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

字數:3272   加入書籤

A+A-


    …
    除了具備極強戰略作用的軍魂軍團以外,羅馬軍隊當中顯然也有著不少的強者,沒有擁有鷹旗軍團的集體軍級強者。
    其中諸如第一輔助軍團,第二輔助軍團、皇帝親衛部隊等等精銳,都是連鷹旗都沒有的存在,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弱,恰恰相反,這幾個軍團強的可怕。
    相比之下,司馬懿才明白自己手中的兵力有多麽殘缺,尤其是頂級的精銳。
    羅馬人能拿出十萬精銳來打這麽一場戰爭,可是他能拿出來十萬嗎?
    曹操勢力的曹安民、曹純、曹真,江東的李嚴和孫權,來自西涼的飛熊軍和西涼鐵騎,還有徐庶手中的具裝騎兵,他手中的速射騎。
    滿打滿算也就隻剩下了四萬人,加上帕迪亞手中的精銳部隊,保守估計隻有對方的一半,甚至可能一半都不到。
    至於規模更加龐大的常規部隊和正卒,羅馬手中的部隊明顯更龐大,人數更多,氣勢更加嚇人。
    從各個角度來進行對比,看到的都是劣勢,劣勢和劣勢。
    “在這種比例差距下,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小心的事情就有很多了,還請各位注意……”司馬懿盡可能平靜地做出安排,針對雙方實力來作出安排。
    雙方實力如果差距不大的話,司馬懿不介意嚐試一下獲得勝利,但是雙方實力差距大到這種程度,還是先保證己方能夠正常撤退吧。
    想要以最小的損失和代價保證撤退,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擊退對方,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隻能通過其他方式來減少代價了。
    “雖然我很想根據羅馬軍團擅長的方向來針對性克製,從而減少己方傷亡,不過就實際情況來說,精銳部隊更多的羅馬,並且具備更多的主動權,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在開戰之前,司馬懿直接將最危險的一點說了出來。
    不管是羅馬軍團還是漢帝國軍團,本身是存在一定的互相克製,而被克製的情況下,傷亡也少不了,所以反應速度要快,動作也要夠迅速。
    不過真正麻煩的,還是羅馬的第十四組合,對方在大軍團當中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完全不遜色於一支決戰精銳。
    著重講解完危險情況之後,漢帝國各個將領也迅速回到軍隊當中,開始布置和移動軍隊,進入到預定戰爭位置。
    目前這種戰爭雖然不是遭遇戰,但也沒比遭遇戰強多少,完全不給人主動挑選對手的餘地,隻能以最熟練也是最常用的軍陣去應對,然後在戰鬥的過程當中去變化。
    “我們真的不會出事嗎?”孫權看著自家軍隊所屬的位置,不管怎麽看,感覺都不怎麽安全。
    “放心吧,在我出事之前,肯定不會讓你出事的。”看著混身上下沒有顫抖,隻是平靜詢問出這句話的孫權,李嚴無比認真的進行回複。
    “沒事,我也在這裏,如果雲雀真敢衝上來,至少能為你報仇。”曹安民露出了一絲笑意,舒緩了一下現場的情緒和氣氛。
    漢帝國軍隊分成了四個部分,由左右兩翼、中軍和後軍組成,並沒有布置常規的前鋒。
    左右兩翼均為騎兵,一邊是虎豹騎和速射騎,一邊是西涼鐵騎和飛熊軍,而在中軍前置的是丹陽部隊,後麵則是江東弓箭手和音殺銳士一起,而後軍部隊,則是馬槊具裝騎兵與一部分帕提亞的輜重人員。
    可以說中軍兵力之薄弱,看起來好像就是一觸即潰的樣子。
    然而司馬懿選擇這樣布置,甚至沒有布置前軍,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帕提亞手中確實有不少的重步兵,如果有需要的話,也確實能夠抽幾支過來充當前軍。
    然而底層命令不通,語言不通,彼此之間的交流並不流暢,在這種情況下強行融合在一起進行配合,隻能說是多生事端。
    哪怕有丹陽這樣擅長配合的精銳進行帶領,也很難消耗掉這樣的負麵情況,所以思來想去,便直接放棄了將帕提亞支援軍隊並入大軍當中的想法和行為。
    當然其中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便是帕提亞重步兵的實力,很難支撐起一個堅固的防線。
    如果防線無法穩固,那還不如沒有,至少沒有防線的話,不會出現潰兵倒卷衝擊其他防線的現象。
    不過帕提亞畢竟給了士兵,司馬懿自然也要利用起來,哪怕軍令不一,號令不一,但他好歹也混了那麽長的一段時間,還是非常熟悉帕提亞的軍令,聽得懂帕提亞的話語。
    所以在漢帝國大軍之外,司馬懿也起了一個帕提亞的大軍來進行指揮和戰鬥。
    這種情況下,相當於一個人指揮兩個指令不一,語言不一,位置都不相同的軍隊進行作戰,其難度不言而喻。
    以至於徐庶都有些驚訝的看著司馬懿,完全不明白這種情況下該怎麽指揮。
    兩人同處於馬槊具裝騎兵當中,看著左右兩側完全不一樣的軍隊,內心想法各有不同。
    而在這兩支部隊之外,法爾斯薩珊也將帕提亞的軍隊組織了起來,並構建了一個合格的大軍陣線,不過法爾斯薩珊有自知之明,知道雙方軍隊實力差距,也隻能盡可能圍繞漢帝國大軍打輔助了。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漢帝國和帕提亞的軍隊,直接出現了層次分明的鉗行,隻不過鉗行部位的戰鬥力差距甚大。
    “仲達,指揮兩支號令不一致,語言不一致的大軍,還要與另外一隻大軍協同,這其中的難度和露出來的破綻……”猶豫了一下,徐庶還是看著司馬懿,說明了這件事情的難度。
    “我明白,我非常清楚!”選的這麽幹,司馬懿自然也清楚其中的難度,但是回答時卻不帶任何猶豫,果斷的說道,“隻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各自的戰鬥力,才能夠發揮大軍上限的力量,才能夠讓我們活著撤退的概率更多一些…”
    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如果做不到的話,如此沃土,恐怕就得成為埋骨之地了。
    他可是司馬家百年不出的天才,又怎麽可能埋於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