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家苦命 [1]

字數:2021   加入書籤

A+A-




    「奴實不相瞞,奴家苦命……」金珠:「爺,奴家祖上姓齊諱泰,因為建議建文帝削藩一事,闖下大禍,祖上男丁全抄斬,一家女眷盡沒入教坊司,後來統統都送到燕京這邊來了。」
    哈!居然是齊泰的後人?!
    怎麽在這大明末世,到處遇上的女人都是忠良之後。
    原時空曆史上,齊泰是明太祖封給孫子建文帝的顧命大臣,建文帝登基後封兵部尚書。
    之前,建文帝為皇太孫之時,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權,個個手擁重兵,時間長了必為朝廷的心腹之患。於是建文帝登基之後與齊泰他們秘密謀劃削藩。
    齊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動手。建文帝召齊泰說:「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來善於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這可怎麽辦呢?」齊泰說:「如今北方邊境有強敵窺測,我們以防衛邊境為名,派兵將戍守開平,把燕王的護衛兵全都調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慢慢削平他了。」建文帝本來聽從了齊泰的建議。
    但最糟糕是有個豬隊友黃子澄有不同意見,黃子澄認為:「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岷王等諸王,在先帝在位時,做了很多違法的事情,削除他們是名正言順。現在要向諸王問罪,最好先是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除周王是剪除燕王的手足。」
    這便是一個附和建文帝要名聲的笨法子,奈何建文帝讀儒家思想,被孝義洗了腦,要麵子,果然先去動周王等諸王,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及岷王。結果打草驚蛇。而且得罪了各路藩王。
    這些藩王裏還有幾個有賢名的。
    被削的藩王裏更有悲至舉家**的。
    如此便引發了燕王朱棣下決心先發製人,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難」「清君側」為名,向京師進軍。
    建文元年,建文帝下詔討伐燕軍。
    中央軍戰事失利時,建文帝不得不罷免齊泰、黃子澄。
    但其實仍暗中命他們起兵勤王。
    但最終建文帝還是失敗了。
    燕王朱棣軍隊攻入南京應天府。穀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變節,致使燕軍進入都城。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下落,時年25歲。
    齊泰逃走失敗,被押回京城,與黃子澄、方孝孺等不屈而死,妻女備受淩虐。
    據說都是在教坊司裏天天被二十多人輪著來的,懐了孕生出來,明成祖朱棣還指定要留下繼續當作娼妓!
    開國後大明兩代所謂明君,如此折辱文武大臣,還有什麽瓜蔓抄,剝皮實草、誅十族、女眷沒入教坊司充妓女,甚至代代為妓,直至大清來了才得翻身!
    這是什麽漢人皇帝該有的做法嗎?!
    暴虐不比異族皇帝好多少啊?!
    難怪以後大明的文武官員會如此這般對待大明皇帝。
    而大明國祚三百年又要亡於異族了!
    洪承疇等人該是大唱“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祖上作的孽,後代繼位者也要背這黑鍋。
    對嗎?!王小龍也搞不清楚。
    而這時空,燕王朱棣雖被狙殺,靖難失敗。
    但疏不間親,離間人家叔侄,引致內戰內亂,北方胡人大舉趁機入寇,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軍民死傷無數。齊泰和黃子澄這兩人能有好下場才怪!
    何況燕王朱棣慘死,令建文帝蒙上殺叔汙名,妳家祖上沒有被誅九族已經算是網開一麵了。