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請議南遷

字數:4436   加入書籤

A+A-


    “每年的遼餉增加不斷,不停的告急,這些人當真沒有伸手?他們伸了幾次手?朕完全是無法得知啊!”
    聞聽此言,朱慈烺也是一陣苦
    人人都說崇禎疑心病重,可是在這一點上麵,朱慈烺還真說不準是崇禎疑心病太重
    就如今看來,遼餉是否有被挪用?
    想必是有的,但是詳細的比例是多
    朱慈烺還真是難說,遼西那邊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早已腐化了,那個地方戰亂不
    以及這些軍鎮長時間的盤踞,早就把整個遼西打造成了一個利益共同
    每年六百萬兩白銀的遼餉,豈會隻是餉銀和戰爭的經費?
    不少都是用來建設遼東軍鎮
    因為是地頭蛇,且這其中的食利階層,一定不止吳家,不少人也在其中吃了個水飽吧!
    想到這些,朱慈烺又是歎了口
    “文官無法信,武將信不了!朕怎麽就把偌大一個國家弄成這樣!”
    崇禎皇帝略顯頹廢的坐在自己的龍椅上,望著眼前的崇禎皇帝,朱慈烺急忙開口說道:“父皇不必擔心!”
    朱慈烺調整好心情,朝著崇禎皇帝說道:“既然局麵已經如此了,父皇就更應該與兒臣,父子同心,其利斷金!父皇穩住東南形勢,至於兒臣,盡快編練出一支新式軍隊!倘若能成,或許大明會在父皇手中,再度振興!”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眼中流露出一抹希翼神情,看著眼前的朱慈烺說
    “但願如此吧!”
    就在崇禎與朱慈烺在商議之後的安排之
    另一邊,吳三桂已經在太監的帶領下,走出了皇宮,不多時,吳三桂便回到了他在京城的府邸
    “如何?見到太子殿下了嗎?”
    吳襄一臉笑意的看著吳三桂問
    “見到了!”
    吳三桂微微頷首,神色略顯感慨的對吳襄說道:“果不其然,這位太子殿下,當真不是一般人,我在他身邊之時,就覺得他氣場很強大,我在外征戰這麽多年,身上的殺氣自認為很重,但太子殿下在麵對我時,竟是淡定自若,更是連眉頭都沒皺,要知道他才十幾歲啊!”
    聞言,吳襄笑了笑,看著麵前的吳三桂說道:“為父早與你說了,太子殿下曾親自上過戰場,在城牆之上督戰,且他訓練出來的錦衣衛,個個都是武藝高強,能力十分出眾!太子殿下一個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太子,能夠做到這般,足以見得他的厲害了!”
    吳三桂點頭,深以為
    就在這時,吳三桂猶豫了一會兒,看向吳襄說道:“父親,陛下又問起遼餉一事了……”
    說完,吳三桂滿臉的苦笑,眼底晃過一抹歎息之
    “那就讓他問唄!”
    吳襄依舊是麵不改色,隻是語氣淡淡的對吳三桂說
    “咱們每次如此敷衍了事,就不怕陛下日後秋後算賬?”
    “嗬,秋後算賬?”
    吳襄冷笑一聲,深深的看了一眼吳三桂,淡然說道:“遼餉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此事關係的利益著實是太大了!整個遼東,幾乎人人都從其中拿銀子,難道就隻有我們一家從中撈?”
    聽到吳襄這麽說,吳三桂微微一
    “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生逢亂世之中,誰也不知日後會如何,咱們隻能是靜觀其變!即便日後朝廷再次掌握了主動權,以咱們吳家的功勳,哪怕查出了遼餉咱們也在其中摻和了一腳,陛下也不會處置我們,恰恰相反,他還會拉攏我們!如此才叫政治!”
    話音落定,吳襄臉上再次露出笑
    吳三桂怔了怔,有些半懂不懂的點了點頭,畢竟他隻是一個將領,政治智慧還是有限
    瞧著眼前的吳三桂,吳襄無奈的歎口
    自己這個兒子,還是有點幼稚啊!
    “對了,你趕來支援北京城之時,山海關那邊的金軍,可有什麽變化嗎?”
    就在這時,吳襄似乎是想起了些什麽,看向吳三桂問
    “我就隻是帶出輕騎,山海關那邊,想必不會有什麽變化吧?”
    吳三桂有點不明就裏的看著麵前的吳襄說
    “但願吧!”
    吳襄有點憂慮的朝著眼前的吳三桂說
    “金軍那邊,怕是不會放棄這麽好的一個機會啊……”
    吳三桂常年與金軍打交道,自然知道金軍的想法,但是他有些置之不顧的對吳襄說道:“父親,您就放心吧,有山海關在,金軍想要入關,怕是沒這麽容易,且風險極高,他們進不來的!我率兵來支援之前,早已安排好了城防!”
    “嗯,那就行!”
    吳襄輕輕頷
    正當他們父子二人在閑聊之時,朱慈烺已經離開了皇宮,手中還拿著一封詔
    這封詔書,是赦免吳甡的詔書,同時把吳甡封為太子少保,為太子所
    而且還有幾封詔書,是給朱慈烺
    是讓他任免山東省境內一切地方官的詔書,隻要朱慈烺有想冊封的官員,能夠隨時冊
    朱慈烺瞥了一眼自己手裏的詔書,頗為無奈的歎了一口
    無人啊!
    毫無真正的人才!
    朱慈烺的眼光頗高,一般人壓根入不了朱慈烺的
    這麽說來,隻能自己慢慢培養一些人才了!
    朱慈烺緩緩歎了口氣,很快就回到了成國公
    經過一整日時間,朝廷的各個部門,終於是大致上恢複到了正
    翌日,一如既往的進行闖賊撤離之後的早
    太極殿門前,文武百官匯
    今日的早朝與以前的早朝有點不同,由於剛剛擊退闖賊,今日的早朝需要處理的事情可不
    崇禎皇帝在早朝之上,快速提了好幾位在此次守城之中,表現出眾的官員火速入
    吏部尚書李遇知,被提拔為了內閣首
    李邦華為內閣次輔,以及倪元璐也是入閣
    之後,便是一堆小事情要處
    處理了好一陣子以
    “陛下!微臣請議南遷!”
    就在這時,李邦華忽然朝著崇禎說
    話音剛落下,整個朝堂之上,瞬間一陣嘩
    朝堂之上一眾官員,視線都紛紛看向了李邦華,以及龍椅之上的崇禎皇
    還沒等崇禎皇帝說
    人群之中的倪元璐,也是站了出來,跪在李邦華旁邊,身邊的幾個禦史,也是紛紛跪
    “微臣,請議南遷!”
    見狀,崇禎皇帝臉上也總算沒有了闖賊來之前的那種不悅之
    不少懂得察言觀色的大臣,當然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也是急急忙忙的站了出來,朝著麵前的崇禎皇帝跪
    “陛下!臣等附議!”
    看著眼前這些大臣,崇禎皇帝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