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18

字數:1635   加入書籤

A+A-




    不過任憑諸葛亮布局如何精妙,但是說來說去,畢竟此次北伐大勝才是關鍵,開啟了大漢滾雪球的軌跡,收複關中及遷都長安,頓時讓天下側目,許多還心懷大漢的人,當即開始心中活泛起來,如果一旦大漢再收複洛陽,那麽真的會大大動搖曹魏的統治了,屆時天下大勢滾滾而來,再現漢光武帝劉秀“兩年之間先取長安,再下洛陽,稱帝定國號為‘漢’,擁兵百萬而取天”的形勢也是極有可能
    所以說,曆史上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沒有多少戰果,還真的不是諸葛亮的能力不行,隻是蜀漢和曹魏實力相差太多,若不能在首次北伐的時候,趁曹魏疏於防範的時候打開局麵,那麽後來的戰局就隻會越來越
    但是即使戰局再難,曆史上的諸葛亮還是憑借一己之力,力壓曹魏大軍,使得司馬懿屢次與蜀漢對抗,都不敢正麵交鋒,隻能是避開蜀漢鋒銳,硬生生拖到蜀漢糧草不繼無奈退兵而
    故此,諸葛亮才能被曆朝都封為“武廟十哲”,這可不是後世那些人認為的那樣,是各朝吹捧,而是諸葛亮實打實的能力,以弱淩強,還是一淩就淩了五六年從公元228年到234年),這是曆史上僅有的孤
    甚至以弱淩強到最後,諸葛亮還將分基地建在了曹魏的關鍵地方,在五丈原開始了屯田,要知道,屯田的基礎就是要一個安穩的後方,不怕敵人進攻,這才能保證屯田種的地能夠熬到收獲時
    這麽看來,曆史上的諸葛亮,早就將敵境視為了自己的後方,完全不怕曹魏軍隊的進攻,怕的就是曹魏軍隊死守而
    本來照此發展下去,隻要過個三五年,整個關中就會糜爛供應大軍,而且供應的大軍完全沒有一點用,士氣必然大),應該能夠順理成章接收關中,可惜天不假年,諸葛亮於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蜀漢軍隊也隻能黯然撤退
    自此之後,曆任的董允、蔣琬、費禕、薑維等人,都未能如諸葛亮一樣對曹魏取得任何優勢,那樣的話,就算曹魏中還有心向大漢的人,也自是慢慢心灰意冷
    如此一來,就算蜀漢再出一個如諸葛老大一樣,甚至更勝諸葛老大的神人,也隻能一點點硬拚曹魏,用一場場硬仗完成對曹魏的攻
    就算最後將曹魏攻滅,也必然是曠日持久、生靈塗炭,就如常言的那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說話一樣,使己方力量大大損失,到時萬一便宜了在旁冷眼觀望的東吳,那就真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而這個可能性,也是諸葛老大相信東吳方麵會同意與大漢簽訂密約的一大理由,畢竟這種三方角力爭勝的局麵,力弱者旁觀力強的兩方爭奪,待其一死一傷方才施施然登場以謀奪自己最大的利益,這正是古人記載的“卞莊子刺虎”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智
    隻要東吳君臣稍有政治頭腦,在自己退路基本確定的情況下,自然會選取這條旁觀大漢和曹魏相爭的道路,若大漢鯨吞曹魏成功,則趁大漢穩定天下之時,抽身退往夷
    若大漢與曹魏爭鬥以致兩敗俱傷,則東吳自然不會如此輕易離開中原,屆時東吳將會如何行動,那就耐人尋味了,故此諸葛老大如今之布局,就是為了不讓東吳有機可趁而作出的
    當然了,布局始終是布局,就算是諸葛老大這個級數的智者布局,隻能說是盡最大可能性去設想了,將來究竟天下局勢會如何發展,還真的是“七分天意,三分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