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中央基建項目
字數:3805 加入書籤
經過三個多月的建設,等到嘉靖四十二年臘月,西山水泥廠一期工程終於完工。
一期占地三百畝,主要包括工廠區和宿舍區,工廠區包括十個水泥窯、三個焦炭車間以及倉庫、辦公室,另外還有附近的石灰石礦山等,宿舍區建了兩千多間房子,一戶兩間,是磚混結構,還算不錯,此外還有廠醫院、食堂和澡堂雜貨鋪等等。
朱翊鎰漫步在廠區裏,終於有了點回到前世的感覺。
不過這感覺真費錢,一期工程直接投資就近十萬兩。
等到嘉靖四十二年冬至那天,大明第一爐工業成品水泥正式出爐。
朱翊鎰搞了個簡單而又隆重的剪彩儀式,還用一台照相機記錄下這個曆史瞬間,免得以後白皮們不認這事。
這台照相機是朱翊鎰從係統裏的仿古店裏買的,學名叫達蓋爾照相機,不過現在得改名了,叫嘉靖四二相機。
朱翊鎰正琢磨著是否要開個照相館,不過苦於沒有懂攝影的人才,隻能先放放了,跟後世的傻瓜相機不同,現在的攝影真的是門技術。
照相館這事,讓朱翊鎰萌發了必須盡快建立學校培養現代人才的想法。
以後他的發明創造會越來越多,這些都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去應用到實踐中去,而且朱翊鎰以後還要在大明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現在必須得培養種子了。
水泥廠正式投產後,朱翊鎰征用了廠區裏的幾間空閑辦公室,成立了西山水泥廠子弟學校。
第一批學生主要是工人子弟,學校課程也比較簡單,除了識字,就教授初中數理化生,其他一概不學。
朱翊鎰對其中的知識點都做了刪減,內容基本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的,免得內容泄露,被西方偷師。
朱翊鎰請了幾個秀才做老師,主要教授識字,至於科學課程,則由朱翊鎰親自授課。
當然,朱翊鎰哪有什麽時間給他們去上課,他主要是發了課本就讓孩子們自學,定期組織考試,從中挑選成績優異的孩子,直接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
為了擴大培養麵,朱翊鎰不僅招收廠裏的孩童,連西山附近村裏的孩童也一並招收。
學校裏管一日三餐,隻要想學習的都可以來,歲數大的也不限製。
如今大明人口一億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朱翊鎰不信挑不出能自學成才的天才來。
當工廠產出第一批成品水泥後,朱翊鎰便裝上了馬車,趕到紫禁城去給嘉靖開眼了,順帶做一單給長城貼瓷磚,不,給長城抹水泥的大生意。
如朕親臨的玉佩甚是好用,朱翊鎰連人帶車暢通無阻的進了西苑。
“這便是你那水泥?”
嘉靖打開袋子瞅了瞅,怎麽也無法將這東西跟石頭聯係起來。
朱翊鎰也沒跟嘉靖廢話,畢竟眼見為實,招呼幾個小太監將水泥加水攪拌,在放入碎石子,最後倒入放有鋼條的模具中。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水泥開始硬化,一個時辰後,便完全凝固了,等嘉靖吃了午膳再來看,那水泥就真的跟石頭一樣硬了。
嘉靖讓小太監掄鐵錘砸,那硬化的水泥隻是崩了幾個渣渣,倒是另一個小太監砸的石頭是頁岩,一錘子就砸下了一大片。
朱翊鎰心中暗笑,開什麽玩笑,這次可是純正的鋼筋混凝土,這玩意要是完全硬化了,想砸開,那得上衝擊鑽才行。
“這水泥所費幾何?”
上午還散散的水泥,這時候竟然真的比石頭還硬,嘉靖被震驚了,追著朱翊鎰問造價。
“不貴,隻有糯米蛋清泥漿的三成。”
其實隻有兩成,但朱翊鎰總要賺錢的,一開始定價總得高些,畢竟要做長城抹水泥的生意,營銷費用也得算上。
“好好好。”
嘉靖連說三個好字,圍著那水泥左右細看。
“皇爺爺,明年京畿附近邊牆修繕這塊,您看?”
朱翊鎰剛要撅腚,嘉靖就知道他要放什麽屁了。
“隻要你能按照現在這價,朕自然樂得給朝廷省錢。”
嘉靖頭也沒抬。
不過朱翊鎰並不滿意,他並不是單純的想供應水泥,他要把京畿附近的長城修繕工程都攬下來。
若隻供應水泥,一是那些工匠們並不一定會用,自己還得派人去教,二是這上上下下打點,他那點營銷費用也不一定能夠。
前世他雖然沒有幹過工程,但在建水泥廠時,付工免費給他提了個醒,說工程這塊黑的很,盯緊了能省不少錢。
大明現在的官場已經黑到家,即使他是裕王世子,那些地方上的官員可能明麵上會買他的賬,但私下裏能不能保質保量的幹活,那就沒法說了,畢竟人家也得賺錢。
索性他好人做到底,直接一條龍承包了,來個大明朝廷版的中央基建項目,你地方上就別插手了。
心情好,可以分一段給你幹,心情不好,你一邊玩去。
朱翊鎰給嘉靖說了自己的想法,嘉靖多聰明,早就知道這裏麵的是是非非,但苦於一直沒有解決方法,也就聽之任之了。
“中央基建項目?”
嘉靖心道:我以前咋就沒想到呢。
等朱翊鎰從宮裏出來,一單三十萬兩銀子的項目就到手了。
明長城雖長,但到了明中期以後,朝廷財政比較緊張,全修肯定是不行的,隻能撿著比較要緊的路段修繕,比如京畿、宣大和遼東。
朝廷每年的預算大約是一百萬兩,因為京畿最為重要,獨占一半,其他兩個地方,各二十五萬兩。
如今朱翊鎰采用中央基建項目的模式,直接承包了京畿這段,預算也降到了三十萬兩,直接就給朝廷省了二十萬兩銀子,這讓嘉靖很是高興,朱翊鎰也很高興。
雙贏,贏麻了。
但考慮到工部會不高興,薊遼總督府會不高興,地方官員也會不高興,朱翊鎰覺得這個項目風險也不小。
明朝官員那是真的膽大心黑,為了利益有時候連皇帝都敢黑掉,以後這種擋人財路的事還會有很多,他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弄個武裝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