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讀後感

字數:1170   加入書籤

A+A-


    當我翻開馬克思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時,感到的是濃濃的羞愧和崇高的敬意。
    ??我讀高中時為了應試作文,起筆必是米蘭昆德拉,著點小,立意深,視野闊,結尾講究首尾呼應升華主題,需得大談特談一番,各種引經據典,最好再引用幾句尼采玄而又玄的話,才能讓自己滿意
    而1835年,年僅十七歲的馬克思在論文裏卻這樣闡述自己的理想職業:“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麽,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在本該鮮衣怒馬笑春風,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少年歲月裏,青年馬克思的身影仿佛和日後坐在大英博物館深耕資本論的老者的身影重疊在一起。
    ??我也曾在作文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當時的豪言壯語如今早就記不清了,而馬克思卻把握住了了人生的方向,他將追尋璀璨的星河離開泥淖,至死不渝。
    若是上帝拿著板凳高坐雲端,他會看到十九世紀的歐洲無疑是個黑暗的社會,城市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頻發,霧都孤兒流離失所。資本家無情地剝削著工人,血和肮髒的東西充斥著他們的每一個毛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縱橫交錯的千古時空消磨了無數天縱聖賢、彀中英雄的理念。在後世百年的塵寰裏,空想社會主義的新和諧社會失敗了,三大工人運動在沉默中消亡了,唯有馬克思冷眼看著天下熙攘,在曆史車輪碾過後留下的血跡中拾起煤球,以科學和實踐為武器,開辟了前無古人的道路——科學社會主義。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卡爾·海因裏希·馬克思,你所生活的時代將會因你熠熠生輝,從你往後的每一個時代也會更加接近一個完美的世界
    (這是我的馬原作業,老師要求600字,我不想多寫,不然要抄太多字給大家獻醜了,就當隨便看看圖一樂,說實在的寫的不好,感覺沒什麽自己的東西)
    喜歡小鎮做題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小鎮做題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