

    唯讚西蜀美周郎。

    這一日,天色晴朗,周默與鄧芝於武昌碼頭登船,啟航出發。

    吳太子孫登、由拳侯張昭、騎都尉諸葛恪等人前來相送。

    臨別之際,孫登贈送了許多禮物給周默,又依依不舍,執手道:“思潛乃蜀朝肱骨,必不能常來武昌,你我下次再見麵,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周默笑道:“何事能再來武昌,我確實也說不準。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等下次我來的時候,殿下之棋技,一定遠超我矣。到時候,還希望太子手下留情。”

    孫登也大笑道:“這你就想多啦,再有機會,我是絕對不會留情的,一定要殺的你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方才過癮啊!”

    在場眾人紛紛大笑。

    蜀使船隊滿載東吳回贈的禮物,緩緩駛離碼頭,一路向西。

    附近一處小山丘之上,大虎和小虎目不轉睛望著那船隊越走越遠,

    越來越小,直到消失在地平線上。

    良久之後,大虎忽然道:“父王之前說,要將我許配給那周公瑾之子,我一直不同意。現在我想通了,一會兒回去我就去麵見父王,答應這場婚事。”

    小虎道:“姐姐,你不是一直都討厭那個周循嗎?你說他病怏怏的,沒點男人樣。怎麽現在又改主意了?”

    大虎道:“最起碼,他也姓周。”

    小虎沒有說話,隻是隱約覺得,姐姐心中,對周默的愛意和恨意是一樣的濃烈。這個周公瑾之子周循,恐怕隻是個替罪羊。不由的歎了一口氣,為他婚後即將麵對的暴風驟雨,感到深深的同情。

    ……

    蜀使船隊一路西行,路過公安,周默再次麵見諸葛瑾。

    諸葛瑾早已得知吳王同意將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的消息,已經為兒子打點好行裝,隻待周默一來,便送他上船。

    諸葛喬外表俊朗,身材高挑,話語輕柔,性格溫和,與他的兄長諸葛恪簡直判若兩人。

    而自從知道自己即將前往西蜀,被過繼到叔父門下,諸葛喬便心事重重。

    他的內心十分的糾結。

    這與諸葛亮本人無關。叔父之名天下皆知,諸葛喬自打蒙童時期,叔父便一直是他的偶像。

    過繼給叔父,他甚至是有點期待的。但這份期待,與即將與生父離別的傷感,交雜在一起,他隻能盡量克製自己的情緒。

    畢竟他還是個孝子,不想惹得父親傷心。

    最糾結的地方,還不在這裏,而是對兩個國家的不同情感。

    諸葛喬自小生長於東吳,卻從未去過西蜀。

    去年的夷陵之戰,以及今年的江陵之戰,都距離公安縣不遠。可以說這兩場戰爭,都是在他眼前發生的。

    東吳在無比艱難的情況下,連續打贏了這兩場大戰,士氣大振,亦激發起他與東吳休戚與共的情感來。

    昨日還在為陸遜擊敗劉備而歡欣鼓舞,今天就要去成都向劉備的兒子稱臣,換誰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在他看來,東吳強大而西蜀弱小,東吳熟悉而西蜀陌生。

    人們都說,東吳國運高漲,前途光明,而西蜀幼主臨朝,國中叛變紛起,風雨飄搖。

    但父母之命不可違,諸葛喬沒有選擇,他隻能聽從父親的命令,帶著滿腹的躊躇忐忑,上了周默的船。

    船隊一路西行入蜀。

    隻是離開數月而已,蜀中的氣象,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沿途路過各處農田,都能看到有軍士們在幫助農人們疏浚河道,修渠挖井,修建各種水利灌溉設施,為來年開春的播種做好準備。

    看農人們各個喜笑開顏,軍民一片和諧的模樣,諸葛喬甚至都有點羨慕。

    這種景象,在東吳可不多見。

    吳隊,多以各將軍私人部曲的形式存在,屯駐於各地。

    百姓如果遇到一個類似諸葛瑾的將軍,能夠約束好他的士兵,不搶劫,不擾民,就算不錯了。

    如果遇到一個像潘璋這樣的將軍,那簡直就是噩夢。潘璋為人貪婪不法,聽說自己某個部下有錢,都能隨便找個理由殺了他,奪取他的財富。

    部將尚且如此,百姓們的遭遇,便可想而知了。

    船隊路過僰道口,諸葛喬見此地城塞堅固,防衛森嚴,軍容整肅,完全不亞於東吳的各大城塞,不由得連聲讚歎。

    將軍趙雲渾身正氣、威嚴有節的形象氣質,更令諸葛喬一見傾心。

    南中雖然已經完全叛亂,但有趙雲扼守於此,想來諸蠻夷根本不敢北上犯境。整個成都平原,百姓安居樂業,絲毫感受不到來自南中的威脅。

    一路沿途所見,大大刷新了諸葛喬的認識。

    蜀國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富饒肥沃的農田,是辛勤勞作的農民,是軍民之間鄰裏互助,歡聲笑語一片和諧,是浩然正氣的將軍,率軍禦敵於國門之外。

    完全不似外麵傳聞的什麽蜀國亂了,快完蛋了。

    他算是理解了,什麽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還未到成都,他內心的糾結和忐忑,便逐漸化解了一大半。

    本站網站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